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徐芳訪談】吳亮:作為批評家的吳亮,跟作為小說家的吳亮會打架嗎?

他想說的都在小說裡了, 難道不是嗎?

徐芳:寫作的文體選擇, 跟我們成長的這個環境或有很大關係, 如果放在上世紀70年代, 您是不可能有時間寫長篇吧?或者說文體的選擇可能也有時代的因素?因為那時候評論是很令人高山仰止的這麼一個行業, 那時候是最受追捧的, 是思想?是觀點?甚至是爭論嗎?只要您是做評論的, 別人可能就覺得, 哦, 我們是做家常菜的, 您是做海參鮑魚的, 是這樣的嗎?

吳亮:徐芳好, 你的問題的每個問題中, 都嵌入了許多小問題。

我把你列出來的問題反復看了好幾遍,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就因為寫了《朝霞》, 是不是一定要回答那些問題嗎?

想起我們小時候, 向同學借書看, 後來去圖書館讀書, 我們大部分讀小說, 我們想過要向那些已經作古或不知所終的小說家, 向他們提問題嗎?

不, 我們沒有, 我們不是無法找他們, 而是我們不需要, 一個小說家寫了一部長篇小說, 他想說的都在小說裡了, 難道不是嗎?

另外, 你是問我寫這個小說, 在“文體選擇”上, 是否與時代和環境的變動有關聯?我卻想:這個問題算問題嗎?因為廣義地說, 所有的小說家都在同一個時代與同一個環境中。

但是《朝霞》的“文體”卻前所未有, 這是事實, 但如果只用時代與環境的外部條件, 來解釋一部小說的形式生成, 是缺乏說服力的。

“朝霞”意味著希望, 意味著美好, 或者也是一個時代整體象徵或隱喻……

徐芳:為什麼小說名叫《朝霞》?

吳亮:起初的題目是《昨天不再來》, 感覺有些傻;寫下去又變成幾個人物躲躲閃閃, 所以又改為《無處藏身》, 當時根本不知道最後會叫《朝霞》。

小說最後的定名取自哲學家尼采的著作《朝霞》——“還有無數朝霞, 尚未點亮我們天空。 ”, 這個話跳出來之後, 竟覺得渾身發熱, 甚至心跳加快, 這仿佛正是這個詞的光芒透入了內心, 甚至帶來了幻覺。

也或許因為朝霞意味著希望, 意味著美好, 或者也是一個時代整體象徵或隱喻……

小說中的想像應驗了, 這讓小說家的我, 激動不已

徐芳:評論家程德培說:“《朝霞》給我們留下相當鬆散的線頭:有些會讓好高騖遠心有靈犀者攀越宏偉的意圖,

有些則是永遠解不開的結和斷頭, 是一個永遠解不開的謎, 是一個個意義的墳墓;有些地方留下蛛絲馬跡, 是一種有意味的講述, 有些則踏雪無痕, 我們只能將秘密代入沉默。 ”

那麼這部長篇究竟說了什麼?從《我的羅陀斯》到《朝霞》, 那虛構與非虛構的不同手段的記憶還原, 只是不同的藝術處理嗎?所取得的效果如何?

吳亮:是的, 這也是一部被評為議論中有敘事、敘事中也夾帶著議論的小說。 “有兩股力量在那進而撕扯:一方面是遺忘, 這是對過去的一種抗拒;另一方面是留痕, 它重新喚起曾經遺忘了的東西, 從此, 往事不得不改頭換面發揮作用, ”另外, 程德培還曾評論說, “回憶是生活的隱喻,

隱喻是藝術的回憶。 能做到這一點, 實屬不易。 ”

我試著這樣作答吧:“——一種微妙的自我認知, 一種情感與欲望的流逝, 一種懷疑論作祟的腦力勞動, 在看似平凡的歲月挾帶神秘性的漂移, 那些都既是對永遠在擴展的現實, 也是對記憶中已逝歲月所作的藝術處理。 ”

關於七十年代, 我曾以非虛構的樣式, 寫過《我的羅陀斯——上海的七十年代》。 現在, 又以虛構與非虛構混合的方式再寫了一遍。 兩者誰更接近“事實”, 更能揭示真相呢?實在難說。

程德培還說過這樣的話:“實際上, 這兩種方法都有其難以還原的困境。 這是因為這段歷史離我們太近, 無法以超然的態度重新講述。 但也由於這段歷史經歷了太多的變故, 今天重溫又覺得離我們太遠,

又很難以身臨其境的覆核呈現其客觀性。 ”

某些在小說中的文字, 雖然可能是部分真實的, 但這還不是我承認或不承認——它究竟是虛構或非虛構的理由。 當然, 我們都知道許多被認為虛構的作品, 都包含著事實, 或者實質上可能就是事實。

關於虛構或非虛構真正的區別, 可能並不是我們習慣上常說的——虛構所相對立的是“事實”——而是有著更為複雜的情況, 比如要放到作品情節的整個問題中去思考……

程德培還曾經透露過一個關於我的寫作“秘密”——當然, 現在那早已不是“秘密”了:在《朝霞》的尾聲, 我是以完全虛擬的方式, 寫下了徐家匯天主教堂在維修的情景:寫完後不久, 我就在看望朋友的路途中發現:天主教堂, “事實”上正在維修。小說中的想像應驗了,這讓小說家的我,為此“事實”,而激動不已。

我對《朝霞》的文體意識,是這麼說明的:在虛構與非虛構之間。

而對於小說的敘述結構,我或者可以這麼解說:完全是有意識的,不是沒有想法的。但是每一次寫的時候,我是非常任意的。像下棋一樣的,隨便擺了兩個子,最後他們是有關聯的。所有的東西,在我作品裡面慢慢凝聚的時候,我產生的感覺是一個巨大的裝置,一個觀念上的,有垃圾的,有經典的,什麼都在裡面的巨大的裝置。這就是我的作品。

我的寫作狀態有些橫衝直撞,不講理,基本上是靠一股風暴式的能量

徐芳:格非曾這麼評說《朝霞》:“是偉大的小說,野蠻的力量”,您同意這一說法嗎?不如您再來評論一下格非的“評論”?

吳亮:格非曾講我的小說,有一種“野蠻的力量”,要我再反過來評論評論格非的這句話嗎?

是的,那天我也在,北京尤倫斯藝術中心。格非開始說,他讀完了《朝霞》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連續抽了兩支煙,而那會兒他已經戒煙了……然後呢,我聽到他用了“野蠻”這個詞形容我的寫作,我認為格非在某些方面是與我很相通的,這叫心照不宣,不需要解釋的。

所謂野蠻,是指我的寫作狀態有些橫衝直撞,不講理,基本上是靠一股風暴式的能量——我猜他是這個意思吧,他以前讀過我的評論,他沒看過我寫的小說,可能他有點意外,一下子緩不過來,以至要連吸兩根香煙,緩緩神吧!

我是一個批評家,判斷可以用一句話搞定,寫一群人,我必須要用三十萬字……

徐芳:小說受故事連貫性的約束較大,而一個批評家的作品可能按照理性思維的慣性,根據您心中所想要表現的人物的行動和價值方式,去選擇或創造出一些場景,這也是另一種“連貫性”?不一定是情節,但卻是指小說裡所有組成要素之間,應該具有那種重要關係的呈現嗎?那麼這部長篇究竟說了什麼?它在一個標準上提出了問題,但是並沒有加以“回答”?

吳亮:你是說《朝霞》的情節線索過於複雜?而議論、旁白、畫外音也太多,要我用最概括的語言告訴你:《朝霞》到底想表達什麼?

不不,這不可能,不錯,我是一個批評家,判斷可以用一句話搞定,寫一群人,我必須要用三十萬字……小說可不能壓縮為一個主題,小說也不能轉述為一個答案,小說是什麼呢,小說就是它自己,就是一個文字世界,小說家把它寫出來,不講理地寫出來……

我不會照顧讀者對連貫性、完整性的要求。讀者只能按照我的寫法來讀。假如我們去圖書館,看到一本一百年前的小說,你是否會問,這個作家的小說是為我寫的嗎?事實上,他不會為你寫,他也不知道你是誰。

作家為讀者考慮是“扯淡”。只有喜歡我的小說,能看懂的,才是我的理想讀者。這本小說是為幾十年前的年輕人寫的。因為我寫的時候,我想的全是半個世紀前我認識的那些年輕人。我希望他們能看到。

我們可能在評論論文中,不僅可以看到研究者,從不同角度去攝取不同範圍與層次的作家個體與群體、並注意從文學歷史發展的縱深背景上,去對某些論題作動態的把握,而且研究者的社會歷史觀點與審美觀點,也可能頗與之不相同。

某些立論,也可能會失於片面之處。

但總體來看文藝批評,確實豐富了我們對於文學的認識,同時,也為多樣化的文學表達開拓了道路。

你們看到的那些議論、旁白和畫外音,每一個字,都是這位叫做吳亮的小說家寫的

徐芳:作為批評家的吳亮和作為小說家的吳亮,在寫作時會打架嗎?如果打起來,哪個角色會更厲害呢?所謂挑戰,究竟是指什麼?

吳亮:你問作為批評家的吳亮,跟作為小說家的吳亮會打架嗎?

不不,這怎麼會呢,儘管寫了一部長篇小說,我仍是批評家,寫小說,特別是寫長篇小說,是一次非常刺激的文字之旅,甚至是一次不知道結果的冒險……

至於批評,我有時候是帶有攻擊性的。上帝保佑,我絕對不會跟作為小說家的吳亮為難。

不錯,當我在寫小說的中途,那個批評家吳亮一直隱身著一聲不吭,你們看到的那些議論、旁白和畫外音,每一個字,都是這位叫做吳亮的小說家寫的。

當然,在許多時候,如何才能去獲得寫作的難度,可能這就是一個作家所能面臨的最大的寫作難度——所謂挑戰吧。

你要寫,你要寫……這個話別人說多了,就像我在對自己據理力爭……

徐芳:回溯一下您的閱讀史、寫作史?還有,您從工人到批評家的“成長史”……

吳亮:我1955年出生于上海盧灣區,16歲進入上海靜安區飲食公司紅旗機修廠當工人,1985年調入上海市作協,被大家稱為“自學成才的青年”。正是自由散漫的閱讀,為我後來的寫作,提供了非學院派的優勢,展示了一種逍遙者的自由心態、一種非急功近利的寫作趣味。2011年出版的《我的羅陀斯(上海七十年代)》中,已向大家講述了自己那些年讀書的“歷史”。

1976年以前,我看的都是文藝書,看一本小說,就等於做一場夢。比如通過小說的描寫知道19世紀的巴黎和倫敦都是什麼樣子,所謂的批判現實主義,通過書中這些插圖和描寫想像西方世界。1976年以後,知識的禁區被打破,加上我還有很多同學在大學讀書,所以我的閱讀也開始轉向理論,包括哲學、社會學、歷史。

我在看書的時候,沒有想過以後會做什麼。因為所有的機會,所謂的你的未來、出路都是很渺茫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勞動,入團入黨,成為勞動模範,然後可能成為幹部。我在與朋友、鄰居和親戚相互傳閱的書中學到了些東西,也知道了一些世界的消息。這就是我讀書的一個起點。

難以想像,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每日辛苦勞動之後還依然能堅持看書幾個小時,現在的青年恐怕也少有人能做到。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考恢復,知青返城,我參加了高考,但卻沒有能進入大學學堂。但這並不影響我的閱讀與思考,我一邊與同學、朋友在信中探討各種問題,同時又在探討中發現自己的知識漏洞,轉身便去讀書和查閱資料。

在通信中,我發現自己有哪幾本書還沒看到,會立即去讀,因為我只有看了,才能和他們對話。通過大量的對話和交流,包括假期裡也沒日沒夜的討論,讓我逐漸有了表達、反駁和立論的能力。

一個偶然的機會,作家張弦看到了我與安徽朋友討論問題的信,他一下子對這個上海的青年工人,竟產生了興趣——他向我的朋友要了我的位址和電話,聲稱要到上海改稿時找我——果然!

在張弦等的熱情鼓勵和說服下,他們總是說:你要寫,你要寫……這個話別人說多了,就像我在對自己據理力爭……就在如此說服下,我也終於發現自己也說服了自己,便一發不可收拾地走上了文藝批評之路。

【嘉賓介紹】吳亮,廣東潮陽人。1955年出生於上海。上海作家協會駐會專業作家。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任工人,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理論研究室工作人員,《上海文論》主編。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專著《城市筆記》、《一個藝術家與友人的談話》,評論集《文學的選擇》、《批評的發現》,隨筆集《秋天的獨白》、《往事與夢想》、《畫室中的畫家》, 回憶錄《我的羅陀斯》 ,長篇小說《朝霞》等。

欄目主編:徐芳 文字編輯:徐芳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項建英 “事實”上正在維修。小說中的想像應驗了,這讓小說家的我,為此“事實”,而激動不已。

我對《朝霞》的文體意識,是這麼說明的:在虛構與非虛構之間。

而對於小說的敘述結構,我或者可以這麼解說:完全是有意識的,不是沒有想法的。但是每一次寫的時候,我是非常任意的。像下棋一樣的,隨便擺了兩個子,最後他們是有關聯的。所有的東西,在我作品裡面慢慢凝聚的時候,我產生的感覺是一個巨大的裝置,一個觀念上的,有垃圾的,有經典的,什麼都在裡面的巨大的裝置。這就是我的作品。

我的寫作狀態有些橫衝直撞,不講理,基本上是靠一股風暴式的能量

徐芳:格非曾這麼評說《朝霞》:“是偉大的小說,野蠻的力量”,您同意這一說法嗎?不如您再來評論一下格非的“評論”?

吳亮:格非曾講我的小說,有一種“野蠻的力量”,要我再反過來評論評論格非的這句話嗎?

是的,那天我也在,北京尤倫斯藝術中心。格非開始說,他讀完了《朝霞》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連續抽了兩支煙,而那會兒他已經戒煙了……然後呢,我聽到他用了“野蠻”這個詞形容我的寫作,我認為格非在某些方面是與我很相通的,這叫心照不宣,不需要解釋的。

所謂野蠻,是指我的寫作狀態有些橫衝直撞,不講理,基本上是靠一股風暴式的能量——我猜他是這個意思吧,他以前讀過我的評論,他沒看過我寫的小說,可能他有點意外,一下子緩不過來,以至要連吸兩根香煙,緩緩神吧!

我是一個批評家,判斷可以用一句話搞定,寫一群人,我必須要用三十萬字……

徐芳:小說受故事連貫性的約束較大,而一個批評家的作品可能按照理性思維的慣性,根據您心中所想要表現的人物的行動和價值方式,去選擇或創造出一些場景,這也是另一種“連貫性”?不一定是情節,但卻是指小說裡所有組成要素之間,應該具有那種重要關係的呈現嗎?那麼這部長篇究竟說了什麼?它在一個標準上提出了問題,但是並沒有加以“回答”?

吳亮:你是說《朝霞》的情節線索過於複雜?而議論、旁白、畫外音也太多,要我用最概括的語言告訴你:《朝霞》到底想表達什麼?

不不,這不可能,不錯,我是一個批評家,判斷可以用一句話搞定,寫一群人,我必須要用三十萬字……小說可不能壓縮為一個主題,小說也不能轉述為一個答案,小說是什麼呢,小說就是它自己,就是一個文字世界,小說家把它寫出來,不講理地寫出來……

我不會照顧讀者對連貫性、完整性的要求。讀者只能按照我的寫法來讀。假如我們去圖書館,看到一本一百年前的小說,你是否會問,這個作家的小說是為我寫的嗎?事實上,他不會為你寫,他也不知道你是誰。

作家為讀者考慮是“扯淡”。只有喜歡我的小說,能看懂的,才是我的理想讀者。這本小說是為幾十年前的年輕人寫的。因為我寫的時候,我想的全是半個世紀前我認識的那些年輕人。我希望他們能看到。

我們可能在評論論文中,不僅可以看到研究者,從不同角度去攝取不同範圍與層次的作家個體與群體、並注意從文學歷史發展的縱深背景上,去對某些論題作動態的把握,而且研究者的社會歷史觀點與審美觀點,也可能頗與之不相同。

某些立論,也可能會失於片面之處。

但總體來看文藝批評,確實豐富了我們對於文學的認識,同時,也為多樣化的文學表達開拓了道路。

你們看到的那些議論、旁白和畫外音,每一個字,都是這位叫做吳亮的小說家寫的

徐芳:作為批評家的吳亮和作為小說家的吳亮,在寫作時會打架嗎?如果打起來,哪個角色會更厲害呢?所謂挑戰,究竟是指什麼?

吳亮:你問作為批評家的吳亮,跟作為小說家的吳亮會打架嗎?

不不,這怎麼會呢,儘管寫了一部長篇小說,我仍是批評家,寫小說,特別是寫長篇小說,是一次非常刺激的文字之旅,甚至是一次不知道結果的冒險……

至於批評,我有時候是帶有攻擊性的。上帝保佑,我絕對不會跟作為小說家的吳亮為難。

不錯,當我在寫小說的中途,那個批評家吳亮一直隱身著一聲不吭,你們看到的那些議論、旁白和畫外音,每一個字,都是這位叫做吳亮的小說家寫的。

當然,在許多時候,如何才能去獲得寫作的難度,可能這就是一個作家所能面臨的最大的寫作難度——所謂挑戰吧。

你要寫,你要寫……這個話別人說多了,就像我在對自己據理力爭……

徐芳:回溯一下您的閱讀史、寫作史?還有,您從工人到批評家的“成長史”……

吳亮:我1955年出生于上海盧灣區,16歲進入上海靜安區飲食公司紅旗機修廠當工人,1985年調入上海市作協,被大家稱為“自學成才的青年”。正是自由散漫的閱讀,為我後來的寫作,提供了非學院派的優勢,展示了一種逍遙者的自由心態、一種非急功近利的寫作趣味。2011年出版的《我的羅陀斯(上海七十年代)》中,已向大家講述了自己那些年讀書的“歷史”。

1976年以前,我看的都是文藝書,看一本小說,就等於做一場夢。比如通過小說的描寫知道19世紀的巴黎和倫敦都是什麼樣子,所謂的批判現實主義,通過書中這些插圖和描寫想像西方世界。1976年以後,知識的禁區被打破,加上我還有很多同學在大學讀書,所以我的閱讀也開始轉向理論,包括哲學、社會學、歷史。

我在看書的時候,沒有想過以後會做什麼。因為所有的機會,所謂的你的未來、出路都是很渺茫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勞動,入團入黨,成為勞動模範,然後可能成為幹部。我在與朋友、鄰居和親戚相互傳閱的書中學到了些東西,也知道了一些世界的消息。這就是我讀書的一個起點。

難以想像,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每日辛苦勞動之後還依然能堅持看書幾個小時,現在的青年恐怕也少有人能做到。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考恢復,知青返城,我參加了高考,但卻沒有能進入大學學堂。但這並不影響我的閱讀與思考,我一邊與同學、朋友在信中探討各種問題,同時又在探討中發現自己的知識漏洞,轉身便去讀書和查閱資料。

在通信中,我發現自己有哪幾本書還沒看到,會立即去讀,因為我只有看了,才能和他們對話。通過大量的對話和交流,包括假期裡也沒日沒夜的討論,讓我逐漸有了表達、反駁和立論的能力。

一個偶然的機會,作家張弦看到了我與安徽朋友討論問題的信,他一下子對這個上海的青年工人,竟產生了興趣——他向我的朋友要了我的位址和電話,聲稱要到上海改稿時找我——果然!

在張弦等的熱情鼓勵和說服下,他們總是說:你要寫,你要寫……這個話別人說多了,就像我在對自己據理力爭……就在如此說服下,我也終於發現自己也說服了自己,便一發不可收拾地走上了文藝批評之路。

【嘉賓介紹】吳亮,廣東潮陽人。1955年出生於上海。上海作家協會駐會專業作家。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曾任工人,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理論研究室工作人員,《上海文論》主編。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專著《城市筆記》、《一個藝術家與友人的談話》,評論集《文學的選擇》、《批評的發現》,隨筆集《秋天的獨白》、《往事與夢想》、《畫室中的畫家》, 回憶錄《我的羅陀斯》 ,長篇小說《朝霞》等。

欄目主編:徐芳 文字編輯:徐芳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項建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