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北方人為什麼不夠精明?因為腦子都用在了付帳上

先說一段自己的尷尬經歷吧。

大學畢業那年冬天, 北京, 我參加了工作, 舍友林哥讀研, 於是在某個週末我從天通苑到海澱與他相聚。 各自帶了物件出席, 四個人吃了三百來塊錢。 到結帳的時候發生了“衝突”, 我們倆都表示自己請客, 我的理由是我賺錢了, 他還在上學, 林哥的理由是海澱是他的地盤, 客隨主便。 然而他力氣比我小, 略占下風。 飯畢打車回家, 先把他送到家門口然後再回天通苑。 舍友下車後敲了敲後車窗, 我以為還要道別一下, 就搖下玻璃, 誰知三張百元大鈔迎面而來, 並伴隨著被寒風吹淩亂的一句話“下次去天通苑你再請。

”機智的我怎麼可能讓他得逞?隨手把錢扔出窗外, 喊一聲:“別來這套!”然後迅速搖上車窗, 叮囑的哥師傅趕緊走。

另一次同學聚會, 飯快要吃完的時候, 我說:“咱們都不是外人, 誰都別搶了, 這頓我來。 別像林哥一樣賊,

你把錢扔進車裡, 我再給你扔出去, 有勁沒勁?”

林哥還沒反應過來, 林嫂一臉驚訝:“你說哪次?”

“就畢業那年冬天, 晚上在中關村吃飯那次啊。 ”

“啊?!你又扔出來了?我倆當時轉身就走了。 ”

我次奧, 原來當時三張票子就這樣隨風而去, 不知道便宜了哪個路人甲。 但這並不是個例, 在北方的飯店裡, 隨處可見爭搶付帳的場景, 這是一道別樣風景。 經過多年的歷史演變, 從付帳一個小細節裡, 也處處能體現出智慧戰勝體力, 簡直是“機關算盡太聰明”。

縱觀整個付帳史, 初級階段應當是體力勞動的時代。 能不能搶先付帳, 完全看你身手是否矯健、體力是否足以壓倒眾人, 或者有個龐大的身軀也行, 往吧台一站胳膊一橫可以完全擋住後來者的進攻。 實力相當時, 付帳就成了一場“撕逼大戰”, 那場面簡直就像是打群架, 可以把小孩子嚇哭, 鬼神見之亦可膽顫。 曾有一位北京妞分享了一段經歷, 她交了個歪果仁男朋友, 於是糾集朋友們一起吃飯。 結果結帳的時候一幫朋友呼喝拉扯之聲不絕,

歪果仁沒見過這場面, 情急之下一把抱起女朋友放到一邊, 然後奮不顧身的沖到人群中“拉架”, 別打了別打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 身材弱小的同學顯然很難占上風, 於是他們只好靠腦力取勝。 絞盡腦汁之後終於想到了好辦法, 飯剛剛吃了一半, 就有人聲稱要上個廁所,

然後繞到前臺把賬結了, 回來後一身輕鬆。 這種伎倆使的次數多了, 自然會有人防備。 上廁所可以, 但是你上個廁所沒必要穿外套吧?你以為把錢包偷偷塞到褲子口袋裡別人就看不到了?於是再有人中途“非典型上廁所”, 桌上立馬會有人抄起錢包緊隨其後, 追著也要跟你打一場付帳之架。 有時候甚至全桌人一哄而起, 不知道的還以為吃霸王餐要組團兒逃跑。 或者是你剛站起身來, 立刻會有個身強體壯的哥們兒把你揪回來摁到座位上:“上什麼廁所?你以為你那點小心思勞資看不出來?”

有句話叫“辦法總比困難多”,既然提前結帳不實用了,機智的人們又想到另外一個方法:提前預付。估摸好了今天要來幾個人,大概能吃多少錢。早幾分鐘到飯店,先押上幾百塊錢到前臺,多退少補。再後來,這方法也不太靈,而且總有比自己先到的,於是乾脆就吃飯前約好。電話裡經常出現這樣的對話,“老王啊,週末咱們聚聚?”“聚沒問題,不過提前說好,飯得我請,不然勞資不去。”這哪裡是在約飯?分明是在約架!

到了無現金時代的今天,能否取得最終勝利的關鍵,在於誰先掃到二維碼。之前擔心別人付帳一把搶過別人的錢包,現在是一把搶過別人的手機。吧台前的場景也變得不一樣了,一堆手機伸到前面,然後一個人大聲說:“行了行了,我掃碼了,你們都別搶了。”或者如果是二維碼擺牌,則會有人一把搶過來摟在胸前,甚至夾在褲襠裡,然後說:“今兒誰都別跟勞資搶,都踏實的坐下吃飯去!”

為了搶單付帳,人們可謂是煞費苦心呐。要論做生意,北方人遠遠比不上南方人精明,或許腦細胞全都在思考怎麼搶單付帳上耗費殆盡了。當然這並不是說南方人不搶單,只是這種付帳的場景在北方更普遍,場面恐怖程度也更嚇人。

那這樣就可以說北方人都豪爽厚道嗎?我看也未必。不可否認,在一眾搶單付帳的人群當中,不乏有人濫竽充數。小編有個同學就是這樣,每次都跟著搶,但是每次都是神跑位,總是站在人群週邊大聲嚷嚷著我來付,然而每次都不成功,回來後還一頓抱怨,“又讓你們請”云云。還有人時間上把控的十分精准,掏錢的速度總會比別人慢半秒鐘,最後臉上洋溢出極其不忿的表情,默默把錢塞回錢包。而且就算是能搶到付帳機會的人裡面,估計也有一小部分人其實打心眼裡不想付,不想丟份兒而已。

有人說搶單付帳是陋習,我看這樣挺好,熱鬧一頓更能證明感情深厚,而且也會讓你看清一些人。馬上到年底了,又到了頻繁聚會的季節,今年你們想好怎麼搶了嗎?或者以前的飯局上有沒有遇到過比較嗝兒的付帳經歷?歡迎評論區跟大家分享。

你我之間,只少了一個“關注”的距離,迅速點一下,咱就是老鐵。

有句話叫“辦法總比困難多”,既然提前結帳不實用了,機智的人們又想到另外一個方法:提前預付。估摸好了今天要來幾個人,大概能吃多少錢。早幾分鐘到飯店,先押上幾百塊錢到前臺,多退少補。再後來,這方法也不太靈,而且總有比自己先到的,於是乾脆就吃飯前約好。電話裡經常出現這樣的對話,“老王啊,週末咱們聚聚?”“聚沒問題,不過提前說好,飯得我請,不然勞資不去。”這哪裡是在約飯?分明是在約架!

到了無現金時代的今天,能否取得最終勝利的關鍵,在於誰先掃到二維碼。之前擔心別人付帳一把搶過別人的錢包,現在是一把搶過別人的手機。吧台前的場景也變得不一樣了,一堆手機伸到前面,然後一個人大聲說:“行了行了,我掃碼了,你們都別搶了。”或者如果是二維碼擺牌,則會有人一把搶過來摟在胸前,甚至夾在褲襠裡,然後說:“今兒誰都別跟勞資搶,都踏實的坐下吃飯去!”

為了搶單付帳,人們可謂是煞費苦心呐。要論做生意,北方人遠遠比不上南方人精明,或許腦細胞全都在思考怎麼搶單付帳上耗費殆盡了。當然這並不是說南方人不搶單,只是這種付帳的場景在北方更普遍,場面恐怖程度也更嚇人。

那這樣就可以說北方人都豪爽厚道嗎?我看也未必。不可否認,在一眾搶單付帳的人群當中,不乏有人濫竽充數。小編有個同學就是這樣,每次都跟著搶,但是每次都是神跑位,總是站在人群週邊大聲嚷嚷著我來付,然而每次都不成功,回來後還一頓抱怨,“又讓你們請”云云。還有人時間上把控的十分精准,掏錢的速度總會比別人慢半秒鐘,最後臉上洋溢出極其不忿的表情,默默把錢塞回錢包。而且就算是能搶到付帳機會的人裡面,估計也有一小部分人其實打心眼裡不想付,不想丟份兒而已。

有人說搶單付帳是陋習,我看這樣挺好,熱鬧一頓更能證明感情深厚,而且也會讓你看清一些人。馬上到年底了,又到了頻繁聚會的季節,今年你們想好怎麼搶了嗎?或者以前的飯局上有沒有遇到過比較嗝兒的付帳經歷?歡迎評論區跟大家分享。

你我之間,只少了一個“關注”的距離,迅速點一下,咱就是老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