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使命在肩不負眾望 記襄陽機場抗擊冰雪的勇士們

民航資源網2018年1月28日消息:1月23日, 彌天大雪襲擊了襄陽地區, 隨即開啟了低溫冰凍的一周, 為了保證航班運行正常、旅客安全出行,

襄陽機場的全體幹部職工使命在肩、躬耕不輟, 全身心投入到這場抗擊風雪的戰鬥中, 最終不負眾望保證了機場按時開放、旅客安全出行。

使命在肩, 連續除冰雪22個小時

受暴雪影響, 襄陽機場23日僅執行2個進港航班, 24日、25日全部航班取消。 為了保證26日正常運行, 25日14時起至26日12時, 全體除冰雪人員不畏風雪、不眠不休、連續作戰22小時最終實現26日12時除雪完畢, 跑道摩擦係數測試達標, 機場正式開放。 當天共執行10個航班(進港4班、出港6班)。

襄陽機場是湖北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支線機場, 儘管近年來發展情況較好, 但是機場的設備設施並沒有那麼先進。 全機場僅有2台熱吹車、1台冷吹車, 這次雪情與以往不同, 道面持續低溫, 積冰嚴重,

清除難度極大。 52周歲的龔光耀是襄陽機場場務分部的主任, 是一位“老民航”, 自23日下雪就帶領全部6名場務人員一直駐紮在機場, 分析雪情、查看跑道、檢查設備一刻也不得閒。 25日10時向氣象臺瞭解到午後雪會減小, 他顧不上漫天雪花立即動身到跑道再次查看情況, 當時積雪最深處已達15CM。 “場務是機場除雪的主力軍, 現在跑道積雪很深, 工作任務很重, 早一分鐘開始吹, 機場就能早一分鐘開放”13時, 雪依然很大, 龔光耀將情況向部門經理魏建峰進行了彙報, 並建議14時開始上跑道吹雪。 此建議得到了部門經理和公司領導的認可, 14時2輛熱吹車正式開始除冰雪作業。 淩晨2點跑道上還有不少的積冰難以清除, 尤其以兩端調頭坪、南邊接地帶及聯絡道出口為最。
拿鐵鍬鍘使勁一敲, 只能在積冰上留下淺淺的一道白印。

根據現場情況, 龔光耀讓1台熱吹車單發在跑道圍繞堅冰轉圈作業, 另一台進行站坪除冰雪作業。 由於溫度太低(25日白天溫度在零下5度, 整個夜間的溫度始終在零下8度左右),

加上每秒6米的大風, 加之新增5.9萬平米的新站坪, 有廊橋設施, 還有受困的2個航空器, 都給本次除冰雪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

為了配合場務分部連續作業, 地服部車輛保障分部主任莊濤26日淩晨3點緊急趕往機場, 替換已經連續工作十幾個小時的司機。 場務員李坤和吳旭作為發動機操作員, 始終沒有換班休息, 一直堅持工作到除雪任務結束。 大家按照“人換班、車不停”的方式, 連續作業直至跑道、聯絡道、停機坪上冰雪清理乾淨, 跑道摩擦係數測試達到標準, 據統計本次清理積雪面積可達20萬㎡。

不眠不休, 搶修電路19個小時

1月25日19時許, 值班電力燈光員發現跑道邊燈一回路故障, 導致夜航時目視助航燈光不達標,

夜間航班無法起降。 “場務的兄弟們已經在跑道上吹雪了, 我們要儘快行動起來, 查找到故障點, 不能因為燈光的原因, 影響機場開放”, 電力燈光分部主任代正學召集值班燈光員進行了簡短的任務佈置, 便帶領當班燈光員開始對電站內設備線路進行排查。 燈光員楊華正常上24日和25日的班, 26日早上可以正常下班了, 可是他選擇留下繼續工作。 25日晚至26日白天, 歷時一天一夜, 12名燈光員一起完成了站內排查, 發現站內線路正常。

26日晚召開的分析會上,綜合排查的情況,大家把故障點鎖定在場外跑道上。27日11:30,代正學帶領尹傳乾、陳章強、劉國峰4人開始在航班間隙到跑道上逐個排查燈箱。每一個燈箱蓋上都覆蓋著厚厚的積雪,需要清理乾淨才能打開,部分燈箱蓋打開還有積水,每一個燈箱打開需要拆開線路,用搖表測試電阻,每一個的燈箱都需要進行多項反復測試,單個平均用時1.5小時。28日淩晨3時許測試到疑似故障點,大家撤回電站開始製作電纜,6:30電纜安裝完畢,經測試線路正常,說明找到的並非真正的故障點。歷時19個小時,機坪溫度最低-15℃最高-5℃,4名燈光員饑寒交迫返回值班室。早7時,換班人員已經來到機場,工作交接後,新一波燈光員又上了跑道進行剩下燈箱檢查。

持之以恆,人工除雪不放棄

25日14時,在機場公司領導的號召下,全體幹部職工都參與到了除冰雪的戰鬥中來。大家擼起袖子、揮起鏟子全力配合除雪車、鏟車到達不了的廊橋下方、航空器周圍(23日有2個進港航班因機場關閉未能離場)、航站樓前通道等地方的積雪。共計200餘人,連續鏟雪4.5個小時才撤場。很多人,累得第二天連胳膊都抬不了。

襄陽機場新航站樓啟用後才有了廊橋,可以讓旅客在登機過程中免受嚴寒酷暑,然而在這次暴雪期,廊橋下方累積的冰雪著實讓安檢員們辛苦了。25日起,安檢分部主任郝展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安檢員們去清除廊橋下方的冰雪。連日來的低溫天氣影響,最厚地方的積冰可以達到7CM,平均地面積冰也是3-4CM,大家只能先用鐵鍬一點點砸,裂開之後再用鏟子鏟走。為了保證安全,每一個廊橋清理完畢都要進行多次測試,確定在滑行和拐彎時不打滑再進行下一個。襄陽機場共有5座廊橋,在用4個,安檢員每天早上組織10-12人,需要2個小時才能完成4個廊橋下方冰雪的清除。安檢員鄭博楠用“冷、滑、累”三個字貼切形容了連續4天來參與人工除冰雪的感受。

使命召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在這場除冰雪的戰鬥中,每一位襄陽機場人都是好樣的,他們都是用生命在戰鬥,他們都是英勇的戰士,他們用實際行動保證了旅客安全出行。

26日晚召開的分析會上,綜合排查的情況,大家把故障點鎖定在場外跑道上。27日11:30,代正學帶領尹傳乾、陳章強、劉國峰4人開始在航班間隙到跑道上逐個排查燈箱。每一個燈箱蓋上都覆蓋著厚厚的積雪,需要清理乾淨才能打開,部分燈箱蓋打開還有積水,每一個燈箱打開需要拆開線路,用搖表測試電阻,每一個的燈箱都需要進行多項反復測試,單個平均用時1.5小時。28日淩晨3時許測試到疑似故障點,大家撤回電站開始製作電纜,6:30電纜安裝完畢,經測試線路正常,說明找到的並非真正的故障點。歷時19個小時,機坪溫度最低-15℃最高-5℃,4名燈光員饑寒交迫返回值班室。早7時,換班人員已經來到機場,工作交接後,新一波燈光員又上了跑道進行剩下燈箱檢查。

持之以恆,人工除雪不放棄

25日14時,在機場公司領導的號召下,全體幹部職工都參與到了除冰雪的戰鬥中來。大家擼起袖子、揮起鏟子全力配合除雪車、鏟車到達不了的廊橋下方、航空器周圍(23日有2個進港航班因機場關閉未能離場)、航站樓前通道等地方的積雪。共計200餘人,連續鏟雪4.5個小時才撤場。很多人,累得第二天連胳膊都抬不了。

襄陽機場新航站樓啟用後才有了廊橋,可以讓旅客在登機過程中免受嚴寒酷暑,然而在這次暴雪期,廊橋下方累積的冰雪著實讓安檢員們辛苦了。25日起,安檢分部主任郝展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安檢員們去清除廊橋下方的冰雪。連日來的低溫天氣影響,最厚地方的積冰可以達到7CM,平均地面積冰也是3-4CM,大家只能先用鐵鍬一點點砸,裂開之後再用鏟子鏟走。為了保證安全,每一個廊橋清理完畢都要進行多次測試,確定在滑行和拐彎時不打滑再進行下一個。襄陽機場共有5座廊橋,在用4個,安檢員每天早上組織10-12人,需要2個小時才能完成4個廊橋下方冰雪的清除。安檢員鄭博楠用“冷、滑、累”三個字貼切形容了連續4天來參與人工除冰雪的感受。

使命召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在這場除冰雪的戰鬥中,每一位襄陽機場人都是好樣的,他們都是用生命在戰鬥,他們都是英勇的戰士,他們用實際行動保證了旅客安全出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