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暖心」風雪中,那人那事那情,溫暖著一座城!

雪中那人那事那情

圖中的這位老人叫任傳義, 今年79歲, 家住澛港西區, 是個低保戶。 因為大雪, 他和老伴在家“憋”了好幾天。 雪停了沒多久,

愛動的任大爺主動拿著備好的鐵鍬, 和鄰居、志願者一起將單元樓下的積雪剷除乾淨, 打通了一條道路。

一場十年來最強降雪, 打破了一座城市平素的安寧。 本報記者通過連日奔走, 挖掘和採擷到一些人一些事, 不知能否觸動你的內心?

記者 趙亞玲 攝

三天三夜沒回家的新社工

“爸爸, 都3天了, 你為什麼還不回家, 我想你了。 ”“等雪停了, 爸爸就回家, 你先睡吧。 ”1月27日晚近10點, 接到4歲兒子的電話、一番安慰後, 來自濱江中心體育場社區的社工金燁又扛著長長的耙雪工具消失在夜色中, 開始了晚間的第二輪巡查。

34歲的金燁之前從事設計、銷售工作, 去年3月才來到體育場社區負責綜治維穩工作。 作為一名入職不到一年的新社工, 金燁工作認真負責, 防邪教、防傳銷等宣傳做得扎實細緻;鄰里爭執、家庭糾紛等各種矛盾, 身為男子漢的他也懂得柔情處理, 常化干戈為玉帛。 1月25日, 一夜飛雪後, 為了保證轄區道路通暢、防止安全隱患, 體育場社區和所有社區一樣, 全力抗擊暴雪。

幾天來, 讓大家感動的是, 為了讓多數女社工能回家休息, 金燁主動值守夜班, 連續三天三夜沒有回家, 一直到昨天中午雪停後才被社工們“趕”回了家。

按說, 值夜班時, 白天可以回家休息, 可金燁一概放棄。 白天, 無論風雪, 他和所有社工一同鏟雪除雪, 只是在中午匆匆扒口飯眯一小會兒。 社區轄內的朱家祠有幾間年代較久的老房子, 怕積雪較厚壓塌房子, 身高力壯的金燁都是站在近5米高的梯子上, 拿著又長又重的耙雪工具小心翼翼地耙掉屋頂上的積雪。 晚上, 他和社區書記相伴夜巡三次, 重點關注無物業老舊社區、危房和簡易車棚安全隱患, 一旦發現積雪嚴重, 立刻用耙子耙雪;有居民還未休息, 便提醒安全注意事項。

夜巡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次積雪覆蓋路面看不清, 金燁一腳踩進翹起的窨井蓋裡, 整個小腿陷了進去, 還好沒有受傷。

從花鳥市場到朱家祠再到渡春花園社區, 經過居之安社區後才回到位於景春花園的社區辦公室……冰天雪地, 一次細緻夜巡, 少則一個小時, 遇上大雪飛舞需要除雪時, 至少兩個多小時。 可想而知, 一個晚上, 金燁可休息的時間沒有多少。 “洗漱都在社區, 累了就在躺椅上睡會。 ”金燁說, 躺椅前再放個長條凳用來搭腳, 長度剛剛好, 困了只要有的睡都舒服。

其實, 金燁的家就住在不遠的都寶花園社區。 記者採訪時才得知, 金燁的父親最近剛做了青光眼手術, 也是昨天才出院, 金燁實在沒時間到醫院一趟。

金燁4歲的兒子平時不太黏他, 可幾天沒見爸爸, 小傢伙也很是想念。 看到鄰里小朋友的爸爸陪著堆雪人、打雪仗, 他吵著幾次打電話讓爸爸趕緊回家。

第一次三天三夜沒有回家, 金燁在給家人的解釋中, 有一句話特別感人, “我不能回家睡覺, 是為了讓居民和同事們能在家睡踏實。 ”正在和同事搶修電路)

記者 李婷維 文 陳潔 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