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貪官和珅才貌無雙的另一面

才貌無雙, 學識淵博

和珅10歲便在咸安宮讀書, “少小聞詩達禮”, 這無不顯示出和珅從小便天資聰穎, 喜好讀書, 在以後的學習生涯中, 和珅學習了滿、漢、蒙、藏四種語言, 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袁枚曾評價和珅“少小聞詩禮, 通侯即冠軍。 彎弓朱燕落, 健筆李摩雲”, 足以見得和珅詩詞才學的精通。

然而使和珅有機會展現才學一炮而紅的, 還要從那次巡狩說起, 那時和珅只不過是乾隆皇帝身邊的一個侍衛, 有人傳來奏章, 說“雲南急奏, 緬甸要犯逃脫”, 乾隆皇帝聽後很生氣, 引用《論語》中的一句話問責“虎兕出於匣,

龜玉毀於櫝中, 是誰之過歟?”大臣們聽了面面相覷, 不敢答話, 而和珅卻引用《論語》中的下文, 朗聲答道:“典守者不能辭其責耳”, 一語中的, 乾隆皇帝聽了很高興, 很賞識和珅的膽量與才能, 再加上和珅的品貌, 使得和珅與乾隆的關係一步步密切。

伶牙俐齒, 善於揣摩聖意

和珅的伶牙俐齒是出了名的, 不光對大臣, 對皇帝, 甚至在外交方面, 和珅都頗有成就, 英國使臣馬戛爾尼曾這樣評價和珅:保持了他尊嚴的身份, 態度和藹可親, 對問題的認識尖銳深刻, 不愧是一面成熟的政治家"。 而善於揣摩聖意, 則是和珅發跡至關重要的一點。

我們都知道,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 而大多都是和珅鼓動的, 乾隆皇帝想下江南遊玩, 卻擔心路途遙遠, 怕勞民傷財, 而和珅卻道:“聖祖皇帝六次南巡, 非但未招致民怨反而被頌為聖君。 古來聖君, 莫如堯舜, 《尚書·舜典》也說, 五載一巡狩, 可見自古巡覽就是勝典。 但凡聖君, 道本相似, 何況國庫殷實, 金銀充足, 區區巡遊不會耗費多少庫銀。 ”此話正好迎合了乾隆皇帝的心思,

使得乾隆皇帝對和珅更為賞識, 步步升官不在話下。

乾隆皇帝到了晚年, 可以說由寵信和珅變為依賴和珅, 晚年的乾隆皇帝說話困難, 但乾隆皇帝的一個眼神, 一個表情, 和珅都能立馬明白皇帝想要幹什麼, 說什麼, 足以見得和珅揣摩聖意的本事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權力也一步步增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