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品質發展,中國迎難而上的主動選擇

在2018年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上, 中國物靈科技公司展示可為兒童朗讀繪本的機器人Luka。

新華社記者 李 穎攝

“對於中國經濟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

世界各地的投資者都在密切關注, 未來世界經濟的發展將繼續取決於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持續穩定的增長活力。 ”德國NTV電視臺網站近日刊文指出。

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 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 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 這成為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 推動高品質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

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 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外專家學者表示, 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既是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要求,

也是中國迎難而上作出的主動選擇。 這幾年, 中國的新發展理念正在落到實處, 推動高品質發展著眼於解決經濟發展中的深層次問題, 切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國經濟正在走向更加健康、更可持續的發展軌道。

新發展理念正在落到實處

日前公佈的經濟資料顯示, 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80萬億元人民幣大關, 經濟增長達到6.9%;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 工業產能利用率創5年新高;過去5年, 全國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超過11%, 科技進步貢獻率從52.2%提高到57.5%, 據估算, 新動能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

“經濟已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 這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

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在中共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後變得更為鮮明。 ”荷蘭萊頓大學經濟史教授理查·格里菲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格里菲斯認為, 過去幾十年, 中國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跡, 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 但高速發展也積累了一些問題, 如環境品質下降、資源消耗過大等。 過去幾年, 中國充分認識到這些問題, 開始調整經濟發展模式, 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 這些新發展理念正逐漸落到實處。

美國《全球策略資訊》雜誌華盛頓分社社長威廉·鐘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 中國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既是中國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要求, 也是中國的主動選擇。

中國經濟增長的數字可能不像此前那麼“亮眼”, 但是這是一種更加健康、更加持續的發展, 值得鼓勵和探索。

中國的高品質發展體現的是從總量擴張到結構優化的轉變。 過去5年,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 中國經濟結構不斷優化, 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 區域發展更加協調, 城鄉差距繼續縮小, 新發展理念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

在格里菲斯看來, 中國把創新作為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 是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動能問題。 “把科技創新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中國的經濟發展規劃對世界經濟可持續增長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

過去幾十年, 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

中國經濟發展取得舉世矚目成就, 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 基本解決了經濟發展“有沒有”的問題。 近年來,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 面臨速度換擋、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爬坡過坎考驗, 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 資源環境瓶頸日益收緊, 直接影響到人民獲得感和幸福感的提升, 中國經濟更需要著力解決發展“好不好”的問題。

韓國世界經濟研究院院長宋璟真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中國經濟轉向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經濟層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產能過剩、深化金融改革的同時, 著力應對大氣污染等環境和民生問題, 這使得中國高品質發展的基礎更為牢固。 高品質發展將助力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鐘斯說,近些年來,中國十分重視生態環境和扶貧問題等,這既是踐行新發展理念,也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高品質增長是化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主要方法,也是推動經濟結構轉型的主要途徑。”印度中國經濟文化促進會秘書長薩奇夫對本報記者說,經過近40年的高速增長,中國已經解決了經濟發展不足問題,開始進入注重品質和效益的高品質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解決不平衡發展和不充分發展問題。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民從高速增長中獲得了巨大的實惠,但經濟的粗放式增長也導致出現區域發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等問題,尤其是霧霾等環境問題困擾著人們。”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羅尼·林斯對本報記者表示,人民群眾對協調和均衡發展的訴求日益強烈,這決定了轉換經濟發展方式的必要性。從“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有利於解決中國經濟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切實回應人民關切,避免因一味追求經濟增速而付出代價。

向世界提供寶貴經驗

據世界銀行測算,2012年至201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4%,超過美國、歐盟和日本的總和。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和穩定器,對世界經濟持續穩定復蘇至關重要。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是值得借鑒的寶貴經驗,尤其是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參考。”鐘斯表示。

在薩奇夫看來,只有實現了協調、綠色和共用發展,才能使高品質發展轉化為人的全面發展,才能真正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進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國提出的這些理念和經濟發展方案對全球都有指導意義。

在開放中探索新的發展模式,中國的高品質發展不僅將為世界經濟持續增長注入活力,創造新的機遇,更可貴的是,中國將提供一條挖掘持續增長動能的根本性思路。

鐘斯說,近些年來,中國十分重視生態環境和扶貧問題等,這既是踐行新發展理念,也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高品質增長是化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主要方法,也是推動經濟結構轉型的主要途徑。”印度中國經濟文化促進會秘書長薩奇夫對本報記者說,經過近40年的高速增長,中國已經解決了經濟發展不足問題,開始進入注重品質和效益的高品質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解決不平衡發展和不充分發展問題。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民從高速增長中獲得了巨大的實惠,但經濟的粗放式增長也導致出現區域發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等問題,尤其是霧霾等環境問題困擾著人們。”巴西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羅尼·林斯對本報記者表示,人民群眾對協調和均衡發展的訴求日益強烈,這決定了轉換經濟發展方式的必要性。從“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有利於解決中國經濟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切實回應人民關切,避免因一味追求經濟增速而付出代價。

向世界提供寶貴經驗

據世界銀行測算,2012年至201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4%,超過美國、歐盟和日本的總和。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和穩定器,對世界經濟持續穩定復蘇至關重要。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是值得借鑒的寶貴經驗,尤其是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參考。”鐘斯表示。

在薩奇夫看來,只有實現了協調、綠色和共用發展,才能使高品質發展轉化為人的全面發展,才能真正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進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國提出的這些理念和經濟發展方案對全球都有指導意義。

在開放中探索新的發展模式,中國的高品質發展不僅將為世界經濟持續增長注入活力,創造新的機遇,更可貴的是,中國將提供一條挖掘持續增長動能的根本性思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