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暴力視頻”與正義背道而馳

近日, 網路間湧現大量宣揚以暴易暴主題的短視頻公眾號, 其視頻內容充斥暴力、粗口。 由於拍攝手法採用紀實手段, 對觀眾造成誤導。 雷同的標語中, 大都含有“正義”“正能量”等字眼。 記者以粉絲身份詢問“梁哥開戰”QQ群視頻是否為紀實拍攝, 一名群成員反問“你以為都是演的呢?”“火爆澤哥”公號一工作人員表示, 這些內容完全不必擔心遭到查封:“只要不放色情的東西就沒問題。 ”工作人員給出了推廣視頻的價格, 一次性推廣高達35萬元, 永久保存, 支持閱讀原文引導;小程式製作30萬元(1月28日《新京報》)。

“這些公眾號視頻的點擊量,

大多能達到10萬+規模”。 之所以能引來這麼多人關注, 或許與人們心中樸素的行俠仗義情感有關。 但這些似真似假的內容傳遞的資訊卻與真正的正義格格不入, 與建設法治國家的理念、宣導法治思維依法維權大相徑庭。

“晃動的鏡頭中, 一位極具正義感的‘大哥”在聽取求助人的傾訴後, 帶領數名小弟出擊, 用暴力手段幫助求助人討回公道。 求助人的理由五花八門, 如遭無良老闆欠薪、社會人員勒索、討債人員逼害、渣男坑害等等。 而‘大哥’的解決手段非常直接, 如酒瓶掄頭、強逼吃屎、廢其雙手等等。 ”拍攝方式以暗拍和明拍為主, 拍攝風格偏紀實, 如使用鏡頭晃動、臉部打碼等手段。 視頻中沒有任何提示, 乍看視頻,

並不好判斷真偽。 就有網友說道“沒人管管?”視頻內容真假, 確有必要調查核實。 如果確屬報私怨, 可能涉嫌故意傷害、侮辱等違法犯罪。 如果假的呢?

這樣以假亂真的視頻, 在10萬+的受眾眼中, 究竟有多少人只當笑話看看, 有多少人看完佩服上“大哥”, 其中又有多少辨識能力不足的青少年?不得而知。 但這樣充滿暴力的視頻, 無論真假, 概屬網路禁品。 網路安全法規定, 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路應當遵守憲法法律, 遵守公共秩序, 尊重社會公德, 不得利用網路傳播暴力資訊, 編造、傳播虛假資訊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 《電腦資訊網路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互聯網資訊服務管理辦法》也均明確,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網路製作、複製、發佈、傳播含有暴力、兇殺、恐怖或者教唆犯罪內容的資訊。

對此, 一要深究給暴力視頻提供傳播平臺的網路運營者的法律責任。 相關公眾號, “數量眾多, 且已被認證, 帳號認證主體大都為文化傳播和科技類公司”。 這或給平臺審查製造了障礙, 但不足以洗脫審查失職之責。

二是必須依法追究視頻發佈者的責任。 他們以文化傳播和科技為幌子, 打著正義和傳播正能量的旗號, 實則宣揚暴力, 違法斂財, 危害極大。 “某某出擊, 只為正義”“正義也許會遲到, 但絕不會缺席”成了暴力視頻的噱頭, 殊不知, 以暴易暴的叢林法則, 早已為任何一個文明時代、法治社會所摒棄。 以暴易暴不會減少暴力, 只會帶來更多的暴力。

唯一合法化的私人暴力行為只有正當防衛, 且被界定了“針對正在發生的不法侵害行為”等嚴格的適用條件, 顯然“替人出頭”已經越出合法的邊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