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兩會·代表委員訪談②丨陳銘福:提升社區養老服務品質,做家門口的“服務管家”!

編者的話

福建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福建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分別於1月25日、26日在福州開幕。 在“兩會”期間, 福妞採訪了幾位代表和委員,

讓大家來聽聽他們對婦女兒童老人工作有哪些建議。

提升社區養老服務品質

做家門口的“服務管家”

“隨著老齡化的加劇, 家庭規模的縮小, 社會競爭的加劇都給家庭養老帶來沉重的壓力。 老齡人口數量持續快速上升, 呈現出失能老人、高齡老人、空巢老人比例升高的特點。 介於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之間的社區養老服務, 越來越受老年人歡迎。 ”省人大代表、泉州市政協副主席陳銘福對記者說, 相對於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而言, 社區養老既不需要離開自己長期生活而又熟悉的社區環境, 又能夠獲得家庭成員提供的支援和精神慰藉, 讓老人既享有家庭溫暖、又能體會同齡人的認同, 對老人和家庭都是一種“雙贏”策略。

陳銘福認為, 近年來, 我省加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建設力度, 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數量的大幅增加, 為老年人居家養老提供便利和實惠。 但現有社區養老機構還未能真正適應老齡化程度日趨加劇的形勢和老年人多樣化、個性化的養老需求。 為此, 他提出以下四點建議。

建設相對獨立完善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

鑒於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場所限制, 建議按照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目標要求, 建設相對獨立的功能較齊全的社區養老機構, 以應對老齡化加劇和社區養老的需要。 他建議, 通過重新劃地建設或改造或擴建社區周邊舊的老年活動場所、舊學校、廢棄廠房等建設新的社區養老機構, 如托老所、社區老年養護中心、社區醫養院等。

不僅提供日間照料、文體娛樂、助餐、助浴、助潔、助醫等服務, 還能為有需要住在社區養老機構的老年人提供入住養老和24小時託管服務。

強化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服務力量的培養

按照要求,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必須有正式名稱、服務場所、工作制度、工作隊伍、工作職責。 提供完善的養老服務, 必須有專職專業的工作隊伍。 他建議, 一方面對現有的為老服務人員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 另一方面引入社會專業力量, 吸納專業的人士到為老服務的工作崗位上, 擴充為老服務的人力資源。

同時, 根據社區老年人的數量情況, 為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配備相應數量的專業醫療護理人員、普通護工、社工和志願隊伍,

建立志願服務“時間儲蓄”、“時間銀行”制度, 鼓勵低齡老人為高齡老人服務, 形成良性迴圈的長效機制。

解決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資金投入和服務品質監督評估問題

資金缺乏是社區發展養老事業普遍遇到的問題。 按照目前政策, 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 投入使用後主要靠社區自己運行。 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要正常運行, 必須有穩定、長久的資金來源, 除財政及有關部門支援外, 他建議將保險資金、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等引入社區養老機構。

同時, 政府對養老服務的監督和服務品質的評估可以保證養老服務順利開展;可以組織專門監督員採取定期走訪的形式來監督服務品質;為了保證評估品質,

還可以協助建立專業化的評估機構, 對養老服務的效果進行評價, 促進養老服務工作更科學完善。

加快發展專業的養老市場和協力廠商機構

大力發展民間非營利組織, 多形式地興辦法律、文化教育、社區福利服務等民間組織, 讓更多的非營利組織介入社區, 在社區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 以替代社區行政組織的直接服務功能, 實行政社分開。

海峽教育報出品

記者:黃碩思

編輯 / 製作:黃碩思

覺得不錯, 請點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