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東北往哪走?中國大討論

【僑報綜合訊】2018年伊始, 東北的新聞便接二連三地湧出來, 毛振華控訴亞布力管委會事件, 遊客雪鄉被宰事件, 以及此前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團隊推出的《吉林報告》,

一度引發討論熱潮等。

近日, 不少大陸媒體對東北經濟展開了討論。 《南方週末》刊文《東北人闖關內》稱東北人口遷移主要原因是區域經濟差異;《南風窗》的文章《東北發展的真問題》中分析指出東北國企占比重過大, 養老負擔較重;

那麼, 東北人都怎樣生活的?東北到底怎麼了?東北經濟的癥結究竟在哪?

析因

“一定要跟著資本走”

東北人口遷移主要原因是區域經濟差異

2017年12月6日, 下午4時, 哈爾濱天已全黑, 只剩一輪碩大的圓月掛在松花江面上。 江邊的木蘭縣陷入沉寂, 一家藥店老闆打算關門回家, “生意不好做。 ”老闆嘟囔, 一邊與線民聊天。 藥店老闆說, 近五六年, 他所在的利東鎮,

人陸續走了大約一半, 只剩七八千, 他的藥品銷售連同下降了1/3。 因為天氣寒冷, 東北地區高發支氣管炎、哮喘以及心腦血管疾病, 賣藥曾是門好生意。

最新一期《南方週末》報導, 歷史上, 東北一直是人口流入之地, 直到1950年代因為支援三線建設等, 才流出了部分工程技術人員等。 第一次較大規模的遷移, 是在改革開放之後。 1980年以後的資料顯示, 關外移民出現大規模移民後的規律性回流, 黑龍江和吉林的人口流入遼寧, 遼寧再往河北和山東遷移。

彼時, 遼寧因有吉林和黑龍江的人口替代, 還是淨流入, 但吉林和黑龍江已經進入人口淨遷出狀態。 “四普”期間(1985年7月至1990年6月), 遼寧省、吉林省和黑龍江省人口淨遷移率分別為1.31‰、-1.01‰和-1.43‰。

在隨後的國企改革浪潮中, 東北人開始成批向長三角和珠三角遷移。

1992年, 廣東改革開放已經進入第二個十年, 這時, 東北才邁出市場化的第一步。 儘管東北工業基礎仍在, 但無論技術還是管理已經落後於國際市場。

王炎和是改革開放後主動“下海”的遼寧第一批官員。 因為下海前分管經濟, 王炎和很早就覺察到了東北國企的變化。 他所在的市, 鋼、鋁、煤等各類資源應有盡有, 但當時經濟指標已開始下降。 因缺乏技術改造, 也不注重市場開發, 上海寶鋼等現代化工業企業興起的時候, 當地鋼企隨即喪失了市場競爭力。

那時, 國企改革全面推開, 東北大量小型國企被重組, 剩餘的一些大型國企也面臨重重困難。 王炎和暗下決心,

“一定要跟著資本走”。 實際上, 國企改革最早是在上海開展的, 而且很快就順利結束。 上海的國企主要是輕工紡織類, 當時因為外資、合資企業已經大量存在, 下崗的國企員工馬上就被吸收了。

“但在東北不行。 ”吉林大學東北亞研究院院長于瀟說, 東北還沒有建立起新的產業, 職工下崗比較多。 為了安排再就業, 於瀟記得, 如果一個家庭全部失業, 地方政府至少要安排一個, 哪怕是政府雇用, “所以那個時候, 政府負擔也很重”。

從這時開始, 東北人口開始向長三角和珠三角遷移。 “這些新的遷移點和東北沒有任何歷史上的人口關聯。 ”於瀟說, 主要原因就是區域經濟差異造成的。

現狀

“雪鳥”聚集的“黑龍江省三亞市”

在黑龍江不到兩個勞動力就要養一個老人

2015年, 遼寧在改革開放後, 也出現了第一次人口淨流出。 也就是說, 從吉林和黑龍江流入的人口, 已經彌補不了從遼寧遷出的人口。 據遼寧省歷年統計公報, 2015年末, 遼寧省常住人口4382.4萬人, 比2014年減少了9萬人。 2016年末, 人口繼續減少4.6萬人。

從2015年開始, 海南省統計年鑒專門開始統計候鳥人口, 當年的候鳥人數為115萬。 到了2016年, 海南的候鳥人數已經超過121萬, 占海南省常住人口13.2%。

海南省衛計委與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合作的另一項調查結果顯示, 在海南的“候鳥”中, 北京和東北三省的占總數的53.9%。 由於黑龍江人過於集中, 三亞市又被戲稱為“黑龍江省三亞市”。

多位受訪者反映, 早些年的時候, 東北人和海南人常有衝突。 比如在東北人看來,海南人做事閒散,像裝修房子,就打個臨時工,掙幾百塊錢,人就不來了,還有就是缺斤少兩。而許多東北人經濟條件也不是很好,加上脾氣暴躁,遇到這些情況,會直接開罵。

一位來海南做東北人早餐生意的長春人介紹,他家裡有幾百畝土地,已經租給了合作社。“北大荒已經不需要人力了,一台收割機一小時可以收割幾十畝田地。”他說。

近年來,農業也在探索供給側改革,以黑龍江為代表的農業大省亦在調整。張國寶說,黑龍江水稻年產量520億斤,對中國糧食安全貢獻巨大,但是如果水稻價格一斤差一元錢,影響就是520億元。

迄今,人口流失的結果,從養老保險基金的資料可窺一斑。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此前對媒體表示,“黑龍江是目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最困難的省份,撫養比是1.3﹕1,而廣東最高是9﹕1”。

換言之,在黑龍江,不到兩個勞動力就要養一個老人。吉林和遼寧的情況也不樂觀,分別位列倒數第二和第五,撫養比為1.47﹕1和1.64﹕1。

爭議

養豬場大舉挺進東北,似乎預示著東北的另一個產業方向

產業留人VS繼續減少人口

東北要不要留人,是存在爭議的。

最新一期《南方週末》報導,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關於東北經濟的論戰發生了好幾次,尤其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團隊推出的《吉林報告》,一度引發討論熱潮。

《吉林報告》延續了產業留人的思路——以重化工為主導的資本密集型產業對就業的吸納能力非常弱,為了解決就業、利用勞動力資源稟賦,目前吉林省需要發展如輕紡工業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

很快,同樣畢業於北大的自媒體人塞冬,在其公號“黔財有話說”發佈了一篇反駁文章,給不少公號帶來了極高的閱讀量,文章的標題叫做《關於東北,這裡有一個顛覆式“藥方”》。塞冬認為,讓東北人像《吉林報告》裡提到的湖北人和重慶人一樣,走上製造業流水線是不可能的。雖然三省份的人均GDP均為八千多美元,但湖北和重慶兩省市存在許多人均3000至4000美元的貧困地區,而吉林最差的地區人均也有5700美元。

養豬場大舉挺進東北,似乎預示著東北的另一個產業方向。隨著2017年中央1號檔提出,引導生豬產能向東北4省區(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轉移,至少8家上市豬企宣佈了“南豬北移”計畫。

與在南方不同,東北因土地廣闊、糧食便宜等優勢,豬企紛紛建立起規模化和自動化的養豬場。翟羽佳說,剛畢業的時候,養豬還是重體力勞動,一個月只能賺700塊錢,很多人撐不住。現在一人能養2000頭豬,月薪接近1萬元人民幣,另外公司全是年輕人,這都是他選擇回到家鄉的原因。

聚焦

經濟落後是誤解 調整結構系關鍵

人均GDP在中國屬於中上游水準 近年中央給東北政策十分優厚

關於振興東北的討論太多,很多人認為東北經濟很落後,其實這是一個誤解。東北只是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了,但東北的人均GDP在全中國屬於中上游水準。

最新一期《南風窗》報導,中央從2003年開始提出要振興東北,並在2004年推出了十年規劃。在2014年總結東北十年發展的時候,東北三省的GDP平均增速依然在中國四大板塊中是最快的。雖然近年增速迅速下滑,但根據2017年的統計數字,2016年,吉林、遼寧和黑龍江的人均GDP分別位於全國第12、14和22名。

說東北發展落後了,都是相對的。首先是和它之前相比,被稱為共和國長子的東北,城鎮化和工業化的發展一直在中國遙遙領先,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重工業甚至一度占到全國的90%。直到現在,在全國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多年之後,東北城鎮化的水準依然高出中國水準約三個百分點。其次是和廣東等在改革開放之後發展比較快的地方比,東北的發展似乎太慢了,在全國的排名不斷下降。

就是說,東北的整體經濟水準在中國來說並不算落後,為什麼會成為關注的焦點?張國寶在2017年的一次演講中提到:東北經濟最根本的問題,是東北的經濟結構。東北的經濟結構問題更突出,所以東北面臨的問題也更嚴重。

這些年,中央給東北的政策十分優厚。2015年財政部首次公佈的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地理分佈圖中,東北三省獲得的轉移支付近 6000億元,約占當年轉移支付10.9%。中央每年給東北的轉移支付數額一直在增長。2016年4月,中國國務院下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東北地區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礎上再用10年時間,實現全面振興。2016年到2018年,還有《推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三年滾動實施方案(2016-2018年)》。國家發改委東北振興司司長周建平曾透露,這輪振興計畫的投資額為1.6萬億元,圍繞三年滾動計畫,在基礎設施等領域開展約130個重大工程項目。

出路

國企占比重過大 養老負擔較重

找到東北經濟轉型的突破口,才是討論振興東北的意義所在

那麼,東北經濟結構為什麼如此難調整,到底是什麼在阻礙東北的進一步發展?

最新一期《南風窗》報導,東北有很多不適合市場經濟的政府行為。即先給出很多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前來投資,等投資到位開始工程建設後,這些說好的政策便開始打折扣,有些承諾更成了一紙空文,讓企業家苦不堪言。到一個地方投資,本來就要承擔市場的風險,若在此之外,還要承擔政府行為的額外風險,企業很難做起來。

也正因此,在關於振興東北的討論中,不少人對東北的社會文化多有詬病,認為這些當地的風氣、觀念是造成東北現狀的根本原因,但其實這是本末倒置,這樣的批評對東北是不公平的。

2016年4月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中,已經對東北給出了清晰的診斷:市場化程度不高、國有企業活力仍然不足、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科技與經濟發展融合不夠、社會保障和民生壓力較大、思想觀念不夠解放……顯然,東北的問題是整體的問題,單獨討論任何一個領域都沒有意義,片面的指責更於事無補。

東北是中國經濟轉型中最難啃的一塊骨頭,既是產業結構單一問題最嚴重的地方,又是市場經濟觀念最淡薄的地方,在國有企業比重過高等種種現狀之下,如果東北經濟能夠成功轉型,那整個中國經濟轉型成功便不是問題了。找到東北經濟轉型的突破口,這才是討論振興東北的意義所在。

比如在東北人看來,海南人做事閒散,像裝修房子,就打個臨時工,掙幾百塊錢,人就不來了,還有就是缺斤少兩。而許多東北人經濟條件也不是很好,加上脾氣暴躁,遇到這些情況,會直接開罵。

一位來海南做東北人早餐生意的長春人介紹,他家裡有幾百畝土地,已經租給了合作社。“北大荒已經不需要人力了,一台收割機一小時可以收割幾十畝田地。”他說。

近年來,農業也在探索供給側改革,以黑龍江為代表的農業大省亦在調整。張國寶說,黑龍江水稻年產量520億斤,對中國糧食安全貢獻巨大,但是如果水稻價格一斤差一元錢,影響就是520億元。

迄今,人口流失的結果,從養老保險基金的資料可窺一斑。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此前對媒體表示,“黑龍江是目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最困難的省份,撫養比是1.3﹕1,而廣東最高是9﹕1”。

換言之,在黑龍江,不到兩個勞動力就要養一個老人。吉林和遼寧的情況也不樂觀,分別位列倒數第二和第五,撫養比為1.47﹕1和1.64﹕1。

爭議

養豬場大舉挺進東北,似乎預示著東北的另一個產業方向

產業留人VS繼續減少人口

東北要不要留人,是存在爭議的。

最新一期《南方週末》報導,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關於東北經濟的論戰發生了好幾次,尤其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團隊推出的《吉林報告》,一度引發討論熱潮。

《吉林報告》延續了產業留人的思路——以重化工為主導的資本密集型產業對就業的吸納能力非常弱,為了解決就業、利用勞動力資源稟賦,目前吉林省需要發展如輕紡工業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

很快,同樣畢業於北大的自媒體人塞冬,在其公號“黔財有話說”發佈了一篇反駁文章,給不少公號帶來了極高的閱讀量,文章的標題叫做《關於東北,這裡有一個顛覆式“藥方”》。塞冬認為,讓東北人像《吉林報告》裡提到的湖北人和重慶人一樣,走上製造業流水線是不可能的。雖然三省份的人均GDP均為八千多美元,但湖北和重慶兩省市存在許多人均3000至4000美元的貧困地區,而吉林最差的地區人均也有5700美元。

養豬場大舉挺進東北,似乎預示著東北的另一個產業方向。隨著2017年中央1號檔提出,引導生豬產能向東北4省區(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轉移,至少8家上市豬企宣佈了“南豬北移”計畫。

與在南方不同,東北因土地廣闊、糧食便宜等優勢,豬企紛紛建立起規模化和自動化的養豬場。翟羽佳說,剛畢業的時候,養豬還是重體力勞動,一個月只能賺700塊錢,很多人撐不住。現在一人能養2000頭豬,月薪接近1萬元人民幣,另外公司全是年輕人,這都是他選擇回到家鄉的原因。

聚焦

經濟落後是誤解 調整結構系關鍵

人均GDP在中國屬於中上游水準 近年中央給東北政策十分優厚

關於振興東北的討論太多,很多人認為東北經濟很落後,其實這是一個誤解。東北只是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了,但東北的人均GDP在全中國屬於中上游水準。

最新一期《南風窗》報導,中央從2003年開始提出要振興東北,並在2004年推出了十年規劃。在2014年總結東北十年發展的時候,東北三省的GDP平均增速依然在中國四大板塊中是最快的。雖然近年增速迅速下滑,但根據2017年的統計數字,2016年,吉林、遼寧和黑龍江的人均GDP分別位於全國第12、14和22名。

說東北發展落後了,都是相對的。首先是和它之前相比,被稱為共和國長子的東北,城鎮化和工業化的發展一直在中國遙遙領先,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重工業甚至一度占到全國的90%。直到現在,在全國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多年之後,東北城鎮化的水準依然高出中國水準約三個百分點。其次是和廣東等在改革開放之後發展比較快的地方比,東北的發展似乎太慢了,在全國的排名不斷下降。

就是說,東北的整體經濟水準在中國來說並不算落後,為什麼會成為關注的焦點?張國寶在2017年的一次演講中提到:東北經濟最根本的問題,是東北的經濟結構。東北的經濟結構問題更突出,所以東北面臨的問題也更嚴重。

這些年,中央給東北的政策十分優厚。2015年財政部首次公佈的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地理分佈圖中,東北三省獲得的轉移支付近 6000億元,約占當年轉移支付10.9%。中央每年給東北的轉移支付數額一直在增長。2016年4月,中國國務院下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東北地區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礎上再用10年時間,實現全面振興。2016年到2018年,還有《推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三年滾動實施方案(2016-2018年)》。國家發改委東北振興司司長周建平曾透露,這輪振興計畫的投資額為1.6萬億元,圍繞三年滾動計畫,在基礎設施等領域開展約130個重大工程項目。

出路

國企占比重過大 養老負擔較重

找到東北經濟轉型的突破口,才是討論振興東北的意義所在

那麼,東北經濟結構為什麼如此難調整,到底是什麼在阻礙東北的進一步發展?

最新一期《南風窗》報導,東北有很多不適合市場經濟的政府行為。即先給出很多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前來投資,等投資到位開始工程建設後,這些說好的政策便開始打折扣,有些承諾更成了一紙空文,讓企業家苦不堪言。到一個地方投資,本來就要承擔市場的風險,若在此之外,還要承擔政府行為的額外風險,企業很難做起來。

也正因此,在關於振興東北的討論中,不少人對東北的社會文化多有詬病,認為這些當地的風氣、觀念是造成東北現狀的根本原因,但其實這是本末倒置,這樣的批評對東北是不公平的。

2016年4月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中,已經對東北給出了清晰的診斷:市場化程度不高、國有企業活力仍然不足、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科技與經濟發展融合不夠、社會保障和民生壓力較大、思想觀念不夠解放……顯然,東北的問題是整體的問題,單獨討論任何一個領域都沒有意義,片面的指責更於事無補。

東北是中國經濟轉型中最難啃的一塊骨頭,既是產業結構單一問題最嚴重的地方,又是市場經濟觀念最淡薄的地方,在國有企業比重過高等種種現狀之下,如果東北經濟能夠成功轉型,那整個中國經濟轉型成功便不是問題了。找到東北經濟轉型的突破口,這才是討論振興東北的意義所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