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寶雞向“全域旅遊”進軍 打造大旅遊大產業大品牌

中華石鼓園景區

關山大草原

陝西省寶雞市肩負著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的重任, 加快推進促進全市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實現旅遊業由“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 需要我們進一步開闊視野, 拓展思路, 著力提升寶雞旅遊業核心競爭力。

高起點規劃 高品質建設

規劃決定發展, 規劃引領未來。 寶雞市找准全域旅遊的目標定位, 做好“三個座標”, 即寶雞市在陝西、在全國、在絲綢之路三大旅遊發展戰略中的目標和地位,

從而確立大的發展格局。

在陝西省確定發展的“旅遊四大高地”中, 與寶雞密切相關的有3項, 即“絲綢之路起點旅遊走廊、秦嶺人文生態旅遊度假圈和紅色旅遊系列景區”。 在全國佈局中, 寶雞是國家確定的“國內一流旅遊目的地、集散地和彰顯華夏文明的文化產業基地”。 在絲綢之路旅遊中, 寶雞是重要的板塊。 這些重要因素就決定我們必須跳出“城牆思維”, 站在“秦嶺之巔”, 放眼全國和世界, 對寶雞全域旅遊進行全面審視和規劃。

寶雞市樹立文化創意理念、生態環保理念、可持續發展理念、特色賣點引領理念, 聘請國內外知名規劃單位對全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進行再修訂、再完善。

將國內外成功旅遊規劃案例編印成規劃圖集, 讓各縣區、各景區學習借鑒。 健全並嚴格落實旅遊規劃層級審批制度, 對現在不具備開發建設條件的, 做好“留白”, 絕不能留下歷史遺憾。

寶雞市堅持系統思維, 做到市、縣、鎮、村一體, 用文化脈絡構建大格局, 用自然生態連接大景區, 形成鳳翔、千陽、隴縣秦文化大旅遊區, 扶風、岐山周文化大旅遊區, 太白、眉縣、鳳縣秦嶺大山水旅遊區, 構建空間“大景區”。

引領全域旅遊大格局

龍頭景區是全域旅遊的核心引領。 按照“景點建設主題化和一個專案就是一個景區”的思路, 加快構築東、西、南、北、中“五極龍頭”支撐全景寶雞、引領全域旅遊的大格局。

東部景區著眼打造世界級旅遊標誌。

持續提升法門寺、太白山5A創建成果, 支援扶風打造世界佛都, 太白山建設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和國際旅遊度假區, 打造一批世界級景區。 南部景區著力全面提升。 加快推進太白縣、鳳縣5A級景區縣城和全域旅遊示範縣建設, 借鑒瑞士經驗和發展模式, 把太白縣建成集鼇太穿越、冰雪運動、體育會展於一體的中國達沃斯。 西部景區突出自然特色, 整合聚集關山草原、大水川景區資源相近、地域相連優勢, 統籌共用公共交通、旅遊演藝、宣傳行銷和休閒體驗等功能, 把關山、大水川景區連成一體, 打造中國的愛蒙塔爾。 北部景區加強保護開發。 著力打造周原、雍城、九成宮大遺址文化旅遊區, 建設大東湖景區,
大力實施“讓文物活起來”系列工程, 打造“國家記憶工程”, 彰顯寶雞中華文化根脈地的鮮明形象。 中部景區集群發展。 大力發展都市旅遊, 加快開發建設雞峰山景區, 建設石鼓山考古遺址公園, 策劃大型實景演藝, 使之與石鼓文化城、中華石鼓園、茵香河、連線成片, 形成城市中央文化休閒核心區。

打造大旅遊大產業大品牌

寶雞要依託文化、金融、自然景觀等資源優勢, 推動融合發展, 使全域旅遊成為寶雞產業中的靚麗品牌。

強化全域旅遊的業態觀。 在大力發展“旅遊5+”戰略、健全提升“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的基礎上, 寶雞市通過“旅遊+”與城鎮化、工業化、商貿等更多的產業磨合、融合、組合, “+”出更多新形態、新產品, “+”出產業發展新價值, 推進觀光游、休閒游、度假遊齊頭並進。

強化全域旅遊的文化觀。文化是旅遊的靈魂,必須有長遠的眼光、市場的眼光、文化的眼光,按照自然型景區注入文化、人文型景區演繹文化的思路,堅持旅遊發展到哪裡,文化就跟進到哪裡,實現文景交融,依靠寶雞獨具的姜炎周秦文化提升旅遊的核心競爭力。

強化全域旅遊的特色觀。特色是旅遊的生命,推動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建設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旅遊小鎮、風情縣城。做精做美旅遊商品,打造特色品牌,大幅提高旅遊購物在遊客消費中的比重。

強化全域旅遊的扶貧觀。旅遊扶貧是物質和精神“雙脫貧”。繼續擴大並推廣西山大水川“旅遊+生態+扶貧”模式,通過大景區帶動、農旅融合,“服務+創業”“市場+產品”等形式,在貧困地區發展鄉村旅遊,促進扶貧脫貧。

文物活起來 文化火起來

讓文物活起來是提升旅遊文化內涵和帶動旅遊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充分挖掘寶雞人文厚重的優勢,讓歷史說話,帶動旅遊熱起來,文化火起來。

讓地下文物走出來。加快構建以周原、鳳凰山、秦雍城、九成宮、石鼓山、北首嶺考古遺址公園為依託的大遺址人文旅遊走廊,支撐寶雞絲路人文體驗旅遊帶發展。深度挖掘張載、九成宮、張三豐等名人、遺跡的文化內涵,全面啟動周原考古遺址公園、石鼓山遺址公園建設,把周原遺址打造成“國家記憶工程”和寶雞文物旅遊引爆點。

讓專題展覽熱起來。利用現代高科技技術提高現有市、縣博物館展示水準,使歷史文化更親民、更接地氣。

讓歷史印記留下來。充分挖掘整理寶雞工業與共和國同成長同發展的輝煌歷史,規劃建設申新紗廠等抗戰工業遺址專題性博物館,整合挖掘陳倉故道、蜀道、鐵路、公路等不同時期的道路歷史文化,打造寶雞道路交通博物館,使其成為寶雞新名片。

(作者為陝西省寶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責編:連品潔、劉佳)

推進觀光游、休閒游、度假遊齊頭並進。

強化全域旅遊的文化觀。文化是旅遊的靈魂,必須有長遠的眼光、市場的眼光、文化的眼光,按照自然型景區注入文化、人文型景區演繹文化的思路,堅持旅遊發展到哪裡,文化就跟進到哪裡,實現文景交融,依靠寶雞獨具的姜炎周秦文化提升旅遊的核心競爭力。

強化全域旅遊的特色觀。特色是旅遊的生命,推動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建設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旅遊小鎮、風情縣城。做精做美旅遊商品,打造特色品牌,大幅提高旅遊購物在遊客消費中的比重。

強化全域旅遊的扶貧觀。旅遊扶貧是物質和精神“雙脫貧”。繼續擴大並推廣西山大水川“旅遊+生態+扶貧”模式,通過大景區帶動、農旅融合,“服務+創業”“市場+產品”等形式,在貧困地區發展鄉村旅遊,促進扶貧脫貧。

文物活起來 文化火起來

讓文物活起來是提升旅遊文化內涵和帶動旅遊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充分挖掘寶雞人文厚重的優勢,讓歷史說話,帶動旅遊熱起來,文化火起來。

讓地下文物走出來。加快構建以周原、鳳凰山、秦雍城、九成宮、石鼓山、北首嶺考古遺址公園為依託的大遺址人文旅遊走廊,支撐寶雞絲路人文體驗旅遊帶發展。深度挖掘張載、九成宮、張三豐等名人、遺跡的文化內涵,全面啟動周原考古遺址公園、石鼓山遺址公園建設,把周原遺址打造成“國家記憶工程”和寶雞文物旅遊引爆點。

讓專題展覽熱起來。利用現代高科技技術提高現有市、縣博物館展示水準,使歷史文化更親民、更接地氣。

讓歷史印記留下來。充分挖掘整理寶雞工業與共和國同成長同發展的輝煌歷史,規劃建設申新紗廠等抗戰工業遺址專題性博物館,整合挖掘陳倉故道、蜀道、鐵路、公路等不同時期的道路歷史文化,打造寶雞道路交通博物館,使其成為寶雞新名片。

(作者為陝西省寶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責編:連品潔、劉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