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平安守護|學習問答」十九大精神學習問答專欄(六十二)

怎樣理解黨章修正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道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九大黨章修正案指出:“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列人黨的指導思想, 寫在我們黨的旗幟上,是黨的十九大的重大歷史性貢獻,具有充分的時代依據、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實踐基礎、群眾基礎。

第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我們黨是高度重視思想理論建設和理論指導的黨。 90 多年來, 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

我們黨都堅持不懈地在實踐創新基礎上扎實推進理論創新,先後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這些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 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 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 包括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佈局、戰略佈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 並且要根據新的實踐對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統一戰線、外交、党的建設等各方面作出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以利於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

第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經受實踐檢驗、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人新時代的科學理論。

經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積累探索和充分檢驗,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邏輯嚴密、系統完整、相互貫通的思想體系, 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問題, 以涵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党治國治軍的全方位、歷史性成就充分彰顯了實踐發展的豐碩成果。 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党的建設同步推進,均取得了重大進展,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 究其原因,根本就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

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和戰略指導。

第三,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受人民群眾擁護、符合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和願望。

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理論探索和實踐檢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已經成熟和完善,在全黨全社會已經形成高度的思想共識, 將之概括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反映了全黨的共同意志, 回應了全社會的熱切期盼。 黨中央就黨的十九大報告議題和黨章修改在黨內徵求意見時, 各地區各部門一致認為,黨的十九大應該對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作進一步的系統闡述和提煉概括,上升為黨的指導思想,以便更好地武裝全黨、指導行動、推動工作。黨中央經過反復思考和審慎研究,決定吸收這個重大意見。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是更好發揮思想理論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指導作用的迫切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長遠發展的根本大計,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目的就是更好地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進一步推動党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

各地區各部門一致認為,黨的十九大應該對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作進一步的系統闡述和提煉概括,上升為黨的指導思想,以便更好地武裝全黨、指導行動、推動工作。黨中央經過反復思考和審慎研究,決定吸收這個重大意見。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是更好發揮思想理論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指導作用的迫切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長遠發展的根本大計,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目的就是更好地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進一步推動党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