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出新招!文科生如何迎來實習春天?

假期也是實習期。 實習讓一些大學生明確了職業發展方向, 而一些大學生的實習卻只是三言兩語的一紙證明。 中國大學生實習存在哪些問題?高校如何保障學生實習學以致用?

三部委在《關於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中對轉型高校“實訓實習的課時占專業教學總課時的比例達到30%以上”的要求, 其意義不僅僅是對高校實訓實習課時長短的硬性要求, 更是國家為提升學生的技術技能、創新創業能力、就業品質, 通過制度性因素來保證教學中實踐性教育的重要舉措。

實習=走過場?學生高校都無奈

由於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實訓實習經驗的重視, 以及為鼓勵學生能夠更好地學以致用、為就業做好鋪墊, 不少高校都將實訓實習納入學分體系, 甚至有些高校規定如果沒有單位的實習證明學生就不能畢業。 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大學生的實訓實習, 但這種硬性要求也逐漸變成讓大學生抱怨連天的無奈之舉。

不少大學生為拿到實習證明, 可謂絞盡腦汁, 或淘寶買章, 或蘿蔔刻字, 抑或通過親朋好友的關係、資源, 只蓋章不實習。 獲取學分成為他們實訓實習最重要的目的。 據媒體報導, 現在網購一份實習證明少則十幾元, 多則百元, 賣家稱還可以提供電話回訪服務。 另外, 由於實訓實習資源有限,

不少學生抱怨學校只能把有限的實習資源留給部分優秀的學生, 其他同學要想拿到學分, 必須自己找單位實習。 由於自己所找的實習單位難以與所學專業對口, 用人單位也不可能將實質性的工作內容交由一位元陌生的實習生負責, “跑腿的”“打雜的”“混日子”“走過場”等詞, 成為不少大學生描述實訓實習經歷的熱詞。

為了避免實習走過場, 高校需要讓學生清楚意識到實訓實習的意義——既是直接走進職場的難得經歷, 又可以鞏固自己的專業知識, 在實踐中學到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 積累社會工作經驗。 目前多數高校已將實習實踐納入學生成績的考核指標, 但需要注意的是, 部分高校的學生實訓實習指導工作確實需要與用人單位進一步確認實習的具體安排, 敲定學生的實習形式、內容、崗位等, 避免被動地流於形式。

專業混搭, 文科生解鎖新技能

眾所周知,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 專業對口的技能訓練能使人從容應對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 對重視實操的理工科而言,

實習實踐的重要性自不必說, 但偏向人文的學科就不需要實習實踐了嗎?有資料顯示, 文科畢業生認為實習和實踐環節不夠的比例明顯高於理工科畢業生。 除了文科類專業普遍開設成本低、畢業生數量大以及其實習崗位易被其他學科門類學生替代等因素造成其缺乏實訓實習外, 理工科學生在大學期間所學習的知識和培養的能力主要體現為“硬技能”, 文科生主要體現為“軟技能”, 也導致了二者在動手能力培養方面的差異。 文科教育由於有著非職業性的特徵, 更易造成實訓實習方面有短板。 這也是高校管理者在思考大學生實訓實習問題時, 不能回避且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之一。

為此, 高校或許可以在文科教育上採取一些措施促進文科生職業技能的提升。 比如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美國很多高校會通過案例教學法、模擬教學、小組討論等方式來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北亞利桑那大學希望通過個性化學習專案, 來應對學校的教育很難適應勞動力市場需求這一挑戰。 在這個項目中, 學生的成績代表了學生的能力, 學校設法以對未來雇主更有價值的方式來記錄學生的學習情況。 這就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參與社會實訓實習活動, 掌握包括寫作、溝通技巧在內的足夠多的技能。

另外,跨專業跨學科的“聯姻”似乎亦是一個可行之道。開設專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服務社會,從這點來說,文科也好、理科也罷,其實有著一定的共性,這就決定二者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相輔相成。佐治亞理工學院將文學和電腦混搭,形成知識的綜合體,從而提高學生的個人技能,為學生畢業求職做準備,該校管理者認為這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做法。

高校要重視文科生的社會實踐經驗,更要重視文科生社會實踐的品質。一般而言,國外高校學生社會實踐考核有兩個管道:一是對教師的考核評估,內容包括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方法、實踐教學效果等方面;二是對學生的考核,其在實踐技能掌握上成效如何,用人單位的回饋如何,等等。考核方式多採用筆試或者通過實踐操作來檢驗其能力。文科教育目前雖然遭遇一定的困厄,但絕非是“無用”的教育。如何改革文科人才培養模式,學以致用,則需要國內外高校管理者共同探索。

主要參考文獻:

[1] 杜夢雅. 大學生“實習證明”竟能網購? [N]. 瀋陽日報,2014-09-05.

[2] 唐雷. 實習實踐 文科生咋辦? [J]. 麥可思研究,2014(121):71-73.

如需瞭解麥可思就業相關服務,請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聯繫我們。

另外,跨專業跨學科的“聯姻”似乎亦是一個可行之道。開設專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服務社會,從這點來說,文科也好、理科也罷,其實有著一定的共性,這就決定二者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相輔相成。佐治亞理工學院將文學和電腦混搭,形成知識的綜合體,從而提高學生的個人技能,為學生畢業求職做準備,該校管理者認為這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做法。

高校要重視文科生的社會實踐經驗,更要重視文科生社會實踐的品質。一般而言,國外高校學生社會實踐考核有兩個管道:一是對教師的考核評估,內容包括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方法、實踐教學效果等方面;二是對學生的考核,其在實踐技能掌握上成效如何,用人單位的回饋如何,等等。考核方式多採用筆試或者通過實踐操作來檢驗其能力。文科教育目前雖然遭遇一定的困厄,但絕非是“無用”的教育。如何改革文科人才培養模式,學以致用,則需要國內外高校管理者共同探索。

主要參考文獻:

[1] 杜夢雅. 大學生“實習證明”竟能網購? [N]. 瀋陽日報,2014-09-05.

[2] 唐雷. 實習實踐 文科生咋辦? [J]. 麥可思研究,2014(121):71-73.

如需瞭解麥可思就業相關服務,請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聯繫我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