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人口呈雪崩式減少?衛計委專家:簡直是笑話

衛計委直屬研究機構專家駁斥:"說中國人口雪崩簡直是笑話"

分析

" 未來我國總和生育率只會隨著政策寬鬆和鼓勵生育政策的出臺而保持在1.6或者更高的水準。 因此, 中國人口不會遵循聯合國低方案預計的路徑。 "

" 如果中國人口雪崩, 那麼日本和韓國等這些國家將是超級大雪崩。 "

觀點

" 社會上少數人擔心中國人口雪崩, 擔憂中華文明衰微, 其憂國憂民的精神可嘉, 但是仔細做一些分析, 就會發現這些人的言論缺乏事實依據, 有點危言聳聽的味道。 其實, 中國人口根本不可能雪崩。 "

國家統計局最近公佈抽樣測算資料, 2017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 比2016年公佈的1786萬少了63萬, 下降了3.5%。 與此同時, 國家衛生計生委也公佈了2017年全年住院分娩數為1758萬, 比2016年的1864萬少了106萬, 下降了5.7%。

國家統計局和國家衛生計生委的出生人口資料均顯下降趨勢。 在全面兩孩政策實施的第二年,

出生人口數和住院分娩數出現下降態勢, 引發社會熱議。 一些人擔心, 中國人口在未來將出現"塌陷式的下滑", 甚至是"雪崩"。

中國人口真的會出現"雪崩"嗎?記者專訪了國家衛計委直屬的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黃匡時。

黃匡時認為, 少數人士片面使用聯合國人口預測低方案的資料, 在網路上散佈本世紀中國人口雪崩式坍塌的言論, 既不符合我國人口發展的事實, 也不符合人口變動趨勢, 還誇大了未來我國人口可能面臨的風險。

資料1

聯合國"低方案"預計:

中國人口或跌至6.13億?

這是小概率情景假設

記者:有一些文章引用聯合國最新發佈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訂版稱, 預計本世紀末中國人口將出現倒"V"形反轉,

在低生育率狀態下加速下滑跌破10億至6.13億。 你怎麼看?

黃匡時:少數人引用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低方案測算結果來論證中國人口將雪崩或坍塌。 其實, 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總共有九套預測方案, 中方案通常被認為是最可能方案, 而低方案是人口預測中的小概率情景, 是不太可能發生的情景。

記者:低方案是人口預測中的小概率情景怎麼理解?

黃匡時:低方案假設從2015年到本世紀末總和生育率均為1.3的水準。 而中國目前生育率並不是處於1.3左右的極低水準。 儘管2010年人口普查和2015年1%人口抽樣調查直接匯總的總和生育率分別為1.18和1.05, 但是這個總和生育率是存在嚴重漏報情況下的總和生育率, 國家統計局官方也作了說明。

即使按照這個總和生育率來推算, 兩年出生人口僅為1289萬和1126萬, 與2016年全國小學招生人數1752萬相差甚遠。 國家統計局在公佈年度出生人數時分別修正為1655萬和1704萬, 對應的總和生育分別為1.55和1.62。 因此, 總和生育率並非如這些人所渲染得那樣低。

資料2

"中方案"更符合趨勢,

本世紀末或降到10.2億?

仍是人口第二多國家

記者:如果萬一, 我說是萬一, 中國的人口遵循了聯合國的低方案路徑發展, 會出現什麼樣的局面?

黃匡時:未來我國總和生育率只會隨著政策寬鬆和鼓勵生育政策的出臺而保持在1.6或者更高的水準。 因此, 中國人口不會遵循聯合國低方案預計的路徑。

即使不幸中國遵循了聯合國低方案路徑, 中國人口也不會雪崩。

按照聯合國低方案, 到本世紀末, 中國人口將下降為6.2億, 依然是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國家, 是美國人口(3.02億)的2倍, 歐洲人口的1.44倍, 占整個東亞人口的85%, 而彼時, 日本(5431萬)、韓國(2476萬)、德國(4728萬)、法國(4949萬)、俄羅斯(7718萬)、英國(5471萬)的總人口與中國相比更低。 如果中國人口雪崩, 那麼日本和韓國等這些國家將是超級大雪崩。

記者:對中國人口長遠而言比較合理的預期是什麼?

黃匡時: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的中方案更符合中國未來人口變動趨勢。 中方案預計中國未來總和生育率將介於1.6到1.8之間, 到本世紀末, 中國總人口下降到10.2億, 依然是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國家, 是美國人口(4.5億)的2.3倍, 歐洲人口的1.6倍, 占整個東亞人口的85%。 而按照中方案, 到時日本和韓國分別只有8453萬和3871萬。

澄清

所謂"倒V形反轉"

是橫向壓縮後的視覺誤導

記者:你怎麼看這些"中國人口面臨雪崩"的聲音?

黃匡時:社會上少數人擔心中國人口雪崩,擔憂中華文明衰微,其憂國憂民的精神可嘉,但是仔細做一些分析,就會發現這些人的言論缺乏事實依據,有點危言聳聽的味道。其實,中國人口根本不可能雪崩。

少數人採用橫向壓縮後的聯合國低方案預測結果圖來反映人口"倒V形反轉"。其實,這是一種視覺上的誤導。同樣一張中國人口變動趨勢圖,只要橫向壓縮到一定程度,看上去都會是(呈現)斷崖式或者雪崩式下降。

如果考察世界上人口轉向負增長的國家,其人口負增長曲線和正增長曲線並不嚴格對稱,而且因為平均預期壽命在不斷延長,通常負增長曲線會比正增長曲線更加平緩一些。所以,擔憂人口斷崖式或雪崩式下降是杞人憂天。

從資料上來看,低方案認為中國人口會在2022年出現負增長。從2022年到2100年中國人口處於負增長。整個負增長期間年均下降1008萬,下降規模最大的年份是2062年,下降規模為1347萬,而此時中國總人口規模為10.76億。對於10.76億的人口大國而言,下降1347萬,只占總人口的1.2%,如果說這是雪崩,可能沒有人會相信。從2022年到2100年整個負增長期,下降人口規模占比均沒有超過1.6%。

與1950年到2021年的正增長相比,負增長期間的下降速度更是平緩。整個正增長期間年均增長1209萬,比負增長平均數多201萬。增長規模最大的年份是1969年,增長規模為2157萬,增長率為2.8%,遠高於負增長期的最大下降幅度1.6%。因此,說中國人口雪崩簡直是笑話。

認知

年度出生人口波動

不會影響我國人口總體安全

記者:那麼應該如何認識中國人口未來面對的下降態勢?

黃匡時: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目前正在邁向高品質的發展階段。從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來看,一個國家現代化和工業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生育文化和生育意願發生改變,生育水準下降,乃至人口出現負增長並不奇怪。2030年前後我國人口開始負增長是人口發展規律使然,也是社會進步的客觀規律,既不是黑天鵝事件,也不是灰犀牛事件。

儘管我國存在人口穩定發展的壓力很大,但是,通過取消生育限制,將限制型計劃生育轉向鼓勵型計劃生育轉變,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構建鼓勵按政策生育的制度體系和社會環境,我國生育水準提升並非不可能。

我國人口已經進入14億的新時代,人口多的基本國情將伴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過程。隨著人口素質提升,科技進步尤其是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人口承載力和撫養能力會不斷提升,相對目前1700萬出生人口規模,年度出生人口波動或減少50萬、60萬乃至100萬,都是正常的,都不會影響我國的人口總體安全。

澄清

所謂"倒V形反轉"

是橫向壓縮後的視覺誤導

記者:你怎麼看這些"中國人口面臨雪崩"的聲音?

黃匡時:社會上少數人擔心中國人口雪崩,擔憂中華文明衰微,其憂國憂民的精神可嘉,但是仔細做一些分析,就會發現這些人的言論缺乏事實依據,有點危言聳聽的味道。其實,中國人口根本不可能雪崩。

少數人採用橫向壓縮後的聯合國低方案預測結果圖來反映人口"倒V形反轉"。其實,這是一種視覺上的誤導。同樣一張中國人口變動趨勢圖,只要橫向壓縮到一定程度,看上去都會是(呈現)斷崖式或者雪崩式下降。

如果考察世界上人口轉向負增長的國家,其人口負增長曲線和正增長曲線並不嚴格對稱,而且因為平均預期壽命在不斷延長,通常負增長曲線會比正增長曲線更加平緩一些。所以,擔憂人口斷崖式或雪崩式下降是杞人憂天。

從資料上來看,低方案認為中國人口會在2022年出現負增長。從2022年到2100年中國人口處於負增長。整個負增長期間年均下降1008萬,下降規模最大的年份是2062年,下降規模為1347萬,而此時中國總人口規模為10.76億。對於10.76億的人口大國而言,下降1347萬,只占總人口的1.2%,如果說這是雪崩,可能沒有人會相信。從2022年到2100年整個負增長期,下降人口規模占比均沒有超過1.6%。

與1950年到2021年的正增長相比,負增長期間的下降速度更是平緩。整個正增長期間年均增長1209萬,比負增長平均數多201萬。增長規模最大的年份是1969年,增長規模為2157萬,增長率為2.8%,遠高於負增長期的最大下降幅度1.6%。因此,說中國人口雪崩簡直是笑話。

認知

年度出生人口波動

不會影響我國人口總體安全

記者:那麼應該如何認識中國人口未來面對的下降態勢?

黃匡時: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目前正在邁向高品質的發展階段。從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來看,一個國家現代化和工業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生育文化和生育意願發生改變,生育水準下降,乃至人口出現負增長並不奇怪。2030年前後我國人口開始負增長是人口發展規律使然,也是社會進步的客觀規律,既不是黑天鵝事件,也不是灰犀牛事件。

儘管我國存在人口穩定發展的壓力很大,但是,通過取消生育限制,將限制型計劃生育轉向鼓勵型計劃生育轉變,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構建鼓勵按政策生育的制度體系和社會環境,我國生育水準提升並非不可能。

我國人口已經進入14億的新時代,人口多的基本國情將伴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過程。隨著人口素質提升,科技進步尤其是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人口承載力和撫養能力會不斷提升,相對目前1700萬出生人口規模,年度出生人口波動或減少50萬、60萬乃至100萬,都是正常的,都不會影響我國的人口總體安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