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微觀點│未來,央企投資的機遇在這裡!

聚焦央企投資

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 這是黨的十九大為中國經濟發展勾勒出的嶄新航向。 身處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 充分發揮國有資本的生力軍和主力軍角色至關重要。

加快國有資本佈局優化、推動國有經濟實現更高品質發展, 意味央企投資領域和方式亟待轉型升級。 為助力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2018年1月16日央企投資協會2018年度大會暨第三屆投資發展論壇在京召開。

專家學者、來自國資國企的200餘名投資界同行齊聚一堂, 洞察投資機遇、聚焦投資風向。

精彩觀點, 小新與您分享——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兼任辦公廳主任、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認為

高品質發展的內涵在於, 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和裝備依賴進口、傳統黃金周演變為出國購物潮、生產性服務業長期存在巨額貿易逆差、財富創造消耗過多的礦產資源、環境資源和人力資源的現狀需要轉變, 真正在“破”、“立”、“降”上下功夫。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兼任辦公廳主任、宏觀經濟研究部部長余斌

在餘斌看來, 央企投資——

應大力破除無效供給, 把處置“僵屍企業”作為重要抓手, 推動化解過剩產能;

大力培育新動能, 強化科技創新, 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培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排頭兵企業, 積極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大力降低實體經濟成本,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繼續清理涉企收費, 加大對亂收費的查處和整治力度, 深化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等行業改革, 降低用能、物流成本。

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是新時代央企承擔的新使命。

緊抓全球化機遇, 可謂是機遇與挑戰並存。 當前, 製造代工、嵌入國際工序分工, 簡單模仿、仿製和抄襲的黃金時期即將終結, 低成本勞動力、土地、環境參與國際競爭的黃金時期結束。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建議

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的堅實基礎, 實現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

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支點, 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用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牢牢把握“一帶一路”蘊含的巨大機遇。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

央企投資研究院

在本次會議上, 央企投資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將通過整合央企研究資源和人才資源, 加大行業規劃研究, 助力央企技術創新、產業創新、業態創新、模式創新, 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央企投資協會致力於加快國有經濟佈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 促進國有資本保值增值, 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為央企投資公司之間、央企與地方政府、央企投資公司與其他投資主體之間全方位“交流、共用、創新”搭建起平臺。 建立央企與民企資本紐帶, 探索混合所有制合作模式, 打造“中企雲鏈”、“大象金服”兩個平臺公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