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地鐵互聯網化之後,大資料是門好生意

■IT時報記者 王昕

從今往後, 再也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我們單憑一部手機瀟灑闖天涯了。

繼錢包不用帶後, 公交卡也不用帶了, 本周魔都老百姓最關心的大事,

除了一場大雪, 就數地鐵可以刷手機支付了。

“乘客請注意!請排隊乘客準備好自己的二維碼, 有序進站。 ”地鐵工作人員大聲吆喝著。 誰也沒想到, 刷個手機、乘個地鐵, 多大個事兒啊, 能火成這樣, 都要防踩踏了!

掃碼進地鐵需使用“Metro大都會”App, 這個由申通地鐵公司開發的應用程式, 後端捆綁了支付寶和銀聯兩個支付通道, 唯獨缺席了微信, 國內的移動支付三大巨頭“三缺一”。

雖然掃碼乘地鐵開放頭幾天就遭遇了刷卡距離、藍牙未開、網路信號等諸多零零星星的使用障礙, 但支付寶和銀聯提供的乘車優惠依然讓上班族們趨之若鶩, 並在掃碼閘機前排起長隊。 閘機前舉著牌子的志願者一下子成了最忙的人。

與此前馬化騰親自出馬積極推廣公車微信支付類似, 馬雲在2017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之後, 急著趕赴上海的目的之一, 也是為了推動支付寶在地鐵這個支付環節的應用。

公交這個一向處於半封閉狀態的大流量應用場景終於向互聯網公司開放了。 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是, 公交地鐵掃碼被認為是小額移動支付最後一塊待攻破的領地, 這塊市場被微信、支付寶們佔領之後, 從路邊攤到菜市場, 移動支付已經完成了對小額支付生活場景的全覆蓋。

而在另一頭, 地鐵公司的互聯網版圖雄心也已經略顯一二。 在上海, 通過花生Wi-Fi和大都會兩個手機應用, 覆蓋每天千萬人次的進站支付和乘車上網兩大痛點, 地鐵公司能夠掌握海量用戶的上網習慣、支付資訊,

這顯然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大資料生意, 更是一個待挖掘的大金礦。

更直接的做法則是, 通過網路直接向使用者推送廣告, 目前花生Wi-Fi已經開始經營這門生意, 在多個公交系Wi-Fi項目不疾而終之後, 花生Wi-Fi的盈利前景越來越清晰。

在互聯網公司競爭撒錢近乎白熱化的階段, 最值錢的是什麼?依然是流量入口。 UC的裁員風波讓人們唏噓, 看似高高在上的阿裡帝國仍然必須面對流量入口不足的窘境;鬧出資金鏈斷裂醜聞的ofo單車估值高達100億美元, 共用單車投資為什麼這麼火?這又何嘗不是一門互聯網公司沖上大街掃蕩流量的生意!

借助互聯網公司, 地鐵完成了又一個應用場景的資料獲取與整合,

未來地鐵內外還將借助自有體系搭建一套更加完整、半封閉式的互聯網體系和平臺, 讓地鐵乘客樂此不疲地存留在上面。

未來, 如果上海地鐵可以刷臉進站了, 你可千萬別驚訝。 從技術上來說, 已經沒有太大難度。 只要你願意把自己的“臉”存在雲上的某個地方就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