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天津“兩會”·津雲訪談第八期:京津冀的“朋友圈”

如不能正常流覽請選用IE流覽器

津雲訪談視頻直播節目現場

民革紅橋區委會副主委, 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調研員陳碧寒

陳碧寒:您好, “津雲”的網友朋友們大家好!

主持人:天津廣豐大藥房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迎, 您好王代表。

天津廣豐大藥房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迎

王迎:主持人好, 北方網和“津雲”各位網友們好!

主持人:在“津雲”用戶端和北方網開通的“我托代表、委員捎建議”欄目中, 一個月的時間裡我們徵集到了網友發來的各類建議700餘件。 其中, 關於“京津冀”的話題可以說是頻頻被網友@。 今天, 我們與兩位代表就來一起聊聊京津冀的“朋友圈”。

京津冀協同發展以來, 可以說是利好消息不斷。 近期, “京津冀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開始實施。

這就意味著持有效國際旅行證件和前往第三國或地區聯程客票的外國旅客, 可從京津冀口岸出入境, 並可免辦簽證在京津冀區域內停留6天, 進行旅遊、商務會展、探親訪友等短期活動。 陳代表, 您覺得這項政策的實施將會對天津和整個京津冀地區的旅遊市場帶來怎麼樣的變化呢?

陳碧寒:這項政策是經國務院批准, 在2017年12月28日正式實行的。 它面對的人群是來自53個國家持有效國際旅行簽證和前往第三國的人群, 53個國家包括法國、德國這樣的申根國家, 還有英國等15個其他歐洲國家, 以及美國、加拿大等6個美洲國家, 澳大利亞、紐西蘭這2個大洋洲國家, 還有韓國、日本等6個亞洲國家。 這是這項政策針對的人群。

過去,

我們也實行過過境免簽政策, 是2013年北京實行72小時免簽, 2015年天津實行72小時免簽, 這次的政策相比過去我認為有四個方面的不同:

第一, 免簽人員在國境的停留時間延長了一倍。 72小時是三天, 144小時是6天, 人們可以從事的業務和可以活動的範圍會更大一些;

第二, 剛才我說過過境免簽的人群在境內停留的範圍會增大。 過去北京實施的政策是只能在北京停留, 天津實施的只能在天津停留, 但現在的政策是144個小時可以在京津冀三地停留, 這個區域放大了很多;

第三, 吸引的人群會更大幅度提升。 剛才我也說了, 由於以前有區域限制, 以天津為例, 我們只能吸引到天津來探親、有商務活動或者旅遊的人群;現在不僅可以吸引專程到天津來的人,

還可以吸引本來到河北省和北京的人群, 這樣到天津停留的人群會大幅度提升;

第四, 旅遊資源更豐富了。 吸引的人群多, 而且三地都是旅遊資源豐富的區域, 這樣的話可以整合區域旅遊資源, 設計不同專題的旅遊線路, 吸引更多的人群到三地旅遊觀光。

主持人:您說得非常好。 2022年冬奧會將在河北省張家口舉行, 比如說我到北京開會了, 說張家口有冬奧會過去看看, 看完比賽以後再來天津嘗嘗“狗不理”包子, 這樣的拉動作用也是一個有益的嘗試。

陳碧寒:對。

主持人:關於“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 “津雲”網友們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網友“劉先生”就提到:“京津冀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 吸引了越來越多符合條件的外籍旅客來京津冀地區從事商務、旅遊、文化交流等活動。 為應對‘大進大出’的客流常態,建議天津機場邊檢站積極落實各項便民政策,推出多項便民舉措,堅持節假日客流高峰時段‘錯峰支援、出入聯動’‘疊加削峰’勤務模式,積極推進‘智慧邊檢’建設,擴大自助通關查驗效能,全力為廣大出入境人員提供優質、高效、專業的通關服務,努力滿足旅客日益增長的美好通關體驗新需求新期待。”針對網友的這項建議,王代表,您怎麼看?

王迎:聽了劉先生的建議,我覺得他應該是一位經常乘飛機出行的商務人士。我也很關注“智慧通關”這一塊。去年11月份我乘飛機出門,我感覺我們的機場“智慧通關”這一塊建設得好像不是很到位。比如說自助通關,當時可以不列印登機牌,憑手機二維碼就可以通關。但是機場內只有兩個可以掃描二維碼的通道,而且跟拿普通登機牌的通道是混著的,還是需要排隊,對於通關速度來講,沒有起到真正的便捷效果。作為習慣從北京首都機場出發的人來講,到首都機場大家都是自己列印登機牌和自助托運行李,各方面非常完善。所以我認為京津冀一體化也好、144小時的過境免簽政策也好,還是要有效地承載北京疏導過來的非首都功能。比如說北京首都機場一年8000多萬的客流人次,我們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天津機場旅客輸送量突破2000萬人次”,如果服務不到位,就沒有辦法、沒有能力承載。對於天津機場來講,我認為應該充分利用科技的手段,採取多種勤務模式,提高旅客的通關速度,這樣才能有效承載北京疏導過來的客流。

主持人:您說得非常好,在“智慧通關”方面,我們需要硬體設施的加強,同時也需要服務方面的加強。

王迎:是的。

主持人: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骨骼系統和先行領域,交通一體化是網友們最為關注的熱點。相信很多朋友也注意到了,自2018年1月1日起,京津冀“一卡通”正式投入使用,三地重點城市實現交通“一卡通”,京津冀“同城出行、同城優惠”的出行模式已初步形成。那麼,交通一體化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呢?

陳碧寒:有一句話以前非常流行,“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說明瞭交通對於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和民計民生所起到的基礎性作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也有一句話,“協同發展、交通先行”。2015年4月,中央發佈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同年,發佈了《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規劃》。在這項規劃當中,對於交通一體化的建設,我自己理解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網路化建設,二是智慧化管理,三是一體化服務。在網路化建設方面,大家可能體會比較深,就是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這幾年我們連續地建設京津冀地區城際之間的鐵路,同時加密車次,這讓大家感覺到了軌道上的京津冀已經初步形成了,這就會給大家帶來半小時、一小時的通勤圈,這是從硬體建設來說的。

剛才網友說的交通“一卡通”是智慧化管理和一體化服務的體現,“同城出行、同城優惠”。現在“一卡通”實際上改變了老百姓的出行的方式,提升了效率,擴大了百姓的職業選擇,這是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對百姓最大的貢獻。

主持人:王代表,您的觀點呢?

王迎:“一卡通”投入使用,看到這個我很激動,也很高興。為什麼?因為京津冀“一卡通”是我在天津市十六屆人大六次會議,也就是2017年1月份的會議上我提出的大會建議,當時政府部門給我的答覆是我們要努力做這件事情,但是很難,因為牽扯到很多方面的問題。天津和北京在“一卡通”方面自身就做得很好,河北省可能稍微有一些欠缺,要三地協同的話,用多半年的時間。中央還有京津冀三地在京津冀交通“一卡通”的研發以及各個方面的銜接上做了很大努力,很高興在2018年1月1日可以實施了,我當時非常激動。

陳代表剛才說到“要想富”先修路,從以前的絲綢之路到茶馬古道,再到現在的“一帶一路”,都是有路,有了路才有經濟,所有的經濟發展都是由路開始的,有了路人才能動起來,物才能動起來。京津冀一體化實際上是“共同交通”,“一卡通”的先行推出,對於天津市的旅遊業等各個方面都提供了很好的服務基礎、出行基礎。

主持人:是這樣的。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在這方面有迫切的需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剛才跟陳代表溝通的時候陳代表也說了,為了實現京津冀“一卡通”,三地政府下了很大力度。河北省有兩、三個億的投入做硬體設施,但是對於百姓來說,大家還是有更多的期待。因為在“我托代表、委員捎建議”欄目中,我們徵集到的眾多建議,也可以感受到大家對於“交通一體化”還是有更迫切的需求,大家希望除了“一卡通”之外還能有更多優惠政策出臺、實施。陳代表,您覺得政府還可以給予市民朋友提供哪些惠民政策呢?

陳碧寒:百姓的期待應該是政府努力的方向。交通一體化是一個長遠的規劃,它是有不同的時間節點。現在三地政府在總體規劃上也在大力推進進度。從《政府工作報告》還有各部門的工作報告當中也可以感受到,交通互聯互通的進度在加速。剛才大家也在說京津城際還有一個“月票制”,據我們瞭解,從2017年5月份開始,月票累計刷卡達到51萬多人次,這個量是很大的。

還有,我們開通了京津延長線,天津東站延長到於家堡,車次也加密了,由原來12對到27.5對,有一個回程車。這樣一來,高鐵就有點公交化了,是用“高鐵公交化”促進了同城化。現在的京津“雙城記”,確保了它的實施。還有在京津冀區域,據我瞭解,現在45家客運站實現了聯網售票,這些都是2017年在方便百姓出行方面政府所做的努力。

2018年,我通過官方管道瞭解,主要在加快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方面,還是要按照“規劃同途、建設同步、運輸一體、管理協同”的目標,加快推進城際鐵路樞紐、航空樞紐和海上門戶的建設。一旦這些工作一一落實,交通一體化會取得更大的突破。這是硬體方面。

軟體方面,大家對“一卡通”“月票制”非常贊同。過去天津市實現了部分地鐵和交通“一卡通”,據我瞭解,輕軌9號線也將要加入到“一卡通”行列中了。

主持人:剛剛我們用了很長的時間聊了交通方面的話題。 2015年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要“推進交通、生態環保、產業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那麼,二位代表覺得,在生態環保和產業對接方面,京津冀三地還有哪些需要鞏固和突破的呢?

陳碧寒: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我們習總書記親自謀劃和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的國家戰略,是一個頂層設計的事業。在2015年4月,制訂出臺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主要提出在交通、生態環保和產業三個領域率先突破。剛才我們主要討論的是老百姓切身感受比較強的交通一體化方面。說到生態環保和產業,我們也有明確的工作內容。比如說在生態環保方面,我們有大氣的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可能是老百姓體會最深刻的,過去的藍天數量是屈指可數的,現在沙塵暴基本上得到很好的治理,霧霾天數也比過去大幅度減少了。這是生態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

產業方面,三地設立了“京津冀產業結構調整引導基金”,總規模達到100億,這個基金主要用於促進區域之間的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為此,三地也加強了產業方面的協作,據我所知,天津和北京、河北有共建產業園,搭建產業平臺,還有一些重大合作專案陸續落地,這是我們已經取得的成果。

下一步,我想還是繼續沿著這幾個方向努力推進,使大家獲得更好的感受。比如說生態環保方面,我們要繼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和水污染防治,以及濕地保護。產業方面前期要把產業園、平臺和重大合作專案逐漸落地,而且要進一步的深化、升級,要做這些工作。

主持人:王代表,您的觀點呢?

王迎:提到生態環境,大家比較關心的是空氣污染和水污染問題。我們喝的是灤河水,但是實際上我們是引灤工程的下游。由於以前三地各自的考核指標、各自的政策、各自的管理都不同,所以我們應該從政策上完善。天津市人大在十六屆四次會議上有四個關於生態環保方面的條例,是通過全體代表表決通過的,這四個條例的分量也是非常重的。所以我想,在三地的考核指標包括政策的制訂上,應該要統一標準,這樣我覺得對於我們的水污染和空氣的治理是非常有利的。

從產業對接上來講,老百姓比較關注衣食住行、業教保醫。剛才陳代表提到有很多包括科技方面的產業園,以及中關村產業園落地天津,這些方面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工作。在百姓關心的問題上,比如說醫療產業,北京大型三甲醫院有62家,特色醫院有417家。所以,從醫療產業方面來講,我們能否引進一些北京的像301醫院這種醫院的重點科室、重點專案,或者是分院落地天津,也可以緩解天津的就醫問題,同時對提升天津的醫療水準也有促進。

從教育產業來講,北京的211大學數量是天津的9.7倍,我們有很多的天津市好的考生外流到北京、上海、廣州、浙江等城市的大學,但我們的大學完全沒有達到飽和的狀態,我們的海河教育園也完全沒有到飽和的狀態。所以,我們是否可以吸引這些大學的院、系到我們天津來落地,這樣我們會吸引很多的優秀人才留在天津。從這兩個方面來講,我們還有文章可以做,最主要的前提是我們路要通、配套服務基礎設施建設要一步步實現。

主持人:說到路要通,下一個問題也是網友非常關心的。“津雲”網友“張先生”說: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全面推進,天津的交通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在軌道交通方面,濱海的B1、Z2、Z4,市區的一號線東延等。但這些規劃都集中在中心城區、東部地區以及濱海新區,而西部地區則沒有涉及到。比如,現在的地鐵3號線只到南站、2號線只到曹莊、8號線一期和11號線一期只到外環內就戛然而止了,並沒有延伸到西青區腹地。

隨著雄安新區的設立,天津距離雄安新區最近的地方就是西青區西部和靜海區了。所以,我建議在軌道交通規劃中將天津西部地區作為一個重點區域,主動對接雄安新區和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建設。天津西部有津保高鐵、津雄高鐵、京滬高鐵等,重點建設此區域的軌道交通,進而形成產業集群非常有利於天津市的發展。

高手在民間,這位網友非常厲害,他一定做了很深的調研。這位網友提出的是對軌道交通規劃方面的建議,陳代表,您有什麼觀點?

陳碧寒:我今天早晨看到的消息當中,就有一則是“北京到雄安新區的鐵路今年要開建了”。您剛才說的非常對,“高手在民間”,這裡面提到了天津到雄安的鐵路,確實在雄安整體規劃當中有這麼一條線路。

對於網友的建議,他提到在軌道交通規劃中將天津西部地區作為一個重點的區域,主動對接雄安新區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這個建議我覺得十分有道理。為什麼?剛才我們一直在說京津冀,京津冀是國家發展戰略之一,而雄安新區是一個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叫“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天津非常有幸,都是身在其中,而且與北京和雄安的地理位置都不遠。從地理位置上分析,北京應該在天津市整體的西北部,雄安是在西側,網友的建議從地理位置上說非常準確。

我自己理解,西部地區應該說已經有兩個大的高鐵站了,一個是坐落在紅橋區的西站,它基本具有交通樞紐的功能;另外一個是網友所說的坐落在西青區的南站。現在設施有了,關鍵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增加鐵路的線路和加密鐵路的班次,這樣才能發揮這兩大鐵路站的效果。現在的車次應該再密集一些,從客運能力來說現在不飽和,應該增加線路。這是從鐵路交通方面來講。

二是從交通規劃來講,我們現在可以做的就是做好高鐵站周邊的網路交通配套,特別是我感覺西站和南站之間要有直達的通道。如果有這個通道,會使出行的人更加便利地利用兩大樞紐,對外輻射也會更大。對內做好周邊的交通配套,也可以使天津各區的市民能夠方便、快捷地到達交通站。

主持人:王代表,您的觀點呢?

王迎:軌道交通部分是天津市地鐵集團或者國家高鐵都得在國家發改委備案、規定年限才可以投入施工,環評等過程很複雜,建設時間也很長。對接雄安新區,交通先行是需要快速做到的一件事。網友說的我非常理解,我有親自體驗,公共交通到了南站就戛然而止了。老百姓就感覺其實也沒有多長的距離啊,為什麼不能延伸下去呢?今年我在人大的建議中也提到了,南站周邊的公共交通線網的佈局需要設置,還有市域鐵路,從天津中心城區到靜海、西青或者是寶坻。市民們還是有所期待的,會有規劃做這些事情,在一定時間之內會實現網友的想法。

主持人:非常感謝二位代表做客我們的節目,我們一起聊了京津冀發展當中的交通、環保和產業方面的話題。今天是我們“2018天津兩會•津雲訪談”的最後一期節目了,非常感謝大家的守候。節目播出的過程中,我們已經把“我托代表、委員捎建議”欄目中徵集到的所有建議轉交給了代表和委員,成為他們撰寫議案、提案的參考。我們衷心地希望廣大的市民朋友和代表、委員們共同攜手,為加快推進“五個現代化天津”建設而一起努力!非常感謝大家的收看,再見!

為應對‘大進大出’的客流常態,建議天津機場邊檢站積極落實各項便民政策,推出多項便民舉措,堅持節假日客流高峰時段‘錯峰支援、出入聯動’‘疊加削峰’勤務模式,積極推進‘智慧邊檢’建設,擴大自助通關查驗效能,全力為廣大出入境人員提供優質、高效、專業的通關服務,努力滿足旅客日益增長的美好通關體驗新需求新期待。”針對網友的這項建議,王代表,您怎麼看?

王迎:聽了劉先生的建議,我覺得他應該是一位經常乘飛機出行的商務人士。我也很關注“智慧通關”這一塊。去年11月份我乘飛機出門,我感覺我們的機場“智慧通關”這一塊建設得好像不是很到位。比如說自助通關,當時可以不列印登機牌,憑手機二維碼就可以通關。但是機場內只有兩個可以掃描二維碼的通道,而且跟拿普通登機牌的通道是混著的,還是需要排隊,對於通關速度來講,沒有起到真正的便捷效果。作為習慣從北京首都機場出發的人來講,到首都機場大家都是自己列印登機牌和自助托運行李,各方面非常完善。所以我認為京津冀一體化也好、144小時的過境免簽政策也好,還是要有效地承載北京疏導過來的非首都功能。比如說北京首都機場一年8000多萬的客流人次,我們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天津機場旅客輸送量突破2000萬人次”,如果服務不到位,就沒有辦法、沒有能力承載。對於天津機場來講,我認為應該充分利用科技的手段,採取多種勤務模式,提高旅客的通關速度,這樣才能有效承載北京疏導過來的客流。

主持人:您說得非常好,在“智慧通關”方面,我們需要硬體設施的加強,同時也需要服務方面的加強。

王迎:是的。

主持人: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骨骼系統和先行領域,交通一體化是網友們最為關注的熱點。相信很多朋友也注意到了,自2018年1月1日起,京津冀“一卡通”正式投入使用,三地重點城市實現交通“一卡通”,京津冀“同城出行、同城優惠”的出行模式已初步形成。那麼,交通一體化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呢?

陳碧寒:有一句話以前非常流行,“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說明瞭交通對於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和民計民生所起到的基礎性作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也有一句話,“協同發展、交通先行”。2015年4月,中央發佈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同年,發佈了《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規劃》。在這項規劃當中,對於交通一體化的建設,我自己理解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網路化建設,二是智慧化管理,三是一體化服務。在網路化建設方面,大家可能體會比較深,就是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這幾年我們連續地建設京津冀地區城際之間的鐵路,同時加密車次,這讓大家感覺到了軌道上的京津冀已經初步形成了,這就會給大家帶來半小時、一小時的通勤圈,這是從硬體建設來說的。

剛才網友說的交通“一卡通”是智慧化管理和一體化服務的體現,“同城出行、同城優惠”。現在“一卡通”實際上改變了老百姓的出行的方式,提升了效率,擴大了百姓的職業選擇,這是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對百姓最大的貢獻。

主持人:王代表,您的觀點呢?

王迎:“一卡通”投入使用,看到這個我很激動,也很高興。為什麼?因為京津冀“一卡通”是我在天津市十六屆人大六次會議,也就是2017年1月份的會議上我提出的大會建議,當時政府部門給我的答覆是我們要努力做這件事情,但是很難,因為牽扯到很多方面的問題。天津和北京在“一卡通”方面自身就做得很好,河北省可能稍微有一些欠缺,要三地協同的話,用多半年的時間。中央還有京津冀三地在京津冀交通“一卡通”的研發以及各個方面的銜接上做了很大努力,很高興在2018年1月1日可以實施了,我當時非常激動。

陳代表剛才說到“要想富”先修路,從以前的絲綢之路到茶馬古道,再到現在的“一帶一路”,都是有路,有了路才有經濟,所有的經濟發展都是由路開始的,有了路人才能動起來,物才能動起來。京津冀一體化實際上是“共同交通”,“一卡通”的先行推出,對於天津市的旅遊業等各個方面都提供了很好的服務基礎、出行基礎。

主持人:是這樣的。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在這方面有迫切的需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剛才跟陳代表溝通的時候陳代表也說了,為了實現京津冀“一卡通”,三地政府下了很大力度。河北省有兩、三個億的投入做硬體設施,但是對於百姓來說,大家還是有更多的期待。因為在“我托代表、委員捎建議”欄目中,我們徵集到的眾多建議,也可以感受到大家對於“交通一體化”還是有更迫切的需求,大家希望除了“一卡通”之外還能有更多優惠政策出臺、實施。陳代表,您覺得政府還可以給予市民朋友提供哪些惠民政策呢?

陳碧寒:百姓的期待應該是政府努力的方向。交通一體化是一個長遠的規劃,它是有不同的時間節點。現在三地政府在總體規劃上也在大力推進進度。從《政府工作報告》還有各部門的工作報告當中也可以感受到,交通互聯互通的進度在加速。剛才大家也在說京津城際還有一個“月票制”,據我們瞭解,從2017年5月份開始,月票累計刷卡達到51萬多人次,這個量是很大的。

還有,我們開通了京津延長線,天津東站延長到於家堡,車次也加密了,由原來12對到27.5對,有一個回程車。這樣一來,高鐵就有點公交化了,是用“高鐵公交化”促進了同城化。現在的京津“雙城記”,確保了它的實施。還有在京津冀區域,據我瞭解,現在45家客運站實現了聯網售票,這些都是2017年在方便百姓出行方面政府所做的努力。

2018年,我通過官方管道瞭解,主要在加快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方面,還是要按照“規劃同途、建設同步、運輸一體、管理協同”的目標,加快推進城際鐵路樞紐、航空樞紐和海上門戶的建設。一旦這些工作一一落實,交通一體化會取得更大的突破。這是硬體方面。

軟體方面,大家對“一卡通”“月票制”非常贊同。過去天津市實現了部分地鐵和交通“一卡通”,據我瞭解,輕軌9號線也將要加入到“一卡通”行列中了。

主持人:剛剛我們用了很長的時間聊了交通方面的話題。 2015年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要“推進交通、生態環保、產業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那麼,二位代表覺得,在生態環保和產業對接方面,京津冀三地還有哪些需要鞏固和突破的呢?

陳碧寒: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我們習總書記親自謀劃和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的國家戰略,是一個頂層設計的事業。在2015年4月,制訂出臺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主要提出在交通、生態環保和產業三個領域率先突破。剛才我們主要討論的是老百姓切身感受比較強的交通一體化方面。說到生態環保和產業,我們也有明確的工作內容。比如說在生態環保方面,我們有大氣的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可能是老百姓體會最深刻的,過去的藍天數量是屈指可數的,現在沙塵暴基本上得到很好的治理,霧霾天數也比過去大幅度減少了。這是生態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

產業方面,三地設立了“京津冀產業結構調整引導基金”,總規模達到100億,這個基金主要用於促進區域之間的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為此,三地也加強了產業方面的協作,據我所知,天津和北京、河北有共建產業園,搭建產業平臺,還有一些重大合作專案陸續落地,這是我們已經取得的成果。

下一步,我想還是繼續沿著這幾個方向努力推進,使大家獲得更好的感受。比如說生態環保方面,我們要繼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和水污染防治,以及濕地保護。產業方面前期要把產業園、平臺和重大合作專案逐漸落地,而且要進一步的深化、升級,要做這些工作。

主持人:王代表,您的觀點呢?

王迎:提到生態環境,大家比較關心的是空氣污染和水污染問題。我們喝的是灤河水,但是實際上我們是引灤工程的下游。由於以前三地各自的考核指標、各自的政策、各自的管理都不同,所以我們應該從政策上完善。天津市人大在十六屆四次會議上有四個關於生態環保方面的條例,是通過全體代表表決通過的,這四個條例的分量也是非常重的。所以我想,在三地的考核指標包括政策的制訂上,應該要統一標準,這樣我覺得對於我們的水污染和空氣的治理是非常有利的。

從產業對接上來講,老百姓比較關注衣食住行、業教保醫。剛才陳代表提到有很多包括科技方面的產業園,以及中關村產業園落地天津,這些方面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工作。在百姓關心的問題上,比如說醫療產業,北京大型三甲醫院有62家,特色醫院有417家。所以,從醫療產業方面來講,我們能否引進一些北京的像301醫院這種醫院的重點科室、重點專案,或者是分院落地天津,也可以緩解天津的就醫問題,同時對提升天津的醫療水準也有促進。

從教育產業來講,北京的211大學數量是天津的9.7倍,我們有很多的天津市好的考生外流到北京、上海、廣州、浙江等城市的大學,但我們的大學完全沒有達到飽和的狀態,我們的海河教育園也完全沒有到飽和的狀態。所以,我們是否可以吸引這些大學的院、系到我們天津來落地,這樣我們會吸引很多的優秀人才留在天津。從這兩個方面來講,我們還有文章可以做,最主要的前提是我們路要通、配套服務基礎設施建設要一步步實現。

主持人:說到路要通,下一個問題也是網友非常關心的。“津雲”網友“張先生”說: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全面推進,天津的交通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在軌道交通方面,濱海的B1、Z2、Z4,市區的一號線東延等。但這些規劃都集中在中心城區、東部地區以及濱海新區,而西部地區則沒有涉及到。比如,現在的地鐵3號線只到南站、2號線只到曹莊、8號線一期和11號線一期只到外環內就戛然而止了,並沒有延伸到西青區腹地。

隨著雄安新區的設立,天津距離雄安新區最近的地方就是西青區西部和靜海區了。所以,我建議在軌道交通規劃中將天津西部地區作為一個重點區域,主動對接雄安新區和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建設。天津西部有津保高鐵、津雄高鐵、京滬高鐵等,重點建設此區域的軌道交通,進而形成產業集群非常有利於天津市的發展。

高手在民間,這位網友非常厲害,他一定做了很深的調研。這位網友提出的是對軌道交通規劃方面的建議,陳代表,您有什麼觀點?

陳碧寒:我今天早晨看到的消息當中,就有一則是“北京到雄安新區的鐵路今年要開建了”。您剛才說的非常對,“高手在民間”,這裡面提到了天津到雄安的鐵路,確實在雄安整體規劃當中有這麼一條線路。

對於網友的建議,他提到在軌道交通規劃中將天津西部地區作為一個重點的區域,主動對接雄安新區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這個建議我覺得十分有道理。為什麼?剛才我們一直在說京津冀,京津冀是國家發展戰略之一,而雄安新區是一個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叫“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天津非常有幸,都是身在其中,而且與北京和雄安的地理位置都不遠。從地理位置上分析,北京應該在天津市整體的西北部,雄安是在西側,網友的建議從地理位置上說非常準確。

我自己理解,西部地區應該說已經有兩個大的高鐵站了,一個是坐落在紅橋區的西站,它基本具有交通樞紐的功能;另外一個是網友所說的坐落在西青區的南站。現在設施有了,關鍵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增加鐵路的線路和加密鐵路的班次,這樣才能發揮這兩大鐵路站的效果。現在的車次應該再密集一些,從客運能力來說現在不飽和,應該增加線路。這是從鐵路交通方面來講。

二是從交通規劃來講,我們現在可以做的就是做好高鐵站周邊的網路交通配套,特別是我感覺西站和南站之間要有直達的通道。如果有這個通道,會使出行的人更加便利地利用兩大樞紐,對外輻射也會更大。對內做好周邊的交通配套,也可以使天津各區的市民能夠方便、快捷地到達交通站。

主持人:王代表,您的觀點呢?

王迎:軌道交通部分是天津市地鐵集團或者國家高鐵都得在國家發改委備案、規定年限才可以投入施工,環評等過程很複雜,建設時間也很長。對接雄安新區,交通先行是需要快速做到的一件事。網友說的我非常理解,我有親自體驗,公共交通到了南站就戛然而止了。老百姓就感覺其實也沒有多長的距離啊,為什麼不能延伸下去呢?今年我在人大的建議中也提到了,南站周邊的公共交通線網的佈局需要設置,還有市域鐵路,從天津中心城區到靜海、西青或者是寶坻。市民們還是有所期待的,會有規劃做這些事情,在一定時間之內會實現網友的想法。

主持人:非常感謝二位代表做客我們的節目,我們一起聊了京津冀發展當中的交通、環保和產業方面的話題。今天是我們“2018天津兩會•津雲訪談”的最後一期節目了,非常感謝大家的守候。節目播出的過程中,我們已經把“我托代表、委員捎建議”欄目中徵集到的所有建議轉交給了代表和委員,成為他們撰寫議案、提案的參考。我們衷心地希望廣大的市民朋友和代表、委員們共同攜手,為加快推進“五個現代化天津”建設而一起努力!非常感謝大家的收看,再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