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第一個吃螃蟹”的社區規劃師

在我國, 規劃師這個職業, 仿佛與城市化進程的從無到有、不斷推進共生共榮, 給人以“指點江山、氣度恢弘、高瞻遠矚”的印象。 而提起社區事務, 人們一定會聯想到“細碎繁瑣、眾口難調”等字眼。

這就難怪, 近來, 當楊浦區首創“社區規劃師制度”, 邀請12名來自同濟大學規劃、建築、景觀專業的專家一一對接轄域內12個街鎮;當浦東新區推出新一批36位“繽紛社區規劃導師”, 其中不乏大學教授、建築師、規劃師、景觀師、藝術家……兩大手筆的前後腳推出, 讓很多人不禁好奇:改變究竟從何時開始發生?是什麼原因, 讓以規劃師為代表的“高大上”專業人士們,

變得如此“接地氣”?

為此, 解放日報·上觀專訪了在上述兩份名單中“都有份”的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徐磊青。

浦東第一個推, 楊浦率先制度化

解放日報·上觀

徐磊青:其實, 在社區規劃或者說社區營造方面, 楊浦區是做得比較早的, 至少有兩年多的歷史, 和浦東開始這方面探索的時間差不多。 但楊浦此前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了四平街道和五角場的幾個點。

它做了什麼呢?比如, 一個街道邊上的小型口袋綠地, 對一些規模較小、不太被積極使用的空間的重新活化利用, 請一些藝術家設計了小型的城市雕塑, 等等。 後來, 街道層面專門給這一組探索起了一個名字, 叫做“四平社區創生空間”。

按照我的理解, “四平社區創生空間”是楊浦區社區規劃、社區營造工作在四平街道層面的異軍突起。 當然, 五角場的創智農園也非常出名, 劉悅來博士負責的這個項目入選2017年度《上海手冊》。

為什麼我說浦東做得最早呢?第一, 他們蠻早就想到了要在整個區的層面、成片地去推動這件事。 浦東新區首先在內城五個街道開展了“繽紛社區”試點, 然後在這些工作經驗的基礎上, 在全區層面推出“繽紛社區”建設工作。 第二, 浦東在創新工作機制上有所建樹, 做到了自上而下(兩級政府-街鎮管理者-社團組織、專家團隊-社區居民)與自下而上(共治、自治並舉, 設立針對社區微更新的“社區自治金”)的結合。

為什麼說是“吃螃蟹”呢?因為中國以前並不是沒有“社區規劃”,

以前叫“居住區規劃”, 但我們並沒有社區規劃師制度。 這一次從制度上來講的話, 楊浦第一個開啟了探索, 明確提出了“社區規劃師制度”。

這份試行中的“社區規劃師制度”包含了指導思想及工作目標、社區規劃師職責、社區規劃師選取和聘任方式、培訓和評價、責任分工、資金安排6大板塊的內容。 換言之, 如今這個“螃蟹”的主體已經大致形成, 接下來, 要看如何推進具體工作, 讓它的“細腳”一個個豐滿、茁壯起來。

社區規劃師的作用可大可小

解放日報·上觀:以前人們在提及規劃師的時候, 往往會泛稱他們為“城市規劃師”。 從“城市規劃師”到“社區規劃師”, 兩字之差, 究竟意味著怎樣的轉變?

徐磊青:就像我剛才說到,

我們並不是沒有社區層面的規劃, 叫“居住區規劃”。 現在我們所說的“社區規劃”與傳統的“居住區規劃”最大的差別在於:“居住區規劃”往往面對的是還沒有城市建設的區域或用地, 需要對這個地方的發展進行“從無到有”的判斷、論證和實施;可如今, 這些“空地”早已建成, 人們已經入住其間, 培育出了具體可感的生活。

“社區規劃”所要面對的, 往往是成熟社區、老舊社區, 需要做的工作包括但不限於停車難、買菜難、步行難等實際問題的解決, 甚至是一個出入口、一面圍牆移動一兩米這樣的“小事”。 規劃內容上的變化, 好比從目標性的宏觀藍圖, 到現實中的一磚一瓦。

準確來說, “社區規劃師”要面對的, 基本上屬於一個社區的發展規劃,

而不再僅僅是一個建設性規劃。 規劃師需要面對的主要工作物件, 已從以場地、城區為代表的物質空間, 向社區中具體的家家戶戶轉變。 如果說, 規劃師過往哪怕“只見物不見人”, 也不會影響其規劃工作的順利完成;如今, 他們所要面對的社區更新、改造、重塑, 必須向“見物又見人”轉變。

解放日報·上觀:您為何又說, 社區規劃師“這件事”可大可小?

徐磊青:社區規劃師可以做什麼?簡單來說, 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 叫物質空間改善。 另一個部分, 叫做社區發展。

通常來說, 物質空間改善可以做三大事情。 第一個是公共空間改善, 比如口袋綠地。 第二大方面是交通優化。 尤其是慢行系統、停車問題等的優化。 第三個問題是公共設施,包括對菜場、醫院、睦鄰友好中心、老年服務中心衛生站的布點。至少在楊浦目前出臺的這個制度化方案中,我個人覺得,上述這些方面已經被全面覆蓋到了。但比之上述三大方面,社區發展這部分,其實要難得多。

對於一個社區的發展而言,有兩件事情非常重要。一件是社區內人口結構的變化。是老年人在增加,還是年輕人在增加,這是不一樣的。於是,在社區發展計畫中就要想好,我要吸引什麼樣的人口。另一件,就是社區內的發展機會與品質。

我們當然不希望一個社區越來越老。那麼,靠什麼吸引年輕人口呢?通常至少應該包括好的就業崗位和好的居住環境,工作機會在哪裡我去哪裡;好的居住環境在哪裡我也去哪裡。好的居住環境包括房子大、空氣新鮮、旁邊有公園,以及好的生活配套,生活便利,交通便利,周圍有好學校、好醫院。所以,作為一個社區規劃師,如果你已經把這個社區的物質空間改好了,應該能促進社區內的人口和結構變化。

好的社區發展計畫,既能發展人口,也能發展就業,能夠吸引到對這個社區的發展有幫助、能給這個社區的生活帶來活力的一些人。當然,這兩個目標是潛在的,在規劃裡一般也不會被明顯表述出來,因為要實現起來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解放日報·上觀:但有沒有考慮到這兩個潛在目標,一定會影響社區規劃師的選擇和工作內涵?

徐磊青:沒錯。社會發展規劃是一項社會性設計,它與過往的物質性設計註定不同。它也意味著一系列公共政策的落地。

當然,作為社區規劃師,絕不可以先入為主、自己搞一套,必須和街道的領導、書記、主任、居委會等各個方面溝通好,並細緻瞭解社區居民的具體需求和感受。大家經過溝通和協商,達成一定的默契和共識,這件事就成功了一大半,不管達成這些共識的過程有多難。社區規劃嚴格來說是社區和老百姓自己的規劃。

解放日報·上觀:如今上海多個區縣紛紛試水“社區規劃師”相關舉措。您怎麼看背後的信號意義?

徐磊青:在我看來,社區規劃的發展與完善,是創新社會治理一個非常重要的支點。然而,社會治理無處不在,靠什麼去切入?其實大部分情況下,第一個是靠公民的自覺,靠具體情境下的道德約束、規則約制。還有一大部分,就是靠你所隸屬於的這個空間。比如,社區。

無論你住在哪裡,你都是你所在社區的一部分。這種隸屬性雖然未必明確、強烈,你的朋友、同事也未必知道或者在意,但你自己必須在意,因為你在這個地方有切身利益。社區品質如果不好,你的房子會掉價,你所在的區域無法吸引到更優質的人口前來安居樂業。可如果這個社區的品質變好了,不僅所有居民都能從中獲益,你跟這個地理單元的關係也會更好、更緊密。

所以,創新社會治理,最後落實到哪裡?一定是落實到具體的社區空間單元上,一定是落實到,如何讓屬於這個社區的人,對這個空間產生自豪感和歸屬感。我覺得,這是我們當下應該追求的東西。

最難的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持續投入

解放日報·上觀:問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現在這個領域的制度化探索剛剛開始,大家一定都很有勁頭。但專家學者的精力和時間終究有限,社區規劃師工作通常又意味著一個比較長的工作週期。怎樣確保精力的持續投入?

徐磊青:你說得太對了。我們自己內部也在說,最難的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持續投入。

社區的複雜性決定了社區規劃師通常都是以服務型的角色出現。按照楊浦區目前的制度安排,其實也並不是對接社區的每一個專案的規劃都需要我們去做。我們只是幫助社區制定一個社區發展的計畫,找到一些專案,連結一些資源,提供一些建議,然後和社區各個層面(包括管理部門、居委會、居民、機構、組織)一起協商、協調。

解放日報·上觀:在您看來,要做好社區規劃師這件事,哪些要素不可或缺?

徐磊青:我個人的切身體會,一個是街道和居委會層面給力;另外一個,就是居民也要給力。不過,居民這個事情比較複雜。

長期以來,我們國家的規劃建設體系都是自上而下的,造成了居民的主觀能動性弱、權利意識也較弱,不積極、不樂意、也不那麼善於參與到社區事務中。

發動居民這件事情是不太容易的。在我參與過的社區微更新專案中,我發現,發動群眾、走訪群眾、讓他們發表意見,還真需要一些技巧和策略。一個是開會,一個就是必須要找到他們有興趣的點。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一定要能夠發動社區能人。

誰是社區能人?可能是社區裡一些非常能幹的媽媽,尤其是全職媽媽,媽媽通常在家裡有很大的發言權。還有就是一些社區活動積極分子。他們有的剛退休,有的可能本來就熱心公益。

我們現在也在探索,如何回饋這些願做奉獻的熱心居民?也許就是採用類似於“時間銀行”這樣的機制,讓他們可以在熱心公益之餘也兌換到他人給予的服務,或者可以兌換自己在社區裡的發言權,等等。這樣做的好處是,讓這個類似“愛心委員會”的組織,能夠在我們傳統社區治理意義上的“三駕馬車”(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之外,更多代表居民自己的聲音和利益。

由此,我覺得,做社區培育也是社區規劃師應具備的能力之一。說到社區培育,可以做兩件事情:社區發展委員會和社區發展基金會。從整個社區的架構來看,政府為龍頭,街道和居委會為管理、為依託,與居民、企業和機構構成一個共同發展的平臺。

為什麼既要有社區發展委員會,又要有社區發展基金會?因為一旦有了這兩個居民自治組織,很多跟社區事務有關的事情,居民們都得去發言、去商量、去選擇。這時不是領導說了算,不是居委會說了算,不是專業人士說了算,也不是投資方說了算,而是社區發展委員會、基金會發動大家一起討論項目的合理性,討論如何融資、如何安排資金。

在經濟和社會主體日益多元的今天,總體來說,公眾的自我意識與維權意識大都逐漸增強,公眾參與城市決策與規劃的熱情與意識愈發高漲。一個好的社區規劃應該將“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兩種模式緊密結合,發揮兩者各自的優勢,共同實現社區規劃可持續發展的願景。作為政府和居民的“中間人”,社區規劃師應以自身的工作方式,帶動社區自治、共治能力的培育和社區決策權力的賦予,對空間正義和社區賦權起到價值表達的作用。

欄目主編:龔丹韻 文字編輯:龔丹韻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雍凱 第三個問題是公共設施,包括對菜場、醫院、睦鄰友好中心、老年服務中心衛生站的布點。至少在楊浦目前出臺的這個制度化方案中,我個人覺得,上述這些方面已經被全面覆蓋到了。但比之上述三大方面,社區發展這部分,其實要難得多。

對於一個社區的發展而言,有兩件事情非常重要。一件是社區內人口結構的變化。是老年人在增加,還是年輕人在增加,這是不一樣的。於是,在社區發展計畫中就要想好,我要吸引什麼樣的人口。另一件,就是社區內的發展機會與品質。

我們當然不希望一個社區越來越老。那麼,靠什麼吸引年輕人口呢?通常至少應該包括好的就業崗位和好的居住環境,工作機會在哪裡我去哪裡;好的居住環境在哪裡我也去哪裡。好的居住環境包括房子大、空氣新鮮、旁邊有公園,以及好的生活配套,生活便利,交通便利,周圍有好學校、好醫院。所以,作為一個社區規劃師,如果你已經把這個社區的物質空間改好了,應該能促進社區內的人口和結構變化。

好的社區發展計畫,既能發展人口,也能發展就業,能夠吸引到對這個社區的發展有幫助、能給這個社區的生活帶來活力的一些人。當然,這兩個目標是潛在的,在規劃裡一般也不會被明顯表述出來,因為要實現起來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解放日報·上觀:但有沒有考慮到這兩個潛在目標,一定會影響社區規劃師的選擇和工作內涵?

徐磊青:沒錯。社會發展規劃是一項社會性設計,它與過往的物質性設計註定不同。它也意味著一系列公共政策的落地。

當然,作為社區規劃師,絕不可以先入為主、自己搞一套,必須和街道的領導、書記、主任、居委會等各個方面溝通好,並細緻瞭解社區居民的具體需求和感受。大家經過溝通和協商,達成一定的默契和共識,這件事就成功了一大半,不管達成這些共識的過程有多難。社區規劃嚴格來說是社區和老百姓自己的規劃。

解放日報·上觀:如今上海多個區縣紛紛試水“社區規劃師”相關舉措。您怎麼看背後的信號意義?

徐磊青:在我看來,社區規劃的發展與完善,是創新社會治理一個非常重要的支點。然而,社會治理無處不在,靠什麼去切入?其實大部分情況下,第一個是靠公民的自覺,靠具體情境下的道德約束、規則約制。還有一大部分,就是靠你所隸屬於的這個空間。比如,社區。

無論你住在哪裡,你都是你所在社區的一部分。這種隸屬性雖然未必明確、強烈,你的朋友、同事也未必知道或者在意,但你自己必須在意,因為你在這個地方有切身利益。社區品質如果不好,你的房子會掉價,你所在的區域無法吸引到更優質的人口前來安居樂業。可如果這個社區的品質變好了,不僅所有居民都能從中獲益,你跟這個地理單元的關係也會更好、更緊密。

所以,創新社會治理,最後落實到哪裡?一定是落實到具體的社區空間單元上,一定是落實到,如何讓屬於這個社區的人,對這個空間產生自豪感和歸屬感。我覺得,這是我們當下應該追求的東西。

最難的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持續投入

解放日報·上觀:問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現在這個領域的制度化探索剛剛開始,大家一定都很有勁頭。但專家學者的精力和時間終究有限,社區規劃師工作通常又意味著一個比較長的工作週期。怎樣確保精力的持續投入?

徐磊青:你說得太對了。我們自己內部也在說,最難的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持續投入。

社區的複雜性決定了社區規劃師通常都是以服務型的角色出現。按照楊浦區目前的制度安排,其實也並不是對接社區的每一個專案的規劃都需要我們去做。我們只是幫助社區制定一個社區發展的計畫,找到一些專案,連結一些資源,提供一些建議,然後和社區各個層面(包括管理部門、居委會、居民、機構、組織)一起協商、協調。

解放日報·上觀:在您看來,要做好社區規劃師這件事,哪些要素不可或缺?

徐磊青:我個人的切身體會,一個是街道和居委會層面給力;另外一個,就是居民也要給力。不過,居民這個事情比較複雜。

長期以來,我們國家的規劃建設體系都是自上而下的,造成了居民的主觀能動性弱、權利意識也較弱,不積極、不樂意、也不那麼善於參與到社區事務中。

發動居民這件事情是不太容易的。在我參與過的社區微更新專案中,我發現,發動群眾、走訪群眾、讓他們發表意見,還真需要一些技巧和策略。一個是開會,一個就是必須要找到他們有興趣的點。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一定要能夠發動社區能人。

誰是社區能人?可能是社區裡一些非常能幹的媽媽,尤其是全職媽媽,媽媽通常在家裡有很大的發言權。還有就是一些社區活動積極分子。他們有的剛退休,有的可能本來就熱心公益。

我們現在也在探索,如何回饋這些願做奉獻的熱心居民?也許就是採用類似於“時間銀行”這樣的機制,讓他們可以在熱心公益之餘也兌換到他人給予的服務,或者可以兌換自己在社區裡的發言權,等等。這樣做的好處是,讓這個類似“愛心委員會”的組織,能夠在我們傳統社區治理意義上的“三駕馬車”(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之外,更多代表居民自己的聲音和利益。

由此,我覺得,做社區培育也是社區規劃師應具備的能力之一。說到社區培育,可以做兩件事情:社區發展委員會和社區發展基金會。從整個社區的架構來看,政府為龍頭,街道和居委會為管理、為依託,與居民、企業和機構構成一個共同發展的平臺。

為什麼既要有社區發展委員會,又要有社區發展基金會?因為一旦有了這兩個居民自治組織,很多跟社區事務有關的事情,居民們都得去發言、去商量、去選擇。這時不是領導說了算,不是居委會說了算,不是專業人士說了算,也不是投資方說了算,而是社區發展委員會、基金會發動大家一起討論項目的合理性,討論如何融資、如何安排資金。

在經濟和社會主體日益多元的今天,總體來說,公眾的自我意識與維權意識大都逐漸增強,公眾參與城市決策與規劃的熱情與意識愈發高漲。一個好的社區規劃應該將“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兩種模式緊密結合,發揮兩者各自的優勢,共同實現社區規劃可持續發展的願景。作為政府和居民的“中間人”,社區規劃師應以自身的工作方式,帶動社區自治、共治能力的培育和社區決策權力的賦予,對空間正義和社區賦權起到價值表達的作用。

欄目主編:龔丹韻 文字編輯:龔丹韻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雍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