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打工3年未回家,4歲留守女兒不願相認,管隔壁叔叔叫“爸爸”

隨著現在社會的不斷發展, 經濟條件壓垮了很多的農村家庭。 很多農村父母為了改變家裡的經濟條件, 把孩子放在家裡, 自己外出打工, 這就造成了留守兒童的出現。 留守兒童由於父母不在身邊, 他們的生活很辛苦, 跟父母的關係也很緊張。 父母還是有空多看看孩子吧!

妞妞的家庭條件特別差, 奶奶病重, 爺爺早逝, 家裡窮得叮噹響。 家裡的親戚鄰居都看不起妞妞家, 妞妞的父母受盡了嘲笑, 也做盡了難。 他們迫切的希望能改變家裡的條件, 讓一家人生活變得好過起來。 所以在妞妞還不到一歲的時候, 爸爸媽媽就“狠心”把她留給奶奶, 他們外出打工了。

這一走就是3年, 妞妞的父母也很想念妞妞, 但是想想家裡的條件, 爸爸媽媽寧願把路費省下來寄給妞妞和奶奶花呢!遇到節假日, 廠裡有3倍工資, 妞妞父母捨不得這個掙錢機會。 他們總想著掙更多的錢,

才能讓妞妞的生活更好, 不用受別人的嘲笑。 想想這些, 他們還是打消了回家的念頭了。

而家裡的妞妞, 每到過年時候就站在村口等著爸爸媽媽回來看望她。 可是車輛來往, 人來人往就是不見妞妞的父母。 妞妞盼了一年又一年, 每次都是火熱的心情在等待,

滿懷失望而歸。 一到年關, 每天都能聽到妞妞傷心的哭聲, 妞妞只在照片上見過父母, 連父母的懷抱她都不曾記得了。 村裡的小朋友都欺負妞妞, 說她是沒爸沒媽的野孩子。 奶奶也說讓爸爸媽媽回來看看妞妞, 但是為了錢, 還是放棄了。

隔壁的鄰居老楊也有一個女兒叫果果, 比妞妞大兩歲, 每次妞妞被欺負她都會沖上來保護妞妞, 還經常帶著妞妞來自己家吃飯。 老楊夫妻倆也是普通的農民, 當初村裡的年輕人都一個勁的往城裡跑, 他們卻毅然決然的選擇留在老家, 他們覺得陪伴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除了務農之外, 老楊夫妻倆還在家養起了雞鴨豬, 靠著這些收入維持生計, 一家人過得悠閒自在。

都說“遠親不如近鄰”,

因為妞妞家裡也沒個男人, 奶奶的身子也一天不如一天, 所以這些年來, 老楊經常幫助他們幹一些重活, 時不時送點雞蛋和小菜給妞妞補充營養。 奶奶十分感激, 看著妞妞和他們一家這般親近, 就讓妞妞管隔壁老楊叫“爸爸”。 果果認了個妹妹, 兩個孩子又更親近了。

妞妞4歲的時候, 爸爸媽媽手裡攢了點積蓄, 滿懷著喜悅的心情, 帶著大包小包的禮物, 回家看望妞妞和奶奶。 可是回家後, 妞妞看著抱著自己痛哭流涕的父母, 好像看到了陌生人, 不願意與他們相認。 媽媽抱著妞妞, 一直念叨著:“妞妞, 我是媽媽啊, 我是媽媽啊!”妞妞哭著說:“我有“爸爸媽媽”了, 我不認識你們, 我討厭你們!”

一旁的奶奶也抹著淚說:“你們一心改善家裡的條件沒錯, 回來看妞妞一眼能花多少錢呢?掙錢不是為了妞妞嗎?妞妞不開心, 有什麼意義?你們還不如隔壁老楊夫妻倆對妞妞好呢!”聽了奶奶的話, 妞妞的父母後悔不已。

年後他們就帶著妞妞和奶奶一起外出了。 媽媽也儘量多陪伴妞妞, 妞妞的性格也隨著父母在身邊,慢慢的變開朗了,一家人其樂融融。一家人在一起,吃糠也是甜。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父母是孩子成長的溫暖源泉。孩子長期沒有父母的陪伴,就會變得自卑,少言,嚴重影響孩子的正常交際,和正常生長。留守兒童由於沒有父母的陪伴,在精神和生活上都會受很大的影響。掙錢重要,孩子的成長更重要。呼籲留守兒童的父母,多關懷一下孩子吧!錢不是孩子成長的唯一需求,父母親情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的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們,我們會不定時推送育兒知識,將有更多的育兒知識與您分享!(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妞妞的性格也隨著父母在身邊,慢慢的變開朗了,一家人其樂融融。一家人在一起,吃糠也是甜。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父母是孩子成長的溫暖源泉。孩子長期沒有父母的陪伴,就會變得自卑,少言,嚴重影響孩子的正常交際,和正常生長。留守兒童由於沒有父母的陪伴,在精神和生活上都會受很大的影響。掙錢重要,孩子的成長更重要。呼籲留守兒童的父母,多關懷一下孩子吧!錢不是孩子成長的唯一需求,父母親情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你想瞭解更多的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們,我們會不定時推送育兒知識,將有更多的育兒知識與您分享!(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