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裝修日誌02|溪水別院 . 那年

作者 / 溪水旁Jane

前些日子, 一個有陽光的週末, 和老友Yun帶娃到農場玩, 我們邊曬太陽邊閒聊, 不知不覺聊到我們對居家的夢想。

她是地地道道地本地人, 開腔可以說一口濃濃的本土粵語。 她說小時候, 住在小鎮的老屋裡, 偌大的老屋遺市獨立於半山腰, 安靜得有點清冷。 少年時的她, 要幫家裡做一種生計——包鞭炮, 她時常在埋頭幹活時, 思想抽離出來, 構想老屋可以怎樣來佈局:

南方的一樓怕潮, 可以架空起來;二樓做成榻榻米, 配上半透明樟子紙的推拉格柵;院子裡種上綠竹, 流水潺潺, 一片白砂, 幾塊綠苔,

精緻、深遠而富有禪意......

我則回憶起自小因家裡孩子多:我們家三兄妹, 加上父母是老師, 表哥、堂哥長年寄讀在我們家;童年時居家的記憶是嘈雜又逼狹的, 這令我格外嚮往能有一個獨立、安靜和雅致的空間。

這幾乎成了我前半生一個美好又隱蔽的夙願, 浮浮沉沉在我的意識與潛意識之中;我被潛意識的黑暗遮蔽, 苦苦尋覓良久, 才得已看見她的存在;借著解開這個願望, 也解封了我內心許多對愛與被愛的渴望和表達, 讓生命變得飽滿和潤澤起來, 能夠更投入的去生活、去愛!

因著這場閒聊, 勾起了我在裝修日記裡, 增加了對居家回憶的整理這個部份。 這于裝修、于我、於生活, 都是必要且必須的一次整理。 我們在“忘記背後,

努力面前”(腓3:13)之時, 應該清清楚楚的去忘記, 明明白白的去努力。

(娃們在農場用植物拓印的作品)

一、兩層小樓的中學校園, 成為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個“花園社區”

6歲前, 跟隨父母的工作安排, 我分別在兩個小鎮上的學校裡住過。 因年齡太小, 對居所的記憶已經模糊。

對居家有記憶是從6歲起, 那時父母工作調動到縣城, 我們家住到了縣中學的校園裡。

現在回想起來, 那真是童年裡一個美麗的樂園。 80年代的內地小城, 還沒有“花園住宅社區”的概念, 大山腳下的這所校園, 讓我擁有了人生中第一個花園社區的生活記憶。

學校占地面積很大, 沿著山腳一層層建上去。 青麻石鋪就的臺階, 應該有幾十階那麼高吧, 小小的我要仰著頭, 才能夠看到臺階頂的學校大門。

校園裡綠樹成蔭, 大多是冬青和梧桐, 通往食堂的路上有幾株楊樹, 開花時飄飄灑灑惹得路人紛紛掩住飯盆。 花圃裡種滿了美人蕉、鳳仙花和一種我們叫“胭脂花”的花兒;夏天鮮花盛開的時節, 我會摘上一把鳳仙花瓣,

搗碎了, 和妹妹一起, 包在指甲上, 把指甲染成紅色, 小小的心美美地, 很滿足。

那時候, 家裡住的房子是聯排的兩層小樓, 七八十來戶人家連成一排, 在學校最高的一塊平地上, 背後就是青山。

主樓是兩層的, 裡外各一間, 上下共四間房。 有個大天井, 天井過去連著青瓦頂的小廚房, 傍晚時分一排的炊煙嫋嫋, 加上青山斜陽的背景, 好像一副歲月靜好的水彩畫。

二樓的樓板仿佛是木頭的, 我和妹妹在樓上蹦跳時, 哥哥們會在樓下大聲制止我們, 我倆則得意的竊笑。

我們家是最靠邊的一戶, 就順勢圍起了一個菜園子, 園子周圍種了帶刺的野薔薇, 權當菜園的圍欄;我們當地叫它月月紅, 開花時節花團錦簇, 粉白粉白的甚是壯觀。

一樓進門的外間做了客廳, 里間是哥哥們的房間;沿著天井的樓梯上二樓, 分別是我和妹妹的房間以及爸爸媽媽的房間, 四間房不算寬綽倒也剛剛好。

我和妹妹二樓的窗戶可以看到背後的青山, 風景甚好。 只是小時候喜歡聽鬼故事, 小夥伴們又時常說山上的墳塋在夜間會有“鬼火”, 便常常嚇得在晚間不敢開窗, 白天也不常遠眺, 辜負了一窗的青山綠樹。

客廳的傢俱很簡陋, 兩張木制的單人沙發擺放在進門處的牆邊, 四把木椅子擺在相鄰的另一面牆邊, 都是請相熟的木工手工打制的。 爸爸是實用義者, 惟一考量的因素就是要耐用, 用了粗重的木材, 格外地笨重;小時候沒什麼玩具, 只能用椅子來玩過家家之類的遊戲, 每次搬動我都很費勁,用一次就抱怨一次爸爸;不像現在,買傢俱時總嫌廠家用料太省,不夠厚實。

入門對角處是個角櫃,這也是那個年代溫飽之家“標配”的傢俱之一。下面是個帶門的不規則櫃子,上面架著被兩塊板分成三層的扇形展示櫃。一層放喝水的杯子、茶缸,二層放糖罐、奶粉、麥乳精之類的沖調飲品;麥乳精現在的娃們估計都不認識了,小時候能喝上一杯開水沖調的麥乳精,滿嘴的香甜,幸福感爆棚!

黑白電視機放在單人沙發對面的條櫃上,沒有遙控、自帶天線,信號不好螢幕起雪花的時候,用手碰碰天線畫面就又正常了。

靠窗的地方有一張大方桌,刷了清漆,透出木材本身的淺黃色。那是爸爸自己打制的,那個年代的爸爸們都身兼多職,除了本職工作,還要兼家裡的木工、電工、泥水工......沒有物業維修公司,基本自給自足。

小時候傢俱就是這樣的

記憶中客廳的燈光總是很昏黃,因為要省電,平時只能用30瓦的燈泡,以至於我現在對童年的記憶都籠著昏黃的濾鏡。但是,到了晚上7點半,新聞聯播結束後,爸爸會踩著凳子,換上一個100瓦的大燈泡。頓時,整間屋仿佛被洗乾淨了一樣明晃晃的,那個100瓦大燈泡是給我們做作業時專用照明的福利。想到爸爸媽媽在那個普遍節儉的年代,仍是細心地考慮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和成長所需,心裡會湧起一陣久違的暖流。

我們兄妹三人,會圍在刷著清漆的大方桌上做作業,爸爸媽媽在旁邊備課或是批改作業;家門外平臺的下方,是燈火通明的教學樓,學生們正在上晚自習。這就一個80年代溫飽家庭的日常生活,一切都那麼溫暖、安詳,透出淡淡的幸福的味道。

對童年的記憶籠罩著昏黃的濾鏡

在這段時間裡,哥哥、我和妹妹都還小,爸爸媽媽除了工作,還要照顧一家大小,家裡想必也是亂糟糟、灰撲撲的景象。只是,因著一家人可以陪伴在一起,爸爸媽媽的關注都鎖定在這個家裡,除了經濟上有些拮据之外,並沒有其它的壓力和煩惱衝擊到我們的家庭,生活如水一般安詳、平和。

彼時的家居雖粗糙簡陋,卻因著有這份一家人在一起的“親”,也變得別樣的舒適和安然。我是在學習了心理療愈一段時間之後,才回憶起生命中這段被遺忘的、溫暖的時光。也是這份暖意,調和了我生命中原本清冷、灰暗的底色,變得如橙黃色的燈光那般柔和而溫暖起來。

只是,這份溫暖和安然,後來被打破了。

大約在我讀高小時,當時政府為了推進城市化進程,出臺了“鼓勵居民自建住房”的政策。恰巧親戚家贈予了我們一塊地皮,樂於接受新事物的爸爸積極回應了號召,將家中積蓄都拿出來,自己也全身心地投入到建房的事務之中。

自從開始自建房,家裡的氛圍就悄然發生改變。爸爸越來越忙碌,對我們的陪伴和關注也越來越少;媽媽原本就因家中孩子多,時常憂慮於撫養和教育的開銷,決定建房後,僅有的一點作為防身的積蓄全數支出,令媽媽變得更加焦慮了,情緒時常波動起伏、陰睛不定;爸爸媽媽開始暗暗地為錢生氣甚至爭吵,家中的氛圍變得緊張而壓抑起來。

我的樂園裡好像起了涼風,時不時吹得我打顫,小小的心開始緊縮起來,學會了看父母臉色行事,不再那般無憂無慮。

過了兩年,新房即將落成。學校因為我們家有了私宅,多次催促我們搬離,以便騰出房子給新來的老師。很快,我們就搬出了校園。

想到新居,小小的我還是沒心沒肺的很開心,無論怎樣,新的開始總是讓人充滿期待,我渴望著新居帶給我嶄新的生活體驗。只是,很快我就陷進了深深的失落之中。

不知是受限於費用的問題還是其它,新屋只建了一層三間房,剛搬過去時廚房都沒有建好,只能暫借姨媽家一樓的一間空房來做廚房,又過了幾年才在旁邊建了廚房。

三間正屋一字排開,中間入門那間做了客廳,里間是爸媽的房間,側間是我和妹妹的房間。哥哥那時候已經上中學,爸爸向學校申請了一間破舊潮濕的小平房作為辦公室,哥哥就住在那裡。

學校在城南,新屋在城北,吃了晚飯,哥哥要穿過小城,回學校自習和睡覺。很難再有以前那樣一家人熱熱鬧鬧聚在一起做作業、聊天、打撲克、下跳棋的時間。

爸爸媽媽上班、我們上學也變得麻煩和辛苦起來,以前可以睡到聽到打預備鈴才起床,現在則要卡著點起床、上學、回家、做飯、上自習.......整個家庭的氛圍不再像以前那樣閒適、安舒,變得更加緊張和焦慮了。

我的家,仿佛被一雙無形的手,從時間、空間、家庭活動這些 細節之中,一點點拆解,變得支離破碎。我少女時代那顆敏感的心,也因此而越來越孤獨、迷茫。

新屋靠山而建,我和妹妹的房間挨著山體,非常的潮濕;加上小縣城本身就是一個盆地,夏天悶熱高溫;新房又被周圍的自建房遮擋,空氣不對流。又潮濕、又悶熱,實在是非常不宜居。

漸漸步入少女時代的我,非常渴望有一個獨立的空間,為此我想過很多辦法,比如:用一塊窗簾把房間隔成兩半,給自己營造出一個相對獨立的小空間。回想彼時,沒少因為共用房間而和妹妹生氣、鬧彆扭,當然很快又會和好如初。

總之,高小到中學的這段時間,是我回憶裡毫無光彩的一段時光。充斥著媽媽的疲憊、焦慮和抱怨,爸爸終日的忙碌和操勞,以及和親戚一大家子同住一個大院裡某種寄人籬下、仰人鼻息的暗流。

這個階段的我,處在迷茫的青春期,渴望自由、清新的空氣,期待著能夠離開家,走得越遠越好。只是,遠方在哪裡?其實自己也不知道。甚至,連一個成形的輪廓都沒有。

我想,若一定要我描繪所嚮往的遠方,必定會和居所相關。今日再憶,我所渴望的,不過是一個溫馨、有愛的居所,即所謂“家的味道、愛的感覺”。

每次搬動我都很費勁,用一次就抱怨一次爸爸;不像現在,買傢俱時總嫌廠家用料太省,不夠厚實。

入門對角處是個角櫃,這也是那個年代溫飽之家“標配”的傢俱之一。下面是個帶門的不規則櫃子,上面架著被兩塊板分成三層的扇形展示櫃。一層放喝水的杯子、茶缸,二層放糖罐、奶粉、麥乳精之類的沖調飲品;麥乳精現在的娃們估計都不認識了,小時候能喝上一杯開水沖調的麥乳精,滿嘴的香甜,幸福感爆棚!

黑白電視機放在單人沙發對面的條櫃上,沒有遙控、自帶天線,信號不好螢幕起雪花的時候,用手碰碰天線畫面就又正常了。

靠窗的地方有一張大方桌,刷了清漆,透出木材本身的淺黃色。那是爸爸自己打制的,那個年代的爸爸們都身兼多職,除了本職工作,還要兼家裡的木工、電工、泥水工......沒有物業維修公司,基本自給自足。

小時候傢俱就是這樣的

記憶中客廳的燈光總是很昏黃,因為要省電,平時只能用30瓦的燈泡,以至於我現在對童年的記憶都籠著昏黃的濾鏡。但是,到了晚上7點半,新聞聯播結束後,爸爸會踩著凳子,換上一個100瓦的大燈泡。頓時,整間屋仿佛被洗乾淨了一樣明晃晃的,那個100瓦大燈泡是給我們做作業時專用照明的福利。想到爸爸媽媽在那個普遍節儉的年代,仍是細心地考慮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和成長所需,心裡會湧起一陣久違的暖流。

我們兄妹三人,會圍在刷著清漆的大方桌上做作業,爸爸媽媽在旁邊備課或是批改作業;家門外平臺的下方,是燈火通明的教學樓,學生們正在上晚自習。這就一個80年代溫飽家庭的日常生活,一切都那麼溫暖、安詳,透出淡淡的幸福的味道。

對童年的記憶籠罩著昏黃的濾鏡

在這段時間裡,哥哥、我和妹妹都還小,爸爸媽媽除了工作,還要照顧一家大小,家裡想必也是亂糟糟、灰撲撲的景象。只是,因著一家人可以陪伴在一起,爸爸媽媽的關注都鎖定在這個家裡,除了經濟上有些拮据之外,並沒有其它的壓力和煩惱衝擊到我們的家庭,生活如水一般安詳、平和。

彼時的家居雖粗糙簡陋,卻因著有這份一家人在一起的“親”,也變得別樣的舒適和安然。我是在學習了心理療愈一段時間之後,才回憶起生命中這段被遺忘的、溫暖的時光。也是這份暖意,調和了我生命中原本清冷、灰暗的底色,變得如橙黃色的燈光那般柔和而溫暖起來。

只是,這份溫暖和安然,後來被打破了。

大約在我讀高小時,當時政府為了推進城市化進程,出臺了“鼓勵居民自建住房”的政策。恰巧親戚家贈予了我們一塊地皮,樂於接受新事物的爸爸積極回應了號召,將家中積蓄都拿出來,自己也全身心地投入到建房的事務之中。

自從開始自建房,家裡的氛圍就悄然發生改變。爸爸越來越忙碌,對我們的陪伴和關注也越來越少;媽媽原本就因家中孩子多,時常憂慮於撫養和教育的開銷,決定建房後,僅有的一點作為防身的積蓄全數支出,令媽媽變得更加焦慮了,情緒時常波動起伏、陰睛不定;爸爸媽媽開始暗暗地為錢生氣甚至爭吵,家中的氛圍變得緊張而壓抑起來。

我的樂園裡好像起了涼風,時不時吹得我打顫,小小的心開始緊縮起來,學會了看父母臉色行事,不再那般無憂無慮。

過了兩年,新房即將落成。學校因為我們家有了私宅,多次催促我們搬離,以便騰出房子給新來的老師。很快,我們就搬出了校園。

想到新居,小小的我還是沒心沒肺的很開心,無論怎樣,新的開始總是讓人充滿期待,我渴望著新居帶給我嶄新的生活體驗。只是,很快我就陷進了深深的失落之中。

不知是受限於費用的問題還是其它,新屋只建了一層三間房,剛搬過去時廚房都沒有建好,只能暫借姨媽家一樓的一間空房來做廚房,又過了幾年才在旁邊建了廚房。

三間正屋一字排開,中間入門那間做了客廳,里間是爸媽的房間,側間是我和妹妹的房間。哥哥那時候已經上中學,爸爸向學校申請了一間破舊潮濕的小平房作為辦公室,哥哥就住在那裡。

學校在城南,新屋在城北,吃了晚飯,哥哥要穿過小城,回學校自習和睡覺。很難再有以前那樣一家人熱熱鬧鬧聚在一起做作業、聊天、打撲克、下跳棋的時間。

爸爸媽媽上班、我們上學也變得麻煩和辛苦起來,以前可以睡到聽到打預備鈴才起床,現在則要卡著點起床、上學、回家、做飯、上自習.......整個家庭的氛圍不再像以前那樣閒適、安舒,變得更加緊張和焦慮了。

我的家,仿佛被一雙無形的手,從時間、空間、家庭活動這些 細節之中,一點點拆解,變得支離破碎。我少女時代那顆敏感的心,也因此而越來越孤獨、迷茫。

新屋靠山而建,我和妹妹的房間挨著山體,非常的潮濕;加上小縣城本身就是一個盆地,夏天悶熱高溫;新房又被周圍的自建房遮擋,空氣不對流。又潮濕、又悶熱,實在是非常不宜居。

漸漸步入少女時代的我,非常渴望有一個獨立的空間,為此我想過很多辦法,比如:用一塊窗簾把房間隔成兩半,給自己營造出一個相對獨立的小空間。回想彼時,沒少因為共用房間而和妹妹生氣、鬧彆扭,當然很快又會和好如初。

總之,高小到中學的這段時間,是我回憶裡毫無光彩的一段時光。充斥著媽媽的疲憊、焦慮和抱怨,爸爸終日的忙碌和操勞,以及和親戚一大家子同住一個大院裡某種寄人籬下、仰人鼻息的暗流。

這個階段的我,處在迷茫的青春期,渴望自由、清新的空氣,期待著能夠離開家,走得越遠越好。只是,遠方在哪裡?其實自己也不知道。甚至,連一個成形的輪廓都沒有。

我想,若一定要我描繪所嚮往的遠方,必定會和居所相關。今日再憶,我所渴望的,不過是一個溫馨、有愛的居所,即所謂“家的味道、愛的感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