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最新全球城市評級:京滬港廣為一線城市,深圳淪為二線城市!

文 | T教授

近日, 一個叫全球化與世界級城市研究小組(GaWC)公佈了2018年世界城市體系排名, 全球共有361個城市入圍這份名單, 其中, 中國城市占了30個。 (需要強調一點, 今年的排名與2017年發佈的排名完全一樣)

GaWC, 早在1999年, 便以英國拉夫堡大學為基地, 嘗試為世界級城市定義和分類, 是世界城市研究領域的權威機構, 其所編著的世界級城市名冊更是被稱為世界一、二、三、四線城市最權威的排名。

此次, 全球361個主要城市分為四個大的等級——Alpha(一線)、Beta(二線)、Gamma(三線)、Sufficiency(自給型城市, 即四線), 每個等級內部又會用加減號來標記改等級內的次級別。

下面, 我們就先一睹為快。

✦ Alpah++(特級):紐約(美國) 倫敦(英國)

✦Alpah+(一線強):新加坡、香港(中國)、巴黎(法國)、北京(中國)、東京(日本)、迪拜(阿聯酋)、上海(中國)。

Top9裡, 中國入圍了3家, 這也真實的反映了中國當下的綜合國力。

✦Alpha(一線):悉尼(澳大利亞)、聖保羅(巴西)、米蘭(義大利)、芝加哥(芝加哥)、墨西哥城(墨西哥)、孟買(印度)、莫斯科(俄羅斯)、法蘭克福(德國)、馬德里(西班牙)、華沙(波蘭)、約翰尼斯堡(南非)、多倫多(加拿大)、首爾(韓國)、伊斯坦布爾(土耳其)、吉隆玻(馬來西亞)、雅加達(印尼)、阿姆斯特丹(荷蘭)、布魯塞爾(比利時)、洛杉磯(美國)。

在這一檔裡, 中國無一家城市入榜, 再對比下榜單裡的米蘭、華沙、吉隆玻、雅加達等城市, 是有點出人意料的。

✦ Alpah-(一線弱):都柏林(愛爾蘭)、墨爾本(澳大利亞)、華盛頓(美國)、新德里(印度)、曼谷(泰國)、蘇黎士(瑞士)、維也納(奧地利)、臺北(中國)、布宜諾賽勒斯(阿根廷)、斯德哥爾摩(瑞典)、三藩市(美國)、廣州(中國)、馬尼拉(菲律賓)、波哥大(哥倫比亞)、盧森堡、利雅德(沙特)、聖地牙哥(智利)、巴賽隆納(西班牙)、特拉維夫(以色列)、里斯本(葡萄牙)

在這一檔裡, 臺北、廣州兩個中國城市入圍。

✦ Beta+(二線強):布拉格(捷克)、胡志明市(越南)、波士頓(美國)、哥本哈根(丹麥)、杜塞爾多夫(德國)、雅典(希臘)、慕尼克(德國)、亞特蘭大(美國)、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赫爾辛基(芬蘭)、布達佩斯(匈牙利)、基輔(烏克蘭)、漢堡(德國)、班加羅爾(印度)、羅馬(義大利)、奧斯陸(挪威)、達拉斯(美國)、開羅(埃及)、休士頓(美國)、利馬(秘魯)、拉各斯(奈及利亞)、卡拉卡斯(委內瑞拉)、奧克蘭(紐西蘭)、開普敦(南非)。

在這一檔裡, 中國再次無城市入圍。

✦Beta(二線):杜哈(卡達)、卡拉奇(巴基斯坦)、尼古西亞(賽普勒斯)、日內瓦(瑞士)、蒙特維多(烏拉圭)、柏林(德國)、蒙特利爾(加拿大)、阿布達比(阿聯酋)、卡薩布蘭卡(摩洛哥)、費城(美國)、溫哥華(加拿大)、深圳(中國)、索菲亞(保加利亞)、珀斯(澳大利亞)、河內(越南)、貝魯特(黎巴嫩)、布里斯班(澳大利亞)、布拉提斯拉瓦(斯洛伐克)、麥納瑪(巴林)。

深圳在這個檔次出現, 著實與其“名氣和實力”有些不相符。

✦ Beta-(二線弱):路易士港(模里西斯)、明尼阿波利斯(美國)、欽奈(印度)、斯圖加特(德國)、聖多明哥(多明尼加)、里約熱內盧(巴西)、科威特城(科威特)、成都(中國)、巴拿馬城(巴拿馬)、丹佛(美國)、拉合爾(巴基斯坦)、吉達(沙特)、突尼斯(突尼斯)、基多(厄瓜多爾)、貝爾格勒(塞爾維亞)、西雅圖(美國)、曼徹斯特(英國)、瓜地馬拉城(瓜地馬拉)、里昂(法國)、聖約瑟(美國)、天津(中國)、卡爾加里(加拿大)、安曼(約旦)、聖胡安(波多黎各)、聖薩爾瓦多(薩爾瓦多)、安特衛普(比利時)、札格雷布(克羅埃西亞)、加爾各答(印度)、塔林(愛沙尼亞)、聖路易斯(美國)、蒙特雷(墨西哥)、海德拉巴(印度)、愛丁堡(英國)、聖達戈(美國)、科隆(德國)、鹿特丹(荷蘭)、達卡(孟加拉)、伊斯蘭馬巴德(巴基斯坦)。

成都、天津兩個新一線城市入圍世界弱二線, 也尚且說得過去

✦ Gamma+(三線強):瓜亞基爾(厄瓜多爾)、克利夫蘭(美國)、里加(拉脫維亞)、巴庫(亞塞拜然)、阿德萊德(澳大利亞)、維爾紐斯(立陶宛)、伯明罕(英國)、格拉斯哥(英國)、南京(中國)、杭州(中國)、可倫坡(斯里蘭卡)、波爾圖(葡萄牙)、青島(中國)、瓦倫西亞(西班牙)、底特律(美國)、馬斯喀特(阿曼)、大阪(日本)、盧布亞納(斯洛維尼亞)、坎培拉(澳大利亞)、喬治城(開曼群島)、馬納瓜(尼加拉瓜)、德班(南非)、聖約瑟(哥斯大黎加)、聖彼德堡(俄羅斯)。

南京、杭州和青島,三個中國的強二線城市在世界上只能算作強三線。

✦Gamma(三線):費尼克斯(美國)、德古西加巴(洪都拉斯)、奧斯丁(美國)、浦那(印度)、瓜達拉哈拉(墨西哥)、大連(中國)、第比利斯(格魯吉亞)、沙蘭港(坦尚尼亞)、重慶(中國)、安卡拉(土耳其)、路沙卡(尚比亞)、艾哈邁哈巴德(印度)、辛辛那提(美國)、亞松森(巴拉圭)、哈拉雷(辛巴威)、哥德堡(瑞典)、廈門(中國)、摩蘇爾(伊拉克)、坎薩斯城(美國)、阿克拉(迦納)、明斯克(白俄羅斯)、坦帕(美國)、都靈(義大利)、魯安達(安哥拉)、阿必尚(象牙海岸)、地拉那(阿爾巴尼亞)、洛桑(瑞士)、里茲(英國)。

大連、重慶、廈門,實力稍弱于南京、杭州和青島,入圍世界標準三線城市,也合情合理。

✦ Gamma-(三線弱):台中(中國)、夏洛特(美國)、巴爾的摩(美國)、羅利(美國)、貝爾法斯特(英國)、萊比錫(德國)、麥德林(哥倫比亞)、武漢(中國)、杜阿拉(喀麥隆)、馬布多(莫三比克)、史高比耶(馬其頓)、嘉柏隆里(波札那)、布里斯托爾(英國)、奧蘭多(美國)、達卡(塞內加爾)、蘇州(中國)、瑪律默(瑞典)、埃德蒙頓(加拿大)、長沙(中國)、斯特拉斯堡(法國)、畢爾巴鄂(西班牙)、博洛尼亞(義大利)、哥倫布(美國)、威靈頓(紐西蘭)、紐倫堡(德國)、仰光(緬甸)、西安(中國)、弗羅茨瓦夫(波蘭)、馬賽(法國)、德累斯頓(德國)、瀋陽(中國)、匹茲堡(美國)。

台中、武漢、蘇州、長沙、西安和瀋陽等六座中國城市入圍世界弱三線城市。

除此之外,還有昆明、福州、太原、澳門、長春、合肥、寧波、鄭州、南寧、哈爾濱等中國城市被列入世界四線城市,也就是Sufficiency(自給型)城市。

這個榜單給中國城市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與國際知名城市對比的坐標系。比如中國成都、天津與英國第二大城市曼賈斯特處於同一個級別。

中國城市內部排名,也與國內機構給出的排名大致相當。

當年任何機構編著的排名,都會有爭議的地方,2018年的世界城市排名也不例外,裡面有些細節似乎是經不起推敲的,其中,最大的BUG就是深圳。

比如作為中國發展勢頭最猛的一個城市,深圳2017年的GDP總量超過了香港、廣州,是中國南方第一大城市,也是發展勢頭最迅猛的一個城市。

但在世界城市的排名中,僅相當於一個標準的“二線城市”,甚至不如越南的胡志明市、烏克蘭的基輔、委內瑞拉的卡拉卡斯等城市,這顯然有點說不過去的。

為此,筆者又特地找來了他們的評級依據。

其對城市的評級,主要參考一下要素,如國際知名度、在國際事務上影響力(如重要會議)、人口規模、基礎設施(如國際機場、高速公路、地鐵等)、大型港口、吸引外來投資能力、國際型的金融機構、公司總部(尤其是企業集團)或者股票交易所、先進的通訊基礎設備;蜚聲國際的文化機構,如博物館和大學;濃厚的文化氣息,如電影節、首映、熱鬧的音樂或劇院場所;交響樂團、歌劇團、美術館和街頭表演者;強大的體育社群,如體育設施、本地聯賽隊伍,以及舉辦國際體育盛事的能力和經驗。

在這些諸多的標準中,唯一能讓深圳大幅拉分的也就是文化藝術了。

而且,筆者相信文化藝術音樂等軟實力因素,在評分中應該占了不低的比重,從一些拉美和歐洲的中等城市入圍並位居前列,即可看出。

▌小結

所以,在筆者看來,這份榜單對我們的意義不在於城市級別的排名(若論城市實力說話,很多排名顯然有待商榷),而是在提醒我們,不要“走”得太快,等一下快樂、等一下靈活。

畢竟,城市是為人服務的,而不是人為了城市而活。

南京、杭州和青島,三個中國的強二線城市在世界上只能算作強三線。

✦Gamma(三線):費尼克斯(美國)、德古西加巴(洪都拉斯)、奧斯丁(美國)、浦那(印度)、瓜達拉哈拉(墨西哥)、大連(中國)、第比利斯(格魯吉亞)、沙蘭港(坦尚尼亞)、重慶(中國)、安卡拉(土耳其)、路沙卡(尚比亞)、艾哈邁哈巴德(印度)、辛辛那提(美國)、亞松森(巴拉圭)、哈拉雷(辛巴威)、哥德堡(瑞典)、廈門(中國)、摩蘇爾(伊拉克)、坎薩斯城(美國)、阿克拉(迦納)、明斯克(白俄羅斯)、坦帕(美國)、都靈(義大利)、魯安達(安哥拉)、阿必尚(象牙海岸)、地拉那(阿爾巴尼亞)、洛桑(瑞士)、里茲(英國)。

大連、重慶、廈門,實力稍弱于南京、杭州和青島,入圍世界標準三線城市,也合情合理。

✦ Gamma-(三線弱):台中(中國)、夏洛特(美國)、巴爾的摩(美國)、羅利(美國)、貝爾法斯特(英國)、萊比錫(德國)、麥德林(哥倫比亞)、武漢(中國)、杜阿拉(喀麥隆)、馬布多(莫三比克)、史高比耶(馬其頓)、嘉柏隆里(波札那)、布里斯托爾(英國)、奧蘭多(美國)、達卡(塞內加爾)、蘇州(中國)、瑪律默(瑞典)、埃德蒙頓(加拿大)、長沙(中國)、斯特拉斯堡(法國)、畢爾巴鄂(西班牙)、博洛尼亞(義大利)、哥倫布(美國)、威靈頓(紐西蘭)、紐倫堡(德國)、仰光(緬甸)、西安(中國)、弗羅茨瓦夫(波蘭)、馬賽(法國)、德累斯頓(德國)、瀋陽(中國)、匹茲堡(美國)。

台中、武漢、蘇州、長沙、西安和瀋陽等六座中國城市入圍世界弱三線城市。

除此之外,還有昆明、福州、太原、澳門、長春、合肥、寧波、鄭州、南寧、哈爾濱等中國城市被列入世界四線城市,也就是Sufficiency(自給型)城市。

這個榜單給中國城市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與國際知名城市對比的坐標系。比如中國成都、天津與英國第二大城市曼賈斯特處於同一個級別。

中國城市內部排名,也與國內機構給出的排名大致相當。

當年任何機構編著的排名,都會有爭議的地方,2018年的世界城市排名也不例外,裡面有些細節似乎是經不起推敲的,其中,最大的BUG就是深圳。

比如作為中國發展勢頭最猛的一個城市,深圳2017年的GDP總量超過了香港、廣州,是中國南方第一大城市,也是發展勢頭最迅猛的一個城市。

但在世界城市的排名中,僅相當於一個標準的“二線城市”,甚至不如越南的胡志明市、烏克蘭的基輔、委內瑞拉的卡拉卡斯等城市,這顯然有點說不過去的。

為此,筆者又特地找來了他們的評級依據。

其對城市的評級,主要參考一下要素,如國際知名度、在國際事務上影響力(如重要會議)、人口規模、基礎設施(如國際機場、高速公路、地鐵等)、大型港口、吸引外來投資能力、國際型的金融機構、公司總部(尤其是企業集團)或者股票交易所、先進的通訊基礎設備;蜚聲國際的文化機構,如博物館和大學;濃厚的文化氣息,如電影節、首映、熱鬧的音樂或劇院場所;交響樂團、歌劇團、美術館和街頭表演者;強大的體育社群,如體育設施、本地聯賽隊伍,以及舉辦國際體育盛事的能力和經驗。

在這些諸多的標準中,唯一能讓深圳大幅拉分的也就是文化藝術了。

而且,筆者相信文化藝術音樂等軟實力因素,在評分中應該占了不低的比重,從一些拉美和歐洲的中等城市入圍並位居前列,即可看出。

▌小結

所以,在筆者看來,這份榜單對我們的意義不在於城市級別的排名(若論城市實力說話,很多排名顯然有待商榷),而是在提醒我們,不要“走”得太快,等一下快樂、等一下靈活。

畢竟,城市是為人服務的,而不是人為了城市而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