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微博點贊也能表達討厭?點贊新玩法背後的2點原理

facebook的點贊變化

2015年, fb在點贊功能的基礎上進行了表情升級, 增加了愛心、憤怒、悲傷、大笑等表情, 讓使用者在流覽資訊時有了更多的表達心情的選擇。

由於fb上的信息量太大, 用戶流覽的時候看到各種不同的資訊, 心情也不同, 而原本fb只有單一的點贊功能, 滿足不了用戶的心情表達, 所以他們都向fb官方回饋, 要求增加一個dislike(不喜歡)的表情, 以表示他們對某些資訊的厭惡。

但fb官方認為, dislike的表情太負面了, 比如一個用戶如果發了一條動態, 收到很多大拇指向下的dislike表情, 會受到打擊, 造成心理傷害, 所以fb想出了其他辦法:提供其他幾個表情。

fb團隊專門請教了心理情緒方面的專家, 整理出人們日常最經常用的情感表達表情, 並進一步把它們歸類、總結, 最後呈現出來的就是以下這些表情。

這些表情既能充分表達情緒, 又不會太過於負面, 而且大家注意到沒有,

比較負面的情緒表情——傷心和生氣都被放到最後, 這樣會增加用戶點擊的難度, 使用戶使用這兩個表情的幾率減少, 而正面積極的表情放在用戶最容易點擊的地方。

多表情有什麼用?

那增加這些表情有什麼作用呢?我認為主要有兩個作用:提高使用者互動體驗和優化資訊流推薦。

上面說到了, 多表情有利於用戶表達自己的感受, 同時, 也有利於用戶之間的互動。 相較於單純的點贊, 用戶能通過大笑、吃驚等表情來更準確地表達, 互動方面的可玩性也多了起來, 用戶可以通過其他用戶發的表情, 來獲知他的朋友或粉絲對他的態度, 有利於他們進一步交流。

另一個作用, 可能也是官方考慮最多的, 優化資訊流的推薦。

現在的社交媒體, 都是通過演算法來得知使用者的閱讀喜好, 從而給用戶推薦他們可能感興趣的資訊。 之前國外有人做了試驗, 他用自己的社交帳號給所有廣告都點了贊, 點了一天后, 第二天他再登錄時, 他的首頁已經沒有一條正常的資訊了, 全是各種廣告, 這也說明了資訊流推薦的局限性。

而有了多種表情後, 社交平臺就可以根據使用者表達的感情來為他更精准地推送資訊, 比如使用者點贊的資訊就推薦多一點, 用戶選擇大哭、生氣的表情的資訊類別就少推薦。

通過多表情來更好地獲知用戶的閱讀喜好,

從而更精准地推薦資訊, 能提高使用者的體驗, 增強用戶粘性和活躍度。

另外, 這個功能也能大幅度提高社交平臺的廣告費, 商家可以通過用戶對廣告的各種反映來獲取用戶對廣告和品牌的感受, 這像是品牌在社交平臺上做的市場調研, 能幫助品牌更好地瞭解市場,對自身進行針對性的優化,以後也能更精准地觸達用戶。而幫助品牌方完成了這些事情,平臺的廣告費肯定也會水漲船高。

能幫助品牌更好地瞭解市場,對自身進行針對性的優化,以後也能更精准地觸達用戶。而幫助品牌方完成了這些事情,平臺的廣告費肯定也會水漲船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