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都變大了,他們眼裡的舊城和新城

舊時的成都, 只是一環扣一環的城市, 254平方公里的面積駐紮著大約250萬人口。 隨著最近幾年的快速發展, 成都向四周蔓延開來,

面積越來越大, 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國際大都市。 慢生活的舊城和快節奏的新城交互編織, 形成“雙城共存”的城市帶, 1006平方公里養育著1600萬人口。

新和舊總是相愛相殺, 新城是城市發展的脈搏, 孵化園、天府一街、環球中心、桐梓林, 南門的一顫一跳都是成都現代化的氣息;而舊城便是城市生活的氣息,

寬窄巷、崇德里、太古裡、錦繡街, 市區的走街串巷都是成都生活的煙火。 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們, 就像森林裡的生物, 在自然裡一樣渺小且重要。

而生活在新城和舊城裡的人們看似相同, 卻又不同。 相同的是他們都在成都,

不同的是他們的生活環境。 如今, 新城和舊城的精彩各不相同。

成都在新和舊之間、城與城之間、人和人之間, 都成為了無法割捨的城市。 有無數人為之喝彩, 也有數不勝數的評價。

# 新城 #

公司職員 住在天府一街

“大家都覺得新城是紙醉金迷的生活

其實不然

城南雖然擁有眾多的高樓大廈

但是高樓大廈卻不是新城的全部

綠化、交通、科技和生活

這些才是新城的內容

乾淨寬敞的路面就像整個城市發展方向一樣

充滿著未來和舒適的格調”

二缺

媒體人 住在火車南站

“新城就是享受隱私權和品質生活吧

和舊城對比起來

新城區的社區環境、安保和封閉性更好

是目前我所需要的環境

生活在秩序和隱私裡挺好的”

曾少年意氣怒馬鮮衣

公司職員 住在天府三街

“我是長期居住在新城的人

但是我自己嚮往舊城人的生活方式

我認為自己也只是個市井小民

路邊攤的吆喝、樓下麻將館的聲音和林蔭小道的撒落的陽光

這才是成都特有的生活,

是家的味道,是新城缺少的東西”

瓶子

全職媽媽 住在劍南大道

“對於孩子來講

我想空氣品質和環境對於他來說很重要

所以就和老公搬到了這邊

不過在這邊也會好一點

畢竟帶完孩子

自己想要的只是多睡一會兒”

楊汽

流浪歌手 在華陽

“四年前剛來到這兒的時候

這兒還很荒涼

時不時有一些大貨車在劍南大道上呼嘯而過

公車也只有兩個班次,一塊錢的那種現在

地鐵的軌道也鋪到了這裡

突然一下子就變得熱鬧了

外地來此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大家習慣於用普通話交流”

蘇閱閱

設計 住在華陽

“來到成都後

房價成為我每日關注的訊息

看房、買房、搬家

成都這個城市讓我賠了半個青春”

穎子

編輯 住在天府一街

“住在城南和城裡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雖然常常自嘲是住在‘鄉下’

但不得不感歎它的快速發展

記得兩年前這裡周圍還是一片荒蕪,生活很不方便

隨著時間的推移

城南的邊界不斷向南推移

高樓大廈層出不窮,新人大量湧入

這裡有成都現代化,國際範的一面”

大仙

文案 在武侯祠

一年前,在武侯區實習

每天“戰鬥”於一號線和三號線上

天還沒亮的時候就從華陽出發擠一號線

然後淹沒在人山人海的困局中

偶爾下班時,已經是十點半的地鐵

依然沒有座位,回到學校

躲過了人山人海夜,卻躲不過四下無人的街

現在,七號線已經開通了

一號線的壓力小了許多

揣兜裡的麵包,不用被擠得變形了

新城是後起之秀,是未來之城,是創新之都。人們因為這裡舒適的生活、便捷的交通、宜人的環境而聚集在了一起。對比新城的快,舊城則慢。

# 舊城 #

落葉

自營戶 住在動物園

“結婚、生子、帶娃娃

就這樣過了五年

然後發現自己跟社會脫節了

成都發展太快了

新的樓盤建了、新的品牌進來了、新的市貌出來了

自己都不曉得

回到家也只是想到娃娃吃飯沒有”

冷清

退伍軍人 住在龍潭水鄉

“我在這裡生活了有二十一年了

從眼前的院子到眼底下的單元門

從當初的泥濘路到現在的柏油路

從樹下的麻將館到房裡的麻將桌

大家都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而漸行漸遠

自己和小夥伴們也開始忙於工作和學習

我還是更喜歡曾經的成都”

劉淑芬

退崗工人 住在建設路

“現在叻我們都不敢咋個出門

主要就是怕掉

現在成都的變化太快咯

路都認不到咯

現在就是你們年輕人叻世界咯”

La拉

平安保險職員 住在金牛萬達

“現在都沒得打蛋子(彈彈珠)的地方咯

不管是週末還是節假日,大家都去網咖坐起

打個拳皇要去電玩城

打籃球要去學校或者體育館

買份零食都不是狼牙土豆

是便利店的速食

成都地盤是越來越廣咯

生活叻方式也變咯”

啪嘰君

自由職業 住在三聖花鄉

“成都的生活是越來越豐富了

和朋友有更多的選擇

音樂節、live演唱、藝術展覽、電玩城和電影院

住居城南成為大家統一的目標

即便是行走在路上

大家聊得內容也是想在城南買套房”

Heidi

編輯 住在科華路

“以前和孃嬢些逛摩爾、九龍這些百貨大樓

現在成都有更時尚、妖豔兒叻商圈

以前成都人更多

走到哪兒,聽到叻都是軟綿綿的成都話

現在大家都在學成都人說話”

編輯 住在寬窄巷子

“出生在成都

長在成都

比其他人多一點安逸感的可能就是春節

因為我從不會因為想辦法趕春運而頭疼

反正家就在這裡,我也不著急”

葉魚

設計 住在建設路

“去年初開始工作

每天從東二環到城南上班

對城南的映射或許只有

路人形色匆匆的臉龐

人們口中流利的普通話

和二十塊一碗的麵條

而在老城生活了二十幾年的我

似乎已經熟悉了這座城市的味道

優遊自如,濃濃的市井氣

摩肩接踵的菜場、琳琅滿目的水果攤、排著長隊的三輪車

每天只有回到那兒

那份安全感才會油然而生”

靜靜

策劃 住在西門

“成都給我的感覺像武林中四大門派外的頑童

嬉笑怒駡中自酌自飲

另外因為最近在看《臺北故宮》

深深體會到以成都為中心的西南大後方是中國文化最後的壁壘

幸好還有這個盆地,讓文化留存有個緩衝地帶

現在發展越來越快了

喜歡越來越時尚的成都

也喜歡小時候的成都

吃串串一角錢一串,饞嘴小孩 ”

慢,是舊城的中心思想。人們在舊城中喝茶、曬太陽、走馬觀花,在朝朝暮暮中,砌出成都遠近聞名的“悠閒”。人們也不僅僅沉浸在一種城市節奏中,還有不少的人上演著“雙城記”。

# 穿城 #

要胖

媒體人 住在東三環

“為了活著

每天早九晚五的從舊城去到新城

開始生活

每天穿插在大街小巷

成都發展的速度是肉眼可見的

但是自己的未來就像成都的交通網一樣是縱橫交錯的”

Becky

幼稚園教師 住在洪河中路

“我爸在1989年來到成都

那時候城南都多數都是一片農田

但是現在在那邊生活卻很幸苦、很壓抑”

搗鼓

程式猿 住在航太社區

“二號線40mins

再轉一號線20mins到公司

花在路上的時間一天就有2個小時

對城南的印象就是在路上和吃飯時間吧”

東海

防暴武警 工作在高新區

“兩年前

從我家到春熙路

我都覺得遠

但是現在

我的工作在高新區

我也不覺得遠

我覺得是現在的交通快了吧”

橫跨半個成都,千里迢迢去工作,這樣的人不在少數。人們在“快節奏、慢生活”的城市文化裡遊刃有餘,與時間賽跑成為他們必修的功課。成都,這個多元化的城市,總是充斥著形形色色的人,人們悠閒著、奮鬥著、焦慮著。

不論是城內,還是城外;是新城,還是舊城,成都養育著形形色色的人。他們或幸苦的行走在城市中,或懷念著曾經的人間煙火,或憧憬著品質的生活,但是他們卻是成都的推動器。由萬家燈火彙聚成為閃耀中國、世界的星星。

成都因你而精彩,為你而出色。

曾少年意氣怒馬鮮衣

公司職員 住在天府三街

“我是長期居住在新城的人

但是我自己嚮往舊城人的生活方式

我認為自己也只是個市井小民

路邊攤的吆喝、樓下麻將館的聲音和林蔭小道的撒落的陽光

這才是成都特有的生活,

是家的味道,是新城缺少的東西”

瓶子

全職媽媽 住在劍南大道

“對於孩子來講

我想空氣品質和環境對於他來說很重要

所以就和老公搬到了這邊

不過在這邊也會好一點

畢竟帶完孩子

自己想要的只是多睡一會兒”

楊汽

流浪歌手 在華陽

“四年前剛來到這兒的時候

這兒還很荒涼

時不時有一些大貨車在劍南大道上呼嘯而過

公車也只有兩個班次,一塊錢的那種現在

地鐵的軌道也鋪到了這裡

突然一下子就變得熱鬧了

外地來此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大家習慣於用普通話交流”

蘇閱閱

設計 住在華陽

“來到成都後

房價成為我每日關注的訊息

看房、買房、搬家

成都這個城市讓我賠了半個青春”

穎子

編輯 住在天府一街

“住在城南和城裡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雖然常常自嘲是住在‘鄉下’

但不得不感歎它的快速發展

記得兩年前這裡周圍還是一片荒蕪,生活很不方便

隨著時間的推移

城南的邊界不斷向南推移

高樓大廈層出不窮,新人大量湧入

這裡有成都現代化,國際範的一面”

大仙

文案 在武侯祠

一年前,在武侯區實習

每天“戰鬥”於一號線和三號線上

天還沒亮的時候就從華陽出發擠一號線

然後淹沒在人山人海的困局中

偶爾下班時,已經是十點半的地鐵

依然沒有座位,回到學校

躲過了人山人海夜,卻躲不過四下無人的街

現在,七號線已經開通了

一號線的壓力小了許多

揣兜裡的麵包,不用被擠得變形了

新城是後起之秀,是未來之城,是創新之都。人們因為這裡舒適的生活、便捷的交通、宜人的環境而聚集在了一起。對比新城的快,舊城則慢。

# 舊城 #

落葉

自營戶 住在動物園

“結婚、生子、帶娃娃

就這樣過了五年

然後發現自己跟社會脫節了

成都發展太快了

新的樓盤建了、新的品牌進來了、新的市貌出來了

自己都不曉得

回到家也只是想到娃娃吃飯沒有”

冷清

退伍軍人 住在龍潭水鄉

“我在這裡生活了有二十一年了

從眼前的院子到眼底下的單元門

從當初的泥濘路到現在的柏油路

從樹下的麻將館到房裡的麻將桌

大家都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而漸行漸遠

自己和小夥伴們也開始忙於工作和學習

我還是更喜歡曾經的成都”

劉淑芬

退崗工人 住在建設路

“現在叻我們都不敢咋個出門

主要就是怕掉

現在成都的變化太快咯

路都認不到咯

現在就是你們年輕人叻世界咯”

La拉

平安保險職員 住在金牛萬達

“現在都沒得打蛋子(彈彈珠)的地方咯

不管是週末還是節假日,大家都去網咖坐起

打個拳皇要去電玩城

打籃球要去學校或者體育館

買份零食都不是狼牙土豆

是便利店的速食

成都地盤是越來越廣咯

生活叻方式也變咯”

啪嘰君

自由職業 住在三聖花鄉

“成都的生活是越來越豐富了

和朋友有更多的選擇

音樂節、live演唱、藝術展覽、電玩城和電影院

住居城南成為大家統一的目標

即便是行走在路上

大家聊得內容也是想在城南買套房”

Heidi

編輯 住在科華路

“以前和孃嬢些逛摩爾、九龍這些百貨大樓

現在成都有更時尚、妖豔兒叻商圈

以前成都人更多

走到哪兒,聽到叻都是軟綿綿的成都話

現在大家都在學成都人說話”

編輯 住在寬窄巷子

“出生在成都

長在成都

比其他人多一點安逸感的可能就是春節

因為我從不會因為想辦法趕春運而頭疼

反正家就在這裡,我也不著急”

葉魚

設計 住在建設路

“去年初開始工作

每天從東二環到城南上班

對城南的映射或許只有

路人形色匆匆的臉龐

人們口中流利的普通話

和二十塊一碗的麵條

而在老城生活了二十幾年的我

似乎已經熟悉了這座城市的味道

優遊自如,濃濃的市井氣

摩肩接踵的菜場、琳琅滿目的水果攤、排著長隊的三輪車

每天只有回到那兒

那份安全感才會油然而生”

靜靜

策劃 住在西門

“成都給我的感覺像武林中四大門派外的頑童

嬉笑怒駡中自酌自飲

另外因為最近在看《臺北故宮》

深深體會到以成都為中心的西南大後方是中國文化最後的壁壘

幸好還有這個盆地,讓文化留存有個緩衝地帶

現在發展越來越快了

喜歡越來越時尚的成都

也喜歡小時候的成都

吃串串一角錢一串,饞嘴小孩 ”

慢,是舊城的中心思想。人們在舊城中喝茶、曬太陽、走馬觀花,在朝朝暮暮中,砌出成都遠近聞名的“悠閒”。人們也不僅僅沉浸在一種城市節奏中,還有不少的人上演著“雙城記”。

# 穿城 #

要胖

媒體人 住在東三環

“為了活著

每天早九晚五的從舊城去到新城

開始生活

每天穿插在大街小巷

成都發展的速度是肉眼可見的

但是自己的未來就像成都的交通網一樣是縱橫交錯的”

Becky

幼稚園教師 住在洪河中路

“我爸在1989年來到成都

那時候城南都多數都是一片農田

但是現在在那邊生活卻很幸苦、很壓抑”

搗鼓

程式猿 住在航太社區

“二號線40mins

再轉一號線20mins到公司

花在路上的時間一天就有2個小時

對城南的印象就是在路上和吃飯時間吧”

東海

防暴武警 工作在高新區

“兩年前

從我家到春熙路

我都覺得遠

但是現在

我的工作在高新區

我也不覺得遠

我覺得是現在的交通快了吧”

橫跨半個成都,千里迢迢去工作,這樣的人不在少數。人們在“快節奏、慢生活”的城市文化裡遊刃有餘,與時間賽跑成為他們必修的功課。成都,這個多元化的城市,總是充斥著形形色色的人,人們悠閒著、奮鬥著、焦慮著。

不論是城內,還是城外;是新城,還是舊城,成都養育著形形色色的人。他們或幸苦的行走在城市中,或懷念著曾經的人間煙火,或憧憬著品質的生活,但是他們卻是成都的推動器。由萬家燈火彙聚成為閃耀中國、世界的星星。

成都因你而精彩,為你而出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