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造車艱難 董小姐的20億血汗錢感覺要打水漂了

1954年8月出生的董明珠, 還有半年就滿64歲了。 退休中老年企業家創(副)業不易, 又要做好所在公司的本職工作, 又要為副業到處張羅,

還要時不時瞅一眼10億的賭局。

小米要IPO了。 2013年和雷軍立下的10億賭約兌現期限就在2018年底, 董明珠還能否淡定?小米現在順風順水, 而董明珠投入大量財力、精力的新能源車廠珠海銀隆, 正在風口浪尖上, 被供應商、媒體、吃瓜群眾架在火上烤。

董明珠堵上20億身家, 人、錢、名、資源等幾乎All In的銀隆會是個坑嗎?

一、幾乎All in銀隆的董小姐

從2016年宣佈收購銀隆開始算起, 過去兩年中, 董明珠為銀隆幹了什麼?她帶去了30億資本支持, 扛起了銀隆的五大新園區佈局, 對管理層進行了全面改造。 看看這陣仗, 董明珠是錢、人外加個人名聲, 幾乎是All in銀隆了。 要是銀隆事業最後黃了, 不知董明珠會不會像孫宏斌一樣“願賭服輸”?

董明珠為銀隆付出的, 首先是錢。

2016年12月, 董明珠拉來王健林、劉強東, 以及中集集團和燕趙金匯基金, 共投入30億元取得了22.4%的股權。 其中燕趙匯金持股3個月, 就把股權悉數轉給了董明珠, 讓董明珠的占比達到17.5%, 成為銀隆的第二大股東。 燕趙匯金還被挖出料背後持有人是河北格力電器董事長, 是董明珠在格力經銷商體系中的重要力量。

一來一回, 董明珠其實為珠海銀隆投入了20個億。 20億是什麼概念?董小姐在格力幹了20來年, 現有的0.79%的股權也才值26個億啊。

其次是個人聲譽。 明的暗的, 董明珠在銀隆中的股權不斷向她在其中的話語權靠齊, 雖然最終仍然差了一點——其實從董明珠入股銀隆的那一刻起, 她的話語權就已然是排在第一了。 儘管是個人投資銀隆,

董明珠仍然依靠自己格力電器董事長的身份, 頻頻給銀隆在全國的生產擴大計畫月臺。

乃至有些時候, 董明珠是以格力電器“大哥”帶上珠海銀隆“小弟”的姿態, 雙方一同與某地政府簽約。 格力這樣的納稅大戶加風口上的新能源車, 買一送一的好事, 你說這兩年卯足勁兒搞產業升級的地方政府簽還是不簽?

2017年2月, 董明珠帶著珠海銀隆總裁孫國華趕赴天津, 拜訪剛剛前天津往履新的前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 格力電器和珠海銀隆均與當地政府簽署了合作框架。 有意思的是, 當天珠海銀隆董事長魏銀倉並未出席這次活動。

到8月與洛陽市政府簽約時, 魏銀倉現身了。 不過作為珠海銀隆的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 合影環節中的魏銀倉並未與政府領導相臨而站,

反而是“二股東”董明珠站在中心。 在去年與成都市政府簽約時, 位置安排也同樣如此。

當然最能說明兩人地位錯配的, 還是去年在央視播出的《對話》節目。 董明珠在節目裡對魏銀倉一串連環diss——“為什麼車的接縫那麼大?”“沒有理由做不到!”“什麼叫盡力而為?”一頓狂轟讓魏銀倉臉上青一陣白一陣,

感覺隨時要一口老血吐出來, 最後還得賠著笑把董明珠誇一誇。

要知道, 魏銀倉當年面對各家的質疑時, 也是舌戰過群雄的。 在2016年這樣整個新能源車行業就盼著補貼過活的年份, 魏銀倉曾公開炮轟競爭對手“不顧能源總消耗, 不顧中國的國情, 不顧成本, 不顧消費者的生命代價, 去生產一些隻在短時間內續航能力強的電池!只會打價格戰!”同時建議取消新能源車補貼, 他說這是生與死的臨界點。

瞧瞧這排比句和渲染緊張氣氛的用詞, 打起嘴炮來, 魏銀倉好歹也算個大師了。 但在董明珠面前, 魏銀倉只能向大佬低頭。

董明珠雖然是個“二股東”,但她為銀隆帶來的資本之外的隱性資源,是魏銀倉望塵莫及的。董明珠入股銀隆之後,乃至是僅僅宣佈格力正在謀求收購銀隆後,銀隆在蘭州、成都、天津、南京、洛陽的五個產業園先後談妥、開工。其中每一個,必有董明珠到場支持。而在被董明珠看上之前,屬於魏銀倉的銀隆只是珠海銀隆+河北銀隆而已。

董明珠為銀隆帶來的故事也不僅僅是原本有限的純電動商用車市場。去年6月,一款銀隆SUV現身,董明珠想進入的乘用車市場,銀隆也有了產品。但銀隆旗下生產該款SUV的廣通汽車並無SUV設計製造經驗,主要依靠了協力廠商九龍汽車的力量。

2017年9月,有消息稱董明珠團隊現身天津一汽夏利。夏利擁有造乘用車必備的生產資質和經驗。與此同時,一汽夏利也很配合地停牌了。不過最終,收購夏利一事並未敲定。

董小姐最後一點的投入是人。又是投資,又是幫銀隆月臺、介紹專案,董明珠就差直接進入銀隆管理層了。不過董明珠不去,不代表董明珠的部下不能去。據《財經》的報導,2017年7月,銀隆的組織架構發生調整,多名格力背景的人士開始在重要崗位中任職。到今年時間欠款糾紛傳出時,銀隆7位副總裁中,格力出身的已經占到了4席,分別佔據了採購、財務、品質管制、技術產品等重要崗位。

到了11月,魏銀倉辭去珠海銀隆董事長的職位,由總裁孫國華接任。魏銀倉對外的回應是,身體不好,治療休息。創始人休養去了,各業務線負責人大換血,那現在的銀隆,誰說的話最大?

換了新天的銀隆開始把格力那一套品質管制體系引入到新能源客車製造當中,也把格力那一套在供應鏈中強勢的風格帶入了銀隆,與供應商開始簽署品質保障協定。這也是後來銀隆與供應商在貨款上扯皮的重要原因之一。

董明珠在格力有一大特點,不把自己當職業經理人,幹活跟創始人一樣。到了銀隆,董明珠顯然也沒把自己當二股東。

二、尷尬一幕:遮不住的欠款風波

1月10日,珠海銀隆廠區外變成了討債現場,液冷充電樁供應商珠海思齊公司的員工直接拉上了橫幅,內容是“還錢”。

去年,珠海思齊將銀隆告上法院,要求後者償付付拖欠的1700萬元貨款。法院一審判決銀隆支付貨款後,銀隆並不接受結果,認定對方提供的產品不合品質要求,拒付有理,提請二審。思齊公司則表示還有5000多萬沒有爭議的貨款,你銀隆倒是先還了行不行。

要過年了,“全面開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行動”也紛紛落地了。這個時候還欠債不還那不是要人親命?珠海思齊這一鬧事,牽出了更多“沉默的供應商”。據《財經》的統計,各供應商被欠貨款累計超過10億元。

面對催債壓力與輿論壓力,在明面上,珠海銀隆一方面向思齊公司發去律師函,稱繼續走法律程式;另一方面又發聲明表示公司資金鏈沒有問題。暗地裡,供應商表示銀隆在接觸各供應商,承諾1月23日部分貨款將會到賬,條件是不再因此事發聲。

年關將至,珠海銀隆成為節前討債大型現場。“新能源車”“討債”,這讓人不禁想到了賈老闆的樂視汽車。尷尬的是,樂視汽車將要整體注入的法拉第未來, 卻在這個時候向供應商打錢了。

三、珠海銀隆是未被發現的金礦還是個坑?

當年否決收購銀隆提案這事兒怨不得中小股東們。在A股股市混久了,再資深的韭菜,也在來來回回的鐮刀中長成了會思考的蘆草。

珠海銀隆的鋰電池和旗下的純電動客車(珠海廣通)是站在風口上沒錯,但在2015年,廣通只生產了3189輛純電動客車,市場占比3.6%。乃至於格力2016年披露資訊要收購銀隆時,給出的130億估值直接驚動了深交所發函29問,其中關鍵一問是:“珠海銀隆最近三年資產評估、交易、增資的估值與本次交易估值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請你公司對此作出風險提示。”

深交所想說的話,給各位翻譯一下:“你給我解釋解釋,銀隆它怎麼就值那麼多錢?”

即便這樣,股東們還是願意支持董明珠一把——當年股東大會上收購銀隆的方案是被通過的。但定向增發130億的形式讓他們嗅到了鐮刀的味道:明明格力現金儲備有的是,為什麼選了這種攤薄他們的股權收益的收購方式?

最終,他們選擇了向董明珠說不。一路在中小股東支持中走過來的董明珠,哪裡有過這樣沒牌面的時刻,當場就發了飆:“五年不給你們分紅又能把我怎樣?”

發飆這事兒也怨不得董明珠。

2015年,格力集團因為營收過於依賴空調,被資本市場認為走到了增長天花板,炒了一波股價歷史高點後,當年7月底股價直泄,一夜回到三年前。家電巨頭(準確地說是空調巨頭)格力必須加快轉型步伐,正在興起的新能源車就是董明珠為格力開出的藥方。只有轉型才能救格力,大概是董小姐決意收購銀隆的心境寫照。

如果珠海銀隆是家做三元鋰電池的,股東們當時估計就蜂擁而上要搶著投贊成票了。但珠海銀隆做的偏偏是最冷門的鈦酸鋰。大概每個人都記得格力那則經典的廣告“格力,掌握核心科技”。而珠海銀隆2009年進入新能源市場時,核心科技是沒有的。

2010年,銀隆花5750萬美元收購了美國奧鈦53.3%的股份,拿到了奧鈦的鈦酸鋰技術,這才叩開新能源車市場的門。當時奧鈦的總資產是2426萬美元,銀隆為這筆收購支付了4.4倍的溢價。所以後來坊間傳聞銀隆其實只值50億的時候,董明珠報出的2.6倍溢價還真算不上貴。

因為鈦酸鋰電池迴圈壽命長、充電速度高、高低溫和安全性能好,因此在業界還沒有妥善解決鋰離子電池快充和安全問題的日子裡。不過倒也還有些市場前景,幫珠海銀隆以門外漢的身份切入了新能源客車市場。

但鈦真的是太貴了,俄羅斯海軍曾經用鈦合金造了一艘“梭魚”級潛艇,後來人們都叫它“金魚”。就算鈦酸鋰電池裡鈦用得少,但是和同行比起來仍是貴,同規格鈦酸鋰電池的價格可以達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的2倍~3倍。而且鈦酸鋰電池不僅貴,能量密度還低,拼了命就夠個磷酸鐵鋰的及格水準。

在乘用車領域中,無論是政策還是市場因素,它都是被拒絕的。2017年,鈦酸鋰在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的市場占比是1.5%。技術路線的選擇有時候是會決定生死的。其實10年前,東芝就研發出了鈦酸鋰電池,一度還投向乘用車市場,而如今安在哉?現在的日系動力電池,只剩走三元鋰路線的松下一枝獨秀。

2016年,三元鋰在動力電池中開始起勢。鈦酸鋰更加趨於邊緣化。董明珠上手的時候,銀隆遠遠算不上一手好牌。但董明珠拉來王健林、劉強東為銀隆做信用背書後,銀隆雖然在技術上是逆勢而行,但在新能源客車市場表現仍然看好 。

2016年,銀隆賣出了5200台新能源客車。2017年,銀隆副總裁李志給出的銷售資料則是近7000台,已經擠進了行業前五。但賣得還行不代表不缺錢。早期為了打開市場,銀隆在銷售中採取了租賃銷售的模式,一度提出過“0元首付,十年租賃”,拉長了銀隆從客戶手中拿到銷售回款的週期。

董明珠力量進入銀隆後,這種情況大為減少,但更嚴重的問題出現。去年,受“騙補”事件影響,新能源客車的補貼標準被下調了20%,補貼最大額度也被限制到了30萬元。同時,車輛運行3萬公里才能領取補貼的政策也出臺。原本作為新能源客車製造商重要收入的補貼,這下不僅領得少了,還領得晚了。

另一邊,銀隆總投資近800億元的各個產業園專案相繼開工,到處都是建設資金需求。國家補貼下不來,各個產業園又都是伸手要錢的主,不斷掏錢把銀隆掏出了40億的資金差。

2017年5月,銀隆在廣東證監局辦理了備案,計畫開展IPO。此時的銀隆已經開啟了高速擴張模式,新產業園專案已經上了4個,故事越講越大。用足夠大的故事獲取二級市場支持,反過來再用資本市場的資金來把故事講完,這是一個老套但管用的模式。

但輿論的聲浪和資金的問題,至少在目前,已經把銀隆拉離了IPO這條路徑。再加上銀隆的技術路線劣勢和新能源車政策變化形成的降維打擊,強勢如董明珠,此刻也不知道怎麼出來為銀隆出頭了。

結語:願董小姐的血汗錢不負夕陽

缺錢、缺政策、缺主流的技術,原本一個邊緣的珠海銀隆,被董明珠盤成一個目標千億的新能源汽車的局,董明珠資深銷售的實力顯露無疑。

但董小姐決心造車的這將近兩年中,銀隆的各種問題並沒有完全得到解決。銷售出身的董明珠,在格力的20餘年中,被貼上了各種各樣的標籤——霸道總裁、善待員工、中國製造的代表。雖然爭議不斷,但好歹一直維持著格力空調霸主的地位。

如今挪個地兒搞下副業,董明珠的路就走得艱難,她是否會想念已經退休的格力集團前董事長朱江洪。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董明珠今年已經64歲了,早就過了法定退休年齡。2016年時,格力集團已經撤掉了董明珠的集團董事長職位,到今年5月,她在格力電器的董事長任期也將結束。下一屆董事長是不是她,還是個問題。

沒了格力電器董事長身份背書的珠海銀隆會現出什麼形?珠海銀隆不敢想。在1月17日針對銀隆的輿論爆發這一天,董小姐還在吉利的工廠裡悶聲考察。

而另外一邊,接盤樂視的孫宏斌已經“願賭服輸”了。

注:圖片均來源於網路,轉自:蓋世汽車資訊

董明珠雖然是個“二股東”,但她為銀隆帶來的資本之外的隱性資源,是魏銀倉望塵莫及的。董明珠入股銀隆之後,乃至是僅僅宣佈格力正在謀求收購銀隆後,銀隆在蘭州、成都、天津、南京、洛陽的五個產業園先後談妥、開工。其中每一個,必有董明珠到場支持。而在被董明珠看上之前,屬於魏銀倉的銀隆只是珠海銀隆+河北銀隆而已。

董明珠為銀隆帶來的故事也不僅僅是原本有限的純電動商用車市場。去年6月,一款銀隆SUV現身,董明珠想進入的乘用車市場,銀隆也有了產品。但銀隆旗下生產該款SUV的廣通汽車並無SUV設計製造經驗,主要依靠了協力廠商九龍汽車的力量。

2017年9月,有消息稱董明珠團隊現身天津一汽夏利。夏利擁有造乘用車必備的生產資質和經驗。與此同時,一汽夏利也很配合地停牌了。不過最終,收購夏利一事並未敲定。

董小姐最後一點的投入是人。又是投資,又是幫銀隆月臺、介紹專案,董明珠就差直接進入銀隆管理層了。不過董明珠不去,不代表董明珠的部下不能去。據《財經》的報導,2017年7月,銀隆的組織架構發生調整,多名格力背景的人士開始在重要崗位中任職。到今年時間欠款糾紛傳出時,銀隆7位副總裁中,格力出身的已經占到了4席,分別佔據了採購、財務、品質管制、技術產品等重要崗位。

到了11月,魏銀倉辭去珠海銀隆董事長的職位,由總裁孫國華接任。魏銀倉對外的回應是,身體不好,治療休息。創始人休養去了,各業務線負責人大換血,那現在的銀隆,誰說的話最大?

換了新天的銀隆開始把格力那一套品質管制體系引入到新能源客車製造當中,也把格力那一套在供應鏈中強勢的風格帶入了銀隆,與供應商開始簽署品質保障協定。這也是後來銀隆與供應商在貨款上扯皮的重要原因之一。

董明珠在格力有一大特點,不把自己當職業經理人,幹活跟創始人一樣。到了銀隆,董明珠顯然也沒把自己當二股東。

二、尷尬一幕:遮不住的欠款風波

1月10日,珠海銀隆廠區外變成了討債現場,液冷充電樁供應商珠海思齊公司的員工直接拉上了橫幅,內容是“還錢”。

去年,珠海思齊將銀隆告上法院,要求後者償付付拖欠的1700萬元貨款。法院一審判決銀隆支付貨款後,銀隆並不接受結果,認定對方提供的產品不合品質要求,拒付有理,提請二審。思齊公司則表示還有5000多萬沒有爭議的貨款,你銀隆倒是先還了行不行。

要過年了,“全面開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行動”也紛紛落地了。這個時候還欠債不還那不是要人親命?珠海思齊這一鬧事,牽出了更多“沉默的供應商”。據《財經》的統計,各供應商被欠貨款累計超過10億元。

面對催債壓力與輿論壓力,在明面上,珠海銀隆一方面向思齊公司發去律師函,稱繼續走法律程式;另一方面又發聲明表示公司資金鏈沒有問題。暗地裡,供應商表示銀隆在接觸各供應商,承諾1月23日部分貨款將會到賬,條件是不再因此事發聲。

年關將至,珠海銀隆成為節前討債大型現場。“新能源車”“討債”,這讓人不禁想到了賈老闆的樂視汽車。尷尬的是,樂視汽車將要整體注入的法拉第未來, 卻在這個時候向供應商打錢了。

三、珠海銀隆是未被發現的金礦還是個坑?

當年否決收購銀隆提案這事兒怨不得中小股東們。在A股股市混久了,再資深的韭菜,也在來來回回的鐮刀中長成了會思考的蘆草。

珠海銀隆的鋰電池和旗下的純電動客車(珠海廣通)是站在風口上沒錯,但在2015年,廣通只生產了3189輛純電動客車,市場占比3.6%。乃至於格力2016年披露資訊要收購銀隆時,給出的130億估值直接驚動了深交所發函29問,其中關鍵一問是:“珠海銀隆最近三年資產評估、交易、增資的估值與本次交易估值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請你公司對此作出風險提示。”

深交所想說的話,給各位翻譯一下:“你給我解釋解釋,銀隆它怎麼就值那麼多錢?”

即便這樣,股東們還是願意支持董明珠一把——當年股東大會上收購銀隆的方案是被通過的。但定向增發130億的形式讓他們嗅到了鐮刀的味道:明明格力現金儲備有的是,為什麼選了這種攤薄他們的股權收益的收購方式?

最終,他們選擇了向董明珠說不。一路在中小股東支持中走過來的董明珠,哪裡有過這樣沒牌面的時刻,當場就發了飆:“五年不給你們分紅又能把我怎樣?”

發飆這事兒也怨不得董明珠。

2015年,格力集團因為營收過於依賴空調,被資本市場認為走到了增長天花板,炒了一波股價歷史高點後,當年7月底股價直泄,一夜回到三年前。家電巨頭(準確地說是空調巨頭)格力必須加快轉型步伐,正在興起的新能源車就是董明珠為格力開出的藥方。只有轉型才能救格力,大概是董小姐決意收購銀隆的心境寫照。

如果珠海銀隆是家做三元鋰電池的,股東們當時估計就蜂擁而上要搶著投贊成票了。但珠海銀隆做的偏偏是最冷門的鈦酸鋰。大概每個人都記得格力那則經典的廣告“格力,掌握核心科技”。而珠海銀隆2009年進入新能源市場時,核心科技是沒有的。

2010年,銀隆花5750萬美元收購了美國奧鈦53.3%的股份,拿到了奧鈦的鈦酸鋰技術,這才叩開新能源車市場的門。當時奧鈦的總資產是2426萬美元,銀隆為這筆收購支付了4.4倍的溢價。所以後來坊間傳聞銀隆其實只值50億的時候,董明珠報出的2.6倍溢價還真算不上貴。

因為鈦酸鋰電池迴圈壽命長、充電速度高、高低溫和安全性能好,因此在業界還沒有妥善解決鋰離子電池快充和安全問題的日子裡。不過倒也還有些市場前景,幫珠海銀隆以門外漢的身份切入了新能源客車市場。

但鈦真的是太貴了,俄羅斯海軍曾經用鈦合金造了一艘“梭魚”級潛艇,後來人們都叫它“金魚”。就算鈦酸鋰電池裡鈦用得少,但是和同行比起來仍是貴,同規格鈦酸鋰電池的價格可以達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的2倍~3倍。而且鈦酸鋰電池不僅貴,能量密度還低,拼了命就夠個磷酸鐵鋰的及格水準。

在乘用車領域中,無論是政策還是市場因素,它都是被拒絕的。2017年,鈦酸鋰在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的市場占比是1.5%。技術路線的選擇有時候是會決定生死的。其實10年前,東芝就研發出了鈦酸鋰電池,一度還投向乘用車市場,而如今安在哉?現在的日系動力電池,只剩走三元鋰路線的松下一枝獨秀。

2016年,三元鋰在動力電池中開始起勢。鈦酸鋰更加趨於邊緣化。董明珠上手的時候,銀隆遠遠算不上一手好牌。但董明珠拉來王健林、劉強東為銀隆做信用背書後,銀隆雖然在技術上是逆勢而行,但在新能源客車市場表現仍然看好 。

2016年,銀隆賣出了5200台新能源客車。2017年,銀隆副總裁李志給出的銷售資料則是近7000台,已經擠進了行業前五。但賣得還行不代表不缺錢。早期為了打開市場,銀隆在銷售中採取了租賃銷售的模式,一度提出過“0元首付,十年租賃”,拉長了銀隆從客戶手中拿到銷售回款的週期。

董明珠力量進入銀隆後,這種情況大為減少,但更嚴重的問題出現。去年,受“騙補”事件影響,新能源客車的補貼標準被下調了20%,補貼最大額度也被限制到了30萬元。同時,車輛運行3萬公里才能領取補貼的政策也出臺。原本作為新能源客車製造商重要收入的補貼,這下不僅領得少了,還領得晚了。

另一邊,銀隆總投資近800億元的各個產業園專案相繼開工,到處都是建設資金需求。國家補貼下不來,各個產業園又都是伸手要錢的主,不斷掏錢把銀隆掏出了40億的資金差。

2017年5月,銀隆在廣東證監局辦理了備案,計畫開展IPO。此時的銀隆已經開啟了高速擴張模式,新產業園專案已經上了4個,故事越講越大。用足夠大的故事獲取二級市場支持,反過來再用資本市場的資金來把故事講完,這是一個老套但管用的模式。

但輿論的聲浪和資金的問題,至少在目前,已經把銀隆拉離了IPO這條路徑。再加上銀隆的技術路線劣勢和新能源車政策變化形成的降維打擊,強勢如董明珠,此刻也不知道怎麼出來為銀隆出頭了。

結語:願董小姐的血汗錢不負夕陽

缺錢、缺政策、缺主流的技術,原本一個邊緣的珠海銀隆,被董明珠盤成一個目標千億的新能源汽車的局,董明珠資深銷售的實力顯露無疑。

但董小姐決心造車的這將近兩年中,銀隆的各種問題並沒有完全得到解決。銷售出身的董明珠,在格力的20餘年中,被貼上了各種各樣的標籤——霸道總裁、善待員工、中國製造的代表。雖然爭議不斷,但好歹一直維持著格力空調霸主的地位。

如今挪個地兒搞下副業,董明珠的路就走得艱難,她是否會想念已經退休的格力集團前董事長朱江洪。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董明珠今年已經64歲了,早就過了法定退休年齡。2016年時,格力集團已經撤掉了董明珠的集團董事長職位,到今年5月,她在格力電器的董事長任期也將結束。下一屆董事長是不是她,還是個問題。

沒了格力電器董事長身份背書的珠海銀隆會現出什麼形?珠海銀隆不敢想。在1月17日針對銀隆的輿論爆發這一天,董小姐還在吉利的工廠裡悶聲考察。

而另外一邊,接盤樂視的孫宏斌已經“願賭服輸”了。

注:圖片均來源於網路,轉自:蓋世汽車資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