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春節出遊趨勢報告:個性化產品“稱霸”新旅遊時代

人民網北京1月19日電 近日, 螞蜂窩旅行網發佈《2018春節出遊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指出, 2018年春節假期, 中國旅行者越來越習慣以旅行的方式度過新年。 隨著越來越多的90後開始成為家庭旅遊消費決策者, 人們對於旅行品質的要求有了顯著提升, 而對價格的敏感度普遍下降。 相比“走得更遠”, 新一代消費者也更加關注“玩的更好”, 溫泉、滑雪成為最受關注的春節度假方式。

優質產品拉動國內遊均價大幅上漲

2018年隨著大批年輕用戶的成長, 中國旅行者越來越習慣旅行的生活方式, 也更加看重旅遊產品的品質。

伴隨著用戶需求的改變, 大批優質旅遊資源進入市場——更多高端度假酒店和優質的體驗項目、個性化的管家和嚮導服務等優質產品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也大幅拉升了國內旅遊產品均價。

報告指出, 春節期間境內外旅遊產品較去年均有大幅上漲。 其中境內旅遊產品價格同比漲幅高達115%, 產品均價達到7179元。 境外產品均價9641元, 同比增長63%。 國內熱門目的地如吉林、海南、廣東、雲南的人均機+酒價格達到8000元左右。

螞蜂窩旅遊研究中心負責人馮饒分析, 國內遊產品價格迅速上漲, 體現了“新旅遊”背景下市場供給的改變。 近幾年, 一批國際奢華度假酒店品牌紛紛進入中國市場, 國內也出現了很多專注服務品質的精品度假酒店,

大幅提升了國內熱門目的地住宿產品的品質, 對整體價格和產業鏈條上的利潤空間也起到一定的拉升作用。 同時, 溫泉和冰雪運動等特色旅遊產品的開發日漸成熟, 這類體驗型產品也比以往的觀光型產品更能調動使用者的消費意願。 重品質、重服務的旅遊產品, 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將更具優勢。

馮饒認為, 推動這一產品供給變化的, 主要是自用行用戶的比例提高和消費升級。 資料顯示, 2017年中國國內游自由行比例達到97%。 與跟團游遊客相比, 自由行使用者對旅遊產品品質要求更高, 也願意為高品質的旅遊服務付出更高的價格。

個性化體驗專案受追捧

2018年春節, 中國自由行用戶不再熱衷於“到達”一個遙遠的目的地,

而是更注重假期出遊的舒適和有趣。 在境內熱門目的地中, 排名前十的分別是北京、上海、四川、廣東、海南、重慶、福建、雲南、江蘇和吉林。 滑雪和溫泉成為旅行者在選擇春節度假產品是最關注的兩個關鍵字。 雲南的自由行用戶最關注玉龍雪山、溫泉、自駕遊三個關鍵字;而前往吉林的自由行用戶最關注霧凇、滑雪和溫泉;在四川目的地下, 自由行用戶最關注的分別是溫泉、西嶺雪山和滑雪。

在境外熱門目的地中, 排名前十的分別是泰國、中國香港、日本、中國臺灣、新加坡、越南、中國澳門、馬來西亞、印尼和馬爾地夫。

搜索泰國目的地的自由行用戶最關注普吉島、泰國自由行、曼谷到芭提雅。 日本目的地的自由行用戶最關注北海道自由行、溫泉和大阪環球影城。

計畫去中國香港度假的自由行用戶則更關注迪士尼、太平山頂和海洋公園。 此外, 2018年春節期間, 最受歡迎的當地體驗是紐西蘭皇后鎮的蒸汽船和農場。 日本京都清水寺祗園河原町櫻花和服租賃體驗、臺灣墾丁的海生館夜宿、紐西蘭瓦納卡的開飛機體驗和冰島藍湖的溫泉之旅也收到了自由行用戶的追捧。

“溫泉”、“滑雪”、“自由行”這樣的關鍵字被使用者高頻提及的背後, 也體現了中國旅行者對於旅行深度的需求不斷增強。 想要靠一個熱門景點打造人山人海的“爆款”產品, 變得不切實際, 提供豐富有趣的體驗專案、個性化多樣化的產品形態才是“新旅遊”時代旅遊行業發展的關鍵所在。

春節出遊首現四次小高峰

除了目的地和體驗項目外, 人們對於出行時機的選擇也開始變得多樣化。 螞蜂窩資料顯示, 2018年春節期間, 旅行者的出遊呈現了4個高峰階段。

第一次高峰出現在春節前一周, 春節前3天迎來第二次小高峰, 除夕當天出行者數量稍有回落, 正月初一第三次出遊小高峰到來, 第四次高峰則出現在正月初六。

相比此前一個大高峰為主的長假出行節奏, 今年人群的春節出遊時間更分散。 這與中國休假制度日趨完善有關。 春節旅遊產品開始售賣的同時, 網上就出現了多種“拼假攻略”。 帶薪休假等休假制度讓旅行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拼假, 錯峰出行。

日漸完善的休假制度改善了中國節假日出現極限性出遊高峰的情況, 一方面更有利於旅遊資源的優化配置,另一方面也能夠讓消費者獲得更好的旅行體驗和消費品質。

(責編:劉佳、連品潔)

一方面更有利於旅遊資源的優化配置,另一方面也能夠讓消費者獲得更好的旅行體驗和消費品質。

(責編:劉佳、連品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