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新能源發展:頂層設計下的政策效應

以清潔能源代替傳統化石能源的能源革命正在全球範圍內如火如荼地開展。 中國政府積極推進“節能減排”工作, 以“綠色環保”為主的新經濟增長方式初顯成效,

新能源汽車、清潔電力和電池製造業已具規模, “綠色”、“低碳”為核心的新生活方式正在形成。

能源變革離不開政策的引導和推動, 政策作為頂層設計的核心支撐和保障, 對產業發展影響巨大。 就目前新能源領域發展較為突出的新能源汽車、高端電池製造和清潔電力三方面來看, 國家政策引導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對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明顯, 相關產業進入飛速發展期。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 冷靜的思考不可缺少, 當前, 新能源領域的相關政策在實際落地過程中, 還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比如, 地方政府在一些“招商引資”專案上出現引進過急、門檻過低的現象, 導致一些產能結構性過剩的問題凸顯。

有業內人士對電池中國網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招商引資”, 用土地入股企業, 企業得到土地後向銀行抵押, 換取運作資金。 企業一股腦在新能源汽車、電池製造等領域上工程, 重複建設專案增多, 盲目擴充產能, 造成了相關產能嚴重過剩。 隨著產業集中度的日漸提升, 產品製造技術迅速反覆運算發展, “富餘產能”將被迫淘汰, 導致一些資源的浪費。 未來“產業園危機”可能會像“地產危機”一樣可怕, 為地方經濟發展埋下了不穩定的隱患, 貽誤地方經濟發展良機。

政策如何因勢利導, 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 形成良好的發展生態呢?電池中國網認為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優化頂層設計 轉變發展觀念 推進能源轉型工作開展

涉及新能源概念的相關產業, 絕大多數是資金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產業, 相配套的市場土壤非常重要。 政府除了做“資源”支持外, 更要做好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 做好相關配套環節, 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還在走以前產業發展的老路, 通過單一產業帶動經濟發展的模式並不適應新能源相關產業。 產業配套的脫節, 導致新能源相關產業“獨木難支”, 新能源企業發展缺乏後勁。

目前來看, 一些地方政府的發展觀念還有待轉換。 新能源發展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新能源基礎設施配套、產品推廣等方面都需要政府出面, 政府在資金、人才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壓力。

國內各省份在新能源領域的相關產業發展水準是不平衡的, 集中體現在能源變換過程之中發展的不平衡。 不同省份資源狀況、經濟發展水準、裝備製造基礎以及節能減排壓力等方面存在差異, 這是造成新能源相關產業發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總的來看, 雖然“三北”地區新能源開發程度較高, 但棄用率也很高, 資源的消納率較低。 我國東南部則表現為新能源相關產業發展相對較為緩慢, 對傳統能源依賴程度較高。

近年來, 山東省和江蘇省新能源相關產業發展取得了較大進展, 一方面表現在可再生資源開發和可再生資源消納能力方面遙遙領先;另一方面, 兩省在政策上向新能源領域傾斜, 政策引導較為開明靈活,

注重多方面的協調發展, 形成了較為明顯的集群優勢。

提高門檻至關重要 招商引資也要有針對性

目前, 多數地方政府的“招商”行為, 大多數是從盤活地方經濟、增加就業崗位、增加財政收入等方面考慮的。 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方面表現過於急切, 甚至出現了同省份幾個城市“瘋搶”投資企業的狀況, “招商引資”環節缺乏針對性。

這種狀況下, 大量不具備市場競爭力的企業渾水摸魚。 他們往往可以拿到與之“身份”不相匹配的資源, 造成了大量社會資源的浪費。 較低的准入“門檻”, 導致行業“散小弱”的現象出現。

少數地方政府無序的“招商”行為, 造成了整個行業生態的惡化。 以動力電池產業為例,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對電池中國網表示, 預計2017年國內動力電池整體產能將達228GWh,而2017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總配套量卻只有37GWh,產能過剩嚴重。業內人士認為,一些地方政府盲目的“招商活動”,對動力電池業的產能過剩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瀾作用。地方政府的鼓勵,大大降低了動力電池企業的投資擴產成本,從而使大量的“富餘產能”出現,對於行業的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電池中國網認為,提高行業整體的准入“門檻”,可以堵住一些漏洞,從而避免一些企業在“招商環節”渾水摸魚的行為,為國家“扶優扶強”活動的開展提供更為可靠的保障。同時也需要不同省份、不同城市根據自身的資源狀況、經濟發展程度、裝備製造基礎以及節能減排壓力等方面,有針對性地調整自己的“招商”行為,形成全面協調、健康有序的產業發展新局面。

預計2017年國內動力電池整體產能將達228GWh,而2017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總配套量卻只有37GWh,產能過剩嚴重。業內人士認為,一些地方政府盲目的“招商活動”,對動力電池業的產能過剩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瀾作用。地方政府的鼓勵,大大降低了動力電池企業的投資擴產成本,從而使大量的“富餘產能”出現,對於行業的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電池中國網認為,提高行業整體的准入“門檻”,可以堵住一些漏洞,從而避免一些企業在“招商環節”渾水摸魚的行為,為國家“扶優扶強”活動的開展提供更為可靠的保障。同時也需要不同省份、不同城市根據自身的資源狀況、經濟發展程度、裝備製造基礎以及節能減排壓力等方面,有針對性地調整自己的“招商”行為,形成全面協調、健康有序的產業發展新局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