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左權走出的羊倌歌王石占明

劉戍梅 張佳頎

2018年1期《山西畫報》

人物名片:

石占明 生於1973年, 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石匣鄉紅都村人, 民俗歌唱家。 中國首屆原生態南北民歌賽歌王獎、山西黃土風情農民歌手大賽一等獎獲得者。 2014年, 石占明作為夢想達人, 登上“2014農民網路春晚”的舞臺, 向億萬觀眾展示了原生態的歌喉, 贏得了廣泛好評。

在太行山深處有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紅都, 那裡的山連綿不絕, 水甘甜滋潤, 草肥沃鮮美;那裡的人憨厚質樸、勤勞善良, 在嘹亮高亢、音域寬闊的歌聲中表達著自己率真豪放的“野”性情。 正是太行山、汾河厚重的文化,

養育了一位原生態民歌“歌王”石占明。 他的演唱音域寬廣、高亢嘹亮、民族韻味濃郁。 他演唱的許多歌曲成為難以超越的經典。

原生態的歌喉吸引眾多聽眾

“石家班”的開花調

石占明的父親是個老羊倌, 也是當地一位招人喜歡的民間歌手, 鄉親們都稱他“山歌老大”。 石占明出生時, 家裡非常貧窮, 樂觀的父親卻把哀愁揉到了高亢的歌聲裡, 只要一出門, 不管走到哪裡, 歌聲就傳到哪裡, 在勞累辛苦中尋找著那份快樂, 讓他面前貧瘠艱澀的一切都在“開花調”中開花。

母親勤勞樸實, 善良賢慧, 雖然家境不好, 一家人卻在她的精心盤算下將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石家世代幾乎人人都會吹拉彈唱。 石占明的爺爺和四叔都是吹嗩呐的好把式,

三叔敲鼓, 姑姑拍鑔, 出嫁一個, 次小的就頂上來, 直到四姑手把雙鑔。 後來,石占明從爺爺手裡接過了嗩呐, 又有大哥拉二胡、二哥吹笙, 再搭上幾個幫手, 就沒有什麼大場面應對不了。 多少年來, 村裡遇著紅白喜事、正月鬧社火就全靠石家人來湊景兒, 也就有了一個吹唱班子, 外人稱為“石家班”, 在十裡八鄉特別受鄉親們喜歡。

石占明耳濡目染, 感受著原汁原味的民歌帶給他的快樂, 感受著這片熱土和他的親人們給予他的最大原動力。

放羊練出好嗓子

初中一畢業, 自小愛吹嗩呐愛唱歌的石占明沒再繼續讀書, 而是每天隨父親上山, 趕著上千隻羊, 跑前跑後不停地吆喝, 練出了一副嘹亮、具有穿透力的好嗓子。

一件羊皮坎肩、一把羊鞭、一臉的喜慶成為石占明演唱的標配

會吹嗩呐, 會唱山歌, 1994年, 石占明被選進左權縣藝術團。 因不會說普通話, 又太“土”, 藝術團很少讓他演出, 半年後他被辭退了。

沒多久, 石占明被永佛寺煤礦組織的文藝隊吸納, 參加一些小型的演出活動。 每次演出, 石占明都會把自己的精神狀態調整到最佳。 領導的賞識和同事的認可, 給了他很大的鼓舞。 誰知好景不長, 文藝隊不知什麼原因突然被取消了, 石占明再次失去了工作。

他又去了一個私人辦的小型吹唱團, 從小山村到大一點的鄉鎮, 隨班四處賣藝。 嗩呐吹得棒, 歌唱得響, 方圓百余裡, 石占明的名字漸漸地傳開了

1999年, 石占明隨團演出時, 吸引了一位深深傾慕他歌聲的姑娘,

半年後, 她走進了石占明的家門, 成為他的妻子。

小日子過了起來。 石占明放著羊, 也沒擱下他的嗩呐。 村裡村外也常有同好免不了拉他到婚喪嫁娶的操辦中去湊個台, 羊便托兄弟們代管一陣兒。 可忙碌回來, 石占明還是覺得在山上放歌痛快, 雖然藍天白雲下無人喝彩, 只有間或低咩的羊群和靜寂的山野, 但那種無拘無束、直抒胸臆的感覺讓他無比愜意。 在漫長又孤獨的牧羊生活中, 他經常對著秀美的山川、空靈的大自然引吭高歌, 造就了悲壯、高亢、獨特的民歌演唱風格。

羊緣歌緣難取捨

對石占明而言, 唱民歌的歡情釋放了放羊的艱澀, 羊和歌原本是他自身的一種平衡, 而今卻不得不掂量一番,

嘗試著放棄一方, 他似是詢問似是自語:“唱民歌是不是比放羊強些, 受苦輕些?”

石占明的歌聲總有一種直抒胸臆的豪放

聊起對羊的感情, 他說城裡人家小孩們養小貓小狗玩, 他小時候就拿爹放的小羊當寵物。 長大後放了羊, 他熟識自家每一隻羊的模樣秉性。 孤寂而漫長的日子裡, 羊群既是石占明忠實的朋友, 又是他最初的聽眾, 更是他養家糊口的本錢。 可面對眼前的情形, 這羊還養得成嗎?

得了“歌王”的稱號, 石占明隱約意識到謀生方式的另一轉機, 尤其是看著過早顯得蒼老的爹娘, 他多想自己的手頭能寬裕些, 好補償補償辛苦了一輩子的親人。

催生了石占明想以吹唱謀生的另一緣由是, 縣境內操辦紅白喜事都少不了請嗩呐班熱鬧熱鬧的風俗。 出外見了幾次大世面回來,他意識到了自己文化的缺失,知道單走唱民歌這條路太艱難了。他琢磨除了外面會邀請他演出外,自己還是得靠嗩呐和民歌。於是他平日裡就跟上民間的草台班子,在縣裡以及鄰縣的村落跑跑生計,趁著四鄉八裡的遊走,在鄉間野裡也可以順便學唱更多的民歌。

後來,面對逐漸頻繁的演出活動和改善爹娘生活的迫切願望,他只好賣了羊,一門心思撲在唱歌上。

唱紅了大江南北

2002年對普通農民而言,不過是經年累月辛勤勞作的又一道輪回而已,日日過著平鋪直敘的生活,恍如夜夜睡在平坦的土炕上一般。但對石占明而言,這一年“總的說來,高興的事兒挺多”。

石占明主演的電視劇《奔向延安》劇照

4月,因在縣裡正月十五“鬧社火”的民歌比賽中獲得二等獎,石占明被選中進京參加中山音樂堂“高原如歌——中國邊遠少數民族音樂尋根之旅”左權民歌小花戲音樂會的專場演出。一曲《高高山上一簍油》將他的名字唱響。

10月,為紀念抗日名將左權將軍殉國、遼縣易名為左權縣六十周年,縣文化局組織了一場關於左權民歌、小花戲的發展研討會。石占明用地地道道的家鄉方言演唱的左權民歌受到北京前來的音樂專家的好評,得以有機會前往浙江參加全國首屆原生態南北民歌擂臺賽。那次比賽,他以獨具魅力的、純屬“野路子”的歌喉贏得了“十大民歌歌王”之一的桂冠,載譽還鄉。

11月,在省城太原首屆“山西黃土風情農民歌手大賽”上,石占明又以“開花調”贏得了一等獎。

2003年,中央民族樂團邀請作為山西民歌藝人的石占明和陝北信天遊、藏族民歌、蒙古長調藝人一道,匯為“黃河之聲”,參加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江山如此多嬌——新年民族音樂會”。石占明以一曲《打酸棗》再次引起轟動。

2004年8月11日,《桃花紅杏花白》山西原生態音樂會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成功舉辦,石占明與劉改魚等山西歌手,為京城觀眾奉獻了一台精彩的演出。

2005年以來,他多次參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組織的演出,多次被中國音樂學院專門請去當“客座教授”。

2006年,通過文化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副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導、研究員田青教授力薦,石占明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團特招入伍並擔任原生態民歌獨唱演員。

2014年,石占明作為夢想達人,登上“2014農民網路春晚”和“2014網路農民鬧元宵”晚會舞臺,以原生態歌喉演唱的《山丹丹花開紅豔豔》和《山西民歌聯唱》征服了每一位現場觀眾。

暢談自己心中“原生態”

石占明用純粹的方言土語演唱的家鄉民歌,使眾人第一次體味著“原汁原味、土生土長”的“原生態”的魅力,原來深山坳裡傳唱的山曲小調登上了大雅之堂。

石占明坦言,前面的路還很長,除了爛熟於心的百十來首左權民歌外,他要自覺地去瞭解當地傳統文化的綜合形態,還要更多地主動“進百村、上千家”,采風積累,廣泛地搜集吸收散落在民間的豐富養分,不止左權,還要逐步旁及鄰縣、晉中乃至整個山西的資源。

談及未來,石占明說他正在努力,希望在自己的家鄉建立起“民歌演唱基地”,把演唱的舞臺真正搬到他的家鄉,讓全國乃至全世界更多的觀眾實地去欣賞原汁原味的民歌藝術,也讓祖輩們的藝術精髓永遠傳承下去。

出外見了幾次大世面回來,他意識到了自己文化的缺失,知道單走唱民歌這條路太艱難了。他琢磨除了外面會邀請他演出外,自己還是得靠嗩呐和民歌。於是他平日裡就跟上民間的草台班子,在縣裡以及鄰縣的村落跑跑生計,趁著四鄉八裡的遊走,在鄉間野裡也可以順便學唱更多的民歌。

後來,面對逐漸頻繁的演出活動和改善爹娘生活的迫切願望,他只好賣了羊,一門心思撲在唱歌上。

唱紅了大江南北

2002年對普通農民而言,不過是經年累月辛勤勞作的又一道輪回而已,日日過著平鋪直敘的生活,恍如夜夜睡在平坦的土炕上一般。但對石占明而言,這一年“總的說來,高興的事兒挺多”。

石占明主演的電視劇《奔向延安》劇照

4月,因在縣裡正月十五“鬧社火”的民歌比賽中獲得二等獎,石占明被選中進京參加中山音樂堂“高原如歌——中國邊遠少數民族音樂尋根之旅”左權民歌小花戲音樂會的專場演出。一曲《高高山上一簍油》將他的名字唱響。

10月,為紀念抗日名將左權將軍殉國、遼縣易名為左權縣六十周年,縣文化局組織了一場關於左權民歌、小花戲的發展研討會。石占明用地地道道的家鄉方言演唱的左權民歌受到北京前來的音樂專家的好評,得以有機會前往浙江參加全國首屆原生態南北民歌擂臺賽。那次比賽,他以獨具魅力的、純屬“野路子”的歌喉贏得了“十大民歌歌王”之一的桂冠,載譽還鄉。

11月,在省城太原首屆“山西黃土風情農民歌手大賽”上,石占明又以“開花調”贏得了一等獎。

2003年,中央民族樂團邀請作為山西民歌藝人的石占明和陝北信天遊、藏族民歌、蒙古長調藝人一道,匯為“黃河之聲”,參加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江山如此多嬌——新年民族音樂會”。石占明以一曲《打酸棗》再次引起轟動。

2004年8月11日,《桃花紅杏花白》山西原生態音樂會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成功舉辦,石占明與劉改魚等山西歌手,為京城觀眾奉獻了一台精彩的演出。

2005年以來,他多次參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組織的演出,多次被中國音樂學院專門請去當“客座教授”。

2006年,通過文化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副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導、研究員田青教授力薦,石占明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團特招入伍並擔任原生態民歌獨唱演員。

2014年,石占明作為夢想達人,登上“2014農民網路春晚”和“2014網路農民鬧元宵”晚會舞臺,以原生態歌喉演唱的《山丹丹花開紅豔豔》和《山西民歌聯唱》征服了每一位現場觀眾。

暢談自己心中“原生態”

石占明用純粹的方言土語演唱的家鄉民歌,使眾人第一次體味著“原汁原味、土生土長”的“原生態”的魅力,原來深山坳裡傳唱的山曲小調登上了大雅之堂。

石占明坦言,前面的路還很長,除了爛熟於心的百十來首左權民歌外,他要自覺地去瞭解當地傳統文化的綜合形態,還要更多地主動“進百村、上千家”,采風積累,廣泛地搜集吸收散落在民間的豐富養分,不止左權,還要逐步旁及鄰縣、晉中乃至整個山西的資源。

談及未來,石占明說他正在努力,希望在自己的家鄉建立起“民歌演唱基地”,把演唱的舞臺真正搬到他的家鄉,讓全國乃至全世界更多的觀眾實地去欣賞原汁原味的民歌藝術,也讓祖輩們的藝術精髓永遠傳承下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