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習筆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兩隻手”

“學習筆記”按:說起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小編首先想到的是中學課本裡學過的“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 理順政府與市場這“兩隻手”的關係是個重點。 改革開放40年來的探索, 是我們黨逐漸理順政府與市場關係, 校準科學定位、探索中國道路的艱辛過程。 對此, 黨的十九大報告也有最新論述。 本期“學習筆記”和你一起回顧總書記的相關論述, 揭開“兩手論”的那些奧秘。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有多重要?

關於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這是這次全會決定提出的一個重大理論觀點。 這是因為, 經濟體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 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

——《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2013年11月9日), 《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

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 第498頁

準確定位和把握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必須正確認識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關係。

——2014年5月26日,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學習筆記”:不論何時何地, 政府和市場關係一直是市場經濟體制演變的不變主題, 一部市場經濟理論史, 就是一部政府和市場關係爭論的歷史。 在我國“社會主義”的定語之下,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是世界未有過的全新探索, 也是一個需要大膽理論創新去解決的難題。 當前, 理順二者關係, 是解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關鍵, 是我們經濟體制改革的一條主線和核心問題。 可以說, 在推動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

只有先解決了全域性、牽引作用的大問題, 才能“牽一髮而動全身”, 全面推動各領域改革縱深開展, 解決好經濟體制中的深層次問題。

總結改革開放40年的成功經驗, 關鍵一條就是我們堅持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發展市場經濟, 不斷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認識的一個新突破, 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重要內容, 必須深刻理解把握。

從市場的“基礎性作用”到“決定性作用”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修改為起決定性作用, 雖然只有兩字之差,

但對市場作用是一個全新的定位, “決定性作用”和“基礎性作用”這兩個定位是前後銜接、繼承發展的。

——2014年5月26日,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市場起決定性作用, 是從總體上講的, 不能盲目絕對講市場起決定性作用, 而是既要使市場在配置資源中起決定性作用, 又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有的領域如國防建設, 就是政府起決定性作用。 一些帶有戰略性的能源資源, 政府要牢牢掌控, 但可以通過市場機制去做。

——2014年3月14日, 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的講話

“學習筆記”:從黨的十四大以來的20多年, 對政府和市場關係, 我們一直在根據實踐拓展和認識深化尋找新的科學定位。 黨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

黨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黨的十七大提出“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 我們黨把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修改為“決定性作用”, 兩字之差, 看出黨對二者關係的深度思考與再定位。

理論和實踐都證明, 市場是配置資源最有效的形式,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能夠最大程度釋放價值規律的作用, 提高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益;同時突出了問題導向, 有利於助推解決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固有問題, 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政府職能, 從深度和廣度上推進市場化改革、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

須牢記,理解市場的“決定性作用”,不應斷章取義,丟掉“社會主義”這一定語。總書記講“不盲目絕對”,就是需要我們理解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並不是起全部作用。

既要“有效市場”,又要“有為政府”

我們要堅持辯證法、兩點論,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把兩方面優勢都發揮好,既要“有效的市場”,也要“有為的政府”,努力在實踐中破解這道經濟學上的世界性難題。

——2015年11月23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機統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開來、對立起來,既不能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2014年5月26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

“學習筆記”:進入新時代,黨的十九大提出“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的要求。在繼續理順政府與市場關係的過程中,我們要堅持辯證法、兩點論,著力形成二者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努力提高黨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和水準。既要“有效市場”,又要“有為政府”,就是要把“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的優勢都發揮好,更好地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特色與優勢。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需要深刻認識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統一性。市場有效,是發揮政府作用的重要目的,也是政府有為的重要表現;政府有為,是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的重要保證,也是彌補市場失靈的必然要求。

總結: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舉。我國經濟發展獲得巨大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我們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黨的十九大強調,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當前,我們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必須要牢牢把握這一重點,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沿著正確的方向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推動經濟社會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須牢記,理解市場的“決定性作用”,不應斷章取義,丟掉“社會主義”這一定語。總書記講“不盲目絕對”,就是需要我們理解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並不是起全部作用。

既要“有效市場”,又要“有為政府”

我們要堅持辯證法、兩點論,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把兩方面優勢都發揮好,既要“有效的市場”,也要“有為的政府”,努力在實踐中破解這道經濟學上的世界性難題。

——2015年11月23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二者是有機統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開來、對立起來,既不能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2014年5月26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

“學習筆記”:進入新時代,黨的十九大提出“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的要求。在繼續理順政府與市場關係的過程中,我們要堅持辯證法、兩點論,著力形成二者作用有機統一、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格局,努力提高黨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和水準。既要“有效市場”,又要“有為政府”,就是要把“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的優勢都發揮好,更好地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特色與優勢。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需要深刻認識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統一性。市場有效,是發揮政府作用的重要目的,也是政府有為的重要表現;政府有為,是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的重要保證,也是彌補市場失靈的必然要求。

總結: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舉。我國經濟發展獲得巨大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我們既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又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黨的十九大強調,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當前,我們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必須要牢牢把握這一重點,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沿著正確的方向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推動經濟社會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