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公路村村通是好事,為啥很多農民不“買帳”?老農道出了實情

在農民發家致富道路上, 有一句話有著重要的作用, 即“要想富、先修路”。 在以前, 很多地方都是土路, 每到雨雪天氣, 就會泥濘不堪。 這種情況往往不利於當地產品的輸出, 特別是對於山區的農民。 而如今國家為農村改革發展、提高農民增收、改善農民生活, 近年來投入巨額資金用於農村公路建設。 在新農村道路上, 實現農村公路村村通、戶戶通, 讓農民出行、農產品進入市場更加方便。 但是卻聽到不少農民對此不太高興, 甚至不“買帳”, 這是為何?老農道出了實情。

第一:部分農村公路屬於面子工程

有的地方公路剛建好, 外面看起來沒問題, 但是在施工過程中, 為了節約成本、偷工減料等現象存在, 而且在監督和驗收緩解不嚴, 致使不少新建好的公路, 沒用多久就出現坑坑窪窪了, 對農民出行帶來不便。 有的農民說還不如不修呢。

第二:公路是村村通了, 但是比以前更窄了

在以前土路的時候, 並排能過兩輛車, 現在部分農村的公路, 經常會出現錯不開車。 特別是到了農忙時節或者節假日, 將擁堵不堪。

第三:擔心修路向農民集資

雖然農村公路建設是國家劃撥資金, 而且當地政府也會下發部分資金。 但是不少農民擔心, 如果資金不夠用了, 可能會向村民集資。 另外, 對於國家劃撥的各種款項, 農民表示不知情、更不知道費用使用情況。 所以對於農村修路, 農民也有這點擔心。

不過, 不管怎麼說, 國家對農村公路改造, 目的也是在於發展農村、改善農民生活品質, 而且今年國家出臺政策, 對農村道路做出明確規定, 要“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道路, 加強監督和管理, 確保資金落實到位, 相信農民的好日子要來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