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陳燕華:新榨季裡話“甜蜜”

十九大代表、廣東農墾華豐糖廠水處理工段大班長陳燕華——

新榨季裡話“甜蜜”

本網記者 付偉

走進廣東農墾華海糖業公司華豐糖廠, 一股濃濃的甜味撲面而來。 不過, 對於黨的十九代表、華豐糖廠水動力車間大班長陳燕華來說, 伴隨著新一年榨季的來臨, 感官中充盈更多的, 是終日不絕的機器轟鳴聲。 這種對很多人來說並不動聽的聲音, 傳進陳燕華的耳朵裡, 卻是一個個鏗鏘跳躍的音符。 在陳燕華心中, 這樂章流走的, 是自己的青春歲月;流下的, 是如今的甜蜜生活。

20多年時間, 從懵懂的年輕女工,

到資深的車間元老, 如梭歲月留給陳燕華的, 除了臉上的皺紋、手上的老繭, 還有嫺熟的技藝、眾多的榮譽。 不過, 在她心中, 分量最重的, 還是“十九大代表”這一熠熠生輝的光榮稱號。 對於陳燕華來說, 這不僅是一段難忘的經歷, 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民生改善是“水”, 經濟發展是“糖”

採訪時雖然距離十九大勝利閉幕已經兩個多月了, 但面對記者, 陳燕華仍然難掩激動的心情, 仿佛依舊置身於人民大會堂的璀璨穹頂之下。 “工作之餘靜下來的時候, 習近平總書記作報告時的雄渾聲音, 還不時迴響在我的耳邊。 ”陳燕華說。

從湛江到北京, 2000多公里, 陳燕華並不覺得路途遙遠;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 一個星期, 陳燕華卻覺得時間短暫, “十九大報告字字句句都說到了我們的心坎上,

代表們一起討論報告、交流體會、展望未來, 總有說不完的話。 ”

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工人代表, 十九大報告裡, 陳燕華勾畫最多的內容, 還是與民生有關的部分。 在去北京開會之前, 就這些問題, 陳燕華曾多次深入農村、車間, 收集基層心聲。 “大家最關心的, 還是衣食住行、生活福利、醫療保障以及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等問題。 ”陳燕華說。

讀完報告, 陳燕華欣喜地發現, 群眾托她帶到大會上的那些心聲, 在報告裡面都得到了一一回應;群眾最迫切的願望, 都有望很快得以實現。 而讓陳燕華感觸最深的, 是黨“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觀、發展觀帶來的滿滿獲得感, “以我所在的華海公司為例, 這幾年, 一線工人的待遇越來越高、保障越來越好,

隊伍更穩定、幹勁更高漲了。 ”在大會上, 陳燕華用她最熟悉的榨糖工藝來比喻民生改善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 獲得眾多代表點贊——“只有水管供水穩定, 鍋爐才更有效率, 產出的糖才會又多又好。 ”

薪火相傳, “甜蜜季節”再出發

湛江的冬天, 是個收穫的季節, 也是個甜蜜的季節。 田野裡, 機器轟鳴之中, 鐮刀揮舞之下, 茁壯蔗株脫下綠衣、飛上卡車;那邊廂, 各家糖廠開足馬力、榨糖制糖, 將根根原料釀造成顆顆結晶, 也將豐收的喜悅塗抹在了勞動者的臉上。

從北京回來之後, 陳燕華的時間便被切成兩半——宣講十九大精神、做好新榨季準備。 對於前一個任務, 陳燕華將課堂擺在蔗浪翻滾的田間地頭,

擺在執勤歸來的海警艦船上;而對於後一項工作, 一番緊鑼密鼓而輕車熟路的檢修之後, 陳燕華的“甜蜜事業”又開啟了新的輪回。

雖然距離退休只有兩年時間, 但這個榨季, 陳燕華感覺渾身上下都是幹勁。 “首先是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 對企業未來發展的信心更足了。 ”陳燕華說, 自己所在廣東農墾正在以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為主線推進體制機制改革, 著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農業大型企業集團, “這與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要求高度吻合。 ”作為將青春與熱血灑在農墾這片熱土上的老職工, 陳燕華早已將個人命運與企業興衰緊緊聯繫在一起,

“只有企業做強做優, 池子裡的水才會越來越多;只有機制更加靈活, 一線工人的錢袋子才會越來越鼓。 ”

“趁著還沒退休, 得把幾個年輕人趕快帶出來。 ”在陳燕華看來, 這是眼下最緊迫的一項任務。 她告訴記者, 以前, 由於經濟效益不好, 糖廠一度遭遇“技工荒”, 如今效益提升了, 招工不但不愁, 還得“好中擇優”。 談到未來, 陳燕華充滿信心:“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 我們職工的收入水準、社會保障、生活環境將越來越好, 人民群眾的日子也一定會像我們榨出的糖一樣甜甜蜜蜜。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