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作家阿丁成都“說聊齋” 先聲明很恐怖嚇跑入座小孩

今天(1月20日)下午, 70後實力派作家阿丁攜新書《厭作人間語》做客方所成都店, 與觀眾分享他的創作故事——一部當代中國的“新聊齋”。 故事有多恐怖?小孩都嚇跑了!

阿丁重寫聊齋, 致敬聊齋

“在座有小孩嗎?我要說的這個故事太恐怖了, 小孩不要聽。 ”阿丁問台下的觀眾, 舞臺上的光並不亮, 照在他和嘉賓宋石男身上。 有個小孩正準備入座, 聽到這話趕緊溜走了。

阿丁在接受採訪時就談到, 聊齋是他兒時的讀物。 北方的冬天, 八九點已經黑透了。 晚上沒有燈光, 外婆就摟著他睡, 給我講鬼故事。 後來十幾歲的時候, 外婆白內障, 他就每天給外婆讀《白話聊齋》。 外婆和聊齋是他的文學啟蒙, 這次是用寫小說的方式向聊齋致敬。

“在世界短篇小說殿堂中, 聊齋的成色並不輸於其他作品……《聊齋志異》就如同一座儲量豐富的小說之礦, 不開採一番並化為己有實在說不過去。

古人也說, 遇寶山不可空手而歸。 重述聊齋——這是我認為的, 向蒲松齡老先生致敬的最佳方式。 ”阿丁談到創作這部小說的初衷。

一部《厭作人間語》

堪稱現代版《聊齋志異》

魯迅、尤瑟納爾、芥川龍之介等作家都曾重述經典名著, 阿丁重述的《聊齋志異》或驚悚恐怖、或溫暖清新,

令人唏噓感歎……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讀罷該書強烈推薦。

重寫《聊齋志異》是需要勇氣的, 阿丁短篇小說集《厭作人間語》就是一部堪稱驍勇、重寫《聊齋志異》的文學之作。

《厭作人間語》一書的封面寫著:“世間每一片無望之地, 肉身的存活都是頂級的酷刑。 ”以現代故事來重述中國古典文學經典《聊齋志異》, 書中的故事既有現代社會發展帶來的種種困惑, 同時也接續了中國古典文學中“講故事”的傳統, 一篇篇精彩、深刻而風格迥異的故事, 鉤織出了一部當代的《聊齋志異》, 可謂寫盡世間的種種況味, 將人心世道展現得淋漓盡致。

曾是麻醉師的他

怎樣一步步成為作家

歷任麻醉醫師、報社編輯、出版社主編等職後, 阿丁以作家的姿態成了自由職業者。 為了保持生活和創作上的自由和獨立, 他專注寫作和畫畫。

他說, 這是因為自己性格上的一些“不安分”, 覺得在那樣的工作環境沒意思, 整天和病人打交道, 不希望一輩子隻從事一份工作。 於是, 正式走上寫作道路是因為去做了體育新聞編輯,

進了媒體行業之後, 為了支撐自己做好這份工作, 就要進行大量閱讀。 “我開始寫作也不是很早, 到現在有十幾年。 通過大量的閱讀, 讀認為有營養的書, 就這樣, 慢慢一步一步走上文學創作這條路。 ”

他特喜歡王士禎“姑妄言之妄聽之, 豆棚瓜架雨如絲。 料應厭作人間語, 愛聽秋墳鬼唱時。 ”這四句詩, 很有味道。 這四句詩如果讓他去畫的話, 他會畫一幅水墨畫, 一個老人, 一個小孩坐在瓜棚下, 外面下著細雨, 莊稼綠油油的, 老人給小孩講鬼故事, 蟋蟀在草叢叫。 書名也因此而來。

《聊齋志異》的故事中, 阿丁最喜歡《蛩》, 蒲松齡先生用傳統講故事。 雖然《蛩》這篇文章很短, 但是他想了很久, 到底該怎樣敘述它。 後來用孩子的方式進行了敘述。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 陳謀

編輯 潘莉

後來用孩子的方式進行了敘述。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 陳謀

編輯 潘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