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Costa咖啡大杯裝入中杯還差點,這樣的升杯,你還滿意嗎?

小夥伴們

去咖啡店最經常遇到的一句話是什麼?

要不要升杯?

但是

你可能會想不到

哪怕是大杯

也可能與實際不符

最近,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聯合優生活實驗室做了一項簡單的測試。 選擇了人口密集的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附近的COSTA咖啡店, 帶你體驗下, 升杯的小貓膩。

在中關村新中關購物的一家Costa店內, 前臺掛著的三種杯子, 杯子上面有標牌, 上面分別寫著:小杯360毫升, 中杯480毫升, 大杯600毫升。

一個大杯美式咖啡, 30元錢, 測試人員小心翼翼地拿到了座位上, 一點兒都沒有灑漏。

這個大杯咖啡, 會有多少量呢?測量結果是, 大杯480毫升!它標注的可是600毫升呢!

大杯如此

中杯小杯會不會也縮水呢?

結果是

中杯410毫升

比標注的容量少了70毫升;

小杯340毫升

比標注的容量少了20毫升。

三種杯型都有縮水, 難道是手抖了?

換家店, 再試試。

然而, 第二次測量的結果是大杯500毫升, 比店裡的標注的容量少了100毫升!測試人員一狠心, 又買回了一套含大中小杯在內的Costa美式咖啡, 再次測量。

沒想到!

第三次測量

結果依然是比標注的容量少

小杯320毫升

中杯380毫升

大杯500毫升

為什麼每次和每次都不一樣呢?咖啡店的隨意性有點大哦。 既然已經較上勁, 乾脆把大杯咖啡倒入了中杯裡——嗯?大杯倒入中杯還差一點點滿杯呢!直接暈了, Costa的杯量究竟是多少呢?

真的不開心, 它家的杯子到底裝多少咖啡呢?

我們分別把Costar的大杯、中杯、小杯裝入滿滿的水, 然後測量杯子的容積——看看吧, 大杯的容積是600毫升, 也是說, 它盛裝滿滿的咖啡量才能達到600毫升。 中杯是大約500毫升的容量, 可以裝得下標注的480毫升, 小杯是約400毫升的容量, 盛裝承諾的360毫升, 還是方便可行的。

也許各位看官朋友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事, 只是一點點算不上問題的問題,

其實小編覺得,

這好像成了一個共性的問題。 比如早在2016年, 就有《致星巴克中國CEO公開信:什麼時候才不覺得中杯顧客無知或愚蠢》的文章, 引發小夥伴們對“中杯升大杯”推銷的集體吐槽。

相信不少第一次去星巴克喝咖啡的朋友, 也都有這樣的經歷:

當服務員問你要什麼杯時, 如果你看著櫃檯上三個不同體積的紙杯裡最小的那個表示“我要小杯”, 服務員會面帶微笑地告訴你, “這是中杯”。

同理, 如果你指著第二大的紙杯說“我要中杯”, 服務員會笑著告訴你, 這是大杯……

好吧, 既然分不清大杯小杯, 我也不怪你。 但是, 上面那家店已經分了大杯、中杯、小杯的為啥給的“內容”縮水了呢?

小編有兩點困惑:

一, 很認真的說, Costa店堂明示的容量, 是指杯子的大小呢?還是指給顧客的咖啡量呢?如果是杯子的容積, 那為什麼只有大杯的標注值600毫升恰恰是杯子的容積值呢?

二,為什麼同樣的杯型每次和每次給的咖啡量不一樣呢?大杯30元一杯,中杯27元,小杯24元,如果差出100毫升,那5元錢可就沒有了……(好吧,我承認沒錢,只會算帳。)

雖然,有人說,“升杯”並不意味著咖啡一定會加量。但小編真的認為,“缺斤少兩”真的不太好,說好的大杯呢?別再讓人誤解了。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 優生活實驗室

那為什麼只有大杯的標注值600毫升恰恰是杯子的容積值呢?

二,為什麼同樣的杯型每次和每次給的咖啡量不一樣呢?大杯30元一杯,中杯27元,小杯24元,如果差出100毫升,那5元錢可就沒有了……(好吧,我承認沒錢,只會算帳。)

雖然,有人說,“升杯”並不意味著咖啡一定會加量。但小編真的認為,“缺斤少兩”真的不太好,說好的大杯呢?別再讓人誤解了。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 優生活實驗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