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薦讀|有溫度的善良

作者:馬亞偉

心懷善良是件好事, 但真正的善良是能夠站在受助者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不傷害他人的自尊。 這才是有溫度的善良。


老同學的丈夫突患重疾, 大家聽到後都唏噓不已。 剛剛40歲, 家裡的頂樑柱就遭受這樣的磨難, 這一家人往後可怎麼生活。

有人提議, 不如大家為他們捐款吧, 數量多少不必在乎, 主要是為表達一下同學們的心意。

這個提議很快得到回應。 大家紛紛慷慨解囊, 要盡最大努力幫老同學度過難關。

我們湊了一筆數量不小的“善款”, 奔向同學的家裡。

讓我們意外的是, 這個遭受重創的家庭並沒有被陰雲籠罩, 一家人依舊是樂觀的。 他們跟我們一起說說笑笑, 好像完全忘了目前的處境。

最後, 我們的班長拿出錢來, 遞給老同學, 並且說明了大家的意圖。 老同學的臉“唰”地沉下來, 有些不快地說:“同學們的好意我心領了。 我們家現在的經濟狀況還可以,

況且我也沒覺得天要塌下來, 日子總要好好過下去的。 我相信, 憑我們一家人的努力, 一定能過了這個坎兒!”

同學們尷尬地笑了笑, 告辭離開。

大家這才明白, 我們所謂的善良, 表面上看是滿腔熱情, 其實是冰冷而沒有溫度的。 因為我們都帶著所謂的同情心去看待別人, 從心理上覺得高出別人一等, 是用俯視的眼光看待不幸者, 伸出援手更多是為滿足自己的所謂善心。

而站在老同學的角度, 她認為同情是一種施捨, 好像自己成了受人憐憫的可憐蟲, 沒了尊嚴, 這也正是她不願接受的原因。 這種沒有溫度的善良, 她堅決拒絕。

心懷善良是件好事, 但真正的善良是能夠站在受助者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而不傷害他人的自尊。

這才是有溫度的善良。

古代那個不食嗟來之食的人, 正是接受不了這種冰冷的所謂善良, 才寧可餓死都不吃被施捨的東西。

我想起20年前我們這群同學就犯過類似的錯誤。

那時學校組織大家去孤寡老人家裡幫忙, 幫他們打掃衛生, 做一些力所能力的事。 學校的目的是培養我們尊老愛老的品質, 讓大家奉獻出一顆善良之心。 我們去的那個孤寡老人是個獨身老太太, 脾氣很古怪。 大家說明來意後, 開始七手八腳幫她打掃衛生。

誰知, 她竟然揮起掃把趕我們出門, 還一邊大聲訓斥我們:“你們這些小崽子懂什麼, 我有胳膊有腿, 不缺你們來幫!你們再敢來搗亂, 我非打死你們不可!”大家落荒而逃, 一路上都說沒見過這麼脾氣古怪的老人。

多年後我想起這件事, 才明白, 那是個自尊心非常強的老太太。 她靠自己的力量就能生活得很好, 別人所謂的幫助對她來說只是廉價的施捨。 她怕自己成為別人眼中孤弱而無法自立的形象, 所以極為抵觸我們所謂的“善良”。

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 還是這群人, 為什麼犯了同樣的錯誤?我想還是因為一種“優越感”造成的, 一聽說別人不幸, 人們很容易把自己拔高, 把別人看成弱者, 好像非得要施捨點什麼, 才能表明自己的善良。

這個世界需要的, 不是沒有溫度的善良。 沒有溫度的善良, 不僅不能幫到別人, 還會給別人造成傷害。

“人之初, 性本善”, 善良之心人皆有之。 當你在表達自己的善良時, 不妨先站在對方的角度想想,

他們是不是能夠接受。

看過一個故事, 一位富翁想幫助幾個乞丐, 他沒有直接施捨, 而是讓他們搬磚。 其實這些磚本沒有必要搬, 富翁為的是讓乞丐們心安理得地接受他的幫助。 這才是有溫度的善良。

有溫度的善良, 不僅是雪中送炭, 還能夠溫暖人心, 是真正的善良。

(責任編輯:石敏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