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李海林:文學作品閱讀教學思路

作者簡介:李海林, 特級教師, 原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美國陶森大學教育管理學碩士, 上海新紀元雙語學校校長。 研究方向: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學校管理與教師專業發展。

一、小說教學

“小說是虛構的”, 這是小說作者與讀者的“默識”, 也是小說進入閱讀時的特定情形。 這種特定情形, 決定了作者創作小說的基本價值取向和創作追求, 決定了讀者對待小說的基本態度, 也決定了小說閱讀的基本方式:讀者閱讀小說, 不僅關心小說寫了什麼, 更關心小說是怎麼寫的。 如果我們把“小說寫了什麼”稱為“故事”的話,

那麼“小說是怎麼寫的”則可以稱為“敘述”。 小說教學, 不僅要教“故事”, 更要教“敘述”。

教“故事”, 具體內容包括:情節教學、人物教學、環境教學。 傳統的小說教學都是這樣教的。

教“敘述”, 具體內容包括:

1.敘述者。 我們讀小說, 總是要讀到一些人和事, 這些人和事總是由一個具體的的人說給我們聽的。 這個敘述者不是作者, 作者是創造敘述者的人。 例如魯迅是《孔乙己》的作者, 《孔乙己》裡的“我”(即鹹亨酒店裡的那個小夥計)才是敘述者。 不同的人, 敘述的內容是不一樣的, 會因為每一個人的角度、立場、情感、認識而關注不同的方面, 會以不同的方式來說, 會對所說的東西有不同的態度, 會說成不同的樣式, 一句話, 不同的敘述者, 會給我們不同的敘述,

也會讓我們遭遇到不同的文學世界。 我們讀小說, 確定這個敘述者, 從而獲得敘述者的角度、立場、情感、認識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有了這一步, 我們就可以構建一個被敘述者(人物)、敘述者、看敘述者(讀者)和創造敘述者(作者)之間的張力性的結構, 從而打開小說的內部隱喻系統, 走進小說的內部世界。

2.敘述方式。 這裡所說的敘述方式, 不是指具體的敘事方法, 比如語言描寫、肖像描寫這一類, 而是指敘述者在述說人物和事件時的基本立足點和整體風格。 在當代, 小說敘述方式使用比較多的有寫實、寫意、心理、荒誕、象徵、反諷等。 ①

迄今為止, 小說大致上可以分為傳統小說和現代小說兩大類。 傳統小說以三要素為主要構成,

教這類小說, 抓住了人物、情節、環境就抓住了根本。 當然主題也很重要, 但主題是我們從小說中的人物、情節、環境中探究出來的。 現實主義小說是這一類小說的典形代表, 比如《項鍊》、《祝福》等。 這一類小說, “故事”本身是教學重點, “敘述”的教學是為“故事”的教學服務的。 其教學模式是:

①情節梳理;②環境分析;③通過情節梳理和環境分析掌握人物性格;④綜合小說情節、環境和人物性格, 探尋作者的創作意圖和小說的主題。

在現代小說中, 人物、情節、環境這些要素退居次要位置, 作者的認識、觀念和情感凸顯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在傳統小說中, 作者的認識、觀念和情感是我們從“故事”中分析出來的, 是由小說的人物、情節、環境本身顯現出來的,

我們通過小說的人物、情節、環境的分析獲得對作者的理解, 可能與作者的想法一致, 也可能不一致, 但現代小說直接就是表現作者的認識、觀念和情感的, 並且是作者寫作之前就已確定了的, 小說的一切, 包括裡面碎片化、模糊化的人物、情節、環境, 都是這個確定的內容的闡釋或象徵。 這一類小說, “敘述”是教學的重點, 其教學模式是:

①反思讀者(學生)的閱讀感受;②由讀者的閱讀感受導向對敘述方式的認識;③由敘述方式導向對敘述者的認定;④由敘述者導向對作者的體認。

二、詩歌教學

文學作品由世界、作者、文本、讀者四要素構成。 所謂世界, 即文學作品中描述的生活。 在文學領域, 並不是生活是什麼樣的,

作者就寫成什麼樣, 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 對生活有加工改造, 有一個“變形”。 同樣, 以文本形式存在的文學形象, 與作者的創作意圖也不完全一樣, 文學形象一旦產生, 就有它自己的規定性, 有它自己的生命力, 文學形象自身的規定性對作者的創作意圖也有超越, 即“形象大於思想”。 這是文學領域的第二次“變形”;在文學領域最後一個要素“讀者”這裡, 還有一次“變形”:並不是文本是怎麼樣的, 讀者就一定能看到什麼, 就只能看到什麼, 讀者會從自己的生活經驗、認知經驗、閱讀經驗出發, 對文本有所補充、改造, 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文學領域的這種“變形”, 在詩歌表現得最為突出。 在詩歌中, “世界”在作者的創作過程中有較大的“變形”, 有時基本看不到,或者只看到一些碎片,而這些碎片與詩歌內容又沒有直接關係,即使是敘事詩,“世界”也不是以原生態進入詩歌的,詩歌創作與鑒賞的基本過程是:

①“世界”本身的規定性被詩人的主觀性打破或重組,在這個過程中,詩人的主觀意志起支配作用;②詩人把對自己對生活的感受轉換成詩歌文本形式,在這個過程中,詩歌文本固有的規律和要求對詩人的主觀意志有制約性;③讀者的生活經驗、閱讀經驗、認知經驗參與到文本解讀中,在這個過程,讀者的經驗系統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中“詩人把自己對生活的感受轉換成詩歌文本形式”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對於詩歌創作來說,它是詩人的主觀意志找到了承載和表現,對於詩歌閱讀來說,它使讀者找到了激發自己固有經驗系統的媒介。這既是詩人主觀意志的存在和表現,又是激發讀者固有經驗系統的媒介“詩歌文本形式”,即“節奏”、“韻律”、“意象”、“意境”。詩歌的魅力,詩歌與其他文學形式最大的不同,即在於此。同樣,詩歌閱讀的魅力,閱讀詩歌與閱讀其他文學作品的最大不同,也在於此。詩歌閱讀教學,就是以“節奏”、“韻律”、“意象”、“意境”為基點。一方面,由此往前追溯詩人的主關投射,另一方面由此向內調動自己的經驗參與,從而實現想像、移情和認知的目的。詩歌教學的基本模式是:

①梳理、凸顯詩歌文本的節奏、韻律、意象、意境;②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經驗和閱讀經驗;③用學生的經驗,對詩歌文本的節奏、韻律、意象、意境展開想像、移情和認知活動;④有些情況下,需要讓學生描述自己的想像、移情和認知過程;⑤有些情況下,需要讓學生呈現自己的想像、移情和認知結果。

例如教《雙桅船》,首先,梳理詩歌的意象,獲得“船”和“岸”兩個主要意象。其次,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以自己的經驗為起點,“感受‘船’和‘岸’的關係”:船不能離開岸,船也必須離開岸,否則船就沒有意義了。最後,用這種“船和岸”的情感模式來展開對詩歌文本意象的想像和移情,構建“遠航情結”和“戀岸情結”的二重感情結構。至此,《雙桅船》的教學目的基本達到。

三、散文教學

小說是旁敘體,作者可以直接敘述人物和事件。戲劇文學是代言體,靠作品中人物自身的語言塑造人物、描繪環境、展開情節。詩歌是韻體,文本自身的形式因素本身就是內容性存在。散文也要寫到一些人物和事件,也有人物語言描寫,散文自身的形式因素也非常重要,但散文之所以是散文,最大的特點是:散文是對自我的敘述,散文是自述性文體。在文學四要素中,“作者”這一要素凸顯在散文其他要素之前,小說、戲劇文學很少有作者的自述,詩歌是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但這種思想感情往往隱藏在節奏、韻律、意象、意境等文本要素中。唯有散文,直接是作者內心的獨白。散文閱讀,就是直接聆聽作者的心聲,就是與作者的直接對話。散文閱讀教學以“貼近作者”為綱,組織起“世界”、“文本”、“讀者”的教學。

從現在散文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散文教學的關鍵是從文本中分剝出作者的存在。在散文中,作者以兩種方式存在,一是直接呈現,或直接述說自己的經歷,或直接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另一種是把自己隱藏在這些述說中,隱藏在字裡行間,隱藏在語言的細節中。散文教學要解決的基本問題是:

①散文寫了什麼人和事;②作者對自己所寫的人和事有什麼看法,有怎樣的情感傾向;③讀者從何處感受到作者對自己所寫的人和事的看法和情感傾向;④讀者對散文所寫到的人和事有什麼看法,持什麼樣的情感態度;⑤讀者對作者的看法和情感態度又有什麼看法,又持什麼情感態度。

第一步是基本,是為下面的教學服務的。第二步是關鍵,我們學課文的目的不是為了掌握課文中寫到的人和事,而是為解讀、鑒賞文學作品的。解讀和鑒賞,關鍵都在走進作者。第三步是重點,因為作者的感情是隱藏在字裡行間的,需要細心體會,才能有所領悟。第四步是讀者的引入,第五步則是進一步強化讀者(學生)對作者的體貼與領悟。

散文教學有兩種基本模式。如果作者的思想情感十分複雜,教學重點應該放在對這種十分複雜的思想感情的認識和體驗上。例如教楊絳的《老王》,先教老王是個什麼樣的人,這一步很簡單,從課文的描寫中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來。再引出問題:老王死了,作者為什麼這麼多年來一直“不安”,作者為什麼說對老王而言自己是個“多吃多占”的人。這個問題,單純看課文,是得不出答案的,必須引入時代背景,必須引入作者的生平,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體會到那個特定的時代的“知識份子”與社會底層“貧民”之間的特殊關係,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體會作者特殊的內心世界。“資料的引入”是其重要的教學方式。

如果作者的思想情感並不十分複雜,但思想情感表達十分曲折精緻,教學重點就應放在對文本的細讀上,對語言方式、表達方式的細緻分析與領會上。例如教《安塞腰鼓》,作者對安塞腰鼓的熱愛是一目了然的,學生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但是課文通過特有的語言節奏與表達方式、對安塞腰鼓的特點、對安塞腰鼓熱烈的內心世界、對作者沉浸于其中的陶醉與癡迷,作了具體細緻的描述與渲染,學生對課文的節奏和表達方式沒有具體的體驗,就不能具體深刻地領會作者隱含在課文的炙熱情感。因此,教《安塞腰鼓》,重點是“語言節奏和表達方式”。

第一種情況,抓住作者來教,目的是走進作者,第二種情況,抓住文本來教,目的也是走進作者。散文教學,總的教學指向就是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因為散文之所以為散文,就是跟讀者交心的,散文教學就是直接跟讀者交心的。

四、戲劇文學教學

戲劇是“演給人看”的。戲劇生成於“看與被看”的關係中,“有人演,有人看”是戲劇存在的基本條件和基本方式。

戲劇文學就是指劇本,它是戲劇的文學設計。首先,它是人物角色的文學設計。劇本對人物角色的文學設計與小說等敘事性文學並沒有本質的不同,只不過因為劇本是要演出的,受演出方式和場地的限制,情節要更集中。另外戲劇不是第三者的敘述,戲劇只能通過人物自身的語言和行動來表現自身,在表現手法上也受到限制。但在“敘事性”這一點上,是一致的。劇本同時還是演員的文學設計。在戲劇中,人物的命運、性格和內涵是通過演員的表演傳遞給關眾的,演員在表演人物時,重要的不是呈現人物的語言和動作,而是人物語言和動作背後的“動機”,即人物內心的衝突。所謂“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劇本一方面也在設計人物內心的衝突,演員根據劇本對人物內心的衝突的設計來確定表演“形體、動作、語言、服飾”的具體內容和方式。這是劇本與小說、詩歌、散文最大不同之所在:它既包含人物的設計,也包含演員的設計,二者統一在演員的表演性上。讀劇本,既讀角色的命運,性格和內涵,也讀演員的表演。

戲劇文學的這一二重性特點,決定了劇本閱讀的基本方式,這就是所謂“場面思維”。一方面,我們要向演員那樣讀劇本,將劇本還原成舞臺上的表演;另一方面,我們又要把自己想像成觀眾,切身體驗到劇場的氣氛。戲劇文學閱讀教學的關鍵,是教給學生講劇本還原為“劇場”的“表演”的知識與能力。具體地說,戲劇文學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使學生獲得“進入演出”的感覺,所謂“演員感”“舞臺感”的獲得。其實質是在學生心中建構起人物與演員之間的表演關係。演員的表演與人物之間,是有“戲劇性變形”的,我們要依從“戲劇性變形”的規律來關看與理解和人物。例如在教《等待戈多》時,如果單純從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本身來讀劇本,學生將一無所獲,但如果從演員的角度來理解人物的臺詞和動作,讓學生通過理解演員對人物的“戲劇性變形”,建構起演員的表演與人物的內心之間的內涵性關聯,學生就能找到理解戲劇的通道。

第二,使學生確立“看者”的視角,所謂“關眾感”“劇場感”的獲得。在觀眾與舞臺之間,是有一段距離的,這既是物理的距離,也是心理的距離。這段距離造成了關眾與舞臺上的演員及演員表演的人物之間的分離,從而在觀眾心中建構起人物、演員與自己之間的“觀看”關係。一方面,“別人給我看”,另一方面,“我在看別人”;一方面,“別人是有意給我看的”,另一方面,“我知道他是有意給我看的”。在學生心中建構起這樣一種“戲劇性契約”意識,是正確理解劇本一切要素的心理前提。例如教《過客》時,如果沒有“劇場意識”,沒有“觀眾意識”,沒有“作者把這些呈現在劇場裡,是加過工的;作者把這些有意給我看”、“我來看這些話,是要看這些話,這些動作背後的東西”的意識,學生是無法理解《過客》的深層含義的。在閱讀《過客》的時候,作者(當然也包括演員)想讓“我”看什麼?他特意讓“我”看這些話、這些動作是想幹什麼?這些話、這些動作有什麼特點,它們代表了什麼?“我”會在這裡看到什麼?“我”實際上看到了什麼?在劇場裡,“我”看到這些,“我”會有什麼感覺?當學生這樣追問的時候,才能讀懂《過客》,或者說,就開始讀懂了《過客》。

第三,是學生建立“精神共用”意識,所謂“參與感”、“一致感”的獲得。劇場一方面造成關眾與演員之間的心理距離,另一方面造成了關眾與關眾心理上的”一致性”,即“我們大家一起看他們”的心理。在劇場裡,人被分成兩類,一類是演員,一類是觀眾。觀眾在現實生活中有各種身份,但在劇場裡。他們只有一個,他們只有一個身份。看戲是一種集體體驗。“集體體驗”是看戲得以實現的心理前提。看《長亭送別》的教學,就是要體驗這種與他人(包括與演員和其他觀眾)的“精神共用和參與”的過程。而《長亭送別》的教學,就是要在閱讀過程中,通過“假想”劇場氣氛來實現這種“精神共用與參與”。

戲劇的文學閱讀教學的目的,就是對“戲劇模式”的獲取。說得更準確點,就是這種“基於戲劇模式的閱讀模式的獲取”,包括演員感、舞臺感、觀眾感、劇場感等的獲得。這是戲劇文學教學的精要。如何通過語言閱讀獲取只有戲劇工作才能獲取的演員感、舞臺感、觀眾感、劇場感,正是戲劇文學教學的艱難性之所在。

注釋:

①參考倪文尖、朱羽《重塑小說觀 建構新圖式》《語文學習》2005年第3期。

源自:《語文學習》2010年6期

有時基本看不到,或者只看到一些碎片,而這些碎片與詩歌內容又沒有直接關係,即使是敘事詩,“世界”也不是以原生態進入詩歌的,詩歌創作與鑒賞的基本過程是:

①“世界”本身的規定性被詩人的主觀性打破或重組,在這個過程中,詩人的主觀意志起支配作用;②詩人把對自己對生活的感受轉換成詩歌文本形式,在這個過程中,詩歌文本固有的規律和要求對詩人的主觀意志有制約性;③讀者的生活經驗、閱讀經驗、認知經驗參與到文本解讀中,在這個過程,讀者的經驗系統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中“詩人把自己對生活的感受轉換成詩歌文本形式”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對於詩歌創作來說,它是詩人的主觀意志找到了承載和表現,對於詩歌閱讀來說,它使讀者找到了激發自己固有經驗系統的媒介。這既是詩人主觀意志的存在和表現,又是激發讀者固有經驗系統的媒介“詩歌文本形式”,即“節奏”、“韻律”、“意象”、“意境”。詩歌的魅力,詩歌與其他文學形式最大的不同,即在於此。同樣,詩歌閱讀的魅力,閱讀詩歌與閱讀其他文學作品的最大不同,也在於此。詩歌閱讀教學,就是以“節奏”、“韻律”、“意象”、“意境”為基點。一方面,由此往前追溯詩人的主關投射,另一方面由此向內調動自己的經驗參與,從而實現想像、移情和認知的目的。詩歌教學的基本模式是:

①梳理、凸顯詩歌文本的節奏、韻律、意象、意境;②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經驗和閱讀經驗;③用學生的經驗,對詩歌文本的節奏、韻律、意象、意境展開想像、移情和認知活動;④有些情況下,需要讓學生描述自己的想像、移情和認知過程;⑤有些情況下,需要讓學生呈現自己的想像、移情和認知結果。

例如教《雙桅船》,首先,梳理詩歌的意象,獲得“船”和“岸”兩個主要意象。其次,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以自己的經驗為起點,“感受‘船’和‘岸’的關係”:船不能離開岸,船也必須離開岸,否則船就沒有意義了。最後,用這種“船和岸”的情感模式來展開對詩歌文本意象的想像和移情,構建“遠航情結”和“戀岸情結”的二重感情結構。至此,《雙桅船》的教學目的基本達到。

三、散文教學

小說是旁敘體,作者可以直接敘述人物和事件。戲劇文學是代言體,靠作品中人物自身的語言塑造人物、描繪環境、展開情節。詩歌是韻體,文本自身的形式因素本身就是內容性存在。散文也要寫到一些人物和事件,也有人物語言描寫,散文自身的形式因素也非常重要,但散文之所以是散文,最大的特點是:散文是對自我的敘述,散文是自述性文體。在文學四要素中,“作者”這一要素凸顯在散文其他要素之前,小說、戲劇文學很少有作者的自述,詩歌是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但這種思想感情往往隱藏在節奏、韻律、意象、意境等文本要素中。唯有散文,直接是作者內心的獨白。散文閱讀,就是直接聆聽作者的心聲,就是與作者的直接對話。散文閱讀教學以“貼近作者”為綱,組織起“世界”、“文本”、“讀者”的教學。

從現在散文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散文教學的關鍵是從文本中分剝出作者的存在。在散文中,作者以兩種方式存在,一是直接呈現,或直接述說自己的經歷,或直接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另一種是把自己隱藏在這些述說中,隱藏在字裡行間,隱藏在語言的細節中。散文教學要解決的基本問題是:

①散文寫了什麼人和事;②作者對自己所寫的人和事有什麼看法,有怎樣的情感傾向;③讀者從何處感受到作者對自己所寫的人和事的看法和情感傾向;④讀者對散文所寫到的人和事有什麼看法,持什麼樣的情感態度;⑤讀者對作者的看法和情感態度又有什麼看法,又持什麼情感態度。

第一步是基本,是為下面的教學服務的。第二步是關鍵,我們學課文的目的不是為了掌握課文中寫到的人和事,而是為解讀、鑒賞文學作品的。解讀和鑒賞,關鍵都在走進作者。第三步是重點,因為作者的感情是隱藏在字裡行間的,需要細心體會,才能有所領悟。第四步是讀者的引入,第五步則是進一步強化讀者(學生)對作者的體貼與領悟。

散文教學有兩種基本模式。如果作者的思想情感十分複雜,教學重點應該放在對這種十分複雜的思想感情的認識和體驗上。例如教楊絳的《老王》,先教老王是個什麼樣的人,這一步很簡單,從課文的描寫中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來。再引出問題:老王死了,作者為什麼這麼多年來一直“不安”,作者為什麼說對老王而言自己是個“多吃多占”的人。這個問題,單純看課文,是得不出答案的,必須引入時代背景,必須引入作者的生平,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體會到那個特定的時代的“知識份子”與社會底層“貧民”之間的特殊關係,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體會作者特殊的內心世界。“資料的引入”是其重要的教學方式。

如果作者的思想情感並不十分複雜,但思想情感表達十分曲折精緻,教學重點就應放在對文本的細讀上,對語言方式、表達方式的細緻分析與領會上。例如教《安塞腰鼓》,作者對安塞腰鼓的熱愛是一目了然的,學生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但是課文通過特有的語言節奏與表達方式、對安塞腰鼓的特點、對安塞腰鼓熱烈的內心世界、對作者沉浸于其中的陶醉與癡迷,作了具體細緻的描述與渲染,學生對課文的節奏和表達方式沒有具體的體驗,就不能具體深刻地領會作者隱含在課文的炙熱情感。因此,教《安塞腰鼓》,重點是“語言節奏和表達方式”。

第一種情況,抓住作者來教,目的是走進作者,第二種情況,抓住文本來教,目的也是走進作者。散文教學,總的教學指向就是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因為散文之所以為散文,就是跟讀者交心的,散文教學就是直接跟讀者交心的。

四、戲劇文學教學

戲劇是“演給人看”的。戲劇生成於“看與被看”的關係中,“有人演,有人看”是戲劇存在的基本條件和基本方式。

戲劇文學就是指劇本,它是戲劇的文學設計。首先,它是人物角色的文學設計。劇本對人物角色的文學設計與小說等敘事性文學並沒有本質的不同,只不過因為劇本是要演出的,受演出方式和場地的限制,情節要更集中。另外戲劇不是第三者的敘述,戲劇只能通過人物自身的語言和行動來表現自身,在表現手法上也受到限制。但在“敘事性”這一點上,是一致的。劇本同時還是演員的文學設計。在戲劇中,人物的命運、性格和內涵是通過演員的表演傳遞給關眾的,演員在表演人物時,重要的不是呈現人物的語言和動作,而是人物語言和動作背後的“動機”,即人物內心的衝突。所謂“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劇本一方面也在設計人物內心的衝突,演員根據劇本對人物內心的衝突的設計來確定表演“形體、動作、語言、服飾”的具體內容和方式。這是劇本與小說、詩歌、散文最大不同之所在:它既包含人物的設計,也包含演員的設計,二者統一在演員的表演性上。讀劇本,既讀角色的命運,性格和內涵,也讀演員的表演。

戲劇文學的這一二重性特點,決定了劇本閱讀的基本方式,這就是所謂“場面思維”。一方面,我們要向演員那樣讀劇本,將劇本還原成舞臺上的表演;另一方面,我們又要把自己想像成觀眾,切身體驗到劇場的氣氛。戲劇文學閱讀教學的關鍵,是教給學生講劇本還原為“劇場”的“表演”的知識與能力。具體地說,戲劇文學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使學生獲得“進入演出”的感覺,所謂“演員感”“舞臺感”的獲得。其實質是在學生心中建構起人物與演員之間的表演關係。演員的表演與人物之間,是有“戲劇性變形”的,我們要依從“戲劇性變形”的規律來關看與理解和人物。例如在教《等待戈多》時,如果單純從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本身來讀劇本,學生將一無所獲,但如果從演員的角度來理解人物的臺詞和動作,讓學生通過理解演員對人物的“戲劇性變形”,建構起演員的表演與人物的內心之間的內涵性關聯,學生就能找到理解戲劇的通道。

第二,使學生確立“看者”的視角,所謂“關眾感”“劇場感”的獲得。在觀眾與舞臺之間,是有一段距離的,這既是物理的距離,也是心理的距離。這段距離造成了關眾與舞臺上的演員及演員表演的人物之間的分離,從而在觀眾心中建構起人物、演員與自己之間的“觀看”關係。一方面,“別人給我看”,另一方面,“我在看別人”;一方面,“別人是有意給我看的”,另一方面,“我知道他是有意給我看的”。在學生心中建構起這樣一種“戲劇性契約”意識,是正確理解劇本一切要素的心理前提。例如教《過客》時,如果沒有“劇場意識”,沒有“觀眾意識”,沒有“作者把這些呈現在劇場裡,是加過工的;作者把這些有意給我看”、“我來看這些話,是要看這些話,這些動作背後的東西”的意識,學生是無法理解《過客》的深層含義的。在閱讀《過客》的時候,作者(當然也包括演員)想讓“我”看什麼?他特意讓“我”看這些話、這些動作是想幹什麼?這些話、這些動作有什麼特點,它們代表了什麼?“我”會在這裡看到什麼?“我”實際上看到了什麼?在劇場裡,“我”看到這些,“我”會有什麼感覺?當學生這樣追問的時候,才能讀懂《過客》,或者說,就開始讀懂了《過客》。

第三,是學生建立“精神共用”意識,所謂“參與感”、“一致感”的獲得。劇場一方面造成關眾與演員之間的心理距離,另一方面造成了關眾與關眾心理上的”一致性”,即“我們大家一起看他們”的心理。在劇場裡,人被分成兩類,一類是演員,一類是觀眾。觀眾在現實生活中有各種身份,但在劇場裡。他們只有一個,他們只有一個身份。看戲是一種集體體驗。“集體體驗”是看戲得以實現的心理前提。看《長亭送別》的教學,就是要體驗這種與他人(包括與演員和其他觀眾)的“精神共用和參與”的過程。而《長亭送別》的教學,就是要在閱讀過程中,通過“假想”劇場氣氛來實現這種“精神共用與參與”。

戲劇的文學閱讀教學的目的,就是對“戲劇模式”的獲取。說得更準確點,就是這種“基於戲劇模式的閱讀模式的獲取”,包括演員感、舞臺感、觀眾感、劇場感等的獲得。這是戲劇文學教學的精要。如何通過語言閱讀獲取只有戲劇工作才能獲取的演員感、舞臺感、觀眾感、劇場感,正是戲劇文學教學的艱難性之所在。

注釋:

①參考倪文尖、朱羽《重塑小說觀 建構新圖式》《語文學習》2005年第3期。

源自:《語文學習》2010年6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