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2018款路虎攬勝星脈日常實用性測試報告

在現如今互聯網造車大肆盛行的時代, 似乎想要標榜自己的新能源屬性, 科技配置是最佳手段之一。 無論是特斯拉還是最近上市的蔚來汽車,

中控上一塊碩大的螢幕必不可少。 可這樣的設計雖然突出了科技元素, 卻丟失了設計感, 讓人覺得並不精緻。 反觀傳統汽車領域, 兩塊中控屏的組合並不少見, 但像路虎攬勝星脈這樣擁有如此高清晰度卻實屬罕見, 同時巧妙的用設計完美將其融合, 說是藝術品也不為過。 但新鮮事物總不會盡善盡美, 那星脈的表現又如何呢?此次的《日常使用性測試報告》就來為您揭曉答案。

測試車輛:2017款路虎攬勝星脈P380 R-DYNAMIC HSE

指導價格:94.80萬元

視野盲區測試環節

在視野盲區測試環節中, 我們將集中針對車輛前方視野、內後視鏡視野、左右後視鏡盲區和倒車雷達進行針對性測試。 在測試過程中, 車內所有座椅均調至到最低,

所測量出的資料會與駕駛者正常使用時稍有偏差, 資料僅供參考。

在測試前方視野階段, 我們採用高70cm的樁桶作為參照物, 隨後調整車距, 直至在主駕席可以看到樁桶上沿。

樁桶與車頭最終測得的資料為415cm, 綜合往期的測試車型資料來看, 星脈的前方視野表現不能算優秀, 主要因為隆起的車頭為了雖然提供了較為寬大的駕駛視覺效果, 所以但在一定程度上卻影響了前方視野。 當然在測試過程中, 座椅被調至到最低對視野表現多少也有些影響, 而從駕駛體驗上來說, 星脈也確實適合將座椅調至到較高的位置, 如此一來, 會更利於觀察車輛前方情況, 如出現障礙物也能及時採取行動。

車內後視鏡測試依舊將樁桶固定擺放, 隨後移動車輛直至可以觀察到樁桶上沿為止, 所測得的距離為1280cm。

外後視鏡視野範圍測量時, 首先讓測試人員分別站在左右後視鏡垂直10M處, 隨即開始向左右兩側移動, 直至出現在兩側後視鏡最外側邊緣為止, 測出其橫向距離。 隨後通過公式計算, 便可以得出後視鏡視野範圍的夾角角度。 角度越大則後視鏡視野盲區範圍越小, 反之則後視鏡視野盲區越大。

星脈後視鏡的面積比較大,非常有利左右兩側後方視野的觀察。從實測數值上來看,左側27°的視野面積表現相當突出,要知道該車型的後視鏡上並未配備雙曲鏡設計,所以能有如此的資料表現實屬難得。而右側16°的可視範圍卻表現平平,屬於平均水準。

泊車輔助系統測試環節

在測試過程中,倒車雷達的表現非常出色,較大的功率使其在145cm處就可以感應到後方物體,並且在24cm處到達雷達持續蜂鳴區間最遠端。在測試標準中,持續蜂鳴階段越接近25cm則越貼近日常使用習慣,所以從星脈的測試資料來看,每段蜂鳴區間的距離掌握得當,且最遠端探測夠遠,且最近段表現接近測試標準,其整體表現可以令人滿意。

此次試駕的路虎攬勝星脈雖為全系次頂配車頂,卻僅配備了倒車影像。不過前/後雷達可以虛擬出全車影像,很大程度彌補了碩大車身在泊車時所產生的不便。不過倒車輔助線並未出現在倒車影像中,而是出現在虛擬影像中,實際使用效果稍打折扣。

車內配置測試環節

路虎星脈的前排座椅坐墊長度在標準狀態下偏短,但腿托調節功能可以很好的地彌補不足,175cm的男性體驗者坐進駕駛席大腿可以得到充分的支撐。

中控臺上方的螢幕不僅支援多角度調節,並且白天和夜晚會自動切換主題顏色,從而避免夜晚開車過亮的螢幕影響駕駛安全。

中控屏處的兩個旋鈕手感出色,段落與阻尼感清晰,很有檔次。此外,旋鈕通過按壓的方式可以在溫度控制和座椅加熱/通風兩種模式之間切換。

多功能方向盤上的按鍵也在傳統形式中加入了頗具科技元素的觸控式設計,比如左側的多媒體控制功能,可以通過按下按鈕來實現操作,同時在調節音量時還可以“搓”按鍵的週邊,此時順時針可以增大音量,反之可以減小。

前排座椅支援按摩功能,並且可以選擇具體的按摩部位,整體力度均勻自然,並無突兀感,絕對是長途駕駛緩解疲勞的利器。

前排中央扶手可以主駕與副駕單獨前後進行前後調節,雖不能上下調節,但由於扶手的高度合適,駕駛者在手握方向盤時依舊能給手肘找到合適的位置。

座椅兩側的腰托尺寸較大,可以給提供充足的包裹與側向支撐性。坐墊的填充比較厚實,但柔軟度一般,整體乘坐感受偏硬。

可以上下調節的頭枕填充同樣比較厚實,如此一來夠給予很好的頭部支撐,除了可以有效緩解頸部疲勞外還能為車內人員的安全性做出保障。

導航系統測試環節

導航系統的主介面設計簡潔,所有功能一目了然,非常易於上手。

對於手寫輸入方式,如今幾乎已經在所有車機上得到普及,而此次的星脈在手寫輸入目的地準備進行搜索時,識別率並不是很高。如此一筆一劃的“洋”字,不光沒有識別出來,並且在備選欄中的相近字中也沒有出現。

好在系統的處理速度還算比較快,輸入關鍵字就可以搜索出相關的具體位址,非常方便。

導航可以提供多種線路供駕駛者選擇,但在選擇線路時只表明了預計的公里數、時間、紅綠燈數量以及收費口,並未以“最短路線”或是“最短時間”等容易識別的名稱進行標識,初次上手會略有不便。

配備了全液晶儀錶的星脈想要實現將地圖投射至儀錶盤簡直是輕而易舉,不僅如此,其顯示模式還支援全屏模式。在開啟之後,碩大的地圖猶如電影院螢幕一般,都說手機導航要好於車載導航,但看到這塊地圖之後我只能說,未必!

空間測試環節

前門板儲物槽容積一般,杯架太過於傾斜導致侵佔了不少儲物空間。儲物槽內並未配備隔物板,導致水瓶與雜物同時放入時容易混雜在一起。

封底設計的門板把手形成了一個非常易用的儲物槽,將手機放入其中非常穩當,拿取也很順手,但前提是手機尺寸不要過大。

前排杯架的開啟方式很“奇妙”,在杯架後方配備了帶有路虎標誌的按鈕,而按下按鈕後蓋板並不能自動開啟,而是需要手動開啟,此時按鈕只起到了鎖止作用,令人很是不解。不知道是設計問題還是由於是試駕車的緣故而出現故障。

不過杯架槽的做工還是很精緻的,內部帶有橡膠限位元裝置,水杯或飲料瓶放入其中幾乎不會產生任何晃動。

此外,如果沒有抽煙的習慣,可以將煙灰缸拆除,此處便呈現出另一個杯架。杯架內同樣配備了橡膠材質的限位器與襯底,既可以保證飲料瓶不會晃動又達到了減小共振,降低異響的發生幾率。

由於前排兩塊液晶屏佔據了絕大多數空間,導致前排的儲物空間表現很一般。前排儲物槽容積較小,點煙器又侵佔了一部分空間,所以無法放置體積稍大的物品。在液晶面板下方巧妙的“偷”出了一塊容積還不錯的儲物空間,但由於拿取並不方便,所以實用度也不高。

卡槽的位置位於遮陽板後方,其出色的隱蔽性可以安心放置加油卡或是銀行卡等。

USB介面位於中央扶手箱內,但當合上扶手蓋板後卻未給資料線預留出凹槽,導致在使用過程中會碾壓資料線。

後排杯架同樣配備了限位元裝置,但由於其位置位於後排中央扶手前端,且採用了橫置的形式,導致放入飲料瓶後會佔據部分手肘的空間。

星脈後備箱的平整度非常出色,且由於寬大車身從而獲得相當出色的後備箱寬度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雖然後備箱地台稍有些高,但並不影響使用,在常規模式下容積可達558L。

較高的後備箱地台下方藏著的是全尺寸備胎,細數現階段市售的豪華品牌車型,無論是美系、日系還是德系,能配備備胎的已經不多了,更何況是全尺寸備胎!絕對值得點贊!

此外,後備箱裡黑色袋子中是什麼東西有人猜得到麼?

答案就是後排隔物隔離網,手動的隔物隔離網通過將兩側的金屬插頭插入後備箱頂部的介面內便可實現安裝,簡單易用。

實測的後備箱基本數值,開口的最大寬度為112cm;開口高度為93cm;後備箱地台與內部車頂的垂直高度為68cm;後備箱進深為102cm。從資料上來看,後備箱在寬度和進深上有著相當出色的表現,足以彌補其在高度上的不足,即便是帶上兩三好友或是全家出行,行李都不再會是也不會成為困擾。

總結:

在設計上,星脈的成功不可否認,將兩塊高清顯示幕與內飾完美融為一體,不單單提升了科技感,質感與檔次同樣也有質的飛躍。但設計感與實用性就像操控性與舒適性一樣,天生就在天平兩端,魚和熊掌很難兼得。所以在實用層面上,星脈還是有不少進步的空間。但對於日常使用是否存在致命硬傷呢?我個人認為到談不上,而它能帶給你的“面子”因素更是這個級別的消費者最為看重的,所以如果你對實用性的看法比較“佛系”,夠用就好,那麼它絕對是能夠彰顯品位的個性之選。

星脈後視鏡的面積比較大,非常有利左右兩側後方視野的觀察。從實測數值上來看,左側27°的視野面積表現相當突出,要知道該車型的後視鏡上並未配備雙曲鏡設計,所以能有如此的資料表現實屬難得。而右側16°的可視範圍卻表現平平,屬於平均水準。

泊車輔助系統測試環節

在測試過程中,倒車雷達的表現非常出色,較大的功率使其在145cm處就可以感應到後方物體,並且在24cm處到達雷達持續蜂鳴區間最遠端。在測試標準中,持續蜂鳴階段越接近25cm則越貼近日常使用習慣,所以從星脈的測試資料來看,每段蜂鳴區間的距離掌握得當,且最遠端探測夠遠,且最近段表現接近測試標準,其整體表現可以令人滿意。

此次試駕的路虎攬勝星脈雖為全系次頂配車頂,卻僅配備了倒車影像。不過前/後雷達可以虛擬出全車影像,很大程度彌補了碩大車身在泊車時所產生的不便。不過倒車輔助線並未出現在倒車影像中,而是出現在虛擬影像中,實際使用效果稍打折扣。

車內配置測試環節

路虎星脈的前排座椅坐墊長度在標準狀態下偏短,但腿托調節功能可以很好的地彌補不足,175cm的男性體驗者坐進駕駛席大腿可以得到充分的支撐。

中控臺上方的螢幕不僅支援多角度調節,並且白天和夜晚會自動切換主題顏色,從而避免夜晚開車過亮的螢幕影響駕駛安全。

中控屏處的兩個旋鈕手感出色,段落與阻尼感清晰,很有檔次。此外,旋鈕通過按壓的方式可以在溫度控制和座椅加熱/通風兩種模式之間切換。

多功能方向盤上的按鍵也在傳統形式中加入了頗具科技元素的觸控式設計,比如左側的多媒體控制功能,可以通過按下按鈕來實現操作,同時在調節音量時還可以“搓”按鍵的週邊,此時順時針可以增大音量,反之可以減小。

前排座椅支援按摩功能,並且可以選擇具體的按摩部位,整體力度均勻自然,並無突兀感,絕對是長途駕駛緩解疲勞的利器。

前排中央扶手可以主駕與副駕單獨前後進行前後調節,雖不能上下調節,但由於扶手的高度合適,駕駛者在手握方向盤時依舊能給手肘找到合適的位置。

座椅兩側的腰托尺寸較大,可以給提供充足的包裹與側向支撐性。坐墊的填充比較厚實,但柔軟度一般,整體乘坐感受偏硬。

可以上下調節的頭枕填充同樣比較厚實,如此一來夠給予很好的頭部支撐,除了可以有效緩解頸部疲勞外還能為車內人員的安全性做出保障。

導航系統測試環節

導航系統的主介面設計簡潔,所有功能一目了然,非常易於上手。

對於手寫輸入方式,如今幾乎已經在所有車機上得到普及,而此次的星脈在手寫輸入目的地準備進行搜索時,識別率並不是很高。如此一筆一劃的“洋”字,不光沒有識別出來,並且在備選欄中的相近字中也沒有出現。

好在系統的處理速度還算比較快,輸入關鍵字就可以搜索出相關的具體位址,非常方便。

導航可以提供多種線路供駕駛者選擇,但在選擇線路時只表明了預計的公里數、時間、紅綠燈數量以及收費口,並未以“最短路線”或是“最短時間”等容易識別的名稱進行標識,初次上手會略有不便。

配備了全液晶儀錶的星脈想要實現將地圖投射至儀錶盤簡直是輕而易舉,不僅如此,其顯示模式還支援全屏模式。在開啟之後,碩大的地圖猶如電影院螢幕一般,都說手機導航要好於車載導航,但看到這塊地圖之後我只能說,未必!

空間測試環節

前門板儲物槽容積一般,杯架太過於傾斜導致侵佔了不少儲物空間。儲物槽內並未配備隔物板,導致水瓶與雜物同時放入時容易混雜在一起。

封底設計的門板把手形成了一個非常易用的儲物槽,將手機放入其中非常穩當,拿取也很順手,但前提是手機尺寸不要過大。

前排杯架的開啟方式很“奇妙”,在杯架後方配備了帶有路虎標誌的按鈕,而按下按鈕後蓋板並不能自動開啟,而是需要手動開啟,此時按鈕只起到了鎖止作用,令人很是不解。不知道是設計問題還是由於是試駕車的緣故而出現故障。

不過杯架槽的做工還是很精緻的,內部帶有橡膠限位元裝置,水杯或飲料瓶放入其中幾乎不會產生任何晃動。

此外,如果沒有抽煙的習慣,可以將煙灰缸拆除,此處便呈現出另一個杯架。杯架內同樣配備了橡膠材質的限位器與襯底,既可以保證飲料瓶不會晃動又達到了減小共振,降低異響的發生幾率。

由於前排兩塊液晶屏佔據了絕大多數空間,導致前排的儲物空間表現很一般。前排儲物槽容積較小,點煙器又侵佔了一部分空間,所以無法放置體積稍大的物品。在液晶面板下方巧妙的“偷”出了一塊容積還不錯的儲物空間,但由於拿取並不方便,所以實用度也不高。

卡槽的位置位於遮陽板後方,其出色的隱蔽性可以安心放置加油卡或是銀行卡等。

USB介面位於中央扶手箱內,但當合上扶手蓋板後卻未給資料線預留出凹槽,導致在使用過程中會碾壓資料線。

後排杯架同樣配備了限位元裝置,但由於其位置位於後排中央扶手前端,且採用了橫置的形式,導致放入飲料瓶後會佔據部分手肘的空間。

星脈後備箱的平整度非常出色,且由於寬大車身從而獲得相當出色的後備箱寬度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雖然後備箱地台稍有些高,但並不影響使用,在常規模式下容積可達558L。

較高的後備箱地台下方藏著的是全尺寸備胎,細數現階段市售的豪華品牌車型,無論是美系、日系還是德系,能配備備胎的已經不多了,更何況是全尺寸備胎!絕對值得點贊!

此外,後備箱裡黑色袋子中是什麼東西有人猜得到麼?

答案就是後排隔物隔離網,手動的隔物隔離網通過將兩側的金屬插頭插入後備箱頂部的介面內便可實現安裝,簡單易用。

實測的後備箱基本數值,開口的最大寬度為112cm;開口高度為93cm;後備箱地台與內部車頂的垂直高度為68cm;後備箱進深為102cm。從資料上來看,後備箱在寬度和進深上有著相當出色的表現,足以彌補其在高度上的不足,即便是帶上兩三好友或是全家出行,行李都不再會是也不會成為困擾。

總結:

在設計上,星脈的成功不可否認,將兩塊高清顯示幕與內飾完美融為一體,不單單提升了科技感,質感與檔次同樣也有質的飛躍。但設計感與實用性就像操控性與舒適性一樣,天生就在天平兩端,魚和熊掌很難兼得。所以在實用層面上,星脈還是有不少進步的空間。但對於日常使用是否存在致命硬傷呢?我個人認為到談不上,而它能帶給你的“面子”因素更是這個級別的消費者最為看重的,所以如果你對實用性的看法比較“佛系”,夠用就好,那麼它絕對是能夠彰顯品位的個性之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