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話更美創始人劉迪:整治行業亂象,消費與醫療並行,2018醫美將從小眾走向大眾人群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1月29日報導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在這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 作為醫療行業中的細分領域醫療美容迅速走進創業者的視線、成為資本關注的焦點。

人生不是天生, 相貌也是可以後天改變的, 醫療美容行業滿足了消費者對美的實際需求, 消費與醫療並駕齊驅, 瞬間引爆了這個萬億級藍海市場。

迎合著消費升級大趨勢, 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在追求美麗的道路上付出。 2017年12月, 國內領先的專業醫療美容與健康服務平臺更美App發佈的《2017中國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去年中國醫美增速超40%, 總量達1000萬例, 已超過巴西正式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醫美市場。

新年伊始, 獵雲網從醫美行業的行業亂象整治、惡意競爭、消費醫療、醫生與消費者等多個角度與更美App創始人劉迪進行了對話。

更美App創始人劉迪可謂是一個“根紅苗正”的創業者, 他出身於醫療世家,

耳濡目染, 帶著這種先天性的基因, 在創辦更美前他曾在某知名醫療互聯網公司擔任VP, 讓他進一步對醫療行業產生一種思考和預見。

在外界眼中, 醫療美容是一個神秘的行業。 一方面這種神秘感給它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未知, 而這種未知來自於用戶的認知度;另一方面, 未知的背後隱藏著一種行業亂象:黑診所、假醫生和非法藥品氾濫成災, 資訊的不透明讓求美者難辨真偽。

“在過去十幾年中, 醫美幾乎是中國口碑最差的行業之一”劉迪告訴獵雲網。

隨著醫美近幾年的爆發式發展, 線下醫美機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品質卻稂莠不齊, 許多黑診所、小作坊亂象橫生。 “當前, 醫美行業確實存在非陽光化或者灰色的地帶。

”劉迪說。

去年12月 8 日, 更美 App 發佈了《2017 中國醫美行業白皮書》和 《2017 中國醫美行業黑皮書》, 其中“黑皮書”把醫美行業裡被大家詬病的負面和亂象梳理總結後公佈於眾, 在行業內引起了廣泛關注。

劉迪表示:“在幫助醫美行業合規化的過程中, 我們統計出違法違規機構數量, 並計算出他們的真實利潤級別。 ” 據“黑皮書” 顯示, 中國黑診所數量已超 60000 家, 是正規診所的 6 倍, 黑診所年手術量超 2500 萬例, 其中90% 手術是在美容院、美甲店、普通社區的私人工作室甚至旅館中進行。

從目前行業的整體趨勢來看, 國內的醫美技術水準與國外並無明顯差異, 但與國外健全的醫療體系相比, 我國在醫療監管體制、精細化服務、專業醫生培養體系等方面,

均需要行業內從業者去創業創新, 主動迎合國家的管控。

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 2017年更美App主動配合了國家各個部門對醫美行業的十餘次調查, 從醫療整形廣告、機構牌照等各個方面接受政府監管。 “因為醫美行業在迅速的發展擴大中進入了公眾和政府的視野, 所以來自外部的壓力越來越大。 更美App作為專業醫美平臺, 不如主動做些事情, 讓這個行業盡可能的符合公眾和國家的預期。 ”

“醫療行業的核心是信任, 當信任匱乏時醫美行業將難以發展, 更美App希望能幫助行業建立信任體系, 為醫美發展提供更多助力和支援。 ”劉迪說。

然而, 隨著醫美市場的縱深發展, 面對利潤的誘惑和潛在的用戶需求, 平臺與平臺之間、民營醫療機構與公立醫療機構之間角逐越發激烈,

也開始顯現出惡意競爭。 從醫美行業縱向看, 這種亂象背後是一種行業內外部、上中下游利益鏈衝突所致。

劉迪唏噓不已地告訴獵雲網:“競品之間相互撕扯和攻擊是件非常無聊的事情, 除了給行業抹黑, 對自身發展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中國有近兩億名潛在的醫美用戶, 目前所有平臺和機構開發的量全部加起來, 也僅占十分之一左右。 醫美行業應該共同努力向處於這個市場裡面的消費的年輕人, 傳遞一種資訊:醫美行業是安全的。 ”

眼下, 醫美行業發展處於黃金時期, 隨著大量資本的湧入, 玩家雲集。 但說到底, 醫美實質屬於醫療一個細分領域, 醫在前美在後, 對於用戶來講,他們最注重的是服務與體驗。

在劉迪看來消費醫療的核心是健康服務,其關鍵是流量機制。移動互聯網精准匹配上年輕人消費行為的變化,而更美的發展剛好趕上這波市場紅利。

劉迪告訴獵雲網,更美App未來的增量市場主要集中在二三線城市,80後、90後白領、大學生等中產階層。他們漸漸開始追求外表的健康和美麗,將一部分生活預算轉到醫美的服務裡。

而醫美屬於消費醫療,“溝通和服務”成為消費者滿意度的主要衡量標準。縱觀更美成立至今的幾塊核心業務,劉迪向獵雲網坦言還有一些沒有做好的地方,這些用戶的回饋的痛點正是有待更美App優化和解決的問題。

劉迪向獵雲網透露,目前用戶抱怨最多是整形案例不足,即便更美平臺上已經累積了340萬篇真實整形案例,用戶還是覺得遠遠不夠。“在決策過程中,用戶對於用於參考的整形對比圖的需求是沒有止境的。”

當一些女性用戶打開更美APP抱怨可參考的案例或者圖片內容不夠多時,恰恰證明了她在進行理性的消費決策,可參考案例的累積是劉迪認為平臺長期需要解決的難題。“雖然平臺已經有幾百萬用戶在發整形前後的對比圖,但是與下單量相比還是比較少的。儘管線上有平臺的激勵措施、線下有機構的鼓勵和返現,願意上傳對比圖的用戶比例還是遠遠不能讓我滿意。”劉迪告訴獵雲網。

問及原因,劉迪從兩個層面進行了分析:第一個層面是用戶心智,突破讓用戶覺得分享自己的整形經驗和圖片不是那麼隱私的事情,這需要平臺長期與使用者進行交流與溝通;第二個層面是產品運營,做優化、定位對用戶進行激勵與正確引導。

醫美行業主要連接四個埠:線上平臺、線下機構、整形醫生、求美用戶。在這四個環節中,決定用戶直接消費的動力是醫生,因此醫生端一直是更美四年來重點發力領域:從問答App到社區互動、用戶分享逐漸實現了由電商化向商業化邁進的路徑。

由於每個醫院裡面醫生不一樣,擅長的項目、好評度等不盡相同。針對醫生,更美App平臺通過資料搜集、積累,運算,形成評估體系。“用戶—醫生—機構”三位一體,為用戶提供選擇,進行精准匹配。

由於真正為用戶解決問題的是醫生,在為醫生賦能方面,更美App注重增加醫生的價值,讓他們通過平臺可以打造自己的IP品牌,一方面為醫生自身的賦能,另一方面為平臺吸引流量進行轉化變現,實現雙贏。

劉迪認為,更美App在給很多年輕整形醫生提供的機會,幫助了大量的醫生實現自身價值。“有大量的醫生品牌和他的IP價值都是從更美得到的,在過去三、四年時間裡面,更美孵出了中國一大批優秀的年輕醫生。”

屈指算來,更美App已走過五年。在過去四年內更美App作為專業醫美平臺主要對接醫生和用戶,期間歷經了四輪融資、四次產品反覆運算、四次業務調整,卻一直在醫療美容的賽道上領先,原因在於對目標堅持和把握住正確的方向。

剛剛過去的2017是創投圈焦慮的一年。談到“焦慮”一詞,劉迪也感觸頗深。“其實創業的初期是最爽的時候,不用想著收入,只要使用者在增長,產品在更迭,投資人反正當時壓力也小,馬放南山,只要資料在增長就行了。但是到了創業中期B2C階段,投資人的砝碼增加,需要看到商業的回報,此時很多公司是存在焦慮感的,開始考慮在發展和賺錢這兩個之間處掉一個平衡,以繼續支持業績及估值增長。”

更美App創始人劉迪認為,一個行業的資訊或者說社交平臺,過渡到一個商業服務平臺這期間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更美現在處於中期的中部,資料健康,持續盈利,錢在慢慢的回來,其實這個時候心也比較安了,焦慮感慢慢就消失了。”

回顧整個創業路徑,他感到很幸運:“我覺得算是三生有幸,做互聯網醫療這件事情,這個時間剛剛好。”

採訪末,劉迪認為2107對於更美來說一個效率提升年,他用一個成語概括叫:一躍而起。而面對已經到來的2018,劉迪預言:2018年將會是醫美從小眾人群走向大眾人群的一年。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07504

對於用戶來講,他們最注重的是服務與體驗。

在劉迪看來消費醫療的核心是健康服務,其關鍵是流量機制。移動互聯網精准匹配上年輕人消費行為的變化,而更美的發展剛好趕上這波市場紅利。

劉迪告訴獵雲網,更美App未來的增量市場主要集中在二三線城市,80後、90後白領、大學生等中產階層。他們漸漸開始追求外表的健康和美麗,將一部分生活預算轉到醫美的服務裡。

而醫美屬於消費醫療,“溝通和服務”成為消費者滿意度的主要衡量標準。縱觀更美成立至今的幾塊核心業務,劉迪向獵雲網坦言還有一些沒有做好的地方,這些用戶的回饋的痛點正是有待更美App優化和解決的問題。

劉迪向獵雲網透露,目前用戶抱怨最多是整形案例不足,即便更美平臺上已經累積了340萬篇真實整形案例,用戶還是覺得遠遠不夠。“在決策過程中,用戶對於用於參考的整形對比圖的需求是沒有止境的。”

當一些女性用戶打開更美APP抱怨可參考的案例或者圖片內容不夠多時,恰恰證明了她在進行理性的消費決策,可參考案例的累積是劉迪認為平臺長期需要解決的難題。“雖然平臺已經有幾百萬用戶在發整形前後的對比圖,但是與下單量相比還是比較少的。儘管線上有平臺的激勵措施、線下有機構的鼓勵和返現,願意上傳對比圖的用戶比例還是遠遠不能讓我滿意。”劉迪告訴獵雲網。

問及原因,劉迪從兩個層面進行了分析:第一個層面是用戶心智,突破讓用戶覺得分享自己的整形經驗和圖片不是那麼隱私的事情,這需要平臺長期與使用者進行交流與溝通;第二個層面是產品運營,做優化、定位對用戶進行激勵與正確引導。

醫美行業主要連接四個埠:線上平臺、線下機構、整形醫生、求美用戶。在這四個環節中,決定用戶直接消費的動力是醫生,因此醫生端一直是更美四年來重點發力領域:從問答App到社區互動、用戶分享逐漸實現了由電商化向商業化邁進的路徑。

由於每個醫院裡面醫生不一樣,擅長的項目、好評度等不盡相同。針對醫生,更美App平臺通過資料搜集、積累,運算,形成評估體系。“用戶—醫生—機構”三位一體,為用戶提供選擇,進行精准匹配。

由於真正為用戶解決問題的是醫生,在為醫生賦能方面,更美App注重增加醫生的價值,讓他們通過平臺可以打造自己的IP品牌,一方面為醫生自身的賦能,另一方面為平臺吸引流量進行轉化變現,實現雙贏。

劉迪認為,更美App在給很多年輕整形醫生提供的機會,幫助了大量的醫生實現自身價值。“有大量的醫生品牌和他的IP價值都是從更美得到的,在過去三、四年時間裡面,更美孵出了中國一大批優秀的年輕醫生。”

屈指算來,更美App已走過五年。在過去四年內更美App作為專業醫美平臺主要對接醫生和用戶,期間歷經了四輪融資、四次產品反覆運算、四次業務調整,卻一直在醫療美容的賽道上領先,原因在於對目標堅持和把握住正確的方向。

剛剛過去的2017是創投圈焦慮的一年。談到“焦慮”一詞,劉迪也感觸頗深。“其實創業的初期是最爽的時候,不用想著收入,只要使用者在增長,產品在更迭,投資人反正當時壓力也小,馬放南山,只要資料在增長就行了。但是到了創業中期B2C階段,投資人的砝碼增加,需要看到商業的回報,此時很多公司是存在焦慮感的,開始考慮在發展和賺錢這兩個之間處掉一個平衡,以繼續支持業績及估值增長。”

更美App創始人劉迪認為,一個行業的資訊或者說社交平臺,過渡到一個商業服務平臺這期間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更美現在處於中期的中部,資料健康,持續盈利,錢在慢慢的回來,其實這個時候心也比較安了,焦慮感慢慢就消失了。”

回顧整個創業路徑,他感到很幸運:“我覺得算是三生有幸,做互聯網醫療這件事情,這個時間剛剛好。”

採訪末,劉迪認為2107對於更美來說一個效率提升年,他用一個成語概括叫:一躍而起。而面對已經到來的2018,劉迪預言:2018年將會是醫美從小眾人群走向大眾人群的一年。

本文來自獵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07504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