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對“70後”好瀟灑!成都蛋烘糕爺爺婆婆 每年4月出遊耍到10月

“最難的路我們走過, 最高的橋我們去過, 最陡的坡我們也爬過……”今年74歲的陳利明帶著71歲的老伴范修玉, 一直行走在旅遊的道路上,

雲南、河北、廣西等全國近20個省份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甚至自駕去過老撾、越南、緬甸, 一路上走走停停, 欣賞旅途中的美景。

他們是成都有名的蛋烘糕爺爺婆婆, 他們從上世紀80年代起在玉林一帶賣蛋烘糕, 2004年歇業, 隱退12年後又重出江湖, 引來當年吃著他們蛋烘糕長大的人們吹捧。

在他們隱退的十幾年裡, 陳爺爺帶著婆婆遊山玩水, 走遍大江南北。 “年輕時拼命工作, 退休了想帶著她一起去看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 ”賣蛋烘糕時, 早上5點過起床一直忙到深夜11點, 十分辛苦, 退休後, 陳爺爺決定用辛苦攢下來的錢帶著婆婆一起遊玩,

陳爺爺說:“我要和她一起, 耍到耍不動的那一天。 ”

啟程

蛋烘糕起家 攢下第一筆存款踏出國門

“老闆, 要兩個鮮肉三鮮!”1月28日下午2點, 玉林四巷的“陳記蛋烘糕”開始擺攤了, 老闆輕輕舀起一勺蛋液乾淨俐落的倒入烤盤中,

熟練的操作著。 走近一看才發現, 他是蛋烘糕爺爺陳利明的兒子, “父親已經將手藝傳承給我, 繼續和母親一起遊玩。 ”

1987年, 老伴兒范修玉因為生計問題開始賣蛋烘糕, 陳利明則在一旁幫忙, 老兩口分工明確, 范修玉負責炒料、擺攤、做蛋烘糕, 陳利明負責進貨,

下午生意好的時候也幫著做蛋烘糕。 “早上5點過起床出去買材料、炒料, 一直忙到深夜11點。 ”陳利明回憶道, 那會兒起早貪黑地掙錢實在很辛苦, 蛋烘糕的利潤並不高, 價格從一毛五兩個, 到兩毛五一個, 最後退休時也才五毛一個, 好在不用交房租, 老兩口勤快點的話一個月能掙兩三千。

雖然大部分收入都用了家庭日常開銷,但也攢下了一些錢。1996年,陳利明無意中在旅行社打聽到“泰國遊11天,每人費用3400元”的旅遊項目,他心動了,“老伴兒辛苦了那麼多年,想帶她出門耍一趟。”陳利明趕緊回家跟老伴兒商量,范修玉爽快答應了,當時連北京都還沒去過,有機會出國耍一趟,老兩口還是很興奮。

退休

攢下積蓄 帶著老伴兒窮游大江南北

“窮游,周邊游,豪華遊不得行。”陳利明喜歡騎行,范修玉喜歡旅遊,他清楚地知道家庭條件有限,兩人的旅遊經費不能鋪張浪費,後來便又花了7000多元買了一輛三輪摩托車,加入了老年體協騎遊隊,載著老伴兒到省內四處遊玩。騎著三輪摩托車,跟著十幾名騎友一起出發前往康定、達州,路途雖遠,但老兩口玩得很開心。“一路上邊走邊耍,欣賞沿途的風景。”

一直到2004年,孩子已經有了穩定工作,他們決定“退休”,遊玩時間更加充裕了。習慣了忙碌生活,老兩口在家裡一刻也閑不下來,喜歡到公園裡跳跳舞,跟著大爺大媽們一塊娛樂。每當看到電視裡面介紹哪些地方有好玩好吃的,第二天,陳利明就騎著車帶著老伴兒去了。“初期,我們去耍都沒有規劃,哪兒好耍就去哪兒。”

要是地方遠,他就會找到旅行社,瞭解行程和費用,條件允許的話就報名,給孩子們打聲招呼,帶上行李就出發。

陳利明說,10多年來他們已經騎壞了9輛三輪摩托車。到了2008年,老兩口遇到了同樣喜歡旅遊的鄰居兩口,鄰居負責開車,他們老兩口跟著玩,一輛車,四人同行的話可以分攤旅行費用,降低出行成本,就這樣開啟了8年的“四人行”自駕旅程。自駕旅行中,令老伴范修玉印象深刻的是,在西昌遊玩,從雷波縣到昭覺縣的道路上,因路況不好,原本3個多小時的路程走了8個小時。“半夜很黑路都看不清,遇到大坑過不到,還要找東西來填才能勉強通過。”

2016年1月,4人自駕從成都出發,順著雲南,跨越了邊境,到老撾、越南、緬甸走了一圈。

他說

每年一半時間在旅途中

“要和她一起耍到耍不動的那天”

去西昌經歷了最難走的路,到雲南元江看過世界第一高橋,在湖北巴東爬過最陡的坡,旅途中的經歷讓老兩口難忘,他們不禁發出感歎:“中國的風景太美,還有太多地方想去看看。”

2016年9月,他們的蛋烘糕“重出江湖”,為的是讓兒子繼承這門手藝,旅行暫停了一段時間,現在兒子已經上手,可以獨當一面。如今,他們旅行的腳步還在繼續,“等天氣暖和了,我們準備去新疆看看。”陳利明指著一張中國地圖說,愛好旅行的他,在客廳的牆壁上貼了三張地圖,分別是中國、四川、成都,出門前他要到地圖上看看,找一下線路。

因為年齡比較大,旅行需要考慮很多因素,通常老兩口會選擇天氣暖和的時候出行,“每年4月份出發,走走停停,一直要耍到10月。”對於老兩口來說,結婚50年了,旅行帶給他們快樂,讓晚年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只要身體狀況還允許,我們還會繼續出去耍,要和她一起,耍到耍不動的那一天!”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 張肇婷

攝影記者 王紅強

編輯 潘莉

雖然大部分收入都用了家庭日常開銷,但也攢下了一些錢。1996年,陳利明無意中在旅行社打聽到“泰國遊11天,每人費用3400元”的旅遊項目,他心動了,“老伴兒辛苦了那麼多年,想帶她出門耍一趟。”陳利明趕緊回家跟老伴兒商量,范修玉爽快答應了,當時連北京都還沒去過,有機會出國耍一趟,老兩口還是很興奮。

退休

攢下積蓄 帶著老伴兒窮游大江南北

“窮游,周邊游,豪華遊不得行。”陳利明喜歡騎行,范修玉喜歡旅遊,他清楚地知道家庭條件有限,兩人的旅遊經費不能鋪張浪費,後來便又花了7000多元買了一輛三輪摩托車,加入了老年體協騎遊隊,載著老伴兒到省內四處遊玩。騎著三輪摩托車,跟著十幾名騎友一起出發前往康定、達州,路途雖遠,但老兩口玩得很開心。“一路上邊走邊耍,欣賞沿途的風景。”

一直到2004年,孩子已經有了穩定工作,他們決定“退休”,遊玩時間更加充裕了。習慣了忙碌生活,老兩口在家裡一刻也閑不下來,喜歡到公園裡跳跳舞,跟著大爺大媽們一塊娛樂。每當看到電視裡面介紹哪些地方有好玩好吃的,第二天,陳利明就騎著車帶著老伴兒去了。“初期,我們去耍都沒有規劃,哪兒好耍就去哪兒。”

要是地方遠,他就會找到旅行社,瞭解行程和費用,條件允許的話就報名,給孩子們打聲招呼,帶上行李就出發。

陳利明說,10多年來他們已經騎壞了9輛三輪摩托車。到了2008年,老兩口遇到了同樣喜歡旅遊的鄰居兩口,鄰居負責開車,他們老兩口跟著玩,一輛車,四人同行的話可以分攤旅行費用,降低出行成本,就這樣開啟了8年的“四人行”自駕旅程。自駕旅行中,令老伴范修玉印象深刻的是,在西昌遊玩,從雷波縣到昭覺縣的道路上,因路況不好,原本3個多小時的路程走了8個小時。“半夜很黑路都看不清,遇到大坑過不到,還要找東西來填才能勉強通過。”

2016年1月,4人自駕從成都出發,順著雲南,跨越了邊境,到老撾、越南、緬甸走了一圈。

他說

每年一半時間在旅途中

“要和她一起耍到耍不動的那天”

去西昌經歷了最難走的路,到雲南元江看過世界第一高橋,在湖北巴東爬過最陡的坡,旅途中的經歷讓老兩口難忘,他們不禁發出感歎:“中國的風景太美,還有太多地方想去看看。”

2016年9月,他們的蛋烘糕“重出江湖”,為的是讓兒子繼承這門手藝,旅行暫停了一段時間,現在兒子已經上手,可以獨當一面。如今,他們旅行的腳步還在繼續,“等天氣暖和了,我們準備去新疆看看。”陳利明指著一張中國地圖說,愛好旅行的他,在客廳的牆壁上貼了三張地圖,分別是中國、四川、成都,出門前他要到地圖上看看,找一下線路。

因為年齡比較大,旅行需要考慮很多因素,通常老兩口會選擇天氣暖和的時候出行,“每年4月份出發,走走停停,一直要耍到10月。”對於老兩口來說,結婚50年了,旅行帶給他們快樂,讓晚年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只要身體狀況還允許,我們還會繼續出去耍,要和她一起,耍到耍不動的那一天!”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 張肇婷

攝影記者 王紅強

編輯 潘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