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風水>正文

什麼是好的風水——風水巒頭法理想佈局

在看了大量的風水較差的凶宅後, 我們再來看看風水巒頭學理想的環境模式是怎樣佈局的。 這裡我們並不展開, 只是泛泛提到,

讓大家有個初步的概念。

風水巒頭學是以形態來觀察風水的, 其地理五要訣為“龍、穴、砂、水、向”, 即“覓龍、點穴、察砂、觀水、取向”。 其要求為:“龍要真、砂要秀、穴要的、水要抱、向要吉”, 然後再綜合權衡, 達到至善境界, 我們根據上圖, 分別來講。

1.覓龍。 所謂龍,講的就是龍脈, 在圖上為連接祖山、少祖山和主山的山脈。 古語雲:“指山為龍兮, 像形勢之騰伏”, 也就是說山脈在形態方面與龍相似, 土為龍肉, 石為龍骨, 草木為龍毛, 因此風水學將山脈視為龍脈, 研究龍脈就是研究山脈的走向和起伏變化。 祖山是指建築物後方的最巍峨挺拔的群山之魁首, 周圍有群山簇擁。 少祖山是指龍脈從祖山分出後一路蜿蜒起伏而又高起的一座山峰, 也是建築物後方龍水的源頭之山。

主山、坐山又稱為父母山, 是龍脈盡頭的山, 其下便是的最佳結穴之地。 覓龍, 就是要根據風水學關於龍的五種形勢與形態的九種分類再結合其他因素來判斷龍的吉凶。

2. 點穴。 所謂穴, 古語雲:“穴者, 山水相交, 陰陽融凝, 情之所鐘處也。 ”在圖上為坐山下建築物的選址地。 風水學中把人的脈絡穴位比擬成地理的脈絡穴位, 認為兩者有共通之處。 風水學中認為穴是千里龍脈的止聚之處, 是龍脈生氣集聚之點, 亦是沖陽和陰, 土後水深, 郁草茂林的最佳的選址地點, 也稱龍穴。 穴依據其周圍山水聚結的大小, 可分為:大聚為都會, 中聚為大郡, 小聚為鄉村、陽宅和陰宅。 穴有了, 但是其還是一個較大的範圍,

如何在其中選中建築物的最佳基址, 我們稱之為點穴, 《葬經》中雲:“三年尋龍, 十年點穴”可見點穴並非易事。

另外建築物前的開闊地, 風水學中稱之為明堂, 如上圖在建築物前的位置上。 明堂有內明堂和外明堂之分, 緊靠建築物前的是內明堂, 其要藏風聚氣, 所以不宜太寬;距離建築物較遠的是外明堂, 其要寬闊而忌諱狹窄, 以謀求長久之發展。

3. 察砂。 所謂砂, 是指環繞穴周圍的山。 如上圖在穴周圍的坐山、主山、白虎山、青龍山、護山、水口山、案山、朝山都稱為砂山。 砂山與龍脈雖然都是山, 但是有著砂山從屬於龍脈的關係, 正如《青囊海角經》所雲:“龍為君道, 砂為臣道;君必位乎上, 臣必伏乎下。 ”穴周圍的這些砂山風水學分別以天空中四個方向上的星宿,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來命名, 即前山為朱雀, 後山為玄武, 左山為青龍, 右山為白虎。 從上圖看穴前的案山、朝山稱為朱雀山;穴後面的坐山或主山稱為玄武山;穴左邊的砂山稱為青龍山;穴右邊的砂山稱為白虎山。 案山要低小形美, 朝山要有情朝拱, 坐山或主山要高大, 青龍山要大於白虎山為吉。

護山是指青龍山和白虎山以外的山丘, 對龍穴起護持作用。 水口山是指水流離龍穴而去的方向上的左右兩座山, 古語雲:“水口砂者, 水流去處兩岸之山也。 且不可空缺, 令水直出;必欲其山周密稠疊, 交節關鎖。 ”風水學中將水口看的較為重要, 認為水口就像人的口鼻一樣是氣口, 因此就有水來處為天門之說。

如武漢長江大橋兩端的龜山和蛇山一樣, 風水學上稱為龜蛇鎖大江的格局。

風水學將砂山比作龍脈的護衛、僕從, 而察砂就是尋求能夠藏風聚氣的地理環境。 具體來講就是要察看砂山的位置和砂山的形態。

4.觀水。 所謂水指水源和水流。 觀水就是考察地上地下水源和水流的水勢、水形、水質。 風水學對於水的研究成果是最為豐富的, 講法也是最多的, 有著很多的風水古籍都涉及到了水法, 最為典型的屬《水龍經》, 對於水法風水學上可謂林林種種, 洋洋大觀。 風水學認為大的山脈能夠迎氣生氣, 砂山的環抱能夠聚氣藏氣, 水能夠載氣納氣, 《葬經》雲:“風水之法得水為上, 藏風次之。 ”還有一些風水理論也認為:吉地不可無水;未看山, 先看水,有山無水休尋地等說法。另外,在一些平原地區,如果沒有山脈,那麼也可將大的江河視為龍脈,《水龍經》裡所講的“平洋龍”。可見風水學對水的重視。上圖龍穴前的水呈環抱狀,稱為抱水,其作用可使龍穴的生氣凝聚而不散泄。

5. 取向。所謂向指方向、朝向。方向按照八卦的四正四隅,即震、兌、離、坎、艮、巽、乾、坤,分別代表東、西、南、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要判斷向的吉凶不僅涉及到風水巒頭學的一些知識,而且更多的涉及到風水理氣學的理論,如三元九運,穿宮九星等。

綜上所述,通過對風水巒頭學理想佈局圖講解,我們能夠大致瞭解風水巒頭學所涉及的觀點和理論,這些理論也是古人用來選擇大到都城的定址規劃,小到個人的住宅所用的一些基本的理論和方法,但是在我們現實的生活中,大多數的建築物是不可能像上圖一樣有著這麼完美的真山真水的格局,大多是一些城市之中的井邑之宅。對於這些井邑之宅,如何通過風水巒頭學的地理五要訣為“龍、穴、砂、水、向”來判定吉凶呢?一些古籍如《陽宅會心集》所雲:“一層街衢為一層水,一層牆屋為一層砂,門前街道既是明堂,對面屋宇即為案山。”還有《陽宅集成》所雲:“萬瓦鱗鱗市景中,高屋連脊是真龍。”等。因此對於井邑之宅,“龍、穴、砂、水、向”被賦予了新的內容。但不論是曠野中真山真水的大格局,還是城市中井邑之宅的小格局,其道理是相同的,都是要追求居住與生存的較佳環境,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先看水,有山無水休尋地等說法。另外,在一些平原地區,如果沒有山脈,那麼也可將大的江河視為龍脈,《水龍經》裡所講的“平洋龍”。可見風水學對水的重視。上圖龍穴前的水呈環抱狀,稱為抱水,其作用可使龍穴的生氣凝聚而不散泄。

5. 取向。所謂向指方向、朝向。方向按照八卦的四正四隅,即震、兌、離、坎、艮、巽、乾、坤,分別代表東、西、南、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要判斷向的吉凶不僅涉及到風水巒頭學的一些知識,而且更多的涉及到風水理氣學的理論,如三元九運,穿宮九星等。

綜上所述,通過對風水巒頭學理想佈局圖講解,我們能夠大致瞭解風水巒頭學所涉及的觀點和理論,這些理論也是古人用來選擇大到都城的定址規劃,小到個人的住宅所用的一些基本的理論和方法,但是在我們現實的生活中,大多數的建築物是不可能像上圖一樣有著這麼完美的真山真水的格局,大多是一些城市之中的井邑之宅。對於這些井邑之宅,如何通過風水巒頭學的地理五要訣為“龍、穴、砂、水、向”來判定吉凶呢?一些古籍如《陽宅會心集》所雲:“一層街衢為一層水,一層牆屋為一層砂,門前街道既是明堂,對面屋宇即為案山。”還有《陽宅集成》所雲:“萬瓦鱗鱗市景中,高屋連脊是真龍。”等。因此對於井邑之宅,“龍、穴、砂、水、向”被賦予了新的內容。但不論是曠野中真山真水的大格局,還是城市中井邑之宅的小格局,其道理是相同的,都是要追求居住與生存的較佳環境,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