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春茬矮生菜豆栽培技術

菜豆別名四季豆、刀豆、芸豆、玉豆等, 屬豆科植物, 原產中南美洲熱帶地區。 以嫩莢為食用部分, 不僅可鮮食, 還可加工成罐頭, 耐貯運, 營養豐富, 風味清鮮, 深受人們歡迎。

一、品種選擇。 紐西蘭3號、供給者、嫩莢菜豆、雙青12等。

二、育苗。 2月上旬採用營養缽育苗。 育苗前先配製營養土, 即腐熟的有機肥50%, 菜園土50%, 每500千克糞土中加三元(各15%)複合肥4千克, 50%多菌靈150克, 摻拌均勻, 用營養缽裝(8釐米×8釐米)土, 裝6釐米高。 把營養缽排入育苗畦, 灌水陰透, 每缽放種3-4粒, 覆蓋濕潮營養土, 蓋上地膜, 保溫出苗。

播種後白天溫度22-25℃, 夜晚17-12℃, 出苗後白天溫度17-22℃, 夜晚12-7℃。 為防止徒長形成高腳苗, 出苗即揭去地膜。 真葉出現後白天22℃左右, 夜晚12-10℃。 每缽留2-3苗, 育苗期一般不澆水, 苗期發生乾旱, 可在晴天上午噴灑溫水, 並加0.2%的磷酸二氫鉀, 然後升溫排濕。 苗齡30天左右即可定植。

三、栽植

⑴時間:育苗移栽可在2月底3月初。 浸種直播可在2月下旬。

⑵施肥、整地、做畦:定植前5-7天, 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千克、磷肥50千克, 尿素20千克, 鉀肥30千克, 深翻耙碎整平。 按100釐米放線, 做成高15釐米、溝寬30釐米、畦面寬70釐米的高畦。 蓋上地膜, 扣棚升溫, 夜晚蓋草苫。 ⑶栽植:選冷尾晴天上午栽植。 剪破地膜"十"字形口, 按小行距40釐米、大行距60釐米、穴距25釐米挖定植穴。 穴內澆足水, 每穴澆50%琥膠肥酸銅(DT)可濕性粉劑400倍液50毫升, 然後將苗缽放入, 苗缽上表現與畦面平, 封好土, 拉嚴地膜。 浸種直播, 可先播種後蓋地膜, 苗拱土後破膜放苗, 並封嚴破口, 防熱氣燒苗。

四、日常管理

⑴田間管理:栽苗後閉棚升溫, 白天溫度24-27℃, 夜晚15℃;4-5天緩苗後白天溫度15-18℃, 夜晚15-13℃;開花結莢期白天溫度20-27℃, 夜晚18-15℃。 ⑵肥水管理:緩苗後可澆1次緩苗水,

此時已開始伸蔓, 可隨水畝追尿素10千克。 此後至莢坐住不澆水追肥, 本著"澆莢不澆水, 幹花濕莢"原則進行肥水管理。 當嫩莢坐住, 大部分長至5釐米長時, 結合澆促莢水、畝施尿素10千克, 磷酸二氫鉀1千克。 以後每採收2次, 追施1次三元複合肥, 畝每次30千克。 ⑶落花落莢與防治:菜豆的花蕾數多, 但落花落莢嚴重, 約落掉總花蕾數的2/3, 減少落花落莢是提高產量的重要措施。 防止落花落莢, 首先要調節好棚溫, 幼苗期花芽分化適溫20-25℃, 開花結莢適溫18-25℃, 最低溫度短期不低於13℃。 施足有機肥, 增施磷鉀肥, 噴施含鉬、錳、硼的微肥, 保持結莢期土壤濕潤和適當的空氣濕度。 合理密植, 適時採收。 開花期噴灑10-20毫克/千克α-奈乙酸及0.08%的硼酸。

五、病害防治。 ⑴菜豆根腐病:控制好溫度濕度。

發病時, 噴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進行防治。 ⑵菜豆銹病:選用抗病品種。 清洗田園, 加強栽培管理。 發病初期噴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 或50%粉鏽靈800倍液。 ⑶菜豆細菌性疫病:實行輪作, 從無病地塊及植株上採種, 種子用溫湯浸種, 加強栽培管理。 發病初期噴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或72%農用鏈黴素3000倍液防治7-10天, 連續2-3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