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本草綱目》記載:喝酒的功效與作用

《本草綱目》酒

「氣味」(米酒)苦、甘、辛、大熱、有毒。

「主治」

1、米酒:行藥勢, 通血脈, 潤皮膚, 散濕氣, 除風下氣, 解馬肉、桐油毒。

2、愈瘧酒:治諸瘧疾, 頻頻溫飲。

3、五加皮酒:支閏切風濕痿痹, 壯筋骨, 填精髓

4、薏苡仁酒:去風濕, 強筋骨, 健脾胃。

5、五加皮酒:去一切風濕痿痹, 壯筋骨, 填精髓

6、女貞皮酒:治風虛, 補腰膝。

7、地黃酒:補虛弱, 壯筋骨, 通血脈, 台腹痛, 變白髮。

8、當歸酒;和血脈, 堅筋骨, 止諸痛, 調經水。

9、菖蒲酒:治風痹, 通血脈, 療骨痿。

10、枸杞酒:補虛弱, 益精氣, 去冷風, 壯陽道, 止目淚, 健腰腳。

11、人參酒。 補中益氣, 通治諸虛。

12、茯苓酒:治頭風虛眩, 暖腰膝, 主五勞七作傷。

13、桑椹酒。 補五臟, 明耳目, 治水腫。

14、蜜酒。 治風疹、風癬。

15、蓼酒。 久服聰耳明目、脾胃健壯。

16、薑酒。 澡貪莧、發熱、心腹冷痛。

17、蔥豉酒。 解煩熱, 補虛勞, 治傷寒頭痛寒熱及冷痢腸痛, 解肌發汗。

18、茴香酒。 治腎氣痛、扁墜牽引及心腹痛。

19、縮砂酒。 消食、和中、下氣, 治心腹痛。

20、茵陳酒。 治風疾、筋骨攣急。

21、百部酒:治一世新舊咳嗽。

22、海藻酒:治癭氣。

23、松節酒:治冷風虛弱、筋骨攣痛、腳氣緩痹。

24、竹葉酒:治諸風熱病。

25、麻仁酒:治骨髓風毒痛、腳氣緩痹。

26、紅麴酒:治腹中及產後瘀血。

27、花蛇酒:治諸風頑痹、癱瘓攣急、惡瘡疥癬。

28、蝮蛇酒:治惡瘡諸瘺、惡風頑痹癲疾。

29、豆淋酒:破血去風, 治男子中風口歪、陰毒腹痛及小便尿血。 亦治婦女產後一切中風疾病。

30、虎骨酒:治臂脛疼痛、曆節風、腎虛、膀胱寒痛。

31、鹿茸酒:澡陽虛痿弱、小便頻數、勞損諸虛。

引用:《本草綱目》酒

《本草備要》酒

宣, 行藥勢

辛者能散, 苦者能降, 甘者居中而緩, 濃者熱而毒, 淡者利小便。 用為響導, 可以通行一身之表, 引藥至極高之分。 熱飲傷肺, 溫飲和中。 少飲則和血行氣, 壯神禦寒, 遣興消愁,

辟邪逐穢, 暖水藏, 行藥勢。 過飲則傷神耗血(亦能亂血, 故飲之身面俱赤), 損胃灼精, 動火生痰, 發怒助欲(酒是色媒人), 致生濕熱諸病(過飲則相火昌炎, 肺金受灼, 致生痰嗽。 脾因火而困怠, 胃因火而嘔吐, 心因火而昏狂, 肝因火而善怒, 膽因火而忘懼, 腎因火而精枯, 以致吐血、消渴、勞傷、蠱膈、癰疽、失明, 為害無窮。 汪穎曰∶人知戒早飲, 而不知夜飲更甚。 醉飽就床, 熱壅三焦, 傷心損目, 夜氣收斂, 酒以發之, 亂其清明, 勞其脾胃, 停濕動火, 因而致病者多矣。 朱子雲∶以醉為節可也)。 醇而無灰, 陳久者良。 畏枳 、葛花、赤豆花、綠豆粉、鹹鹵(得咸則解, 水制火也)。

《本草便讀》酒

行經絡.禦風寒.味苦甘辛多蓄熱.通血脈.壯心神.氣雄剛猛善消愁.(酒用糯米和酒麴釀成.種類頗多.味亦不一.具毒烈之性.有升散之能.少飲之固可行經絡.禦風寒.壯神活血.過飲則耗散氣血.助濕生痰.其酒性雖退.而渣滓日積.留聚胃中.粘膩不化.飲食漸少.脾胃日虛.而成噎膈反胃者多矣.至若燒酒之性.大辛大熱.用以散寒開鬱.頗有捷效.雖無助濕生痰之害.而毒烈之性.較前為尤盛耳.)

《本草撮要》酒

味甘苦淡.入手足太陰陽明厥陰經.功專升散.和藥煎服.用為嚮導.可以通行一身之表.引藥至極高之分.熱飲傷肺.溫飲和中.少飲和血.行氣壯神禦寒.辟邪逐穢.暖水髒.行藥力.過飲傷神耗血.損胃爍精.動火生痰.發怒助欲.及生濕熱諸症.燒酒之損人尤烈.醇而無灰陳久者佳.畏綠豆粉枳 子葛花鹹鹵.

《本草分經》酒

大熱有毒,用為嚮導可以通行一身之表,引藥至極高之分,和血行氣,逐穢暖水髒,最能亂血動火致濕熱諸病,醇而無灰、陳者良。按∶鍛石能解酒酸,造酒家多用之,而有灰之酒傷人。燒酒散寒破結,損人尤甚。

《本草經解》酒

氣大熱.味苦辛甘.有毒.主行藥勢.殺百邪惡毒瓦斯.酒氣大熱.稟天純陽之氣.入手少陽相火三焦經.味苦辛甘有毒.得地火金土之味.燥烈之性.入足陽明燥金胃土、手陽明燥金大腸經.氣味升多於降.陽也.純陽之性.走而不守.故行藥勢.氣熱助陽.味辛甘則發散.所以殺百邪惡毒瓦斯也.

【制方】

酒浸淫羊藿.治腰痛.浸牡荊子.治耳聾.

《食療本草》酒

(一)味苦。主百邪毒,行百藥。當酒臥,以扇扇,或中惡風。久飲傷神損壽。〔嘉〕

(二)謹按∶中惡疰杵,熱暖薑酒一碗,服即止。〔嘉〕

(三)又,通脈,養脾氣,扶肝。陶隱居雲∶“大寒凝海,惟酒不冰”。量其熱性故也。

久服之,濃腸胃,化筋。初服之時,甚動氣痢。與百藥相宜。只服丹砂人飲之,即頭痛吐熱。〔嘉〕

(四)又,服丹石人,胸背急悶熱者,可以大豆一升,熬令汗出,簸去灰塵,投二升酒中。久時頓服之,少頃即汗出瘥。朝朝服之,甚去一切風。婦人產後諸風,亦可服之。〔嘉〕

(五)又,熬雞屎如豆淋酒法作,名曰紫酒。卒不語、口偏者,服之甚效。〔嘉〕

(六)昔有人常服春酒,令人肥白矣。〔嘉〕

(七)紫酒∶治角弓風。〔證〕

(八)薑酒∶主偏風中惡。〔證〕

(九)桑椹酒∶補五臟,明耳目。〔證〕

(十)蔥豉酒∶解煩熱,補虛勞。〔證〕

(十一)蜜酒∶療風疹。〔證〕

(十二)地黃,牛膝,虎骨,仙靈脾,通草,大豆,牛蒡,枸杞等,皆可和釀作酒,在別方。〔證〕

(十三)蒲桃子釀酒,益氣調中,耐饑強志,取藤汁釀酒亦佳。〔證〕

(十四)狗肉汁釀酒,大補。〔證〕

引用:《食療本草》酒

《湯液本草》酒

氣大熱,味苦、甘、辛。有毒。

《本草》雲∶主行藥勢,殺百邪惡毒瓦斯。能行諸經不止,與附子相同。味辛者能散,味苦者能下,味甘者居中而緩也。為導引,可以通行一身之表,至極高之分。若味淡者,則利小便而速下。大海或凝,惟酒不冰。三人晨行,遇大寒,一人食粥者病;一人腹空者死;一人飲酒者,安。則知其大熱也。

《本草分經》酒

大熱有毒,用為嚮導可以通行一身之表,引藥至極高之分,和血行氣,逐穢暖水髒,最能亂血動火致濕熱諸病,醇而無灰、陳者良。按∶鍛石能解酒酸,造酒家多用之,而有灰之酒傷人。燒酒散寒破結,損人尤甚。

《本草經解》酒

氣大熱.味苦辛甘.有毒.主行藥勢.殺百邪惡毒瓦斯.酒氣大熱.稟天純陽之氣.入手少陽相火三焦經.味苦辛甘有毒.得地火金土之味.燥烈之性.入足陽明燥金胃土、手陽明燥金大腸經.氣味升多於降.陽也.純陽之性.走而不守.故行藥勢.氣熱助陽.味辛甘則發散.所以殺百邪惡毒瓦斯也.

【制方】

酒浸淫羊藿.治腰痛.浸牡荊子.治耳聾.

《食療本草》酒

(一)味苦。主百邪毒,行百藥。當酒臥,以扇扇,或中惡風。久飲傷神損壽。〔嘉〕

(二)謹按∶中惡疰杵,熱暖薑酒一碗,服即止。〔嘉〕

(三)又,通脈,養脾氣,扶肝。陶隱居雲∶“大寒凝海,惟酒不冰”。量其熱性故也。

久服之,濃腸胃,化筋。初服之時,甚動氣痢。與百藥相宜。只服丹砂人飲之,即頭痛吐熱。〔嘉〕

(四)又,服丹石人,胸背急悶熱者,可以大豆一升,熬令汗出,簸去灰塵,投二升酒中。久時頓服之,少頃即汗出瘥。朝朝服之,甚去一切風。婦人產後諸風,亦可服之。〔嘉〕

(五)又,熬雞屎如豆淋酒法作,名曰紫酒。卒不語、口偏者,服之甚效。〔嘉〕

(六)昔有人常服春酒,令人肥白矣。〔嘉〕

(七)紫酒∶治角弓風。〔證〕

(八)薑酒∶主偏風中惡。〔證〕

(九)桑椹酒∶補五臟,明耳目。〔證〕

(十)蔥豉酒∶解煩熱,補虛勞。〔證〕

(十一)蜜酒∶療風疹。〔證〕

(十二)地黃,牛膝,虎骨,仙靈脾,通草,大豆,牛蒡,枸杞等,皆可和釀作酒,在別方。〔證〕

(十三)蒲桃子釀酒,益氣調中,耐饑強志,取藤汁釀酒亦佳。〔證〕

(十四)狗肉汁釀酒,大補。〔證〕

引用:《食療本草》酒

《湯液本草》酒

氣大熱,味苦、甘、辛。有毒。

《本草》雲∶主行藥勢,殺百邪惡毒瓦斯。能行諸經不止,與附子相同。味辛者能散,味苦者能下,味甘者居中而緩也。為導引,可以通行一身之表,至極高之分。若味淡者,則利小便而速下。大海或凝,惟酒不冰。三人晨行,遇大寒,一人食粥者病;一人腹空者死;一人飲酒者,安。則知其大熱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