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航太重工打好”軍民融合”產品訂單任務“殲滅戰”

“天上不會掉餡餅, 努力奮鬥才能夢想成真。 ”在還不到100天的時間裡, 在訂單已經拿到, 生產任務緊急的情況下, 如何保證“軍民整合”訂單任務按期交付, 成為了航太重型工程裝備有限公司(簡稱航太重工)新舊年交替的頭等大事。 因此, 向幹部職工發出了此倡議, 要求幹部職工“堅定信心抓重點, 全力以赴保交付”。

倡議發出後, 無論是幹部還是職工, 無論是基層工人還是管理人員, 紛紛走向前臺, 堅持、堅持、再堅持, 努力完成訂單任務。

航太重工打好”軍民融合”產品訂單任務“殲滅戰”

拿單不易 交付更難

“這個項目也就只有你們航太高科技能做出來。 ”11月底, 神華國神集團副總經理張鋒來到航太重工調研, 在觀看了航太重工研製生產的100噸蓄電池防爆鏟板搬運車(簡稱鏟板車)和100噸液壓防爆支架搬運車(簡稱支架車)作業演示後忍不住讚歎。

2017年上半年, 航太重工鏟板車和支架車成功中標神華集團8.8米智慧超大采高綜采成套裝備研發與示範工程,

中標額高達7000余萬元。

如果說首次拿到大額訂單, 為正蓬勃發展中的航太重工平添了無限生機, 那8月28日110噸礦用車中標2700萬元、10月11日5噸防爆電動無軌膠輪物料運輸車中標近億元, 便是給航太重工錦上添花。 面對洶湧而來且必須在春節前全部完成交付的訂單, 航太重工幹部職工既激動又緊張。

雖然井工礦、露天礦兩大系列產品技術在航太重工日益成熟, 但作為《中國製造2025—能源裝備實施方案》和《煤炭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智慧越大采高綜采成套裝備研發與示範工程項目的鏟板車和支架車, 在世界上還沒有任何技術可以借鑒的情況,

成功與否成了考驗航太重工幹部職工的試金石。

“生產任務太多了, 怎麼可能完成呀。 ”面對突如其來的大額訂單, 還沒有做好心裡準備的航太重工幹部職工有點措手不及。

“在此前艱苦奮鬥的五年多時間裡, 我們一路不停攀爬高峰, 道路十分崎嶇, 時至今日似乎看到了山頂, 公司面臨著重大發展機遇, 更是面臨著生死存亡的時候, 拿出我們的精氣神, 讓別人看到我們的能力, 全力打好後4個月的決勝戰。 ” 從專案背景、訂單意義、當前問題、執行方案等方面, 航太重工領導班子統一口徑, 在形勢任務教育動員會上, 向幹部職工發出了“堅定信心抓重點, 全力以赴保交付”大幹4個月的號召。

2017年9月, 勞動競賽“戰火”在航太重工點燃。

“請密切跟蹤設備維修進度, 同步抓緊火割進度, 做好手工打磨臨時工藝和生產前期準備, 堅持手工、設備雙保險!一定不能讓生產停下來。 ”由於長時間作業, 公司唯一的等離子鐳射切割機“鬧情緒”了, 製造部部長張輝馬上在部門微信群通告調度室。

“劉工, 鏜床出故障了, 能否趕緊過來看一下?”8米鏜床是公司最大也是唯一能加工大型車架的設備, 接到機加班長王傑的電話, 設備管理員劉明浩不敢怠慢, 直接把辦公地點轉到車間, 加班熬夜為重要設備保駕護航。

“我們要上下一心, 嚴肅紀律, 認真履行崗位職責。 ”10月19日, 在研發中心動員會上, 副總經理、總設計師徐代友要求設計人員“堅定目標搶節點, 全體動員保成功”, 務必11月25日前完成首台車調試並達到使用者預驗收狀態。

“這個零件裝配正急著用, 如果像以前一樣走採購流程估計來不及。 ”針對研發、採購、生產、計畫與財務之間的矛盾, 航太重工要求各部門“認真落實職責, 積極協調配合, 優化管理流程”。 為了節點不在自己手中耽誤, 各部門通過嚴格制定生產計畫、採取有效生產組織模式, 使生產節拍有序、統籌協調有序, 有條不紊推進生產進程。

內蒙雄鷹 枝江甘醇

去年11月26日, 在航太重工幹部職工歡呼雀躍聲中, 世界最大鏟板車和支架車分別在兩個項目組組長賀吉勒圖、唐先兵的指揮下, 緩緩駛出車間, 首次進行廠內作業演示。

“鏟板還是厚了點, 落不到底。 ”“輪子還要加點防護。 ”在發動機的轟鳴聲與電機的低鳴聲中, 寒風中兩位年近50的組長一臉的嚴肅,站在各自的車前大聲對周圍設計人員指出產品的不足及改進方法。

“老唐啊,今晚加班嗎?支架車怎麼樣了?我的鏟板車可馬上下線了。”賀吉勒圖問對面辦公桌的唐先兵。

“正有此意,那就一起唄,我的支架車不會比你們慢多少的。”唐先兵當然不甘落後。

同一個辦公室,同一個裝配地點,就連加班也約著一起。少不了溝通交流,只是在進度和節點上,兩個項目組長免不了“暗自較勁”。

從立項到拿下訂單,兩個專案幾乎都是同時進行,“雙百噸”便成了兩個專案的統一代號。有對比就有競爭,有競爭才會形成你追我趕的態勢。

“賀總,您沒事吧,臉上怎麼沒一點血色,昨天我們加完班先走了,您加班到幾點了?”清早,電裝班班長李四洋看到一臉慘白的賀吉勒圖便問。

“沒事,昨晚弄晚了點,就在辦公室睡了會。”賀吉勒圖的回答卻是那樣隨意。

看到組長都能通宵戰鬥,年輕的設計師們便把“不讓任務耽誤在自己手上”作為指南,不管多晚都必須完成當天的工作。累了就趴在辦公室眯一會,醒了繼續幹。為了加班人員能得到更多更好的休息,航太重工及時購置新床新被,為加班職工搭建安樂窩。

“和這樣一群年輕的工程師們一起前行,是件很快樂的事情,也是件很幸福的事情。”蒙古漢子賀吉勒圖說。

“他們不僅大膽,而且心細,每個人都有不達目的不甘休的勁頭。在他們身上,潛在著一種企業未來的希望。”枝江男人唐先兵說。

說到產品中的年輕設計師們,兩位項目組組長忍不住發出內心的讚歎。

“航太產品,真沒讓人失望,礦區可是等著你們這兩款車,拿米下鍋啊。”12月5日,鏟板車和支架車通過神華集團預驗收,並得到用戶的高度評價。

歷經8個多月的研發,兩款分別打破目前國內外最大載重80噸級的鏟板車和支架車幾乎在同一時間研製下線。

“又是一個世界記錄。”雖然航太重工上下已經沸騰,但內蒙雄鷹依舊冷靜展翅,枝江甘醇依舊暗自香飄。

班長帶頭 新人爭先

“回去後一定記得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等忙完這段時間我就回去陪你們。” 陪伴一個晚上後,李四洋便把前來探親的妻兒送上了火車。在揮手的那一刻,他再也沒有忍住奔騰的眼淚。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該我們班組顯身手的時候到了!在我們班組,女人要向男人看齊,男人要向模範看齊。”晨會上,李四洋給班組成員打氣加油。好在有一個團結的班組,有一群願意為成功而不惜犧牲自我的成員。

人員礦區保障,支援兄弟班組……在班組用人捉襟見肘的情況下,3個月要完成全年60%的任務,除了白天正常拼命工作外,搶進度的任務只有放在晚上甚至是後半夜。

在這樣一個班長的帶領下,班組成員也就都“飆”著勁往前趕。

矮小的個子,單薄的身子,20出頭入職半年的李政,在班長和老師傅的指導下,很快便成為生產線的行家理手。

“這傢伙聰明肯學有鑽勁。”李四洋介紹說。“什麼東西一學就會,不過剛工作就趕上活多的時候,幾個月來也是累壞了。”

“也是沒辦法的事。”李政說。“現在吃點苦受點罪也沒什麼,我年輕,正是學技術的時候,公司有了快速的發展,自己也跟的上嘛。”在他笑容的背後,無法掩飾臉上疲憊。

在部分成員前往礦區保障服務、裝配線上人員不整的情況下,2017年下半年成立的調試班成員,同時承擔起了裝配任務。共產黨員、調試班班長王勇,不僅對年輕人毫不吝嗇言傳身教地傾力傳授技術,還把航太人高尚的品德一同傳授,在礦區零下近40度的情況下,主動承擔起礦區裝配任務,使班組成員技術和人品獲得“雙高”。“其實,人品比技術更重要。”王勇說。“要想年輕人成為企業的支柱,老同志就得用良好的品德去影響他們。”

“師傅出差了,在這個時候就得沖上去,不能讓班組成員因為班長走了而洩氣。”師出王勇的調試班“90後”何新月說。“我們的產品有了訂單不容易,就算是掉幾斤肉也得把任務完成,這畢竟是對我們大家都有好處的事情。”

對航太重工幹部職工來說,這確實是一件好事,為了這件好事,公司幹部職工快馬加鞭、只爭朝夕,在各自的崗位上書寫同樣的傳奇。(本文來自航太重工)

寒風中兩位年近50的組長一臉的嚴肅,站在各自的車前大聲對周圍設計人員指出產品的不足及改進方法。

“老唐啊,今晚加班嗎?支架車怎麼樣了?我的鏟板車可馬上下線了。”賀吉勒圖問對面辦公桌的唐先兵。

“正有此意,那就一起唄,我的支架車不會比你們慢多少的。”唐先兵當然不甘落後。

同一個辦公室,同一個裝配地點,就連加班也約著一起。少不了溝通交流,只是在進度和節點上,兩個項目組長免不了“暗自較勁”。

從立項到拿下訂單,兩個專案幾乎都是同時進行,“雙百噸”便成了兩個專案的統一代號。有對比就有競爭,有競爭才會形成你追我趕的態勢。

“賀總,您沒事吧,臉上怎麼沒一點血色,昨天我們加完班先走了,您加班到幾點了?”清早,電裝班班長李四洋看到一臉慘白的賀吉勒圖便問。

“沒事,昨晚弄晚了點,就在辦公室睡了會。”賀吉勒圖的回答卻是那樣隨意。

看到組長都能通宵戰鬥,年輕的設計師們便把“不讓任務耽誤在自己手上”作為指南,不管多晚都必須完成當天的工作。累了就趴在辦公室眯一會,醒了繼續幹。為了加班人員能得到更多更好的休息,航太重工及時購置新床新被,為加班職工搭建安樂窩。

“和這樣一群年輕的工程師們一起前行,是件很快樂的事情,也是件很幸福的事情。”蒙古漢子賀吉勒圖說。

“他們不僅大膽,而且心細,每個人都有不達目的不甘休的勁頭。在他們身上,潛在著一種企業未來的希望。”枝江男人唐先兵說。

說到產品中的年輕設計師們,兩位項目組組長忍不住發出內心的讚歎。

“航太產品,真沒讓人失望,礦區可是等著你們這兩款車,拿米下鍋啊。”12月5日,鏟板車和支架車通過神華集團預驗收,並得到用戶的高度評價。

歷經8個多月的研發,兩款分別打破目前國內外最大載重80噸級的鏟板車和支架車幾乎在同一時間研製下線。

“又是一個世界記錄。”雖然航太重工上下已經沸騰,但內蒙雄鷹依舊冷靜展翅,枝江甘醇依舊暗自香飄。

班長帶頭 新人爭先

“回去後一定記得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等忙完這段時間我就回去陪你們。” 陪伴一個晚上後,李四洋便把前來探親的妻兒送上了火車。在揮手的那一刻,他再也沒有忍住奔騰的眼淚。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該我們班組顯身手的時候到了!在我們班組,女人要向男人看齊,男人要向模範看齊。”晨會上,李四洋給班組成員打氣加油。好在有一個團結的班組,有一群願意為成功而不惜犧牲自我的成員。

人員礦區保障,支援兄弟班組……在班組用人捉襟見肘的情況下,3個月要完成全年60%的任務,除了白天正常拼命工作外,搶進度的任務只有放在晚上甚至是後半夜。

在這樣一個班長的帶領下,班組成員也就都“飆”著勁往前趕。

矮小的個子,單薄的身子,20出頭入職半年的李政,在班長和老師傅的指導下,很快便成為生產線的行家理手。

“這傢伙聰明肯學有鑽勁。”李四洋介紹說。“什麼東西一學就會,不過剛工作就趕上活多的時候,幾個月來也是累壞了。”

“也是沒辦法的事。”李政說。“現在吃點苦受點罪也沒什麼,我年輕,正是學技術的時候,公司有了快速的發展,自己也跟的上嘛。”在他笑容的背後,無法掩飾臉上疲憊。

在部分成員前往礦區保障服務、裝配線上人員不整的情況下,2017年下半年成立的調試班成員,同時承擔起了裝配任務。共產黨員、調試班班長王勇,不僅對年輕人毫不吝嗇言傳身教地傾力傳授技術,還把航太人高尚的品德一同傳授,在礦區零下近40度的情況下,主動承擔起礦區裝配任務,使班組成員技術和人品獲得“雙高”。“其實,人品比技術更重要。”王勇說。“要想年輕人成為企業的支柱,老同志就得用良好的品德去影響他們。”

“師傅出差了,在這個時候就得沖上去,不能讓班組成員因為班長走了而洩氣。”師出王勇的調試班“90後”何新月說。“我們的產品有了訂單不容易,就算是掉幾斤肉也得把任務完成,這畢竟是對我們大家都有好處的事情。”

對航太重工幹部職工來說,這確實是一件好事,為了這件好事,公司幹部職工快馬加鞭、只爭朝夕,在各自的崗位上書寫同樣的傳奇。(本文來自航太重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