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華池文化站成美好生活“加油站”

(通訊員 左紅霞)1月24日, 走進華池縣王咀子鄉王咀子村的綜合文化站, 村民有的下棋, 有的打乒乓球, 有的練習書法, 一派悠閒景象。

王咀子鄉綜合文化站於2010年建成, 2011年3月投入使用, 房屋總占地面積325平方米, 總投資40余萬元。 站內設有多功能室、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室、兩堂培訓室等;室外為鄉文化活動廣場, 占地720平方米, 開闢娛樂健身、籃球場、乒乓球等活動區域, 為全鄉6000多人提供了一個文化學習、健身娛樂的綜合休閒活動基地, 活躍了農民的文化生活。

王咀子鄉綜合文化站服務中心主任董甯說:“為了改變枯燥的鄉村生活,

我們免費為村民開放文化站、農家書屋及村級文化活動室等活動場所, 保證每週開放時間不少於56個小時, 組織群眾開展文化活動6場(次), 從而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

“現在我一有空, 就和鄉親們一起在文化站下棋、看書、打牌, 日子過得滋潤得很。 ”村民王舉智今年66歲, 兒子在外打工, 兩個孫子都在外地上學, 一家人只有過節才能團聚, 王咀子村的綜合文化站投入使用以來, 充實的文化生活讓王舉智和老伴的日子不再孤寂。

在王咀子村文化街, 大家對精緻的刺繡、香包、鞋墊、耳枕、拖鞋讚不絕口。 筆者從47歲的劉家廟村村民周雪梅口中得知, 這些作品大多都是她婆婆做的。 周雪梅的婆婆李彩玲, 今年70多歲了,

依然眼明手巧, 婆婆做好之後她就拿到文化站的文化街展銷。 “經過王咀子鄉香包刺繡鑒定評估領導小組統一評估價位, 就可以通過淘寶店鋪和微信平臺進行銷售了。 ”周雪梅說。

據王咀子村村支書栗生恒介紹, 2017年以來, 王咀子村以錦繡苑香包刺繡公司為依託, 採取“公司+農戶”的模式, 發展專業刺繡戶60戶、雕刻戶5戶、香包製作戶50戶, 與180多戶農戶簽訂生產收購協議, 主要生產耳枕、拖鞋、肚兜、串珠、木雕、布貼畫、匾、頭紗等產品, 年生產產品1000多件, 創利潤10多萬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