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的寶寶是不是發育遲緩?”心存疑慮的媽媽進來看看

自從當媽媽以來, 我同無數對寶寶發育速度堪憂的焦慮媽一樣, 有著各種擔心。

為什麼我家孩子6個月還不會坐?

為什麼我家孩子10個月還不會爬?

為什麼我家孩子1歲了還不會叫爸爸媽媽?

為什麼我家孩子15個月了還走不好?…

面對我們這些自帶焦慮的媽媽, 好多人一向的勸誡都是:“別著急,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育規律。 耐心等待, 讓孩子自己慢慢來。 ”

但是儘管這樣, 內心還是充滿著各種忐忑, 並且習慣性地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 比如:

“我家孩子三個月了才喝60ml的奶量, 別人家的滿月就喝100ml了”

“我家孩子9個月了還沒長牙,

別人家5個月就長四顆牙齒了”

“我家孩子2歲了還在兩三個字的說話, 別人家的都能說完整的句子了”

“我家孩子現在還不能雙腳離地跳, 別人家同齡的孩子都能蹦來蹦去的了”

......

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很多年輕的父母都是第一次當爸爸媽媽, 沒有豐富的育兒經驗, 唯恐孩子和同齡孩子不一樣, 出現發育滯後。 但是不同的孩子, 在不同方面的發展速度是不一樣的, 因此要準確指出你的孩子會在哪個時間點學會一個新技能是不可能的。 而我們這些新手媽媽需要做的就是知道寶寶們在不同年齡段的發育遲緩信號, 做到心中有數, 到底什麼時候應該淡定, 什麼時候應該去諮詢兒科醫生。

會影響孩子發育速度的因素

大部分事情是基因決定的, 家長們認清這一點, 就會放鬆很多。 育兒專家海蒂是這樣說的:

兒童的發育速度不一樣。 很多不同源於先天, 而不是後天。 每個個體天生就設定好, 會在特殊時期微笑、抬頭、坐著、邁出第一步。 研究表明,

寶寶的發育進程不能加速, 但如果沒有提供發育所需的充分環境, 缺少刺激或機會, 營養不良, 健康不佳, 或缺少足夠的愛和關注, 發育就會減慢。

那麼會影響孩子發育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1、基因決定了孩子的體型

“小瘦子”會把更多能量用於長高, “小胖子”會用更多能量用於長胖, “結實型小孩”會在生長曲線的平均線附近成長。

2、生長發育不是勻速的

寶寶會有快速成長期, 可能會“一會兒猛長, 一會兒停滯”。 前段時間沒啥變化的小孩, 說不定就跳級前進了。

3、健康狀況影響生長速度

感冒、腹瀉等狀況, 會讓孩子的生長停滯。 腹瀉的時候, 體重還可能減輕。 病好之後, 寶寶會緊追猛趕長身體。

4、運動發展影響體型

不管是母乳還是配方奶餵養,

前6個月裡“超重”的寶寶, 都會在6-12個月時因為運動能力的發展瘦下來。

寶寶在第幾個月會坐、會爬、會走, 這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在成長。 每個孩子在經歷不同階段所用的時間不一樣, 跟別人家的孩子比沒有什麼意義, 跟他自己前一個月的樣子比就可以了。 但如果你家孩子出現了以下跡象, 可能出現了發育遲緩, 需要諮詢兒科醫生:

運動發育遲緩

如果寶寶在以下的年齡段, 仍然有下列行為, 那麼表示孩子的運動能力發育遲緩:

新生兒-2個月 

2個月大後:把躺著的寶寶抱起來時, 不能抬頭

寶寶不會笑也不會跟麻麻對視

3-6個月 

3-4個月時, 不會抓握、伸手拿玩具, 無法很好的支撐自己的頭部

4個月時, 不能將物品放入嘴裡, 不會蹬腿

4個月以後, 仍然會有莫羅反射(又稱驚跳反射, 面對突然的外來刺激, 出現的雙臂伸直, 手指張開, 背部伸展或彎曲, 頭朝後仰, 雙腿挺直, 雙臂互抱動作)

5-6個月時仍不能自主翻身

6個月以後, 有支撐也不會坐, 有不對稱頸緊張反射

7-9個月

7個月時, 被拉起呈坐姿時, 頭部支撐能力仍然很差

不能把東西放進嘴裡、不會伸手夠東西、雙腿不能支撐一定的重量

9個月時, 仍然不能獨坐

9-12個月

10個月以後, 爬行時仍然姿態不平衡

12個月時, 仍不會爬、有支撐也不會站

13-24個月

18個月時, 仍然不會走路

學會走路幾個月以後, 仍然無法自如的行走, 或者只能用腳尖走路

2歲以後, 每年長高不到5釐米

36個月以後

3歲以後, 仍經常摔倒或仍無法獨立上下樓梯

持續流口水

不能自如的擺弄小物件

語言發育遲緩

寶寶的語言發育,有四個階段會出現跳躍式發展:7-8個月時的咿呀學語期;1歲左右的語言起步期;2歲左右的語言爆炸期;2歲半左右的發現興趣期。如果在以下的年齡段,仍然有下列行為,提示孩子的語言/溝通能力發育遲緩:

4個月時

仍沒有表現出任何開心或者不安的情緒

不會嘰嘰咕咕的自言自語

6個月時

仍然不會大笑或尖叫

仍不能發出“啊,哦,噢”等母音發音

7個月時

不模仿其他人的發音

不會用動作來吸引別人的注意

8個月時

仍然沒有開始在呀呀學語中發出b、p、f等輔音發音

9個月時

叫寶寶的名字沒有任何反應

仍不會發音一些完整(包含聲母和韻母)的簡單詞語,如mama、baba

仍不會順著你的指示看你手指向的方向

1-2歲

不會把兩個詞連在一起

1歲以後不會主動喊爸爸媽媽

1歲半對大人的語言不理解

不會按照要求指出身體部位

不能聽從你的簡單指令:如拿鞋子等

3-4歲時

說話仍有明顯的口齒不清

對和其他寶寶交流不感興趣

非家庭成員聽不懂他說話

發育遲緩不代表寶寶就是笨小孩!只要不是遺傳性的疾病,通過科學的方法來引導治療,相信孩子的情況會慢慢好轉起來的!

相信不少媽媽看了今天這個材料都能放心不少,媽媽們要放寬心,靜靜地等待寶寶成長!即使寶寶出現了文中列舉的這些信號,也不必太焦慮太擔憂,這是一個供參考的標準,有疑惑的時候,不妨去兒童保健科看看吧。

持續流口水

不能自如的擺弄小物件

語言發育遲緩

寶寶的語言發育,有四個階段會出現跳躍式發展:7-8個月時的咿呀學語期;1歲左右的語言起步期;2歲左右的語言爆炸期;2歲半左右的發現興趣期。如果在以下的年齡段,仍然有下列行為,提示孩子的語言/溝通能力發育遲緩:

4個月時

仍沒有表現出任何開心或者不安的情緒

不會嘰嘰咕咕的自言自語

6個月時

仍然不會大笑或尖叫

仍不能發出“啊,哦,噢”等母音發音

7個月時

不模仿其他人的發音

不會用動作來吸引別人的注意

8個月時

仍然沒有開始在呀呀學語中發出b、p、f等輔音發音

9個月時

叫寶寶的名字沒有任何反應

仍不會發音一些完整(包含聲母和韻母)的簡單詞語,如mama、baba

仍不會順著你的指示看你手指向的方向

1-2歲

不會把兩個詞連在一起

1歲以後不會主動喊爸爸媽媽

1歲半對大人的語言不理解

不會按照要求指出身體部位

不能聽從你的簡單指令:如拿鞋子等

3-4歲時

說話仍有明顯的口齒不清

對和其他寶寶交流不感興趣

非家庭成員聽不懂他說話

發育遲緩不代表寶寶就是笨小孩!只要不是遺傳性的疾病,通過科學的方法來引導治療,相信孩子的情況會慢慢好轉起來的!

相信不少媽媽看了今天這個材料都能放心不少,媽媽們要放寬心,靜靜地等待寶寶成長!即使寶寶出現了文中列舉的這些信號,也不必太焦慮太擔憂,這是一個供參考的標準,有疑惑的時候,不妨去兒童保健科看看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