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聯想新千店計畫:不只聯想產品 優劣勢並存

1月28日, 聯想全球首家新零售店——聯想智生活直營店開業, 採用直營+加盟的方式, 聯想新零售店將從現在的第一家開到未來的1000家,

這標誌著聯想新零售轉型正式開始。 在PC市場趨於飽和、多元化需求強烈的背景下, 聯想發力新零售勢在必行。 業內人士認為, 在這個過程中, 聯想既有管道方面的既有優勢, 同時也存在產品合力不足的問題, 未來聯想需要更多的產品和生態創新。

新千店計畫

聯想智生活直營店位於北京高端購物廣場金源燕莎, 根據官方資料, 這家店的面積在130平方米左右。 據聯想集團旗下新零售公司天禧傳奇科技有限公司CEO周銘透露, 2018年, 聯想計畫開設150家左右的新零售店, 未來規模會擴大到1000家。

“這是基於聯想自2012年開始培養的‘4S’的問題。 他認為, 金源燕莎幾乎是北京西邊最大的購物廣場, 租金很高, 店家必須要考慮坪效問題, 而在一定面積內,

產品品類越多, 坪效就可能越高。

相較於過去的專賣店, 聯想新零售店所能提供的服務不再局限於銷售電子產品。 在劉軍看來, 聯想新零售體系的核心, 正是在於給用戶提供全新的線上、線下整合體驗, 帶給使用者超預期的資料化、個性化、智慧化服務。 據悉, 聯想直營店還會提供維修、培訓、諮詢、體驗、全品私人定制等一體智慧服務。 運營商世界網總編輯康釗也指出, 新零售的線下佈局與以前不一樣, 更注重體驗, 更注重綜合性產品, 更注重各種產品之間的互聯。

“我們會聯合上下游廠家, 在5家概念店裡, 把合作的產品展出來。 這些展示是長期的, 就像T台一樣, 最先進的技術一定要擺出去, 讓使用者去看, 收集資料回饋回來,

修正我們的產品, 修正我們的方向。 線上會有全新的模式, 直播、視頻、使用者點評, 跟線下的實體店進行互動。 ” 周銘如是說。

優劣勢並存

新零售已經成為近兩年的熱門詞彙, 不光是聯想, 像京東、小米等企業也開始在這個領域積極佈局。

與京東和小米相比, 周銘認為, 各家的新零售還是有區別的。 “有些企業是從線上往線下做, 有些企業是從線下往線上做。 這些區別, 體現了每家企業在實現終極目標時, 方式上的不同。 聯想從1998年開始做1+1專賣店的時候就已經有類似電腦課程、上門就近服務。 此外, 聯想不太想做插線板、充電寶的場景, 而是想做人工智慧方面高端的用戶體驗場景”。

在梁振鵬看來, 主營電腦業務的聯想需要更加多樣的管道。

“由於PC市場趨於飽和, 銷量也在逐年下降, 很多電腦城都已經關閉了, 而聯想的PC業務占整體業務收入超過六成, 長久以來保持中國PC市場份額第一也主要是依靠線下管道的優勢, 如今聯想宣佈轉型新零售, 才能將互聯網與它的線下優勢相結合以推動PC業務的復興。 ”

對於聯想的新零售戰略, 康釗認為機遇與挑戰並存。 他認為, 是否能引起消費者關心不只看企業有沒有能互聯的產品, 更取決於消費者對企業的產品是否感興趣, 聯想的PC產品無疑具備很強的吸引力, 但聯想其他產品目前還沒有形成合力, 想買聯想電腦的消費者不一定會想買聯想的其他產品, 這是聯想做新零售最大的問題。 綜合來講,

聯想各類產品的使用者差異較大, 聯想某類使用者不一定對聯想其他產品感興趣。 梁振鵬則表示, 聯想在產品品類方面不夠充足是該公司的一個劣勢。

當然, 聯想在管道方面有天然的優勢。 在消費領域, 聯想在中國擁有超過1萬家線下門店, 並正與官網等線上管道打通;在海外, 聯想銷售網路覆蓋全球160多個國家, 每年新增1.2億用戶。 同時, 上千億的年銷售規模使聯想在中國建立起業內最完善的服務體系, 並擁有2400多家線下服務站、超過1萬名專業客服人員, 甚至通過引入AI技術, 提供機器人7×24小時線上服務。 (記者 石飛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