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陳小兵:從“中原腫瘤科普第一人”到“中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

【 林輝 / 文】

2018年1月29日下午, 由中國科協、人民日報社聯合組織開展的“典贊•2017科普中國”活動頒獎在北京舉辦, 河南省腫瘤醫院陳小兵教授榮獲“2017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

終結了河南沒有榮獲該領域獎項的歷史。

12年熱心腫瘤科普, 源于內心關愛

陳小兵是河南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教授, “河南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

就專業來說, 參加工作17年來, 陳小兵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南省傑出青年基金等各類科研專案10余項, 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有130多篇, 獲獎無數, 研究成果斐然。

然而, 面對腫瘤患者“有時是治癒, 常常是幫助, 總是去安慰”的現狀, 陳小兵陷入了困惑。

如何才能更好地幫助跟多的人遠離疾病, 成了陳小兵常常思考的問題。

一個偶然的機會, 讓陳小兵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戰場”。

在一次健康講座中, 陳小兵講到一個人如果體重莫名其妙驟然下降,

一定要防止得癌症的可能。 一位聽眾留了心, 聯想到家裡老人有這種情況, 趕緊帶老人去醫院檢查, 結果在腎上檢查出了腫瘤, 及時做了手術, 保住了性命。

這件事情讓陳小兵感受到了健康教育的威力, 也給了他很大啟發, 讓他認識到科普的價值——“做好科普能幫助更多的病人!”

在盡職盡責做好臨床、教學科研工作的同時, 把“做好科普能幫助更多的病人”這句話始終放在心底的陳小兵熱心醫學科普, 從2005年起, 在醫院的支持下, 他下基層、走街道、進校園、入社區, 腳步走遍中原, 做科普講座300餘場, 受眾十余萬人。

同時, 陳小兵還多次應邀參加中國抗癌協會、《醫學界》等組織的“網路空中課堂”健康科普活動,

並廣泛通過報紙科普專欄、電視訪談、電臺直播等多種形式, 積極推廣“預防為主”的防癌理念, 為腫瘤科普殫精竭慮。

陳小兵接受中央電視臺採訪

為了把枯燥難懂、高深專業的腫瘤防治知識通俗易懂, 陳小兵費了許多周折。

陳小兵結合多年的經驗總結出的健康三十二字方針:“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態平衡、充足睡眠、定期體檢、控制感染、疫苗優先”,

以其通俗易懂, 深入淺出, 又朗朗上口的特點, 深受社會大眾和媒體歡迎, 在腫瘤防治科普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

陳小兵也由此被譽為“中原腫瘤科普第一人”。

與時俱進, 探索新媒體與科普相融合

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 陳小兵想到了通過網路, 傳播腫瘤科普知識, 傳遞關愛。

除了個人堅持科普傳遞腫瘤防治知識外, 兼任河南省醫學會醫學科學普及分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理事兼科普宣傳工作部部長的陳小兵, 還組織舉辦了“2017河南省青年腫瘤醫生科普大賽”, 收到近百篇優秀的抗癌科普作品, 包括圖文、視頻、詩歌、PPT等等, 內容豐富, 形式多樣。

陳小兵說, 希望通過科普的力量達到防癌、抗癌的目的, 為“健康中國”添磚加瓦。

與院士一起, 當選中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

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 陳小兵先後被《健康報社》評為2016中國健康科普創新大賽“優秀健康科普演講達人”, 被《大眾醫學》評為最受歡迎醫生,被《醫師報》評為中國醫生2016品牌加速計畫“十強醫生”,榮獲全國科普講解大賽三等獎,“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先進個人”,“中國網事·感動河南年度十大人物和最受關注人物”等榮譽。

陳小兵獲“2016中國健康科普創新大賽優秀科普演講達人”榮譽稱號

這次由中國科協、人民日報社聯合組織開展的“典贊•2017科普中國”活動,分為專家初評、大資料分析、網路投票和專家終評四個階段,主辦方綜合上述四個階段的結果,最終評選出2017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如此嚴格的流程,打造的是中國最權威的評選結果。

據悉,“典贊·2017科普中國”活動從2017年8月開始,向社會各界公開徵集本年度具有影響力和科學傳播元素的事件、人物、流言和科普作品。申報期間,全國各學會,省級、副省級城市科協,全民科學素質綱要辦公室成員單位,主流媒體,科研院校,社會科普機構等100多家單位積極推薦,共徵集到推薦材料近400份。在由40多位專家評選,並參考了網友的投票後,最終確定了2017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十大科學傳播事件、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和十大網路科普作品。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在頒獎典禮上致辭

陳小兵在網路投票階段,以票數第二(101478票)的成績雄占榜眼。而“2017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共遴選包括王隴德院士在內的,來自全國各行各業的20位科普專家供大家投票。投票時設置人臉識別功能,其可信度可見一斑。

王隴德院士(左五)、陳小兵教授(右三)等人當選2017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

更為重要的是,這個獎項的含金量非常高,其中一位獲獎人是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國家衛生計生委健康促進與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隴德院士。作為河南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專家,陳小兵博士也是實至名歸。

與王隴德院士合影

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肯定始終激勵著陳小兵前行,他將繼續傳播科學理念,普及腫瘤防治知識,其中傳遞的能量和愛心也將綿綿不絕,相印於心。

(免責聲明:本圖文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小編及時刪除。)

被《大眾醫學》評為最受歡迎醫生,被《醫師報》評為中國醫生2016品牌加速計畫“十強醫生”,榮獲全國科普講解大賽三等獎,“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先進個人”,“中國網事·感動河南年度十大人物和最受關注人物”等榮譽。

陳小兵獲“2016中國健康科普創新大賽優秀科普演講達人”榮譽稱號

這次由中國科協、人民日報社聯合組織開展的“典贊•2017科普中國”活動,分為專家初評、大資料分析、網路投票和專家終評四個階段,主辦方綜合上述四個階段的結果,最終評選出2017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如此嚴格的流程,打造的是中國最權威的評選結果。

據悉,“典贊·2017科普中國”活動從2017年8月開始,向社會各界公開徵集本年度具有影響力和科學傳播元素的事件、人物、流言和科普作品。申報期間,全國各學會,省級、副省級城市科協,全民科學素質綱要辦公室成員單位,主流媒體,科研院校,社會科普機構等100多家單位積極推薦,共徵集到推薦材料近400份。在由40多位專家評選,並參考了網友的投票後,最終確定了2017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十大科學傳播事件、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和十大網路科普作品。

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在頒獎典禮上致辭

陳小兵在網路投票階段,以票數第二(101478票)的成績雄占榜眼。而“2017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共遴選包括王隴德院士在內的,來自全國各行各業的20位科普專家供大家投票。投票時設置人臉識別功能,其可信度可見一斑。

王隴德院士(左五)、陳小兵教授(右三)等人當選2017年十大科學傳播人物

更為重要的是,這個獎項的含金量非常高,其中一位獲獎人是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國家衛生計生委健康促進與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王隴德院士。作為河南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專家,陳小兵博士也是實至名歸。

與王隴德院士合影

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肯定始終激勵著陳小兵前行,他將繼續傳播科學理念,普及腫瘤防治知識,其中傳遞的能量和愛心也將綿綿不絕,相印於心。

(免責聲明:本圖文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小編及時刪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