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兒童急救可輻射整個長春地區了

帶轉運溫箱和轉運呼吸機的120急救車 院方供圖

A03版

為增強長春市兒童院前轉運急救能力, 1月17日, 長春急救中心、長春市兒童醫院簽訂協定, 正式建立長春急救中心兒童醫院網路急救站, 開展24小時常設性、規範化的重症兒童急救轉運, 兒童急救工作可輻射整個長春地區。

患兒院前急救存在短板

長春市兒童院前急救涉及長春急救中心和長春市兒童醫院。 長春急救中心是長春市唯一 一家擔負院前急救工作的專業醫療機構, 在兒童急救方面存在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是實施轉送的人員對於重症兒童的急救知識、技術掌握的不夠全面;二是沒有專用轉運設備;三是沒有規範的重症兒童接收管道,

由家人自行轉送至醫療機構, 致使患兒運送途中得不到有效的專業治療, 存在病情加重、惡化、嚴重後遺症或死亡的隱患。

統一使用“120”呼救電話

長春市兒童醫院醫教部主任劉穎介紹, 長春急救中心兒童醫院網路急救站設立在長春市兒童醫院, 急救車輛停放也在長春市兒童醫院。 長春急救中心負責配備新生兒救護車輛、車載GPS終端設備、無線數字集群手持電臺, 選派急救車駕駛員, 為重症兒童急救轉運提供車輛、設備、通訊保障。

長春市兒童醫院提供由新生兒重症病房和急診科組成的專業醫護人員, 提供轉運溫箱、轉運呼吸機等設備和搶救治療藥品。

醫院急救專線電話與長春急救指揮調度中心連通, 統一使用“120”呼救電話。 對於新生患兒來說, 吸引器、轉運溫箱、轉運呼吸機尤為重要, 有了專業設備和專業醫護人員, 在接到患兒後, 可以第一時間進行搶救, 為患兒入院治療搶出更多時間。

患兒轉診範圍達到長春地區

目前120急救車輛所能及的範圍只在長春市內, 達不到整個長春地區, “按照協定中‘負責急救站所轄區域及長春市兒科技術聯盟成員單位所在區域的兒童院前醫療救治及衛生行政部門安排的醫療救護’這一條, 長春急救中心兒童醫院網路急救站的急救車可以到達長春市兒科技術聯盟成員單位所在區域, 也就是九台、農安、榆樹、德惠、雙陽, 等於給這些縣市的患兒轉診開闢了綠色通道。”

新生兒病死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是綜合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文化、衛生事業整體水準的重要指標,降低兒童死亡率是我國乃至全球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目標。提高長春市兒童院前急救水準,第一時間救治兒童疾病,提升兒童疾病救治能力,保障兒童健康,更是關係到每個居民家庭的幸福。

“從去年8月份我們已經開始運作了幾例,效果很好。如果工作量增大,分站的力量還將擴大,兒科醫護人員、設備還會有連續投入。”劉穎說。

30余名小學生化身“急救員”

自2012年1月20日起,每年的1月20日被長春急救中心確定為“120宣傳日”,今年1月20日是第七個“120宣傳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急救與家庭”。19日上午,30余名小學生走進長春急救中心,現場學習急救常識,實踐急救技能。

小學生們在120工作人員引導下參觀了120調度指揮中心,通過本次學習瞭解怎樣正確撥打120急救電話,兒童如何開展急救自救,現場學習了在兒童中常發生的氣道異物急救手法海氏衝擊法,以及在校園內發生肢體碰撞如何自救呼救等。活動中,小學生們被聘為“小小急救志願者”並獲得了聘書。

建議學校設立兒童急救課堂

長春急救中心培訓科科長張猛介紹,和成人急救相比,兒童急救病種比較單一,比如高熱驚厥、抽搐、嗆咳、氣管異物等這些症狀基本都發生在一歲以內的孩子。

在加強兒童急救常識方面,張猛建議學校多舉辦一些急救知識培訓。他表示,急救中心每年會走進10所小學普及急救知識,但是目前長春兒童急救的培訓沒有想成體系和規模。他希望在小學設立急救知識的專題必修課,讓專業急救人員進行授課,給學生講解急救常識。

120故事

每天接800個電話

輕易不敢上廁所

“現在使用的是120調度指揮系統,目前系統已經很全面,可以知道120救護車的動向與位置,系統也會幫著優先選擇患者就近的救護車,再聯繫救護車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閆麗影說,她在急救中心已經工作將近30年了,“現在日均接電話800個左右,每個席位下來平均得接將近100多個。”

“每一個人的身邊都有水杯,電話響3聲之內就必須接起來,這是我們的使命,所以每一個接線員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一名調度員說,她和同事們就怕在自己上廁所的那一小會兒,正巧有患者在生命垂危時打來求救電話,一旦沒有人接電話,那就危險了,所以大家都儘量減少去廁所的時間,守好這條連接患者的生命線。

孩子出現意外狀況怎麼辦

這些應急措施請好好收藏

有調查表明,60%的父母幾乎沒有任何急救常識。發生意外如何及時處理?急救中心的醫生介紹了常見意外的應對方法:

1.發熱抽搐、高熱驚厥

2歲以下的孩子要將體溫控制在38.5℃以下,可以用退熱貼進行物理降溫或者使用腸道退熱栓。體溫過高孩子容易發生驚厥,一般持續兩到三分鐘即可恢復,可以選擇溫毛巾擦浴,最重要的是保持呼吸順暢。具體做法是,把下頜抬高,頭後仰,開放氣道,如果還沒緩解,可以用疼痛刺激患兒四肢內側的敏感部位。孩子因為刺激會哭出聲,此時空氣進入孩子體內,促進呼吸順暢。

2.燙傷或燒傷

迅速將孩子燙傷或燒傷的部位放到涼水中,至少冷卻10分鐘,然後將傷口附近的衣服脫掉或剪開。如果衣服和傷口粘在了一起,不要動它,等待醫生處理。如果傷口面積比孩子的手掌還大,就要用乾淨的保鮮膜或沒有絨毛的布把傷口蓋起來,馬上送去醫院。

3.流鼻血

讓孩子坐下,頭向前傾,使鼻血順利流出來。然後讓他用手捏住鼻子,用嘴呼吸。10分鐘後,如果血還沒有止住,就再壓兩次,每次10分鐘。止血後,把鼻子擦乾淨,告訴孩子不要說話,不要咳嗽,也不要擤鼻涕,以避免將剛剛凝固的血塊弄碎。但如果鼻血流了30分鐘還沒有止住,就必須送醫院了。

4.拉傷或扭傷

首先要用毛巾包幾塊冰冷敷10分鐘,然後幫他們綁上繃帶,將傷處抬高,讓血流減緩,這樣可以減輕青腫和淤血的程度。

5.觸電

如果孩子觸電後還沒有脫離電源,第一件事情是切斷電源。如果一時找不到開關,可以站在一個乾燥的絕緣物體上把電源拉開。檢查孩子的呼吸,即使他已經失去知覺,但只要呼吸正常問題就不大。觸電在人體表面留下的傷痕面積可能不大,但對孩子的內臟可能有傷害,因此一定要叫救護車。

6.中毒

如果孩子誤食了有毒物質,一定要叫救護車。在救護車到達之前,要讓孩子保持靜止不動。如果有可能,找出他吃下了什麼,並帶一點到醫院化驗。不要強迫孩子嘔吐,這有可能讓食道和胃進一步受到傷害,假如孩子本能地嘔吐,要把嘔吐物收集起來帶到醫院。假如孩子感到食道或口腔有燒灼感,可以讓他喝點牛奶。

7.嗆噎

如果發生液體嗆噎,面朝下拍打後背;如果發生嗆噎是固體食物,要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海氏衝擊法),3歲以下的孩子應馬上抱起來,一隻手捏住孩子顴骨兩側,手臂貼著孩子的前胸,另一隻手托住孩子後頸部,讓其臉朝下,趴在救護人膝蓋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並觀察孩子是否將異物吐出。如果異物還沒出來,可以把孩子翻過來,面對救護者,將手指併攏在孩子胸部下半段按壓1~5次。隨時觀察孩子嘴裡有沒有東西出來,如果有東西,救護應該用手指將異物勾取出來,以上所有動作都是在孩子的頭低於胸的情況下完成。

8.肢體碰撞受傷

如果受傷部位在四肢,要觀察肢體的自主活動是否受限,如果發生脫臼、骨折等一定要用硬紙板、木板等固定後儘快送醫。如果是軀幹受傷,則要檢查腹部、胸部臟器區有無壓痛,如對胸口、腰部進行按壓,有應到醫院詳細檢查。頭部摔傷則有顱骨骨折、水腫、腦震盪的可能,如果摔傷後出現嘔吐、頭痛、煩躁等表現,需到腦內科進一步查看。

在破損面上,如果僅傷及表皮、真皮,無出血或輕微出血,一般不用特殊處理,以鹽水或碘伏消毒即可。

新文化記者 劉暄 本版製圖 王聰

等於給這些縣市的患兒轉診開闢了綠色通道。”

新生兒病死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是綜合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文化、衛生事業整體水準的重要指標,降低兒童死亡率是我國乃至全球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目標。提高長春市兒童院前急救水準,第一時間救治兒童疾病,提升兒童疾病救治能力,保障兒童健康,更是關係到每個居民家庭的幸福。

“從去年8月份我們已經開始運作了幾例,效果很好。如果工作量增大,分站的力量還將擴大,兒科醫護人員、設備還會有連續投入。”劉穎說。

30余名小學生化身“急救員”

自2012年1月20日起,每年的1月20日被長春急救中心確定為“120宣傳日”,今年1月20日是第七個“120宣傳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急救與家庭”。19日上午,30余名小學生走進長春急救中心,現場學習急救常識,實踐急救技能。

小學生們在120工作人員引導下參觀了120調度指揮中心,通過本次學習瞭解怎樣正確撥打120急救電話,兒童如何開展急救自救,現場學習了在兒童中常發生的氣道異物急救手法海氏衝擊法,以及在校園內發生肢體碰撞如何自救呼救等。活動中,小學生們被聘為“小小急救志願者”並獲得了聘書。

建議學校設立兒童急救課堂

長春急救中心培訓科科長張猛介紹,和成人急救相比,兒童急救病種比較單一,比如高熱驚厥、抽搐、嗆咳、氣管異物等這些症狀基本都發生在一歲以內的孩子。

在加強兒童急救常識方面,張猛建議學校多舉辦一些急救知識培訓。他表示,急救中心每年會走進10所小學普及急救知識,但是目前長春兒童急救的培訓沒有想成體系和規模。他希望在小學設立急救知識的專題必修課,讓專業急救人員進行授課,給學生講解急救常識。

120故事

每天接800個電話

輕易不敢上廁所

“現在使用的是120調度指揮系統,目前系統已經很全面,可以知道120救護車的動向與位置,系統也會幫著優先選擇患者就近的救護車,再聯繫救護車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閆麗影說,她在急救中心已經工作將近30年了,“現在日均接電話800個左右,每個席位下來平均得接將近100多個。”

“每一個人的身邊都有水杯,電話響3聲之內就必須接起來,這是我們的使命,所以每一個接線員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是有限的。”一名調度員說,她和同事們就怕在自己上廁所的那一小會兒,正巧有患者在生命垂危時打來求救電話,一旦沒有人接電話,那就危險了,所以大家都儘量減少去廁所的時間,守好這條連接患者的生命線。

孩子出現意外狀況怎麼辦

這些應急措施請好好收藏

有調查表明,60%的父母幾乎沒有任何急救常識。發生意外如何及時處理?急救中心的醫生介紹了常見意外的應對方法:

1.發熱抽搐、高熱驚厥

2歲以下的孩子要將體溫控制在38.5℃以下,可以用退熱貼進行物理降溫或者使用腸道退熱栓。體溫過高孩子容易發生驚厥,一般持續兩到三分鐘即可恢復,可以選擇溫毛巾擦浴,最重要的是保持呼吸順暢。具體做法是,把下頜抬高,頭後仰,開放氣道,如果還沒緩解,可以用疼痛刺激患兒四肢內側的敏感部位。孩子因為刺激會哭出聲,此時空氣進入孩子體內,促進呼吸順暢。

2.燙傷或燒傷

迅速將孩子燙傷或燒傷的部位放到涼水中,至少冷卻10分鐘,然後將傷口附近的衣服脫掉或剪開。如果衣服和傷口粘在了一起,不要動它,等待醫生處理。如果傷口面積比孩子的手掌還大,就要用乾淨的保鮮膜或沒有絨毛的布把傷口蓋起來,馬上送去醫院。

3.流鼻血

讓孩子坐下,頭向前傾,使鼻血順利流出來。然後讓他用手捏住鼻子,用嘴呼吸。10分鐘後,如果血還沒有止住,就再壓兩次,每次10分鐘。止血後,把鼻子擦乾淨,告訴孩子不要說話,不要咳嗽,也不要擤鼻涕,以避免將剛剛凝固的血塊弄碎。但如果鼻血流了30分鐘還沒有止住,就必須送醫院了。

4.拉傷或扭傷

首先要用毛巾包幾塊冰冷敷10分鐘,然後幫他們綁上繃帶,將傷處抬高,讓血流減緩,這樣可以減輕青腫和淤血的程度。

5.觸電

如果孩子觸電後還沒有脫離電源,第一件事情是切斷電源。如果一時找不到開關,可以站在一個乾燥的絕緣物體上把電源拉開。檢查孩子的呼吸,即使他已經失去知覺,但只要呼吸正常問題就不大。觸電在人體表面留下的傷痕面積可能不大,但對孩子的內臟可能有傷害,因此一定要叫救護車。

6.中毒

如果孩子誤食了有毒物質,一定要叫救護車。在救護車到達之前,要讓孩子保持靜止不動。如果有可能,找出他吃下了什麼,並帶一點到醫院化驗。不要強迫孩子嘔吐,這有可能讓食道和胃進一步受到傷害,假如孩子本能地嘔吐,要把嘔吐物收集起來帶到醫院。假如孩子感到食道或口腔有燒灼感,可以讓他喝點牛奶。

7.嗆噎

如果發生液體嗆噎,面朝下拍打後背;如果發生嗆噎是固體食物,要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海氏衝擊法),3歲以下的孩子應馬上抱起來,一隻手捏住孩子顴骨兩側,手臂貼著孩子的前胸,另一隻手托住孩子後頸部,讓其臉朝下,趴在救護人膝蓋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並觀察孩子是否將異物吐出。如果異物還沒出來,可以把孩子翻過來,面對救護者,將手指併攏在孩子胸部下半段按壓1~5次。隨時觀察孩子嘴裡有沒有東西出來,如果有東西,救護應該用手指將異物勾取出來,以上所有動作都是在孩子的頭低於胸的情況下完成。

8.肢體碰撞受傷

如果受傷部位在四肢,要觀察肢體的自主活動是否受限,如果發生脫臼、骨折等一定要用硬紙板、木板等固定後儘快送醫。如果是軀幹受傷,則要檢查腹部、胸部臟器區有無壓痛,如對胸口、腰部進行按壓,有應到醫院詳細檢查。頭部摔傷則有顱骨骨折、水腫、腦震盪的可能,如果摔傷後出現嘔吐、頭痛、煩躁等表現,需到腦內科進一步查看。

在破損面上,如果僅傷及表皮、真皮,無出血或輕微出血,一般不用特殊處理,以鹽水或碘伏消毒即可。

新文化記者 劉暄 本版製圖 王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