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龍泉驛“搶人”大戰誠意滿滿!“龍泉驛人才新政16條”重金重情聚英才~

1月23日, 龍泉驛區(成都經開區)舉行的2018年人才新春年會暨人才新政發佈會, 會議正式發佈《關於實施“龍泉驛英才計畫”加快高層次人才聚集的若干政策》(又稱“龍泉驛人才新政16條”)。 據瞭解, 這是龍泉驛有史以來含金量最足、惠及面最廣、突破性最大、誠意度最高的一次人才新政。

1、分層分類認定人才及團隊

圍繞汽車、智慧裝備等我區主導產業建立“龍泉驛英才計畫”專家A類(全球頂尖人才)、B類(國家級領軍人才)、C類(地方高級人才)、D類(骨幹精英人才)4個層次縱向人才梯隊, 對入選專家實行聘任制, 5年為一個聘期, 聘期內享受有關特定待遇, 期滿後按程式重新認定。 建立軍民融合、技能技藝、教育培訓、醫療健康、現代服務、文化創意、生態農業、社會工作8個領域的專項人才體系, 各專項人才標準及扶持政策由各領域主管部門分別制定, 分層次分領域落實人才政策。

2、搭建“雙10億”人才發展資金平臺

設立10億元“龍泉驛人才發展專項資金”, 主要用於本區各類高層次人才(團隊)的選拔、培養、服務和激勵扶持。 設立10億元“龍泉驛英才開放合作基金”, 對“龍泉驛英才計畫”專家領創專案, 按照已獲得社會風險投資額度, 實施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的直接股權投資激勵, 3年內按原始投資額退出。

3、重點聚集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積極引進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等國際頂級獎項獲得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世界一流科學家等全球頂尖人才, 給予最高200萬元獎勵補貼。 重點引進培育一批國家、省、市重點人才計畫專家等領軍人才, 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補貼。 引進人才前5年以其個人每年對本地區財政貢獻的100%為參照數給予獎勵。

對高層次人才帶項目、帶團隊、帶資金來我區創辦企業的, 根據團隊級別和自籌資金規模, 給予最高1億元綜合資助。

4、暢通國際化人才引育管道

充分利用區內中法、中德等國別合作園區的全球創新資源整合優勢, 鼓勵區內企業在國(境)外建立前端孵化基地、海外研發中心等離岸創新創業平臺。 促進全球科技成果來我區轉移轉化, 對全球重大科技成果在我區成功轉化的, 按研發投入或實際技術交易額的20%, 給予最高200萬元的轉化獎勵。 探索建立海外引才工作站、人才聯絡站, 常態化開展海外招商推介和引才交流活動, 大力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 實施“公派留學計畫”, 支援合作院校優秀學子赴國(境)外攻讀我區急需緊缺專業博士學位,

對按時取得學位並與我區簽訂不低於5年服務協定的, 全額報銷學費和部分生活、交通費用。

5、創新推動區校院企合作發展

支持海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在我區設立分支機搆, 建設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高技能人才實訓(培訓)基地等載體, 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認定的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專項資助。 設立校地合作專項資金, 鼓勵區內機關企事業單位與高校院所開展廣泛專案合作, 打造一批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 舉辦暑期社會實踐、“感知龍泉行”等活動, 探索通過“雙聘”“多聘”等方式柔性引進人才, 推動高校院所科技與人才資源加速向我區聚集。

6、打造科技創新公共技術平臺

7、實施“龍泉驛匠客計畫”

加強領軍型高技能人才培育, 鼓勵區內企業完善首席技師制度, 支援建立一批技能大師工作室, 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認定的分別給予20萬元、15萬元、10萬元專項資助。 鼓勵企業在關鍵崗位、核心技術領域引進“海外工程師”, 按企業支付給“海外工程師”年薪20%的標準, 給予每人每年最高20萬元資助。 開展全民技能提升行動, 自政策發佈之日起自費新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和提高技能等級的本區戶籍居民, 給予每人最高3000元一次性培訓補助。 鼓勵企業主導汽車類技術技能人才鑒定標準建設, 相關成果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認定或相應等級標準發佈的, 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專項資助。

8、推行“黨政人才優客計畫”

對我區事業單位新引進的急需緊缺專業全日制碩士、博士,經考核合格聘任為事業單位八級和七級管理崗位或相應等級專業技術職務,分別給予3.6萬和6萬元的安家補貼,並作為我區黨政後備幹部儲蓄的重要來源。探索在專業性較強的國有企事業單位設置特聘崗位(職位),給予特聘人才市場化薪資待遇。支持區內國有企事業單位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或中級及以上職稱人員離崗在我區創業,3年內保留編制、人事關係和基本待遇,由原單位繼續為其繳納單位部分社會保險。

9、實施“龍泉驛人才廣廈計畫”

加快建設人才公寓和產業新城配套租賃住房,對A類人才採取“一事一議”的辦法解決住房問題;對B類人才,5年內可提供120平方米人才公寓一套,租金全免;對C、D類人才,5年內分別提供90平方米、6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一套,租金分別按房屋租賃市場價格的40%、20%予以補貼。產業新城配套租賃住房按市場租金的50%提供給技能人才租住。對外地獲得本科及以上學位應屆畢業生來我區企業求職,提供青年人才驛站14天免費住宿。

10、完善人才子女教育及醫療服務保障

A、B、C類人才子女可在全區範圍內選擇一所公立幼稚園、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D類人才子女可在全區範圍內申請統籌安排一所公立幼稚園、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在我區工作的高層次人才外籍子女就讀我區公立幼稚園、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可享受本區居民同等待遇。對“龍泉驛英才計畫”專家提供基本醫療補助待遇,A、B、C類人才可享受指定醫院每年一次免費健康體檢,在享受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的基本醫療費用可分別報銷100%、80%、60%,每年可報銷最高金額分別不超過2萬元、1萬元、0.5萬元。

11、高標準建設“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12、加強人才服務資訊化建設

依託“蓉城人才綠卡”建設,整合全區人才服務資源,建設“一卡+一冊+一會+一中心+一平臺”立體化服務系統,“蓉漂計畫”專家、“龍泉驛英才計畫”專家和“龍泉驛卓越人才獎”獲得者可憑卡享受政務辦理、創新創業、生活休閒、商務出行四大板塊“一站式”服務。開發人才管理服務大資料平臺,定期發佈人才白皮書,動態掌握全區人才狀況和變化趨勢,進一步提升人才服務的資訊化和專業化水準。

13、建立人才舉薦激勵機制

設立“龍泉驛英才伯樂獎”,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鼓勵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行業協會等引進和推薦人才。對成功引薦已入選或引進後3年內入選國家、省、市重點人才計畫和“龍泉驛英才計畫”專家的,給予引薦人或組織最高50萬元獎勵。

14、完善黨委聯繫服務專家制度

15、營造尊賢重才社會氛圍

充分利用各種管道、各類媒介,宣傳人才政策,提高政策影響力,做好政策兌現落實。加強區人才發展促進會、龍泉驛歐美同學會·龍泉驛留學人員聯誼會、海歸創業學院成都學院等人才社團組織建設,支援舉辦形式多樣、具有品牌影響力的行業論壇和推介活動,加大對我區人才領創項目成果轉化應用以及新產品市場推廣力度。設立“龍泉驛卓越人才獎”,加強對優秀人才表彰獎勵,每年評定一次,一次性給予獲獎人才10萬元獎勵。設立“龍泉驛人才日”,廣泛宣傳我區人才政策和發展環境,放大人才聚集效應。

16、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加強党對人才工作的統一領導,理順黨委和政府人才工作各職能部門職責,建立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實施各街鎮鄉、區屬各單位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將人才工作納入全區一級目標管理考評體系,推動形成統分結合、上下聯動、協調高效、整體推進的人才工作運行機制。

本政策所用資金如無特殊說明,均來源於龍泉驛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所有獎勵補貼資金均為稅前。與我區其他政策有重複、交叉的,按照“從新、從優、從高、不重複”原則執行。

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專項資助。

8、推行“黨政人才優客計畫”

對我區事業單位新引進的急需緊缺專業全日制碩士、博士,經考核合格聘任為事業單位八級和七級管理崗位或相應等級專業技術職務,分別給予3.6萬和6萬元的安家補貼,並作為我區黨政後備幹部儲蓄的重要來源。探索在專業性較強的國有企事業單位設置特聘崗位(職位),給予特聘人才市場化薪資待遇。支持區內國有企事業單位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或中級及以上職稱人員離崗在我區創業,3年內保留編制、人事關係和基本待遇,由原單位繼續為其繳納單位部分社會保險。

9、實施“龍泉驛人才廣廈計畫”

加快建設人才公寓和產業新城配套租賃住房,對A類人才採取“一事一議”的辦法解決住房問題;對B類人才,5年內可提供120平方米人才公寓一套,租金全免;對C、D類人才,5年內分別提供90平方米、60平方米的人才公寓一套,租金分別按房屋租賃市場價格的40%、20%予以補貼。產業新城配套租賃住房按市場租金的50%提供給技能人才租住。對外地獲得本科及以上學位應屆畢業生來我區企業求職,提供青年人才驛站14天免費住宿。

10、完善人才子女教育及醫療服務保障

A、B、C類人才子女可在全區範圍內選擇一所公立幼稚園、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D類人才子女可在全區範圍內申請統籌安排一所公立幼稚園、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在我區工作的高層次人才外籍子女就讀我區公立幼稚園、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可享受本區居民同等待遇。對“龍泉驛英才計畫”專家提供基本醫療補助待遇,A、B、C類人才可享受指定醫院每年一次免費健康體檢,在享受醫保報銷後個人負擔的基本醫療費用可分別報銷100%、80%、60%,每年可報銷最高金額分別不超過2萬元、1萬元、0.5萬元。

11、高標準建設“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12、加強人才服務資訊化建設

依託“蓉城人才綠卡”建設,整合全區人才服務資源,建設“一卡+一冊+一會+一中心+一平臺”立體化服務系統,“蓉漂計畫”專家、“龍泉驛英才計畫”專家和“龍泉驛卓越人才獎”獲得者可憑卡享受政務辦理、創新創業、生活休閒、商務出行四大板塊“一站式”服務。開發人才管理服務大資料平臺,定期發佈人才白皮書,動態掌握全區人才狀況和變化趨勢,進一步提升人才服務的資訊化和專業化水準。

13、建立人才舉薦激勵機制

設立“龍泉驛英才伯樂獎”,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鼓勵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行業協會等引進和推薦人才。對成功引薦已入選或引進後3年內入選國家、省、市重點人才計畫和“龍泉驛英才計畫”專家的,給予引薦人或組織最高50萬元獎勵。

14、完善黨委聯繫服務專家制度

15、營造尊賢重才社會氛圍

充分利用各種管道、各類媒介,宣傳人才政策,提高政策影響力,做好政策兌現落實。加強區人才發展促進會、龍泉驛歐美同學會·龍泉驛留學人員聯誼會、海歸創業學院成都學院等人才社團組織建設,支援舉辦形式多樣、具有品牌影響力的行業論壇和推介活動,加大對我區人才領創項目成果轉化應用以及新產品市場推廣力度。設立“龍泉驛卓越人才獎”,加強對優秀人才表彰獎勵,每年評定一次,一次性給予獲獎人才10萬元獎勵。設立“龍泉驛人才日”,廣泛宣傳我區人才政策和發展環境,放大人才聚集效應。

16、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

加強党對人才工作的統一領導,理順黨委和政府人才工作各職能部門職責,建立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實施各街鎮鄉、區屬各單位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將人才工作納入全區一級目標管理考評體系,推動形成統分結合、上下聯動、協調高效、整體推進的人才工作運行機制。

本政策所用資金如無特殊說明,均來源於龍泉驛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所有獎勵補貼資金均為稅前。與我區其他政策有重複、交叉的,按照“從新、從優、從高、不重複”原則執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