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突發!今天淩晨2點半臨安發生4.2級地震!

今天淩晨,

有沒有從睡夢中被震醒的小夥伴???

是真的!是真的!

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04月12日02時25分在浙江杭州市臨安市(北緯30.08度, 東經119.34度)發生4.2級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國家地震台網的首頁上, 有張大圖隨時顯示全球各地的地震。 螢幕上跳動的小紅點, 就是臨安:

資料顯示, 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15公里, 是一次淺源地震。

中國地震台網還照例羅列了100公里範圍內的城市。 其中大杭州的臨安市最近, 只有大約40公里, 涵蓋主城區的幾個區, 距離震中距離大約在70~80公里。

杭州多地網友表示震感強烈!

不僅杭州,浙江範圍內、乃至浙江周邊城市,也有網友表示有震感!

路邊兒滴小野花:金華有嗎,剛剛床和窗戶都抖了幾下

cenyan_ya:位置金華 房子搖了感覺搖晃了5.6秒嚇得我!!

致吾愛拽:我在義烏剛剛餵奶都感覺抖了下。。

阿是小嘉怡:新昌表示有震感。。今年已經第二次了

成吉藝樹:我在仙居,我的床搖了一下

鹿叔與貓:東陽的人呢 剛剛晃的時候整個人懵逼

白鹿鹿鹿鹿鹿鷺:衢州開化的我 震的毫無睡意了

胡胡胡曉琴:座標蘭溪,有震感!嚇懵寶寶了,搖醒老公只換來淡淡的一句睡覺,然後繼續睡了睡了睡了了了!!!笑話,老娘的心現在還在顫抖好嗎

心若靜沉i:桐廬有震感,嚇死我了還在睡夢中

君小傾小寵:桐廬宿舍床抖了好幾下

阿菁iJeung:紹興上虞有感覺到

電氣民工1981:諸暨玻璃震的響

倉苒:半夜安徽怎麼被搖到了。錯覺麼。

麋-_:我以為我錯覺了!我在景德鎮

夏天的風4029:黃山的強烈震感!

MCzy1995:江西上饒剛剛感覺到!

晃了兩下!

不過,也有不少杭州人表示完全沒有感覺……

成宣萱Luna:市區無感,拱墅!

伽藍靜殤:九堡完全沒感覺

歷史上杭州的地震怎麼樣?

今年2月份,省地震局曾發過這樣的一條資訊。

必須科普一下!

浙江是唯一沒有強震過的省份

《杭州古代地震史述》有杭州最早的地震記錄,大約在西晉:“杭州臨平山,晉武帝時(281-289年)岸墜。”南宋《淳祐臨安志》也記載“吳郡臨平山岸崩”。

省地震局張主任介紹,山岸崩可能是描述山體和河岸滑塌。

杭州歷史上烈度最高的地震,則發生在吳越國寶正四年(929年)。地震是由於地殼岩層沿地質斷層突然發生滑動而產生的,我們腳下的這片大地時刻處於活動狀態。我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地震斷裂帶十分活躍。西北、西南地區和臺灣島就經常發生地震。

浙江恰好避開了兩大地震帶,1949年以來,浙江是唯一沒有發生過強震的省份。但少震不等於無震,震級低不代表危害小。

雖然浙江地震的強度沒有像西部地區那樣強,頻度也沒那麼高,但在歷史上也發生過破壞性地震,最高震級達到5.5級。

杭州地區常受附近區域地震波及

杭州地區常受附近區域地震波及

據杭州史書記載,從西元108年到1970年,杭州地區曾發生4到5級的地震9次,3級到4級的地震65次,小於3級的地震12次;杭州地區自1971年有儀器精確測算後發生3級以上地震14次;此外,杭州地區經常受到日本、中國臺灣地區以及周邊地區的地震波及。而且浙江地震多為淺源地震,據統計,地震的深度每減小10公里,地震的烈度就會增加一度。

《民國杭州府志》載,1512年3月25日、5月22日、6月18日、7月20日、8月11日,連續在一年中發生的5次地震,均有地聲出現,“有聲”“轟然有聲”。

杭州歷史上最強一次地震可能發生在南宋

1935年,美國地質學家裡克特按地震強度的標準劃分,把地震釋放出來的能量由小到大分成微震、弱震和強震三類,細分則有9級,烈度每增加1級,地震釋放能量增大30倍。

微震不易感覺;弱震可以使窗戶、地板、器皿發生抖動,吊燈晃動,危房倒掉;強震可以使屋倒房塌、山體崩裂,產生滑坡和泥石流,人畜傷亡大。

據此標準,一千多年前的杭州那次地震能使房屋倒塌,已構成危害,屬於弱震與強震之間。浙江省地震局的研究員楊毅、姚立珣,也曾有專文探討那次地震的烈度。據發生房屋倒塌及賑災情況,他們認為,杭州西元929年地震烈度在5.25級。

遺憾的是,西元929年地震並沒有留下更多詳細的記載。此後南宋杭州,也陸續發生過6次4級左右的地震。

防震減災知識普及宣傳

地震以後一定要遵循快速救助的原則,越快越好,但是如果自己不小心陷入了地震災區中,沒有其他人來救助時該怎麼做呢?一些事項必須要注意。這裡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地震之後自救的方法。↓↓↓

逃生原則1“蹲下、掩護、抓牢”

無數次地震救援案例表明,地震中最危險的時刻,是在晃動最為強烈時,試圖強行逃出房屋,或返回房屋試圖搶救同伴及某些物品。這些舉動會加大被墜落物體砸死、砸傷的幾率。

因此,國際通行的地震逃生原則“蹲下、掩護、抓牢”,至少時至今日仍然是有效的。

逃生原則2最佳路線“停—跑—停”

地震其實是有規律的,一次震動襲來,先是縱波上下動,後是橫波左右晃,短的一二十秒,長的持續一兩分鐘,之後便會有短暫的平靜期。間隔時間越長,說明震源離你越遠。

當房子晃動的時候,你可以躲在安全的地方思考,不晃的時候往下一個地點轉移,在下一波震動來襲之前,躲在新的可藏身的安全之處。

總之,逃離的最佳路線便是“停—跑—停”,直至從屋內轉移到屋外,從不安全的地帶轉移到安全的地帶。

逃生原則3次生災害要避開

造成的地震危害不僅僅是建築物的坍塌,電線的折斷、燃氣的洩露、水管的爆裂都可導致火災、水災等次生災害。以火災為例,每個人在地震中關火、滅火的這種努力,是能否將地震災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戳圖↓↓未雨綢繆,學習掌握應急避震知識,萬一遭遇強震,就能減少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危險。為安全,轉起收藏!

主 編:蔡松楊

杭州多地網友表示震感強烈!

不僅杭州,浙江範圍內、乃至浙江周邊城市,也有網友表示有震感!

路邊兒滴小野花:金華有嗎,剛剛床和窗戶都抖了幾下

cenyan_ya:位置金華 房子搖了感覺搖晃了5.6秒嚇得我!!

致吾愛拽:我在義烏剛剛餵奶都感覺抖了下。。

阿是小嘉怡:新昌表示有震感。。今年已經第二次了

成吉藝樹:我在仙居,我的床搖了一下

鹿叔與貓:東陽的人呢 剛剛晃的時候整個人懵逼

白鹿鹿鹿鹿鹿鷺:衢州開化的我 震的毫無睡意了

胡胡胡曉琴:座標蘭溪,有震感!嚇懵寶寶了,搖醒老公只換來淡淡的一句睡覺,然後繼續睡了睡了睡了了了!!!笑話,老娘的心現在還在顫抖好嗎

心若靜沉i:桐廬有震感,嚇死我了還在睡夢中

君小傾小寵:桐廬宿舍床抖了好幾下

阿菁iJeung:紹興上虞有感覺到

電氣民工1981:諸暨玻璃震的響

倉苒:半夜安徽怎麼被搖到了。錯覺麼。

麋-_:我以為我錯覺了!我在景德鎮

夏天的風4029:黃山的強烈震感!

MCzy1995:江西上饒剛剛感覺到!

晃了兩下!

不過,也有不少杭州人表示完全沒有感覺……

成宣萱Luna:市區無感,拱墅!

伽藍靜殤:九堡完全沒感覺

歷史上杭州的地震怎麼樣?

今年2月份,省地震局曾發過這樣的一條資訊。

必須科普一下!

浙江是唯一沒有強震過的省份

《杭州古代地震史述》有杭州最早的地震記錄,大約在西晉:“杭州臨平山,晉武帝時(281-289年)岸墜。”南宋《淳祐臨安志》也記載“吳郡臨平山岸崩”。

省地震局張主任介紹,山岸崩可能是描述山體和河岸滑塌。

杭州歷史上烈度最高的地震,則發生在吳越國寶正四年(929年)。地震是由於地殼岩層沿地質斷層突然發生滑動而產生的,我們腳下的這片大地時刻處於活動狀態。我國位於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地震斷裂帶十分活躍。西北、西南地區和臺灣島就經常發生地震。

浙江恰好避開了兩大地震帶,1949年以來,浙江是唯一沒有發生過強震的省份。但少震不等於無震,震級低不代表危害小。

雖然浙江地震的強度沒有像西部地區那樣強,頻度也沒那麼高,但在歷史上也發生過破壞性地震,最高震級達到5.5級。

杭州地區常受附近區域地震波及

杭州地區常受附近區域地震波及

據杭州史書記載,從西元108年到1970年,杭州地區曾發生4到5級的地震9次,3級到4級的地震65次,小於3級的地震12次;杭州地區自1971年有儀器精確測算後發生3級以上地震14次;此外,杭州地區經常受到日本、中國臺灣地區以及周邊地區的地震波及。而且浙江地震多為淺源地震,據統計,地震的深度每減小10公里,地震的烈度就會增加一度。

《民國杭州府志》載,1512年3月25日、5月22日、6月18日、7月20日、8月11日,連續在一年中發生的5次地震,均有地聲出現,“有聲”“轟然有聲”。

杭州歷史上最強一次地震可能發生在南宋

1935年,美國地質學家裡克特按地震強度的標準劃分,把地震釋放出來的能量由小到大分成微震、弱震和強震三類,細分則有9級,烈度每增加1級,地震釋放能量增大30倍。

微震不易感覺;弱震可以使窗戶、地板、器皿發生抖動,吊燈晃動,危房倒掉;強震可以使屋倒房塌、山體崩裂,產生滑坡和泥石流,人畜傷亡大。

據此標準,一千多年前的杭州那次地震能使房屋倒塌,已構成危害,屬於弱震與強震之間。浙江省地震局的研究員楊毅、姚立珣,也曾有專文探討那次地震的烈度。據發生房屋倒塌及賑災情況,他們認為,杭州西元929年地震烈度在5.25級。

遺憾的是,西元929年地震並沒有留下更多詳細的記載。此後南宋杭州,也陸續發生過6次4級左右的地震。

防震減災知識普及宣傳

地震以後一定要遵循快速救助的原則,越快越好,但是如果自己不小心陷入了地震災區中,沒有其他人來救助時該怎麼做呢?一些事項必須要注意。這裡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地震之後自救的方法。↓↓↓

逃生原則1“蹲下、掩護、抓牢”

無數次地震救援案例表明,地震中最危險的時刻,是在晃動最為強烈時,試圖強行逃出房屋,或返回房屋試圖搶救同伴及某些物品。這些舉動會加大被墜落物體砸死、砸傷的幾率。

因此,國際通行的地震逃生原則“蹲下、掩護、抓牢”,至少時至今日仍然是有效的。

逃生原則2最佳路線“停—跑—停”

地震其實是有規律的,一次震動襲來,先是縱波上下動,後是橫波左右晃,短的一二十秒,長的持續一兩分鐘,之後便會有短暫的平靜期。間隔時間越長,說明震源離你越遠。

當房子晃動的時候,你可以躲在安全的地方思考,不晃的時候往下一個地點轉移,在下一波震動來襲之前,躲在新的可藏身的安全之處。

總之,逃離的最佳路線便是“停—跑—停”,直至從屋內轉移到屋外,從不安全的地帶轉移到安全的地帶。

逃生原則3次生災害要避開

造成的地震危害不僅僅是建築物的坍塌,電線的折斷、燃氣的洩露、水管的爆裂都可導致火災、水災等次生災害。以火災為例,每個人在地震中關火、滅火的這種努力,是能否將地震災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戳圖↓↓未雨綢繆,學習掌握應急避震知識,萬一遭遇強震,就能減少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危險。為安全,轉起收藏!

主 編:蔡松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