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稻田養魚不再是個技術活!只因這比姚明還高的巨型稻試種成功

提起水稻的增產, 大家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水稻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 一直就是科學家們研究的目標。

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 加上城鎮化過程的加快和經濟的高速發展。 農業用地被佔用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人地矛盾也越來越凸出。

在我國18.3億畝的耕地中, 高標準旱澇保收農田只占了全部耕地面積的四成多, 所以要保證我國的糧食安全就必須用科學技術不斷提高糧食的單位畝產量。

以袁隆平等為代表的農業科技帶頭人, 在這個願景上不斷地取得一個又一個的突破和成就。

2017年10月, 又有好消息傳來, 我國的又一個水稻高產品種“巨人稻”研製試種成功。 這種巨人稻每個稻穗能有800多粒稻穗, 每一千粒稻子能有28克種。 這就意味著畝產有望達到1噸的量級。

由於這種新型稻穀的高度達到了驚人的2.2米, 這比一般人身高還高近半米的高度, 讓這巨人稻不僅能夠實現禾下乘涼, 還能實現水下技術養殖鰱魚泥鰍等水產。 魚排出的糞便增進了水稻田的營養, 還清潔了水體。 水稻則為魚兒們提供了避暑避寒的優良生存環境。 二者互惠互利, 良性發展。

而巨型稻的生長期將會比普通水稻更短, 抗倒伏能力更強, 而秸稈, 還能當做牛羊飼料。

隨著試驗的繼續,相信不久就會大面積推廣種植,讓我們翹首期盼這比姚明還高的水稻的推廣吧!

隨著試驗的繼續,相信不久就會大面積推廣種植,讓我們翹首期盼這比姚明還高的水稻的推廣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