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養殖新點子,貨船上鑿洞去遠海養魚

中國人吃掉的海產品, 四分之三都是養殖的。 大黃魚、石斑魚、金鯧魚、多寶魚……你之所以吃得起, 因為它們都是養出來的。 幾個月前,

中國甚至首次成功養殖了帶魚。

但是, 大量投放飼料和魚藥, 也嚴重污染了中國近海。 科技日報記者近日獲悉, 有人想出了新點子:把舊貨船改成養魚缸。

“散貨船是常見的一種船。 ”大連阿波羅海事公司的老闆孫延來說, “全球3萬噸載重以上的有13000條, 每年600條拆掉賣廢鋼。 船殼完好, 只是內部陳舊了。 ”

散貨船有好幾個艙, 每個艙1萬立方米, 有幾十個養魚網箱大, 內壁光滑。 孫延來說:“很多養殖戶認為它可以養魚, 但散貨船的設計不能裝液體, 灌上海水容易翻船。 ”

孫延來的新設計, 是將貨艙(現在成了養魚箱)打幾十個洞, 讓海水進來, 船變成半沉平臺。 這個235米長, 32.5米寬的浮島, 裝載幾千噸飼料和淡水, 設兩個直升機平臺, 不會漂走。

半沉的船隻將圍繞系泊點轉動,

流轉船裡的海水, 相當於一天換水25次。

經中船重工702所模型實驗, 17級的颱風和18米大浪下, 艙內的魚也不至於受傷。 孫延來說, 新設計得到挪威船級社的證書;他們和中船重工合作成立公司, 準備向福建一家養殖巨頭供貨。

全世界海洋養殖業, 中國占到六成。 近海網箱造價便宜, 但污染海水, 魚的成活率只有50%;在遠海, 90%的魚能成活。

“我國的內海養殖已經過飽和, 污染嚴重, 養殖疾病頻發;去深遠海是世界趨勢, 但需要大型的智慧化裝備。 ”武船重工的副總工程師嚴俊說。

2017年6月份, 武船重工生產的史上最大養魚籠, 交付給挪威。 它有25萬立方米, 直徑110米, 70米高, 養殖160萬條三文魚。 全自動化, 只需要4個人。

美國人50年前提出海洋牧場以來,

各國建造了幾千個遠海養殖設備。 但挪威的大籠子讓大家耳目一新, 這個高度自動化的養殖工廠是未來的範本。

“挪威人將網箱放在10米以下的海水裡, 一方面遮罩了表層風浪, 一方面避免了上層海水的寄生蟲。 ”中國水產科學院的專家諶志新說, 各國還在推出各種深遠海新設備。 諶志新說, 他們也設計了大型遊弋養殖工廠, 類似于孫延來的創意, 將30萬噸級的礦石船改造成養殖場;他認為兩種設計各有優勢。

“挪威大籠子”耗費8000多萬美元, 孫延來認為對中國人太貴。 他說, “散貨船養魚平臺”的容積與它可以一比, 且長期成本跟近海網箱差不多。

動腦筋的人不止孫延來。 挪威船王約翰·弗雷德里克森2016年6月宣佈,

要將他旗下退役的散貨船改造成養魚設備。

孫延來說, 他的設計不光有經濟效益, “如果在東海到南海, 有幾千個4000平方米、能停靠直升機的大平臺, 對中國的戰略意義可以想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