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在校或畢業大學生求職防騙“十注意”

當前正處於在校大學生寒假找兼職、畢業大學生求職找工作的高峰期, 為了讓廣大求職學生提高防範意識, 遠離電信詐騙、“校園貸”“助學貸”、“網路貸”等陷阱, 合肥市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支隊向廣大求職者鄭重提示:一、花樣百出的“培訓貸”要注意

很多培訓機構以招聘為名, 誘導求職者交錢培訓, 而求職者接受培訓以後, 卻根本不會提供長期穩定的靠譜工作。 更有甚者, 如某某公司, 自稱是某某高校人才網的工作人員, 以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兼職的名義, 讓大家參加所謂的兼職面試, 其實是一個精心設計的網路貸款騙局——告知求職者可以通過參加企業組織的培訓,

獲得該企業的某些高薪崗位, 或者培訓結束後可以將求職者介紹到其他企業的高薪崗位等, 而培訓費用由求職者通過個人貸款形式支付。 一旦求職者要求企業退款或者拒絕辦理所謂的分期付款時, 往往會被企業以種種理由拒絕退款, 或被企業變相要求還清分期付款的金額。

提醒:天上不會掉“餡餅”, “高薪”工作也可能暗藏風險。 求職者務必提高防範意識, 堅定自我認知, 不要因對方的否定而懷疑自己的能力, 也不要被高薪所誘惑, 更不要輕信所謂的提高個人能力而實際並無任何實質內容的“培訓”。 即使需要參加培訓, 也要選擇正規機構。 如發現被騙“校園貸”、“網路貸”等請立即選擇報警。

二、個人資訊要注意

求職者對於自己的個人資訊必須樹立防範意識, 不要輕信陌生人, 在填寫個人簡歷時, 不要在規定的表單以外的地方填寫自己的聯繫方式, 尤其建議求職者只留本人聯繫電話並保持暢通, 若非必要最好不留家庭電話。 更不要將身份證、畢業證等原件交於用人單位, 不能隨意將短信驗證碼等資訊告知別人, 謹防電信、網路等新型詐騙形式。

提醒:正規企業招聘都不會要求求職者提供私密個人資訊, 也不會要求抵押身份證、畢業證等個人證件。 一旦遇到這類情況, 應及時向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機構舉報反映。

三、“強制性”體檢要注意

食品加工等行業需要求職者參加體檢或者提供體檢證明的,

一般都通過正規管道, 不會強制性指定醫院或者診所。

提醒:單位不應當指定某醫院, 而此類醫院也不應該是私立醫院或者診所。 如遇到此類情況, 請不要相信, 發現被騙應及時報警。

四、非法費用要注意

收費是最常見的招聘陷阱之一, 很多騙子公司都會以押金、保證金等藉口向求職者收取各種費用, 得手後便用各種苛刻的要求迫使求職者自動放棄。

提醒:任何招聘單位, 以任何名義, 向求職者收取抵押金、服裝費、產品押金、風險金、報名費等行為都屬非法行為。 此外, 值得注意的是, 這種“變相收費”的公司一般來說規模都不大、流動性強, 看起來不十分正規;而且, 招聘單位進行的面試一般都比較草率,

通過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 如果遇到這樣的公司, 求職者應該堅決摒棄, 並向招聘單位所在地區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機構舉報, 以確保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五、“黑心職介”要注意

向求職者推薦介紹工作的職業介紹機構, 如果其《營業執照》和《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沒有懸掛在顯著位置, 基本上就可以走人了。

提醒:合法的職業介紹機構應當有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核發的《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 有工商行政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 就是通常所說的“證、照”齊全, 必須懸掛在明顯位置, 要有固定的場所, 其工作人員應有工作證, 關於收費事項、服務承諾都須上牆公開。 我市合法職介機構的名單可登錄市人社局網站資訊查詢欄目進行查詢(www.ahhfld.gov.cn)。

六、網路求職識別真偽要注意

近年來, 網路招聘由於其快捷、便利又節省成本的優勢, 成為一種新型的求職方式, 越來越多的求職者把找工作的重點放在網路上。 但是, 網路也有諸多的不確定性, 有一些虛假資訊。 一些不法單位或個人抄襲其他大型或知名用人單位的招聘資訊, 在自己網站上發佈, 要求應聘人員交納報名費、資料費等或者要求求職者提供個人資訊, 設下陷阱, 以牟取非法利益。

提醒:通過網路找工作, 一定要找到可靠穩妥的網站, 確定用人單位後, 最好前往實地考察, 才能瞭解單位是否正規合法, 再與單位簽訂協定。 在網上填寫個人簡歷時, 一定要確保個人資訊不被洩露出去。 網上求職最好參加由學校、教育部門、人社部門組織的正規網上招聘活動,防止受騙上當。七、“傳銷”騙局要注意

畢業生和剛工作的求職者缺乏經驗,往往是“傳銷”組織的首要欺騙物件,不法分子常常利用大家急於找工作的心理,以高薪為誘餌,進行詐騙。

提醒:“傳銷”組織經常具有的幾大特點:一是面試實習一體化,要求直接帶行李;二是面試地點在異地或偏僻郊區;三是基本不招本地人;四是過分打聽家庭狀況,需要單獨去面試;五是沒有明確面試地址,約定某地派人去接;六是不討論公司業務,不考察專業技能。若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發現有以上類似“傳銷”的傾向,應立即向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機構舉報,同時報警。

八、面試地點要注意

求職者在面試時一定要認真確認面試地點,不要輕信招聘者在指定的街道或酒店接待,必要時可以與同學、朋友結伴參加面試。

提醒:找工作應到正規人力資源市場,選擇有工商營業執照的用人單位,在應聘過程中應留意招聘地點是否固定,千萬不要聽信街頭“高薪”的小廣告。正規單位招聘一般會將招聘地點設在單位的辦公室、會議室,一些以租用房間作為應聘地點的單位要提高警惕。對於設在偏遠地區的面試場所需要慎重考慮面試的必要性。九、簽訂勞動合同須注意

與用人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時,求職者要注意“三看”:一看企業是否經過工商部門登記以及企業註冊的有效期限,否則所簽勞動合同無效; 二看勞動合同字句是否準確、清楚、完整,不能用縮寫、替代或含糊的文字表達;三看勞動合同是否有一些必備內容,包括勞動合同的期限、工作內容、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和福利、勞動紀律、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等。同時還需謹記,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必須簽訂書面合同,只有簽訂了書面勞動合同,約定了勞動合同的期限,才能約定相應的試用期。

十、遇到侵權要注意果斷維權

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要保存好開具的收費、協議等憑證。被不法單位或個人騙取錢物後,要正確使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儘快向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部門投訴。

網上求職最好參加由學校、教育部門、人社部門組織的正規網上招聘活動,防止受騙上當。七、“傳銷”騙局要注意

畢業生和剛工作的求職者缺乏經驗,往往是“傳銷”組織的首要欺騙物件,不法分子常常利用大家急於找工作的心理,以高薪為誘餌,進行詐騙。

提醒:“傳銷”組織經常具有的幾大特點:一是面試實習一體化,要求直接帶行李;二是面試地點在異地或偏僻郊區;三是基本不招本地人;四是過分打聽家庭狀況,需要單獨去面試;五是沒有明確面試地址,約定某地派人去接;六是不討論公司業務,不考察專業技能。若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發現有以上類似“傳銷”的傾向,應立即向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機構舉報,同時報警。

八、面試地點要注意

求職者在面試時一定要認真確認面試地點,不要輕信招聘者在指定的街道或酒店接待,必要時可以與同學、朋友結伴參加面試。

提醒:找工作應到正規人力資源市場,選擇有工商營業執照的用人單位,在應聘過程中應留意招聘地點是否固定,千萬不要聽信街頭“高薪”的小廣告。正規單位招聘一般會將招聘地點設在單位的辦公室、會議室,一些以租用房間作為應聘地點的單位要提高警惕。對於設在偏遠地區的面試場所需要慎重考慮面試的必要性。九、簽訂勞動合同須注意

與用人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時,求職者要注意“三看”:一看企業是否經過工商部門登記以及企業註冊的有效期限,否則所簽勞動合同無效; 二看勞動合同字句是否準確、清楚、完整,不能用縮寫、替代或含糊的文字表達;三看勞動合同是否有一些必備內容,包括勞動合同的期限、工作內容、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和福利、勞動紀律、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等。同時還需謹記,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必須簽訂書面合同,只有簽訂了書面勞動合同,約定了勞動合同的期限,才能約定相應的試用期。

十、遇到侵權要注意果斷維權

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要保存好開具的收費、協議等憑證。被不法單位或個人騙取錢物後,要正確使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儘快向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部門投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